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潔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并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其重要講話、文章、訪談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與經(jīng)典名句。這些典籍和名句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及其蘊含的豐富思想,給人以深刻啟迪。
自本期始,國學精選欄目將選取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訪談中引用的有關(guān)治國理政的經(jīng)典名句,對原文進行注解,解讀其富有時代意義的思想精髓,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古人治國理政的智慧,并將其運用于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當代實踐。
【引用】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之江新語·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原文節(jié)選】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原文釋義】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鬃踊卮鹫f:“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本人自己帶頭端正,那么還有誰敢不端正呢?”
孔子說:“自身行為端正,即使不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會按他的旨意去做;自身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p>
【經(jīng)典簡介】
《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全書共二十篇,首創(chuàng)語錄之體。其主要內(nèi)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包括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時事、生活等方面,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引用】
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对趹c祝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原文節(jié)選】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1湊并進,則明不塞矣?!豆茏印ぞ攀亍ぶ髅鳌?/p>
【原文釋義】
眼睛貴在明辨事物,耳朵貴在聽覺靈敏,頭腦貴在思維敏捷。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去觀察,就沒有看不到的事物;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去聆聽,就沒有聽不到的消息;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去思考,就沒有理解不了的問題。集中大家的力量共同行事,聰明就不會被蒙蔽了。
【經(jīng)典簡介】
《管子》是先秦時期管仲學派的言論、學術(shù)匯編。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豆茏印穬?nèi)容包括道家、法家、儒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nóng)家的觀點,它將道家、法家思想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既為法治找到了哲學基礎(chǔ),又將道家思想落實到了社會人事當中,是中國先秦時期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參考。
【古今聯(lián)讀】
“正”是對“政”核心理念的最佳詮釋。為政者“正”應(yīng)該是為政的首要前提。因為為政者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影響力,他的一言一行代表著一種風尚、一種榜樣,民眾不知不覺地在模仿學習。為政者要嚴于自律,嚴格要求。無論時事如何變遷,政治的原則就是正己而后正人。自己先求得端正,然后方可正人。為政者作為國家政權(quán)的最高決策者,他的品德好壞直接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成敗。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diào),領(lǐng)導干部干干凈凈做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zhì)和宗旨的內(nèi)在要求,并要求領(lǐng)導干部具有公正無私、以身作則的優(yōu)良品質(zhì)。身正民行,才能施不言之教。領(lǐng)導干部要在群眾中具有崇高的威信和凝聚力,自身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品德,并發(fā)揮表率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感召群眾。
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盀檎哒边€要做到體民情、察民意。領(lǐng)導干部要廣開言路、博采眾謀,始終做到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政治智慧的增長、治國理政本領(lǐng)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之中,真誠傾聽群眾呼聲,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做到識民情、接地氣、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