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征
(遵義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
【哲政闡賾】
論信息、新媒體與文化的關系
何華征
(遵義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傳播媒介的發(fā)展史是文化的文本與實踐的生成歷史。新媒體為信息的制造與傳播提供了新的路徑,而信息、傳媒與文化三者處于強互動的生成過程中。動態(tài)化的信息文化形成人們的生存場域,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文化給予人們更多的設想和期盼,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憂患。
信息文化;內構性;新媒體;文化哲學
媒介與文化、文明的發(fā)展之相關性是不容置疑的。新媒體時代,物質技術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之相關的信息傳播方式和信息生產(chǎn)機制也出現(xiàn)了更新。新媒體連同它在“應用擴張”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種共享性與話語權力的轉移,使其具有了隱含的無限廣泛的文化意蘊。新媒體時代,信息、傳媒和文化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尤其是移動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低門檻,以及由于信息傳播方式徹底改變了單向度的傳統(tǒng),人人都是麥克風,信息傳播的授受關系變得更為復雜,文化權力的重心下移;草根文化日漸成為一種新媒體時代非主流的主流文化,這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與此相關,由于草根精神對娛樂的向往,普遍的娛樂化浪潮席卷新媒體世界:全民縱情娛樂、游戲致死、“屏世界”加劇著視覺文化的盛宴提前進入高潮,文化工業(yè)繁榮、文化消費主義傾向明顯。這就是人們生活于其中的新媒體文化大背景。
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認為,人類文化是人格的無限擴展,一種文化,無論它多么微小,多么原始,或多么巨大,多么復雜,人們都可以認為,它是從人類潛能巨大的弧圈中選擇了某些特征,并以比任何個人畢生能做的一切更強大的力量給予了精心建構[1]173。弗蘭茨·博厄斯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一書的“緒言”中引述了歌德的詩句來說明人類文化與人的生存的歷史性有著極大的內在關聯(lián),任何一種人格的生成與發(fā)育都離不開特定的文化背景:“誰要真正認識描述生命之物,先得尋找精神的本質歸宿,如果缺乏精神的溝通,那他就沒得到生命的全部。”[1]2本尼迪克特無疑在她的著作中把文化當作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生成過程,她并不把文化作為一個被割裂的、靜態(tài)的價值形態(tài)來對待,而且“所有文化并未將它們成千上萬的行為種類鑄成一個平衡對稱、均勻和諧的模式”[1]173。正因為文化的差異性,或者文化種類的存在,人們對文化概念的界定顯得更加模糊不清。
有人認為,文化通常在兩種意義上使用:其一是指整個生活方式,其二是指藝術和知識。并認為前者是“通常含義”,后者是“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之努力的特殊歷程”[2]。威廉斯對文化有三個廣義的定義:其一是指智慧、精神和美學的一個總的發(fā)展過程;其二是指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無論它是一個民族的,還是一個時期的,或者是一個群體的;其三是指智慧、特別是藝術活動的成果和實踐[3]。據(jù)(伊格爾頓)說,文化從詞源上講最先是一種完全的物質過程,后來才“比喻性地反過來用于精神生活”。文化這個概念可以是描述性的,又是評價性的;既指實際上已經(jīng)展開的東西,又指本應該展開的東西?!八且粋€自然將多種嚴格的限制強加在其身上的構想?!薄拔幕褪撬鲝堉委煹哪欠N疾病。”[4]伊格爾頓對文化概念的闡述顯得復雜艱深。18世紀德國啟蒙思想家赫爾德爾在《人類歷史哲學概要》中對文化的界定據(jù)說是最權威的,“文化”的三個基本特征被定位為:第一,文化是一種社會生活模式;第二,文化總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第三,文化有明確的邊界。[5]《世界文化報告》的“緒言”中有這樣一段話:“人們可以在‘傳統(tǒng)’文化中尋求安全,感到文化的接觸對他們現(xiàn)有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是一種威脅。然而,在變化正在進行的動態(tài)過程中,尚沒有文化‘模式’能夠保存的辦法。一些人可能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喪失’或轉化表現(xiàn)出恐懼和悲傷?!渌娜丝赡鼙贿@種新的挑戰(zhàn)所激勵而勇往直前,改變、順應以及說服別人去采納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然而還有一些人想把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強加給別人?!盵6]這段話盡管沒有直接說明文化的概念,但是對文化特征的揭示與赫爾德爾的“權威”界定酷似:“生活方式”、“民族的”以及“邊界清晰的”。
馬文·哈里斯顯然把文化的起源歸根于人類對自然神秘性的破解之旅,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的變更預示著文化的變化。不過,在資本主義階段,人類技術的進步能否持續(xù)保持對文化的促進作用,哈里斯認為,這“取決于技術進步與生產(chǎn)條件無情惡化之間的競爭。”“在目前條件下,技術似乎要輸?shù)暨@場比賽”[7]。依據(jù)哈里斯的意見,在源頭上,人類對自然的征服產(chǎn)生了早期人類文化,而這在維持文化的持續(xù)繁榮和增長上,卻并沒有根據(jù)。哈里斯的“文化”似乎更加接近“文明”的概念。不過,整體上看,馬文·哈里斯的“文化”概念多少帶有一點“文化唯物主義”的味道。而塞維斯認為文化進化的基本動力不可能來自某種一維的力量。心靈、社會沖突、技術等中的任何一種力量都不足以擔此重任,“世界上沒有什么唯一的神奇公式,可以去預測一切社會的進化。在特定的社會中,文化的實際進化是一種適應的過程,因此,社會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時,要顧及自然和社會文化的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千變萬化,存在問題層出不窮,解決方法也可能是千差萬別的,所以,不可能存在一種對整個人類社會都同樣有效的唯一的決定因素”[8]。本文將人的精神領域的生存方式、物質生存領域的精神向度、思維方式、文化藝術等涵蓋在文化范疇之內。
丹·希勒認為文化就是符號化的經(jīng)驗表達[9]。信息與文化很難隔離開來,新媒體時代,信息文化化、文化信息化日益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肖峰教授認為,信息的全部價值和意義就在于形成文化,而文化形成的本質就是人工信息的積淀;精神文化直接就是信息,物質文化中亦包含著信息;信息與文化是一種雙向建構的關系[10]208-211。信息為文化提供表達工具,同時,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本身在對社會進行全面滲透的過程中也會形成新的社會文化,既有新的語言表達和新的藝術形式,也有新的生存方式和新的生活態(tài)度;既有新的社會風俗的形成,也有新的社會交往及其相應的社會關系模型的出現(xiàn);既有新的文化空間的拓展,也有新的文化內容的誕生;既有新的信息環(huán)境的熏陶,也有新的信息技術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應用等??梢哉f,信息文化即形成于信息的廣泛傳播、信息文化教育的深入開展,更是由于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信息文化具有寬廣的內容和深遠的意義。把信息文化看成是口語文化、印刷文化以及電子文化演進過程中的后一種文化形式,這當然在形態(tài)上看無疑是正確的,但在內容上看是偏狹的,印刷制品同樣可以表達信息文化,或者說,文化產(chǎn)品的介質充當文化本身的衡量尺度顯得有點乏力。信息文化說到底就是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就是人們花費時間沉浸在其間,并為之而改變自身之存在的觀念、方式的東西。“一般地說,(信息文化)它是指信息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和文化作為一種信息存在的統(tǒng)一;特殊地說,它是信息時代的文化或文化在信息時代的樣式。目前,通常在后一種意義上使用?!盵10]214
肖峰教授認為,從形成來看,信息文化是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全面滲透造成的,它不可等同于與口傳、印刷文化相區(qū)別的電子文化,信息文化的數(shù)字化、全球化、互動性特征乃是依賴于信息技術本身的特征,信息技術到信息文化是文化的“重塑”過程。與口傳文化和印刷文化相應的電子文化,依然著重于在介質上的劃分,而信息文化乃是整個文化特征的變化,除了上述數(shù)字化、全球化和互動性三個基本特征之外,還有諸如多元化、即時性、小眾化與大眾化共生、“微生活”化、易變性、偶在性等特征。當然,對文化“介質”的避重就輕并非完全否定介質在文化發(fā)展中的作用,在文化載體上,信息文化是一種符號文化,是基于“0”“1”這樣的數(shù)字字符組成的文化形態(tài)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新的文化特征的集合體,因而尼葛洛龐蒂就直接把信息文化稱為比特(字符)文化。
信息文化是文化的信息化與信息的文化化的互動過程。信息既無法與文化脫節(jié)而變?yōu)榧兇獾臄?shù)字存在、成為無意義的存在,信息是文化的表現(xiàn)手段,總是體現(xiàn)為一定的“思想內涵”;文化也無法離開信息的勾兌、集約、合成、陳述等,文化不是先定的某種怪物、不是來自神啟的某種玄幻、不是靜坐格物的某種結論。文化是一種生存的方式,借由信息來謀劃、成就、延伸、型塑、表達。信息技術條件下所引發(fā)的信息文化,就是信息傳播、擴張、演化、創(chuàng)造等本身所顯示出來的新的文化形態(tài),就是人們在如上信息活動中的生存方式,以及關于這些生存方式的理念——整個這句話的意思在表達信息文化的時候是如此地不可分離。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應用,導致了信息文化的發(fā)展繁榮;信息文化既是技術發(fā)展的產(chǎn)物,也可以說,直接的是人們生產(chǎn)生活方式發(fā)生重大變化的結果。
傳媒文化是自從有傳播媒介以來就有的一種文化。但是,長期以來,特別是在傳播媒介為少數(shù)人掌握的精英時代,傳媒文化是邊緣的,它吸收小眾的眼光和注意力,在口頭傳播為主的時代主要充當著似乎更為權威的“官方”消息的角色。由于能夠獲得報刊和正常閱讀報刊的人較少,“有學問的”“有地位的”人才能獲得報紙(以后是收音機)等媒介,無論什么奇談怪想一旦登上報刊就獲得了神秘的外衣,似乎成為不受挑戰(zhàn)的真理。這種文化氛圍的構建是與信息傳播的路徑密切相關的。媒介本身掌握著信息選擇和通信渠道的雙重權力,從而使信息文化難以自成氣候。傳播文化指的是現(xiàn)代報刊媒介以來,由于傳播媒介的發(fā)展,以及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樣態(tài)和文化格調。如果說報刊、廣播,甚至傳統(tǒng)的電視,都只能是一種由媒介(物主)掌控的信息傳播介質,那么它的話語權就只在少數(shù)人手中變現(xiàn),它的“大眾化”特征僅僅是從受眾的角度來界說的。而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的誕生,在傳媒的發(fā)展階段上,必須自互聯(lián)網(wǎng)的廣泛使用開始。
(一)信息文化與傳媒文化
一言以蔽之,傳媒文化屬于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樊昌志和童兵認為:“傳媒系統(tǒng)是傳遞新聞和娛樂等社會信息、文化信息的受托系統(tǒng)?!盵11]周鴻鐸指出:“網(wǎng)絡文化屬于傳媒文化,而傳媒文化又屬于信息文化,而信息文化又是現(xiàn)代人類文化的一種新文化?!薄靶畔⑽幕皇侨祟愇幕l(fā)展的一個階段,是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滲透而形成的一種新文化形態(tài),傳媒文化、網(wǎng)絡文化只不過是這種新文化形態(tài)的組成部分,同屬于信息文化?!盵12]傳媒文化是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而信息文化不但包括信息的傳播,還包括信息的產(chǎn)生、信息的組織、信息的衍變等。當然,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會以新的形態(tài)出現(xiàn),或者產(chǎn)生出新的信息內容,這一點尤其在新媒體時代得到強化。“信息傳播是一個大信息、大傳播的總體性概念,它的所指應該涵蓋人們通常所說的信息、文化、傳媒等領域的產(chǎn)業(yè)基礎屬性的意涵,也應包括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方式、傳播過程和傳播效果等領域的非產(chǎn)業(yè)基礎屬性的意涵?!盵13]這是信息文化和傳媒文化的關系問題。在新媒體時代,隨著“受眾創(chuàng)造內容”的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廣泛使用,信息的傳播過程與信息的生產(chǎn)過程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在接受、傳播各種信息文化的同時,往往會根據(jù)主觀意愿進行篩選、加工,從而在信息傳播的鏈條上不斷修改信息的內容,信息的文化意蘊隨之發(fā)生變化。
(二)新媒體文化與新媒體時代的文化
嚴格地說,新媒體文化與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在概念上有著非常清晰的邊界:新媒體文化指的是新媒體在產(chǎn)生、應用、發(fā)展過程中,在新媒體運營和使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化;而新媒體時代的文化涵蓋的內容要廣泛得多,它指的是新媒體成為主流媒體以后,整個社會文化在新的傳播技術條件下的樣態(tài)。新媒體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tài),而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則包括舊有的文化形態(tài),不管它是否已經(jīng)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fā)生改變,不管這種改變是巨大的還是細微的。在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生之前,把媒介文化與某種媒介所居的時代文化作區(qū)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這種區(qū)分變得復雜艱難。在傳統(tǒng)媒體時期,媒介本身運營和使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與整個社會的文化相比,的確有著重要聯(lián)系,特別是廣播、電視的使用,使人們幾乎不可思議地把廣播和電視中所體現(xiàn)的文化搬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來:在表現(xiàn)上,似乎不是電視在“反映”生活,而是在“刻畫”生活;廣播不是在“描述”生活,而是在“塑造”生活。大眾傳媒(這里指受眾的大眾化)不甘寂寞地制造著新的文化氣息和新的文化品位,整個社會儼然一個媒介景觀的樣式。但是,就算在電視普遍流行的時代,依然未能改變工業(yè)社會的主流文化。在現(xiàn)代性上,媒介單方面操縱了大眾符號和模式化形象,“操縱著通訊工具的個體控制了這些符號和形象?!盵14]710少數(shù)人的支配地位并沒有得到改變。新媒體已有自己的文化形態(tài),但新媒體文化與新媒體時代的文化這兩個概念似乎很難區(qū)分,主要的原因是新媒體的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深度卷入”使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受到了重大的影響。吳克明在論述網(wǎng)絡文化時說:“概括地講,這一傳媒信息文化對傳統(tǒng)社會信息文化從時空上實現(xiàn)了一個根本工具價值合理性的改觀,主要表現(xiàn)為……網(wǎng)絡信息文化交流系統(tǒng)的交互性和協(xié)調性?!盵15]新媒體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滲透讓“新媒體文化”升格為“新媒體時代的文化”,或者說,它使得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幾乎可以統(tǒng)稱為“新媒體文化”。這是從新媒體對社會文化的深度卷入和全面滲透的視野來說的。而這種情況在舊媒體時代是不可能的,人們絕不會因為報刊雜志的出現(xiàn)而把它們出現(xiàn)和廣泛使用的年代的文化統(tǒng)統(tǒng)稱為報刊雜志文化。
(三)新媒體時代的文化生存
新媒體時代的文化生存主要是指新媒體傳播對文化權力的影響造成了人們在當今時代能夠獲得更多的文化表達權、文化創(chuàng)新的技術許可和文化創(chuàng)造的機會,也包括新媒體傳播所引發(fā)的文化霸權主義可能借助新媒體技術而實現(xiàn)新的文化殖民的風險。這種文化殖民主義往往是通過籠罩在人的存在周圍的氣氛和習俗、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審美情操等而實現(xiàn)的。新媒體時代的文化生存具有顯著的特征,它既明顯地區(qū)別于傳統(tǒng)社會,也明顯地有別于舊媒體時代的現(xiàn)代社會。區(qū)別于前現(xiàn)代社會的地方再明顯不過了。第一,對約定俗成的文化傳統(tǒng)不屑一顧,新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內容層出不窮,一切固有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新的“傳統(tǒng)”(具有“成為傳統(tǒng)”的內在沖動的東西)等不到成為傳統(tǒng)就過時了。第二,意外和偶在是新文化與舊文明斷絕關系的一個措辭,沒有什么能夠更加清晰地向“傳統(tǒng)”表明這樣深刻的意思,沒有必然性的繼承、沒有必然性的發(fā)展方向,似乎挑明了要與傳統(tǒng)社會逆向而馳,只不過沒有更加合理的詞語,把一切歸屬于“純粹巧合”正是現(xiàn)代文化的計謀——它在“傳統(tǒng)”文化的糾纏中不能脫身的時候,在偶然性的幌子下不再需要考慮其發(fā)展離開“正道”有多遠。
以上兩點,波德萊爾在《現(xiàn)代生活的畫家》中有鮮明的陳述和解說,那就是“轉瞬即逝”“短暫性”“偶然性”“易變性”“變幻無常”這些描述“不確定性”和“變化”的詞語所擁有的意思[16]。區(qū)別于現(xiàn)代的舊傳媒時代的特征同樣十分清晰。
第一,道德和規(guī)制變得越來越游戲化,從技術層面到制度層面的轉接似乎不費吹灰之力。遵守規(guī)則的游戲成為新媒體文化的重要特征——當然,新媒體本身開發(fā)出了更多的游戲平臺和游戲規(guī)則,每一種游戲規(guī)則都需要人們即時掌握,統(tǒng)一命名和流傳已久的游戲規(guī)則不復存在。正如新的游戲不斷開創(chuàng)一樣,新的規(guī)則也在不斷制定。主要的問題可能不在于游戲規(guī)則這個自古就有的社會約束機制,而在于游戲規(guī)則的小眾化——人們不必設定一些普遍適應的規(guī)則,因為游戲已經(jīng)小眾化發(fā)展,更多的個性化游戲不斷開發(fā),玩家甚至可以參與到游戲的開發(fā)和升級中去,這種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得到用戶自主開發(fā)而改進的游戲,與新媒體時代人的生存的多角色定位是相鉚合的。
第二,新媒體文化不但有著游戲規(guī)則的小眾化傾向,以及由此而來的虛擬角色的多樣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新媒體時代社會分工的細化與模糊化交叉發(fā)展的產(chǎn)物),更有著游戲精神的第二個方面(如果第一個方面是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話),即娛樂精神。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已經(jīng)庸俗化到讓一些“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文化的衛(wèi)道者感到恐慌和害怕的地步,“陽春白雪”全然被“下里巴人”所替代和逆襲。泛娛樂化是新媒體時代文化的顯要特征?!皭焊恪薄案阈Α边@樣的主題詞充斥著新媒體時代的各種感官,而色情、暴力以及其他帶著強烈低級或高級趣味的文化載體紛紛意欲占領人們的“瞳孔”,通過瞳孔而激活人們內心的欲望(同樣包括“低級的”和“高級的”)——這就是視覺文化的鼎盛世代——進一步講是感覺文化的鼎盛世代。不但視覺,觸覺和聽覺等一切感覺通道也都成為新的文化侵占的地盤。沃斯所描述的工業(yè)社會的那種城市的娛樂精神在新媒體時代得到了強化和普及:“迎合刺激心理,提供逃避繁重的工作、單調乏味和刻板機械的生活之途”成了娛樂的主要功能之一,“這極大地提供了創(chuàng)造性的自我表現(xiàn)和自發(fā)的群體聯(lián)系的手段,同時導致……不容忽視的被動觀眾病或追求刺激的破紀錄表演狂熱”[14]710。然而不同的是,這種集體的狂熱和泛娛樂的精神,已經(jīng)由主要是“被動”的觀眾變?yōu)榱诵旅襟w時代人人掌握麥克風的主動狀態(tài)。
第三,新媒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草根文化。這既充分體現(xiàn)著人民群眾對歷史的偉大創(chuàng)造作用,又使文化霸權受到一定程度的動搖。普通網(wǎng)眾能夠在新媒體中傳播信息、制造信息內容,通過簡單的參與方式在互動中形成新的文化潮流。各種“體”的語言陳述方式,如“梨花體”“凡客體”“淘寶體”“咆哮體”“私奔體”“藍精靈體”等前赴后繼;各種“控”的生活方式,如“蘿莉控”“御姐控”“微博控”“PS控”等等不斷翻新。“體”是一種文化表達形式,而“控”是一種文化生存狀態(tài)。前者是一種草根選擇,后者則是整個文化系統(tǒng)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被異化的狀態(tài)。
第四,非個人的、表面的、短暫的文化接觸和相互影響更加全面鋪開,網(wǎng)絡的開放性導致個體之間的聯(lián)系的普遍偶在性。沃斯所描寫的現(xiàn)代城市中的那種不坦誠、冷漠和膩煩(他認為那是人們?yōu)榱说种扑说囊蠛推诖@種能力的手段),在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影響中顯出了雙面特征:一方面是網(wǎng)絡虛擬世界中文化的相互影響日益緊密,相互聯(lián)系顯得熱情高漲;另一方面,現(xiàn)實中人們卻在淡薄的、同樣保留著現(xiàn)代工業(yè)城市中那種冷酷的表情下生活。文化的雙面性是新媒體時代的重要特征,由“虛擬”而進入普遍的“虛偽”。“偽裝”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從閃爍的個人頭像到個性簽名等一系列代表自身文化素養(yǎng)和品位的符號系統(tǒng),都裝模作樣地在型塑一個“實在”的假象。
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是全體網(wǎng)民“共創(chuàng)”的文化,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非但信源是大眾的,信宿和傳播渠道亦是大眾的。這個“大眾”范圍的廣泛無疆,必須借助“草民”這個詞語才能完美地表達(這里的“草民”或者“草根”已經(jīng)不帶任何不屑和猥瑣的意蘊,而是指稱一種無邊無際、生生不息的民間意見的興起)。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tài),信息文化涵蓋了物質形態(tài)、社會規(guī)范、行為方式和精神形態(tài)等四個基本的層次。物質形態(tài)的信息文化是指人文環(huán)境在信息技術時代物化的結果,是信息資源的累積和沉淀,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資源系統(tǒng)和信息技術體系。社會規(guī)范的信息文化是人際關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是人類信息活動的道德準則和法理制度(即信息倫理和信息法規(guī))。行為方式的信息文化是人們在信息交往(擴散、中介、接受、吸納和再生)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信息行為方式。精神觀念的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它體現(xiàn)了個人和群體的信息意識和素養(yǎng)。信息文化的物質形態(tài)是預設的前提性條件;而社會的倫理規(guī)范和法律制度被認為是某種人為的建構,在倫理規(guī)范上更傾向于對自發(fā)形成的道德現(xiàn)象作出闡釋,而不對人們自覺制定的規(guī)范進行陳述和設想。行為方式和精神生活所表現(xiàn)的信息文化,尤其是在特定技術背景(新媒體)下,它們對人的生存的文化環(huán)境的保持或改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體時代人的文化生存所實際遇到的問題和它的鮮明特征一樣,區(qū)別于傳統(tǒng)社會和舊媒體時代的文化形態(tài)。新媒體文化作為生存的背景和舞臺(進一步作為生活方式本身),它絕非一種簡單的對傳統(tǒng)的“延伸”(這個詞語在媒介社會學領域被研究者喜聞樂見),它有別于傳統(tǒng)文化——它是生存方式的時代差異性。傳播技術、信息內容與其生成方式,在人類實踐活動中構成了文化的物質基礎和社會邏輯。新媒體正以其自身的信息增殖方式改變信息權力結構,而指向一種更為民主的文化體系。
[1]露絲·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錫章,黃歡,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吉姆·麥克蓋根.文化民粹主義[M].桂萬先,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25.
[3]約翰·斯道雷.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M].楊竹山,郭發(fā)勇,周輝,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2.
[4]特瑞·伊格爾頓.文化的觀念[M].方杰,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2-34.
[5]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2.
[6]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文化報告1998:文化、創(chuàng)新與市場[R].關世杰,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
[7]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M].黃晴,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170.
[8]E·R·塞維斯.文化進化論[M].黃?,|,溫世偉,李業(yè)甫,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1:27.
[9]丹·希勒.信息拜物教[M].邢立軍,方軍祥,凌金良,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4.
[10]肖峰.信息主義:從社會觀到世界觀[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1]樊昌志,童兵.社會結構中的大眾傳媒:身份認同與新聞專業(yè)主義之建構[J].新聞大學,2009(3):22-29.
[12]周鴻鐸.發(fā)展中國特色網(wǎng)絡文化[J].山東社會科學,2009(1):53-57.
[13]丁和根.生產(chǎn)力·傳播力·影響力——信息傳播國際競爭力的分析框架[J].新聞大學,2010(4):136-142.
[14]路易·沃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主義[G]//王安民,陳永國,張云鵬.現(xiàn)代性基本讀本.陶家俊,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710.
[15]吳克明.論網(wǎng)絡文化的價值合理性[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3):137-142.
[16]波德萊爾.我心赤裸——波德萊爾散文隨筆集[M].肖聿,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15-16.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New Media and Culture
HE Hua-zheng
(InstituteofMarxism,ZunyiNormalUniversity,Zunyi563002,China)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edia is the generated history of text and practice of culture. New media provide a new path for the form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media and culture are in the strong interactive internal structure generation process. Dynamic information culture form people’s survival field. In the new media era, information culture give people ideas and expect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about some potential worries.
information culture; internal structure; new media; cultural philosophy
10.15926/j.cnki.hkdsk.2016.05.005
2016-03-23
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5SSK16)
何華征(1977— ),男,湖南新化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經(jīng)濟哲學與媒介哲學研究。
G02
A
1672-3910(2016)05-00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