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芝
(湖南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湖南 長沙,410081)
?
探究蕭何奇人輝煌的原因
盛永芝
(湖南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湖南 長沙,410081)
[摘要]一代名相蕭何,在漢初不以軍功為最,卻憑借自己的智慧和獨特的眼光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萬世之功,是漢初布衣將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是中國古代鮮有的得以善終的丞相。本文主要梳理蕭何由秦朝時的主吏掾,在追隨劉邦后逐步登上漢朝相國的位置的過程;他為西漢王朝的建立傾注心血,始終忠于劉邦,卻不時遭到懷疑,但他能從善如流,才得以化險為夷,在晚年因未能及時隱退,系于牢獄之災(zāi),險些喪命;但蕭何能夠順應(yīng)時勢,除秦苛法、制九章律,以治理國家,可謂功在當(dāng)代,利益后世;直到東漢也被幾代帝王祭拜,禮遇如此之高。筆者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的。
[關(guān)鍵詞]蕭何;劉邦;過程;表現(xiàn);東漢;原因
史學(xué)界對蕭何的研究比較多,成果豐富。如韓國磐的《蕭何九章皆沿秦律而來》論述了蕭何制定九章律的來源;高一萍《論蕭何于劉邦的情誼》,論述了蕭何在劉邦稱帝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論述了陳改娟的《論蕭何的明哲保身策略》論述蕭何的智慧等。本文的著眼點與其不同,是根據(jù)《漢書》和《后漢書》的記載蕭何身后恩寵不減的史料,從這一著眼點展開探究的,來探索蕭何輝煌一生的原因,以及在東漢優(yōu)寵不減的原因展開探究的。
蕭何擅長文吏的差事,精于斷案獄令之事,因考課第一被秦高官提拔,然而蕭何不為所動。一方面說明蕭何并不為追求利祿的鼠目寸光的普通小吏,確有治理之才,后來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劉邦為泗水亭長時奉命送刑徒去咸陽修皇陵,蕭何大力贊助,“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梢娛捄未_不是小氣之人,也為后來在論功行封打下基礎(chǔ)。追隨劉邦的人除了蕭何的社會地位稍高些,其余基本多為布衣,他有一些管理的才能和經(jīng)驗,劉邦任命其做丞督,也是情理之中的。
陳勝吳廣死后,項羽立楚懷王為帝,依據(jù)懷王之約,先入關(guān)中稱王。因項羽生性殘暴,劉邦被認為有長者之風(fēng),得以入關(guān)。漢元年,沛公西入關(guān)中,在平定咸陽之后,“諸將皆爭走金帛財務(wù)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其中蕭何收秦圖書之事,有很大的歷史意義??梢娛捄蔚呐c眾不同,他并不是貪財好利之徒,而是具有獨特遠見的政治眼光。才使得后來漢王得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為其后來稱帝后得以很好的治理國家提供重要的檔案材料。在金史中有這樣的記載:“竊為漢高帝入關(guān),任蕭何而收秦籍,唐太宗即祚,命魏征以作《隨書》。蓋歷數(shù)歸真主之朝,而編載前代之事,國可滅史不可滅”阿魯圖顯然是將蕭何作為榜樣的。蕭何的這一主動,顯然讓后人注意到了保存史料的重要意義。
項羽不服從懷王之約,平定河北后,率軍四十萬西入關(guān)中,駐軍鴻門。沛公只有二十萬軍隊,劉邦因軍事實力無法與項羽抗衡,因項伯的幫助劉邦才得以解鴻門之危。項羽自立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三分關(guān)中,劉邦欲攻項羽。蕭何勸諫,為其分析在漢中稱王勝于死。曰“今眾弗如,百戰(zhàn)百敗,不死漢中,養(yǎng)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闭f明蕭何有獨到的政治眼光,蕭何一直據(jù)守此地,漢中也成為劉邦得以項羽對抗的根據(jù)地。漢元年,劉邦就國后,任命蕭何為丞相,留守巴蜀,鎮(zhèn)撫關(guān)中,撫慰百姓,不時供給軍糧,蕭何為劉邦提供了必備的軍需物資。由此觀云,蕭何擔(dān)任丞相之職也是很自然的。
蕭何同時還有伯樂的識人眼光,韓信因得不到劉邦的重用連夜逃跑,蕭何將其追回。高祖怒罵,蕭何謂高祖曰“至于信者,國士無雙,……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計事也?!焙笠远Y拜韓信為大將,為劉邦挽回了一員大將,韓信確實如高祖所說“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為其得天下立下大功。也說明蕭何確實有伯樂的眼光,從此確立了其丞相的地位。
漢五年,劉邦稱帝,在討論論功行封時,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引起諸臣的不滿,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馀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以獵人和獵狗為喻,說蕭何是發(fā)號司令的獵人,而立軍功的將領(lǐng)只扮演獵狗的角色,加上當(dāng)年蕭何在劉邦為亭長時在給劉邦的支助就比別人多兩百錢,蕭何還讓家族中能作戰(zhàn)的十幾人都跟隨劉邦從軍作戰(zhàn);加上鄂千秋進言,說蕭何守巴蜀立的是萬事之功,而曹參立的是一時之功,所以蕭何的功勞排在第一,才使得眾人才服。說明劉邦對蕭何的重視與信任,蕭何的功勞最高,自然他的地位就比較穩(wěn)固了。
漢九年,立蕭何為相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相國要比丞相的地位更顯尊貴,從此蕭何的歷史地位最終確立。
蕭何不僅很有智慧,還能從善如流。他由丞督事到相國的十年時間及在成為相國后做事都是很謹慎的,并且對劉邦忠心耿耿在遭到劉邦的多次懷疑后,由于蕭何善于聽取別人的建議,最終化險為夷。尤其在任相國后,因為民請上林苑為耕地,系于牢獄之災(zāi),險些喪命。因陳都尉為其說情,才幸免得以善終??梢?,劉邦與蕭何的關(guān)系是微妙的。
(一)從善如流才得以化險為夷
漢三年,劉邦與項羽逐鹿關(guān)中時,蕭何留守巴蜀,可謂忠心耿耿,不時為其補充軍糧,劉邦卻“上使使者勞苦丞相”??梢妱钤谕庹鲬?zhàn),對留守巴蜀的蕭何并不信任,派使者明則慰勞丞相,實則來打探蕭何的舉動。說明劉邦為人的謹慎和猜忌,生怕后院起火。其門客鮑生建議“莫若遣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之”。蕭何聽從他的建議,果如其然,劉邦大悅,蕭何才得以寬心。后來在論功行封時,說蕭何曾舉家數(shù)十人隨自己入軍作戰(zhàn),蕭何功勞最盛,這也是原因之一。
漢十一年,此時的蕭何已經(jīng)居于相國的高位,也并不那么輕松。劉邦平定陳豨叛亂,蕭何獻計除掉韓信,劉邦令五百人都尉為相國衛(wèi)。眾臣為其道賀,獨召平悲傷。召平是故秦東陵侯,秦滅亡后,為平民,因種冬瓜眾人譏諷把他稱冬瓜侯,他還是很有眼光的。正所謂旁觀者清,召平為其分析其形勢的危險,他說“禍自此始,夫置衛(wèi)軍,非以寵君也,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賞軍”。劉邦所派的侍衛(wèi)明則彰顯優(yōu)待蕭相國,實則監(jiān)視蕭何的所作所為。劉邦的這一舉動無非是因為韓信、陳豨的叛亂已經(jīng)讓他如芒在背,怕蕭何也乘機作亂。蕭何聽取他的建議,拿出家產(chǎn)以充軍用,再次擺脫險境,得以幸免。
漢十二年,黥布叛變,劉邦親自帶兵平定此次叛亂,并“數(shù)使使問相國何為”。蕭何自從入關(guān)中有十幾年,得百姓心,百姓都依附于他。此時的劉邦不安的,若蕭何背叛,關(guān)中強大百姓隨蕭何后果難料。再次派人監(jiān)視蕭何,客有勸相國曰“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賒貸。以自污,上乃安心,從其計,乃悅”??梢娛捄卧陉P(guān)中深得民心,只有自毀名聲才不至于被劉邦猜忌和憎恨。
這三次猜忌是一次比一次嚴重,如果蕭何沒能聽從他們的建議,可能也只會布韓信之后塵。就在于蕭何能夠從善如流,才得以化險為夷。接著的為民請上林苑一事,是蕭何人生中一次最大災(zāi)難,險些毀了自己一世英明。
漢十二年,因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都荒廢了,蕭何為民請命,使高祖讓出空地給百姓耕種,不收賦稅。高祖大怒,以為“蕭何是收賈人賄賂,令收之入獄”。后王衙衛(wèi)為其求情,說他在留守巴蜀時未收受賄賂,此時更不會為誘惑所動,為民請上林苑實在是一個丞相的職責(zé)。還提到秦朝君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而靠臣子為其分過而滅亡的道理,劉邦最終認識到自己理虧才赦免蕭何。劉邦之所以如此對待蕭何,是因為蕭何在關(guān)中的影響太大,功高鎮(zhèn)主,后來還是念舊蕭何的忠心,才未忍心除掉蕭何,最終得以幸免。
身為丞相何為何不為,既要心憂天下,為百姓的利益考慮,還要揣測帝王心理,實在難以兼顧平衡。如果蕭何能從這幾次劫難中能夠效仿張良及時功成身退,也不會系于牢獄之災(zāi),險些喪命。蕭何雖身居高位,何嘗不是膽戰(zhàn)心驚,其以漢十二年最為嚴重,其輝煌的背后也難免多劫難。不過蕭何就是蕭何,他雖身處險境,還是能擺脫困境,成為歷史上鮮以善終的一代丞相,對漢初的建立立下萬事之功,因此對漢初及后世的影響深遠。
(二)順應(yīng)時勢,制九章律令
蕭何能順應(yīng)時勢,改弦更張,于高帝十二年,“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胡三省在注釋中提到“蕭何據(jù)秦法,取其宜于時者,作律九章。”廢除秦朝苛法,制定九章律。
因為秦人厭惡苛刻的峻法已久,加上漢初動蕩的政局剛剛平靜下來,只能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治國之策才能恢復(fù)發(fā)展經(jīng)濟,實現(xiàn)社會安定。加上劉邦進入關(guān)中以后實行約法三章,在漢王朝建立以后,僅僅憑借此法不足以控制奸邪之事。蕭何能看到時局的變化,因此才改變秦律,矯枉過正。九章律是沿襲秦法,也是根據(jù)時宜的變化有所改進,但對后世影響深遠。
惠帝二年,蕭何死后,曹參為相國時,凡事無所變更,遵從蕭何的治國之策。百姓或官員有小過失,都不予追究,形成一種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曹參常與官吏飲酒大醉,惠帝怪曹參不問政事,令其子勸說,后曹參將其子打二百丈,謂惠帝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曹參曰“高祖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曹參遵循蕭何的休養(yǎng)生息的治國之策使得在惠帝和高后一朝出現(xiàn)一片祥和。使得在孝惠帝、高后之時,百姓遠離戰(zhàn)爭之苦,因此“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蕭何的治國之策對后世還是大有裨益的。
西漢初到漢武帝時期一直推行黃老思想,實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也是蕭何治國之策的指導(dǎo)思想。蕭何能順應(yīng)時世,改弦更張,又無前例可以借鑒,實在難能可貴。蕭何是功在當(dāng)代,恩澤后嗣,利益千秋。蕭何不愧為古代鮮有的得以善終的一代名臣??傊?,一代名臣蕭何為漢朝的建立立下萬事之功,其一生也并非一帆風(fēng)順,雖身居高位,但如履薄冰,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審度事實的慧眼最終得以善終。為漢王朝鞠躬盡瘁,死后也能得到優(yōu)寵,以致恩澤后嗣,流傳千古。后又得到東漢幾代帝王的祭拜,優(yōu)寵不減。
據(jù)《后漢書》記載:
漢明帝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祀蕭何。
漢章帝建初七年冬十月,遣使者祀太上皇于萬年,以中牢祀蕭何。
漢和帝永元三年十一月詔“高祖功臣,蕭曹為首,有傳世不絕之義……可遣使者以中牢祀”。
漢安帝延光三年冬十月,遣使者祀太上皇于萬年,以中牢祀蕭何。
后漢書記載東漢帝王祭祀蕭何的史料至少有四次,蕭何作為西漢的一代名臣,兩百年前在西漢登上了相國的位置,地位令眾人仰慕,在他死后甚至絕后以后對其恩寵不減。兩百年后為什么還有如此大震撼力,讓至少四代帝王對其祭拜,從漢明帝到漢安帝,禮遇如此之高,為什么影響力會如此之大呢?一方面是為了維護東漢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另一方面是東漢政權(quán)剛剛建立,需借鑒蕭何的治國之策。
西漢末年,王莽依靠其姑母王太后逐步把持漢王朝的政權(quán),最終成功篡位并建立“新莽”政權(quán),取代了西漢王朝。由于王莽的改制導(dǎo)致了社會的混亂不堪,加上自然災(zāi)害嚴重,于是在王莽末年,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此時身在南陽的劉秀雖是劉氏宗室,王莽篡權(quán)之后早已落魄不堪,在李通、鄧晨的勸說之下也揭竿起義。劉秀在脫離更始政權(quán)后以河北為根據(jù)地最終消滅了赤眉軍、隗囂、公孫述后,穩(wěn)定了社會動亂。在此期間及之后多次祭拜高廟,是因為劉邦作為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加上自己是漢景帝之九世孫,以此來表明自己是以西漢為正統(tǒng),東漢王朝是西漢政權(quán)的延續(xù),以此來維護東漢政權(quán)的正統(tǒng)地位。
漢明帝于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祀蕭何。以此加強了東漢王朝繼承西漢政權(quán)的合法性,因此章帝、桓帝都紛紛仿效,祭祀蕭何,這些為了彰顯自己的賢明。
由于漢末的長期動亂,加上長達約十五年的戰(zhàn)爭,劉秀最終建立了東漢政權(quán)。光武帝于建武十三年罷軍開始推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于建武十五年下詔“州郡檢覆墾田傾畝及戶口年紀(jì),又考實兩千石長吏阿枉不正平者”,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急需恢復(fù)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開始統(tǒng)計人口和土地來穩(wěn)定人心。當(dāng)初在西漢王朝建立以后,蕭何也為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社會政策,也為明帝、章帝等統(tǒng)治者所借鑒。
漢明帝繼帝位后,“于永平二年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祀蕭何”,說明在當(dāng)時一個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恢復(fù)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時首要之事。同時也說明蕭何在當(dāng)時順應(yīng)時勢,及時調(diào)整步伐休養(yǎng)生息、恢復(fù)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是很必要的,因此漢明帝是要效仿蕭何的正確舉措,祭拜蕭何同時也彰顯了自己的賢明。劉莊在位期間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徭役,減輕刑罰;令官吏勸督農(nóng)桑,治理病蟲害;并以公田賜與或賦與貧民。
漢章帝即位后,勵精圖治,注重農(nóng)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并且“好儒術(shù)”,使得東漢經(jīng)濟、文化在此時得到很大的發(fā)展。章帝十分體恤民眾疾苦,多次詔令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認真思考造成天災(zāi)、人禍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責(zé),如永元八年,京城洛陽地區(qū)發(fā)生蝗災(zāi),他下詔首先說:“蝗蟲之異,殆不虛生,萬方有罪,在予一人?!睉n民之心,殷殷可見。
漢安帝也于建光元年,郡國三十五地震,或坼裂。詔“三公以下,各上封事陳得失。遣光祿大夫案行,賜死者錢,人二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災(zāi)甚者,勿收口賦?!边@些帝王都十分體恤百姓、重視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蕭何之所以在東漢的影響如此之大,與其在西漢作為第一功臣的歷史地位是分不開的。東漢帝王優(yōu)待蕭何是為了突出東漢政權(quán)的合法性,以及對蕭何治國之策的借鑒,禮遇蕭何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代名相蕭何,可謂功在當(dāng)代,影響卻傳之后世不絕。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出版社[M].1997.
[2]范曄.后漢書.中華書局出版社[M].1997.
[3]韓國磐.蕭何九章皆沿秦律而來[J].廈門大學(xué)學(xué)報,1990(3).
[4]高一萍.論蕭何于劉邦的情誼[J].秦漢研究,2007(00).
[5]陳改娟.論蕭何的明哲保身策略[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3).
[中圖分類號]K234.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004(2016)03-0048-03
[收稿日期]2015-11-15
[作者簡介]盛永芝(1989-),女,河南信陽人,湖南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史。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Brilliant Xiaohe
SHENG Yong-zhi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Hunan)
[Abstract]Xiaohe is a famous prince.His military exploit was not the number one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in the founding heroes,but he relied on his wisdom an special eyes to establish the credit forever.He was a bright superstar,and had a good ending which was rare in ancient China.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the process that Xiaohe a turn to a prince after he followed Liubang from a main official of Qin Dynasty.He spent a lot of painstaking care to establish the Han Dynasty.He was loyal to Liubang all the time,but he was suspected by Liubang,however,he could follow good advice readily and could change danger into safety. Because he did not resign duly and was dropped into prison,he almost lost his life.Xiaohe was in tune with the time.He abolished the harsh law and formulated the Nine Chapter of the Law to run the country,which brought benefit to the present age and later ages.He was worshiped b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Emperor,and he enjoyed so highly treatment,which is worth exploring.
[Key words]Xiaohe;Liubang;produce;performance;Eastern Han Dynasty;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