周仲秋,嚴向遠,楊 逸
?
馬克思恩格斯黨內民主制度思想探析
周仲秋,嚴向遠,楊逸
馬克思恩格斯黨內民主制度思想有“應然”和“實然”兩個維度。就“應然”的維度而言,他們堅決主張工人階級政黨必須是“完全民主的”政治組織;就“實然”的維度而言,他們強調工人階級政黨要依據(jù)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確定相應的組織形式,通過切實可行的制度安排來有效實踐黨的民主制。衡量工人階級政黨黨內民主的標準,不是寫在黨綱和黨的章程上的民主制原則,而是系統(tǒng)貫徹這一原則的制度安排的科學合理性及其運行的真實有效性,最終歸結為黨章賦予黨員的基本民主權利能否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顯然,對于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內民主制度思想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研究。
馬克思;恩格斯;黨內民主制度
毋容置疑,馬克思恩格斯黨內民主思想的主題是著力探討為什么必須建立一個完全民主的黨,怎樣建設一個完全民主的黨這樣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第一個問題關注的是民主建黨的政治立場和原則,第二個問題關注的是民主建黨的制度和措施??陀^地看,學界的研究比較側重于第一個問題,而對于第二個問題并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本文不揣冒昧,試圖對馬克思恩格斯黨內民主制度思想進行粗淺探討。
19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歐洲工人運動呈現(xiàn)出一種極不和諧的發(fā)展態(tài)勢。一方面,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和德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chǎn)階級作為獨立的、直接反對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團結和階級組織的意識日益強烈,并先后建立起工人革命的政治組織,如法國的四季社、德國的正義者同盟等等。另一方面,絕大多數(shù)工人革命的政治組織在組織結構和組織形式上仍然停留在非常落后甚至是非常陳腐的狀態(tài)。無論是四季社還是正義者同盟,它們都是由少數(shù)革命者領導和嚴密控制的密謀組織,其組織結構和組織形式都有共同之處:一是人少眾寡,組織基礎十分狹隘;二是等級森嚴,在權力結構上是不折不扣的寡頭制,在決策程序上則是完全的獨裁制;三是在組織手段上,訴諸密謀、威脅、懲罰和絕對秘密。這種仍然局限于十分狹隘的宗派主義性質的組織結構和組織形式,與當時正在形成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這一發(fā)展了的時代條件和社會政治環(huán)境格格不入。因此,當正義者同盟領導人沙佩爾于1843年邀請恩格斯加盟時,恩格斯“自然拒絕了這個建議”①。
馬克思恩格斯的思維邏輯很清晰:“要使無產(chǎn)階級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chǎn)階級必須(馬克思和我從1847年以來就堅持這種立場)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它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②工人階級的政治組織如何才能從狹隘的、宗派主義的、獨裁狂和密謀狂的泥潭中擺脫出來?如何才能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工人階級政黨,以適應發(fā)展了的時代條件和變化了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馬克思恩格斯在把科學共產(chǎn)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踐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工人階級政黨必須“把‘民主’一詞寫在自己的旗幟上”③。
從客觀政治環(huán)境來看,這是工人階級政治組織在發(fā)展了的時代條件和變化了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的唯一選擇。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打著民主的旗子從封建貴族手中奪得政治統(tǒng)治權之后,初步建立起以選舉制、議會制、內閣制和政黨制為基本框架的資本主義民主制,開啟了政治民主化的新時代。在這個全新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中,政治結構社會化,政治行為程序化,政治訴求公開化。工人階級政黨雖然是與資產(chǎn)階級和小資產(chǎn)階級政黨根本對立的特殊政黨,但就其生存和發(fā)展的時代條件與社會政治環(huán)境而言,則是完全同一的。工人階級的政治組織如果不能從狹隘的、宗派主義的、獨裁狂和密謀狂的泥潭中擺脫出來,它就會成為政黨政治中的“怪胎”,就會在孤立中走向沒落,最終不可避免地為時代所拋棄。
從主觀方面來看,這也是工人階級政治組織在新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中壯大社會基礎、擴大社會影響的唯一選擇。工人階級是一個最徹底的革命階級。工人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這樣一種階級本性決定了工人階級政黨必然具有徹底的民主精神。爭得民主,徹底發(fā)展民主,既是工人階級政黨實現(xiàn)階級聯(lián)合的根本途徑,也是它確定不移的核心價值訴求。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民主共和國是唯一的這樣的政治形式,在這種政治形式下,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之間的斗爭能夠先具有普遍的性質,然后以無產(chǎn)階級的決定性勝利告終。”④列寧對此作了更深刻的論述:只有在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社會環(huán)境中才能使被壓迫的無產(chǎn)者階級“創(chuàng)立世界工人運動,造就出在全世界組織成政黨的千百萬工人,建立起自覺地領導群眾斗爭的社會主義政黨”⑤。列寧還指出:“通過利用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制,達到以社會主義的和徹底民主的方式把無產(chǎn)階級組織起來,去反對資產(chǎn)階級和機會主義。別的道路是沒有的?!雹?/p>
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建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實踐始于對正義者同盟的根本改造。正義者同盟的前身是德國僑民在巴黎創(chuàng)立的流亡者同盟。后來該組織內部發(fā)生分裂,其中最激進的工人和手工業(yè)者于1836年重新聯(lián)合起來,成立了正義者同盟。這是一個深受布朗基密謀主義影響、帶有半密謀性質的秘密組織。它的指導思想是空想的、平均的共產(chǎn)主義,它的口號是階級觀點極為模糊的“人人皆兄弟”。它企圖用密謀的手段和發(fā)動少數(shù)人起義的辦法來達到在德國建立“共產(chǎn)主義”的目的。1846年下半年,馬克思恩格斯開啟了從根本上改造正義者同盟的工作。他們首先通過共產(chǎn)主義通訊委員會宣傳科學共產(chǎn)主義理論,并先后戰(zhàn)勝了魏特林主義和格律恩的“真正社會主義”,使正義者同盟的成員,特別是他們的領導人,在實踐中越來越認識到馬克思恩格斯觀點的正確性,表示接受他們提出的民主建黨主張。1847年春,馬克思恩格斯接受同盟邀請,全面參與改組工作。6月,在倫敦舉行了正義者同盟改組大會,大會決定改名為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恩格斯向大會提交了《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草案》,“從盟章中刪除了所有以前密謀活動和宗派活動時期遺留下來的東西,其中也刪去了接收盟員的所有復雜的、半神秘主義的儀式”⑦,經(jīng)同盟各支部廣泛討論之后作了進一步修改,由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于1847年12月8日正式通過?!豆伯a(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以民主為最高原則,搭建起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黨內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規(guī)定了黨的代表大會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樹立了黨的代表大會的權威。章程中規(guī)定:黨的“代表大會是同盟的立法機關”?!爸醒胛瘑T會作為同盟的權力執(zhí)行機關”?!按泶髸诿磕臧嗽屡e行。遇緊急情況中央委員會有權召集非常代表大會。”⑧這就是說黨的代表大會必須實行年會制。這表明,在當時情況下,無產(chǎn)階級政黨黨內民主采用的是代議制民主形式,通過選舉代表參加黨的代表大會來討論決定黨的重大事務,體現(xiàn)了黨員地位的平等以及組織上的民主性質。這一制度確保黨的代表大會對有關黨的重要問題有最高決定權,說明黨是全體黨員的黨,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部分人的私黨、朋黨。
黨內選舉制度。《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規(guī)定同盟的組織機構由支部、區(qū)部、總區(qū)部、中央委員會和代表大會構成。所有委員都需通過選舉產(chǎn)生?!懊總€支部選舉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人”,“中央委員會的成員不少于五人,由中央委員會所在地區(qū)的區(qū)部委員會選出?!薄懊總€區(qū)部派遣一名代表”參加代表大會?!皡^(qū)部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由選舉產(chǎn)生,任期一年。一年后必須重新當選,方可連任,否則由他人替換。每年九月進行選舉。選舉人如認為自己的擔任公職的人員執(zhí)行職務的情況不能令人滿意,可隨時召回?!雹嵊缮峡梢钥闯?,無產(chǎn)階級政黨從創(chuàng)建開始,黨內的選舉制度就是和任期制、罷免制結合在一起的,這樣,也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黨員權利的有效行使。正如恩格斯后來所說,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員會由選舉產(chǎn)生并隨時可以罷免,僅這一點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獨裁的密謀狂的道路”⑩。
集體領導、集體討論決定黨內重大事務的制度。為了保障黨的民主決策,馬克思恩格斯設計了集體領導制度,通過集體討論決定黨內重大事務以防止個人專斷。首先是各級黨的組織實行集體領導?!豆伯a(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中規(guī)定:“每個支部選舉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人,主席主持各種會議,副主席管理盟員繳納的盟費?!薄皡^(qū)部委員會由這些支部的主席和副主席組成。區(qū)部委員會從委員中選出領導人。”“中央委員會的成員不少于五人。”?其次是各級組織定期召開會議。支部、區(qū)部和中央委員會至少每兩周開會一次,代表大會如前所述應實行年會制,如遇情況緊急時,還可召集非常代表大會。在黨的代表大會上,代表們可以自由爭論,各種議案都進行民主表決,表決遵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同時尊重少數(shù)的原則。定時召開各種會議的原因,是為了集體討論決定黨內的重大事務,以確保能科學民主決策。
報告制度?!豆伯a(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規(guī)定,“中央委員會作為同盟的權力執(zhí)行機關,有義務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因此應出席代表大會,但無表決權”。關于同盟的經(jīng)費,“區(qū)部委員會每六個月向所屬各支部報告收支情況?!薄爸醒胛瘑T會有義務將所有對我們的原則有重要意義因而應予討論的問題交給各區(qū)部委員會?!?報告制度是為了確保代表大會的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報告是為了公開,是為了接受監(jiān)督和檢查,是體現(xiàn)黨內民主的基本要求。
黨員基本權利保障制度?!豆伯a(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規(guī)定,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所有成員不論職位高低都擁有平等的政治地位,都擁有平等的民主權利。普通黨員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是黨員基本權利最基本的組織保障;普通黨員享有知情權、黨內問題討論的參與權、不同意見與訴求的表達權,是黨員基本權利的程序保障;普通黨員對黨組織的決策和執(zhí)行行為擁有批評權、監(jiān)督權和罷免權,是黨員基本權利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當然,《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章程》并沒有就如何保障黨員基本權利做出細化規(guī)定,但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黨員的基本權利是黨內民主的基石。黨員基本權利沒有制度安排和制度保障,黨內民主就是一紙空文。
民主首先是無產(chǎn)階級建黨的一個原則,這一原則要得到體現(xiàn)和貫徹必須通過制定具體的制度,如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選舉制度等。而黨內民主制度一旦制定好以后,決不能只停留在章程和本本之中,這些制度在實踐中要運作起來,才能表明黨是一個真正民主的黨。
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政黨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的時候,已經(jīng)確立了民主建黨的原則,初步搭建了黨內民主制度的框架,但是由于當時的環(huán)境所迫,一些國家資產(chǎn)階級和封建反動勢力在1848年就已經(jīng)盡力聯(lián)合一致來打擊這個組織,致使黨的生存環(huán)境險惡,活動受到限制,黨最后在1852年科倫共產(chǎn)黨人審判案以后就基本解散,因此黨的民主制度框架雖然已經(jīng)搭建好,但因環(huán)境所迫,時間所限導致有些制度還沒有完全實施和展開。而黨內民主制度真正地運作起來是在第一國際成立以后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幫助歐美等國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過程之中實現(xiàn)的。
第一國際在1864年成立之后在組織章程和組織條例中明確了黨內民主的基本制度,在此后國際存在的過程中,這些制度都鮮活地運作起來,讓第一國際成為一個真正體現(xiàn)民主原則、遵循民主制度運作的黨。在第一國際中,由各支部或者聯(lián)合會選派代表參加的全協(xié)會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代表大會每年召開一次?!懊恳粋€支部,不論其成員多少,均有權派遣一名代表參加代表大會。”“每一個代表在代表大會上只有一票表決權。”“成員在500人以上的支部或小組,每超過500人即有權增派代表一名。代表大會的會議分兩種:討論組織問題的秘密會議以及討論和表決大會議程中列有的一般問題的公開會議。”?“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每一個會員有參加選舉全協(xié)會代表大會的代表和被選為代表的權利?!薄按泶髸磕甏_定總委員駐在地,并選舉總委員會委員?!薄翱偽瘑T會從其委員中選出為進行各種事務所必需的負責人員,即財務委員、總書記、各國通訊書記等等?!?第一國際存在歷時12年,后來由于形勢所迫總委員會遷到紐約,所以真正活躍的時間為8~10年,其中召開了日內瓦代表大會、洛桑代表大會、布魯塞爾代表大會、巴塞爾代表大會、海牙代表大會、第二次日內瓦代表大會總共6次,雖然說沒有完全做到組織條例中規(guī)定的代表大會實行年會制,但考慮到當時嚴峻的形勢,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參加會議國家之多,10年開6次代表大會已經(jīng)是相當不錯了。每一次代表大會上都會由有代表資格證的代表選舉產(chǎn)生會議主席團,對會議各項事務進行主持和安排。在每次代表大會上,代表們主要討論上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問題和總委員會補充提出的問題以及各支部和小組或他們的委員會提請總委員會批準的問題。聽取和審查總委員會關于過去一年活動的公開報告,對未完成的上屆代表大會委托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解釋。審查和修訂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綱領和章程,確定下屆總委員會的駐地和選舉新的總委員會委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代表們可以自由爭論,“對有關原則問題的一切決議,均須舉行記名投票”?。表決遵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同時尊重少數(shù)的原則。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代表大會選出的總委員會擔負領導工作。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章程中也設有協(xié)會主席,但實際上主席的職能是負責主持總委員會的會議。而且后來由常設主席改為在總委員會的每周例會上選舉產(chǎn)生執(zhí)行主席。第一國際的章程和條例規(guī)定:總委員會在每年的代表大會上提出關于協(xié)會過去一年活動的公開報告。為了加強同各個支部的聯(lián)系,總委員會發(fā)表定期報告?!翱偽瘑T會應在經(jīng)費許可的范圍內經(jīng)常出版關于國際工人協(xié)會所關心的一切情況的通報和報告?!薄奥?lián)合會委員會應向總委員會每月至少呈交一次報告。聯(lián)合會委員會應向總委員會每三個月提出一次有關所屬各支部的組織工作和財務狀況的報告?!?這些規(guī)定都體現(xiàn)了第一國際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時制定的黨內民主制度,如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內選舉制度、集體討論決定黨內重大事務的制度、報告制度等等。
1871年3月法國發(fā)生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政權——巴黎公社。后來遭到資產(chǎn)階級的血腥摧殘,巴黎公社被鎮(zhèn)壓。事后,馬克思寫作《法蘭西內戰(zhàn)》一書,對公社革命經(jīng)驗進行總結,馬克思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少一個真正馬克思主義的政黨領導以及正確的革命路線。此后一段時期內,西歐國家先后成立了工人階級政黨和組織。馬克思恩格斯一直關注這些國家的政黨建立,指導和幫助其按照民主原則建黨,建立黨內民主制度。
1869年8月,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指導下,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民族國家范圍內建立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該黨綱領的原則部分在一些關鍵性的地方幾乎逐字逐句引用了國際工人協(xié)會章程中的條文,繼承了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民主制原則。它規(guī)定,必須保證讓黨員在代表大會閉幕后三星期內得到代表大會的記錄,一切有關修改章程、黨的基本原則、政治態(tài)度以及征收黨費的決議,都必須在代表大會閉幕后六星期內提交全體黨員進行表決,由表決者的簡單多數(shù)作出決定,并將表決結果在黨報上加以公布。該黨還嚴格堅持馬克思恩格斯開創(chuàng)的集體討論決定黨內重大事務的制度。1880年法國工人代表大會通過了在馬克思指導下制定的黨綱,成立了法國工人黨;英國于1884年成立了社會民主聯(lián)盟;比利時于1879年成立了比利時社會黨;意大利于1882年在米蘭建立了意大利工人黨;奧地利于1888年在海因菲爾德建立了奧地利社會民主工黨;匈牙利于1880年組成了匈牙利全國工人黨。這些新成立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基本上都確立了民主建黨原則,建立了黨內民主制度。不再是以前那種密謀和宗派性質的政黨,這與馬克思恩格斯第一國際的民主建黨實踐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1875年5月,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和全德工人聯(lián)合會(拉薩爾派)合并,建立了統(tǒng)一的德國無產(chǎn)階級政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拉薩爾派主張黨內實行個人獨裁和集中制,而愛森納赫派則要求采取民主制。對于這種爭論,馬克思明確表態(tài)贊成民主制。1868年10月,馬克思在致施韋澤的信中指出:“集中制的組織不管對秘密團體和宗派運動多么有用,但是同工會的本質相矛盾。即使這種組織是可能存在的——我說它根本不可能存在——那它也是不適宜的,至少在德國是這樣。這里的工人從小就受官僚主義的行為規(guī)范的管束,相信權威,相信上級機關,所以在這里首先應當教會他們自己走路”?。關于堅持黨的代表大會年會制方面,1892年恩格斯指出:“應當堅持每年召開一次黨代表大會。即使為了遵守黨章,你們執(zhí)行委員會(指德國黨中央執(zhí)委會)也必須這樣做;否則,你們就會為那些喜歡叫喊的人提供極好的口實。而且,讓全黨哪怕一年有一次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一般說來也是重要的。這樣做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
在指導德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創(chuàng)建工作中,馬克思恩格斯還提出了黨內成立監(jiān)督機構的建議。1869年德國社會民主工人黨成立時,該黨黨章規(guī)定,黨的委員會領導黨的日常工作,并在黨內設置“監(jiān)察委員會”,其主要職責就是監(jiān)督黨的委員會的日常工作。隨后,在成立大會上選舉產(chǎn)生了由11人組成的黨的“監(jiān)察委員會”。1875年8月,德國工人兩大組織合并成立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先前黨內專門機構即“監(jiān)察委員會”的基礎上,增設了“執(zhí)委會”和“黨委員會”?!皥?zhí)委會負責黨的日常工作;監(jiān)察委員會對執(zhí)委會進行監(jiān)督,二者工作中的分歧由黨委員會出面解決。”?馬克思恩格斯在指導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實踐中,雖未能就黨內監(jiān)督形成制度體系,但他們已經(jīng)注意到黨內監(jiān)督制度是黨內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
馬克思1883年去世后,恩格斯擔負起獨立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歷史使命。他全面考察并深入研究資本主義世界發(fā)生的新變化,透徹分析工人階級政黨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方面毫不動搖地堅持民主建黨原則,另一方面努力嘗試在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上積極回應。
一方面,各國工人階級已經(jīng)發(fā)展壯大,歐洲各民族國家相繼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恩格斯認為以前第一國際的組織形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了。國際性的工人組織形式和制度必須做出改變和調整。在社會主義運動和工人運動發(fā)展的基礎上,由恩格斯領導,于1889年7月建立了第二國際。1885年,恩格斯曾就獨立政黨和國際組織的關系談到:“歐洲和美洲無產(chǎn)階級的國際運動現(xiàn)在已壯大到如此地步,以致不僅它那狹窄的第一個形式即秘密同盟,而且連它那更廣泛無比的第二個形式即公開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對它來說也成為一種桎梏了;單靠那種認識到階級地位的共同性為基礎的團結感,就足以使一切國家和操各種語言的工人建立同樣的偉大無產(chǎn)階級政黨并使它保持團結”?。所以第二國際主要是以加強國際聯(lián)系和國際統(tǒng)一行動為主要活動內容,因此它成立時沒有建立任何固定的國際性組織機構,也沒有發(fā)表成立宣言和共同規(guī)章。召開國際代表大會是第二國際的基本制度。但每次國際代表大會上都是公開討論問題最后通過民主表決來通過決議。當然,第二國際這種組織形式和結構應該是僅僅適合于各民族國家工人階級政黨的國際聯(lián)合,因為各民族國家是有差異的,各民族國家的工人階級政黨是完全獨立而且地位平等的。
另一方面,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民主政治也在不斷推進,如擴大政治自由,不斷爭取集會結社的自由、出版自由、普選權,擴大議會的地位和權利等。面對新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恩格斯要求民族國家內的無產(chǎn)階級政黨必須組織有效的選舉機構去贏得選舉,必須成立議會黨團,積極發(fā)揮作用和影響力。恩格斯指出,關于普選權,“資產(chǎn)階級沒有它們也能過得去,而工人沒有它們卻永遠不能為自己爭得解放”,無產(chǎn)階級“借助出版自由、集會和結社權可以為自己爭得普選權,而借助直接的普選權并與上面所說的鼓動手段相結合,就可以爭得其余的一切”?。第二國際多次代表大會在討論關于工人階級的政治活動時,認為在組織和領導無產(chǎn)階級反對資產(chǎn)階級的斗爭中,應當充分利用資產(chǎn)階級的議會制度,進行議會斗爭。在第三、第四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中都曾指出,工人階級應積極參加議會活動,通過在國家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中的立法和行政活動進行斗爭。在第二國際的領導下,各國工人政黨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通過合法的議會斗爭手段開展工人運動,爭取到了更多且更廣泛的普選權,使不少工人階級政黨代表進入議會,因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議會黨團。恩格斯認為,凡是有議會代表的政黨,議會黨團是很重要的力量,因為它代表黨參加國家的政治活動,宣傳黨的主張,使黨成為國家的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當法國黨在1893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的議席增至43席時,恩格斯在致蓋德的信中激動地寫道:“這一回我們應該做到把這樣一支不大的緊密團結的隊伍送進波旁王宮,這支隊伍要斷然地、毫不含糊地明確法國社會主義的性質,并使所有分散無組織的分子在自己周圍團結起來”?。
面對資本主義世界發(fā)生的新變化,恩格斯在領導工人階級調整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以作回應的同時,針對一些新情況也表達出了自己的憂慮。
正是由于各國政黨議會斗爭取得的成就,使得一些社會黨領導人迷戀合法斗爭,產(chǎn)生幻想通過議會以和平方式過渡到社會主義或者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通過改良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機會主義思想傾向。恩格斯擔憂社會黨議會黨團的壯大會影響和左右工人階級政黨的發(fā)展。1890年8月德國社會民主黨頒布的黨章草案,其中有兩條引起恩格斯的反感。一條是黨的執(zhí)行委員會自己給自己規(guī)定工資;一條是章程把帝國國會黨團置于黨的執(zhí)行委員會之上。恩格斯認為不能這么做。對第二條,恩格斯肯定議會黨團的價值和作用,但是認為黨團仍然是黨的一部分。章程規(guī)定它處于絕對控制執(zhí)行委員會的地位,把議會黨團置于黨的最高領導機關之上,這是不恰當?shù)?。為了正確開展議會斗爭,必須遵循如下的原則:堅持黨的中央委員會對黨的議會黨團的領導權,決不能使議會黨團凌駕于黨中央之上;議會黨團中的成員在議會中的演說和其他活動,必須不違背黨的綱領和策略原則;應當將優(yōu)秀工人補充到議會黨團中去,為了保證工人議員能履行自己的職責,黨應當給他們津貼,使他們有條件開展工作,但又不能因工人議員由黨養(yǎng)活而脫離群眾腐化起來?。由此可以看出,恩格斯肯定議會黨團的作用,但是認為議會黨團不能凌駕于黨中央之上,那樣的話,無產(chǎn)階級政黨有可能蛻變成資產(chǎn)階級政治框架下的議會黨,會嚴重影響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發(fā)展。
由于社會歷史條件和政治環(huán)境已有了很大的變化,黨的隊伍在不斷擴大,黨內的思想理論分歧也隨之變得尖銳和突出起來。1889年,丹麥社會民主黨的革命派格爾?!ぬ乩麪栍捎诜磳h內占統(tǒng)治地位的改良派政策,被丹麥黨開除。針對這個事件的發(fā)生,恩格斯認為,一個民主的政黨應該有批評的自由?!懊恳粋€黨的生存和發(fā)展通常伴隨著黨內的溫和派和極端派的發(fā)展和相互斗爭,誰如果不假思索地開除極端派,那只會促進這個派別的增長?!?恩格斯擔憂黨的領袖人物會壓制黨內批評,剝奪黨員的意見表達權,主張對黨內思想上的反對派、不同意見者要通過自由討論,通過民主爭辯的方式來達到統(tǒng)一,而不能采取簡單的開除辦法。為了保證黨內言論自由,使黨員能通過黨的報刊批評黨的領導人和黨的缺點錯誤,恩格斯認為:黨“首先需要的是一個形式上獨立的黨的刊物”?。而且一旦出現(xiàn)議會黨團背離社會主義原則,就應當動員廣大普通黨員在黨的報刊上批判和監(jiān)督議會黨團的活動。
到恩格斯晚年,一些國家工人階級政黨的領導人由于長期擔任領導職務,滋長了驕傲和自大的情緒,出現(xiàn)了喜歡和鼓勵個人崇拜的傾向,對此,恩格斯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和不滿。恩格斯對拉薩爾以“救世主”自居和德國黨內有些人搞“偶像崇拜”,進行過數(shù)次的批評,認為這是唯心主義,會使黨脫離人民群眾。他對德國黨的領導人李卜克內西喜歡拉攏一些人對他搞個人崇拜非常反感,多次進行批判,認為這會使黨的民主制遭到“最嚴重的破壞”,最終會把工人政黨帶回到宗派主義的年代。恩格斯本人在思想和行動上是一貫反對突出個人和個人迷信的,因為突出個人和個人崇拜是與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但是由于這個問題當時展現(xiàn)得不是特別充分,因此對于如何在制度上防止個人崇拜的發(fā)生還缺乏詳細具體的制度設計。
我們的考察表明,馬克思恩格斯黨內民主制度思想有“應然”和“實然”兩個維度。就“應然”的維度而言,他們堅決主張工人階級政黨必須是“完全民主的”政治組織;就“實然”的維度而言,他們強調工人階級政黨要依據(jù)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確定相應的組織形式,通過切實可行的制度安排來有效實踐黨的民主制。衡量工人階級政黨黨內民主的標準,不是寫在黨綱和黨的章程上的民主制原則,而是系統(tǒng)貫徹這一原則的制度安排的科學合理性及其運行的真實有效性,最終歸結為黨章賦予黨員的基本民主權利能否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顯然,對于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內民主制度思想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研究。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49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21頁,第323-324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64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3頁。
⑤列寧:《列寧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頁。
⑥列寧:《列寧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3頁。
⑦米·伊·米哈伊洛夫:《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湯潤千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76年,第33頁。
⑧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0-422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0頁,第583-584頁。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76-479頁,第480頁,第482頁。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4頁,第517頁。
?張世鵬譯:《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匯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6-17頁。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9、205頁。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76、85頁。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5頁。
?戴清亮、李良瑜、榮民泰編:《社會主義學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5頁。
(責任編校:文一)
Analysis of Marx Engels’s Theory of Inner-party Democratic System
ZHOU Zhongqiu,YAN Xiangyuan,YANG Yi
Marx Engels’s theory of inner-party democratic system has two dimensions:“to be”and“ought to be”. On the dimension of“ought to be”,they strongly advocated that the working class political party must be“fully democratic”political organization;on the dimension of“to be”,they stressed the political party of the working class must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 the party's democracy effectively through practical system arrangemen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A measure of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of the Party of the working class is not the party’s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written in the program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party,but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ty of system arrangement to carry out this principle systematically and the authentic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operation of system arrangement.Finally the measure attributed to weather the basic democratic rights which is regulated in the party constitution can get effective protection.Obviously,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Marx Engels’s theory of inner-party democratic system has important contemporary value.It is worth our deep thinking and researching.
Marx;Engels;Inner-Party Democratic System
周仲秋,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 長沙 410081)嚴向遠,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081)楊逸,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長沙 410081)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2015年委托項目“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主導權”(15WT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