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見光
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經(jīng)典散文,無論是人教版高中教材還是蘇教版高中教材,都選用了這篇文章。但是多年來,在這篇經(jīng)典散文的教學中,不管是各類賽課還是常態(tài)課,始終有一個問題沒有講清楚,很有厘清的必要。先看幾段課堂教學實例:
【片段1】
[學生讀課文。]
師 本文主要寫江南的冬景,為什么卻從北國的冬天寫起?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請學生發(fā)言。]
生 通過與北方的冬天的比較,寫出了江南的冬景的與眾不同。
生 采用對比手法,突出作者對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生 說明作者不喜歡北國的冬天,這種天寒地凍的日子不是作者喜愛的天氣。
師 很好,同學們都能抓住問題的要點。作者在這里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突出江南的冬天的和暖、可愛。
【片段2】
師 閱讀課文第六自然段,思考:作者這里寫在江南的寒郊散步是江南的冬日給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但同時又寫到了德國的冬天,這樣寫有何作用?
生 寫德國的冬天主要是為了襯托江南冬天的溫潤,是給江南人的一種恩惠。
生 這樣寫就拿江南的冬天和德國的冬天作了對比,突出了江南的冬日和德國的冬日一樣對居住者都是恩惠。
師 作者把在江南寒郊散步與在德國冬天寒郊散步相對比,寫出了寒郊散步對于江南的居住者是一種特異的恩惠,可見作者對江南冬日的喜愛之情。
師 文中還有類似的寫法嗎?請找出來賞析。
[學生閱讀并圈畫。]
生 寫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調(diào)時,作者拿閩粵的冬天相比。
生 在課文第九段,作者說“喜歡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國人,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這里作者也是采用類比的手法,寫出江南旱冬在郊外閑步是別有情趣的。
師 很好,同學們都找得很對,下面我們來詳細賞析文中的幾幅富有江南冬日特色的畫面。
在這兩個教學片段中,其實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即教師在分析文本時,對文中作者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與眾不同而采用的寫作手法分辨不清,尤其把對比和類比混為一談。
我們知道,對比和類比都是對兩個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但是兩者還是存在差異的。
兩者作為手法運用時有所區(qū)別。對比可以作為一種修辭手法,也可以作為一種論證方法來使用。對比就是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運用對比,能把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類比一般不作為修辭手法。類比是將性質(zhì)、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就是通過比較它們的相同或相似之處,由此及彼地作出推論,這是一種邏輯推理方式,也是一種論證方法??傊瑢Ρ戎卦趯κ挛镩g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xiàn)。顯然,在《江南的冬景》這篇散文中,我們所說的對比,應該主要是從修辭手法這個角度而言的。同樣,在《江南的冬景》一文中,我們所說的類比主要是從作者寫作手法的角度或者是說寫作思路的角度而言的。
我們再看其他文章中的幾個例子。如臧克家的詩歌《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边@里用那些“生不如死”的自私自利者與“雖死猶生”的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的對比,來突出“魯迅們”必將永遠為人民銘記。
與之不同,在老舍的《想北平》中,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對北平的愛,寫道:“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想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睂δ赣H的愛和對北平的愛,都是作者無法割舍的深藏于心摯愛,老舍先生為了說明自己對這兩者的共同的情感,采用類比的手法,另辟蹊徑,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zhì)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對北京的愛喻為對母親的愛??此破匠W钇驷?,這不僅恰當?shù)氐莱隽俗髡邔Ρ本鄣谜媲泻蜕畛?,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因為我們知道老舍先生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佳話,他將北京喻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因此,他對北京表達的愛心,也頗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所以這里愛母親和愛北平都是對“愛”的共性的展示,故而屬于類比手法,是作者為了證明自己愛北平而采用的一種思維方式,也應該屬于邏輯范疇。
在《江南的冬景》中,郁達夫?qū)懕眹亩鞎r,并沒有否認北國冬天的好,而是寫出了北國冬天與江南冬天的不同之美。文中寫道:“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躲在屋里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在作者看來,北國冬天可是一段“蟄居異境”,自有其不同于江南的味道在里面,那就是北國冬日適合蟄居,是有獨特味道的“異境”。緊接著作者說“但在江南,可又不同”,不同在哪里?原來,江南是適合“營屋外的生涯”的,它不同于北國的冬日,不是漫天冰雪,天寒地凍,不需要圍爐煮茗、飲白干取暖,也不需燒地爐、睡暖炕,而是葉不至于脫盡,一出太陽就能“上門前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的。這里北國和江南的冬天,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yōu)勢,兩者相比,作者就是為了說明“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么?”一個“也”字,很好解釋了作者心目中北國冬天和江南冬日,都是美麗可愛的。所以,這是一種類比的手法,是比較兩者各自的優(yōu)點,目的是通過寫北國冬日的好來突出江南冬日與之不同的優(yōu)點,而不是為了把兩者的對立不同揭示出來的對比手法。
再看作者拿閩粵的冬天和江南的冬日的比較。作者對閩粵冬天的特點作了詳細的描寫,并且明確寫道:“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并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蔽覀冃枰⒁庾髡哌@里的用詞“異狀”,這詞和寫北國冬天的“異境”一詞情感完全不同,是對閩粵冬天這種天氣氣候的否定,認為這是一種“變態(tài)的、反常的”氣候狀態(tài),是一種“只能”叫作“長春”或者“春或秋的延長”的氣候。拿閩粵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作比較,就是為了把這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好壞處、喜惡感揭示出來,所以這里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我們再看其他兩處寫到和江南冬景作比較的地方。一處是寫在江南寒郊散步時拿德國的冬日來比較,作者說“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是從下面的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為德國南部的冬日,“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而且許多外國作家都喜歡以“散步”一詞作他們的創(chuàng)作題目,可見德國南部的冬日和我們江南的冬日一樣,都是可以享清福的地方。這里,拿德國南部冬日和江南冬日作類比,是為了突出兩者共同的優(yōu)點。同樣,在寫到江南旱冬郊外閑步圖時,作者也拿“喜歡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國人,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來作類比,寫出了江南旱冬郊外閑步是一種逍遙和快活的生活方式。這兩處的類比運用,均是作者為表達對江南冬日的喜愛而作的推論,屬于邏輯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