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銀,錢麗麗
(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 微生物與免疫學教研室, 鄭州 451191)
?
創(chuàng)新教學改革在高職護理專業(yè)免疫學的實踐
王雪銀,錢麗麗
(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 微生物與免疫學教研室, 鄭州 451191)
本文針對高職護理專業(yè)免疫學教學特點,從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驗設計、考評方式等六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實踐,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高職護理專業(yè);免疫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實踐
高等職業(yè)院校醫(yī)學教育與本科層次的醫(yī)學教育相比有其獨特的特點?!恫≡锱c免疫學》是一門基礎課程,也是橋梁課程。在實際授課中,由于高職專業(yè)學生學習能力較弱,且該課程內容發(fā)展日新月異,內容抽象,英文縮寫多等因素影響,該門課程是學生反映相對學習困難課程之一[1]。針對如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中講授該課程,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進行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探索,以克服免疫學難“教”和難“學”的現象。
高職護理專業(yè)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崗位主要是基層服務,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授課重點主要是免疫學基本理論和臨床疾病的聯系,突出高職護理專業(yè)的教育特色。對于授課老師來說,緒論除了講授基本內容外,最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免疫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習專業(yè)課的一門基礎課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最好的動力就是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興趣是引起學生學習的關鍵,也是學生對老師印象及情感建立的關鍵。
例如,緒論的講授首先要從“免疫”傳統概念和現代概念的區(qū)別進行講授。傳統的“免疫”概念來自于2000多年前,羅馬時代描述免除個人勞役的拉丁文immunitas,在醫(yī)學上引申為免除瘟疫,即抗御傳染病的能力。隨著免疫學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現代的“免疫”概念指機體免疫系統識別“自己”和“非己”物質,
對“自己”物質產生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異物產生排除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其次從“歷史事件”入手,列舉一些和免疫學發(fā)展有關的事例,如:英國的Jener接種牛痘預防天花、Pasteur制備炭疽疫苗來預防炭疽等,這些疫苗的發(fā)現控制和消滅了很多傳染性疾病。
高職護理專業(yè)課程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目標已從單純掌握基礎理論知識轉變?yōu)榛A知識與實踐技能并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高職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后面向基層崗位的定位特點,精選理論課教學內容,合理安排理論課和實驗課授課比例。
在選取教學內容上,教師應當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體現高職護理專業(yè)特色。實際教學中,教師重點講授臨床護理工作崗位必需的內容,而忽略與臨床護理工作聯系較少的內容[2]。這就要求選取合適的較材,在授課時對教材內容章節(jié)進行分析、調整,對于重要概念和基礎理論如抗原、抗體、超敏反應、免疫應答等和臨床聯系密切的內容,重點講授;對于補體系統的激活途徑、細胞因子等理論性過強,實用性小的內容可適當略講。在理論課學習結束后,安排實踐操作,可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驗證。另外,在授課同時還應適當增加當前免疫學研究的新技術、新進展和新發(fā)現,如基因工程和細胞因子的臨床應用等。通過這些措施,教師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同時培養(yǎng)學生作為專業(yè)護理人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對以后的工作崗位是否有用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可選取具體的臨床病例進行講授,同時聯系護理工作自身的特點,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解決辦法,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授超敏反應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提出問題“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注射青霉素死亡的病人,為什么注射青霉素會出現死亡?”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看法。然后介紹超敏反應的分型,以及I型超敏反應的參與成分、發(fā)生機制、臨床常見疾病及防治原則等,幫助學生切實掌握I型超敏反應的重點內容。對于臨床青霉素過敏的實際病例,教師要強調藥物過敏性休克的發(fā)病機制、防治原則,讓學生牢記在用藥前進行皮試的重要性,以免發(fā)生重大事故。
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在授課中積極參與,將免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常見疾病護理密切聯系,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醫(yī)學免疫學具有系統性、理論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在授課時如果采用傳統的語言教學,講授者不易表達清楚,學生也難以完全理解和掌握。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以計算機為中心,將聲音、文字、圖形、圖像以及動畫等組合起來,使大量抽象信息變得具體化,使晦澀難懂的免疫學內容變得圖文聲像并茂,從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在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教師還要采用一些高效的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討論式等[3]。如講授MHC這章內容時,教師先利用啟發(fā)式教學法提出問題:“器官移植是現代醫(yī)學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在移植中選擇器官有什么原則嗎?” 引導學生去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再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陌生人也能提供器官呢”?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利用多媒體講授MHCⅠ類分子和Ⅱ類分子的結構、功能及生物學作用,把抽象的免疫學理論變得更為直觀、形象。
在講授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關系,教師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從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概念、組成和特點進行分析,引導并指導學生針對兩種免疫過程進行討論和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于學生趨向一致的結果,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在進行授課時,教師作為討論式教學的引導者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技術性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以就業(yè)為導向, 以學生為主體, 以實訓為手段,提高學生綜合職業(yè)素質,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4]。免疫學是一門迅速發(fā)展的實驗性科學,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鞏固基本原理,掌握常用操作技術[5],對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都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最有效的一種途徑就是進行實踐技能訓練。教師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選取時要考慮護理崗位職業(yè)需求,優(yōu)化實驗設計,選擇一些實用性強、同時與臨床護理崗位關系密切的技術技能性實驗進行教學。如利用ELISA來檢測血清中的乙肝五項,從采集血液到分析結果,每一步實驗都由學生自己獨立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既掌握了ELISA的實驗原理,又對乙型肝炎這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理解更為透徹。通常一個完整的實驗過程涉及內容設計、操作步驟、結果分析、完成報告等方面,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盡量使學生動手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職業(yè)綜合素質。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耐心、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以勝任將來的工作崗位。
以往的免疫學考試主要采取卷面考試,這種考核方式過于偏重書面純理論知識,為了適應高職高專新的教育理念,考核體系的制定應該科學合理、切實可行,以了解學生對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筆者采用卷面考試(占50%)、實踐技能(占30%)與平時成績(占20%)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卷面考試主是考查學生對免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實踐技能由原有的完成實驗報告改為學生實驗操作,主要考查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實驗操作真正反映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平時成績由課堂提問改為課堂討論積極參與的情況。通過這些措施重點考查學生對所學免疫學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方式的改變,促進了學生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改變,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程學習。這對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免疫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情況下,教師要根據學校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習對象的實際特點,既要進行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又要突出教學重點,不斷探索,尋求更加科學、完善,符合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既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實用型專業(yè)人才。
[1] 吳亞歐.關于醫(yī)學免疫學教學新方法應用的幾點思考[J].安徽醫(yī)學,2015,30(3):337-338.
[2] 李 巖,吳素琴,王美慧,等.高職護理專業(y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改革實踐[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4,(34):51-52.
[3] 魏 瓊.《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教學方法探討[J].才智,2014(5):169.
[4] 李艷紅,田玉娜,徐泊文.高職護理專業(yè)醫(yī)學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初探[J]. 教育與職業(yè),2009,(27):114-115.
[5] 陳廣潔,李偉毅,葛海良.劍橋大學免疫學教學帶給我們的啟示[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7):54-55.
[責任編校:李宜培]
2016-09-10
王雪銀(1978-),女,河南省駐馬店市人,碩士,講師,從事微生物與免疫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G 424
B
1008-9276(2016)06-05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