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俊
摘要 古籍圖錄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目錄體式,產生至今已有110多年歷史,其發(fā)展經歷了創(chuàng)始、興起、滯緩、復蘇、繁榮五個階段。文章從編纂體例方法、選題選材、種類特色、載體形態(tài)、對象用途、印刷工藝等方面考察了古籍圖錄在各發(fā)展階段的特點,并對目前古籍圖錄編纂出版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進行討論。
關鍵詞 古籍圖錄 書影 版本 古籍保護
分類號 G256
DOI
10.16603/j.issn 1002-1027.2015.06.011
古籍圖錄是一種將古籍書影按主題匯集,分類編次,并附加解說文字的目錄體式。因其圖文并茂、形象直觀、資料豐富、工具性強,而被稱為“一種體例最為完善的版本目錄”和“闡明版本之學的最合適的著述形式”。自“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在全國范圍實施以來,為宣傳古籍普查成果,展示古籍保護成就,各類古籍收藏機構積極開展對古籍特藏的整理與展示,由此推動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參與編纂的主體逐漸增多,出版規(guī)模日益擴大,種類數量愈發(fā)豐富,印制工藝不斷進步,出現了一大批材料豐富、質量上乘的古籍圖錄類書籍。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15年出版古籍圖錄的數量是上世紀總和的3.6倍,而圖錄在編纂體例、選題選材、種類特色、載體形態(tài)、對象用途、印刷工藝等方面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古籍圖錄是古籍整理編目成果的高級表現形式,反映版本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演進;是加強古籍出版和古籍再生性保護的實踐成果,在現代古籍整理、研究和保護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向全社會宣傳古籍保護理念的重要載體。我們有必要對古籍圖錄產生發(fā)展的歷史進行梳理,以及對近年出現的古籍圖錄出版熱及圖錄在形式和內容上呈現的新特點、新趨勢進行關注和討論。
1 古籍圖錄發(fā)展的歷史分期
從1901年出版的《留真譜初編》算起,古籍圖錄的編纂已有110多年的歷史。為清晰把握其發(fā)展的脈絡及特點,以出版年代和種數為參數,編制古籍圖錄發(fā)展趨勢圖(圖1),對古籍圖錄的產生發(fā)展歷史進行分期考察。
1.1 創(chuàng)始——清末
清末,版本學逐漸獨立,基于版本研究方法和材料創(chuàng)新的需要,古籍圖錄這種新的目錄體式應運而生,《留真譜初編》為其創(chuàng)始標志?!读粽孀V》實際是中日兩國學術交往的產物,是楊守敬在森立之①的啟發(fā)及協助下完成的,“留真譜”之名、編纂思路及部分稿源均來自森立之。楊氏將古刻舊抄中能反映其版本特點的若干書葉進行影寫并上版摹刻,“留其真容”,以示世人,并分類編集,偶加按語。梁啟超評日:“陳百鼎而各獻一臠,亦足饜味也已矣?!薄读粽孀V》出版后立即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推崇,標志“鑒別版本從間接的著錄版式行款時代進入了直接的圖錄(書影)時代。但《留真譜》在摹刻原書時只存其版式行款,于版面文字僅刻首尾數字,留真程度差強人意,但其編纂思路及體例有開創(chuàng)之功,為后人所繼承和發(fā)展。
1.2 興起——民國
民國時期,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顯著發(fā)展,可以看作興起時期,其特點主要表現在:
(1)出版集中,數量可觀。這一時期古籍圖錄的出版時間較為集中,特別在二三十年代,各類圖錄陸續(xù)出版。整個民國時期共有19種圖錄出版,數量可觀。
(2)書名趨于統(tǒng)一,并有發(fā)展。民國前中期出版的古籍圖錄基本貫以“書影”之名,是受繆氏《宋元書影》的影響。1919繆荃孫輯刻的《宋元書影》完稿出版,最早使用“書影”作書名,在書名擬定及刻印上較《留真譜》更進了一步。采用“書影”更加契合古籍圖錄的內容和特點,比“留真譜”更為科學?!啊粽娑?,名義殊為通泛。如金石碑版一切古物,無不可以留真,似非書所專有。”“書影”既反映編輯對象又體現編輯方法,此后所出之圖錄基本沿用“書影”一名,漸趨統(tǒng)一,如《寒云書影》、《鐵琴銅劍樓宋金元本書影》、《盔山書影》、《故宮善本書影初編》、《嘉業(yè)堂善本書影》、《重整內閣大庫殘本書影》、《涉園所見宋版書影》、《文祿堂書影》等?!翱娷鯇O所輯《宋元書影》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以致‘書影一詞取代了‘留真譜,成為版本目錄學上的一個固定學術語言,并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背龝巴?,還有以“書式”為名的,如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所編《內府秘藏宋元本書式》為《故宮善本書影初編》之初稿本,上海有正書局所輯《宋元書式》又名《宋元書影》。還有稱“書范”者。葉德輝在與瞿良士討論《鐵琴銅劍樓所藏宋元本書影》命名時曾說:“余以為‘留真之稱不善,應易名為‘書范'……顧書范之名則雅而切,較‘留真譜,、‘書影,為有依據?!?0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以“圖錄”為名者。如《明代版本圖錄初編》和《中國版畫史圖錄》。圖錄比之書影,又更進了一步,圖即指書影,錄即指目錄,有圖有目,指出了這種目錄體式內容的兩個組成部分,名稱上更為科學。而早期出版的書影不重目錄甚至無目錄,是為缺點。
(3)編纂主體多為私人,選材多為私藏。如《寒云書影》、《鐵琴銅劍樓宋金元本書影》《嘉業(yè)堂善本書影》等都為私人藏書家采個人所藏而編。另外也開始出現采輯公藏以及搜羅多家私藏而編輯的圖錄。如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所編《故宮善本書影初編》為公藏,《涉園所見宋版書影》為搜羅李氏木犀軒、楊氏海源閣、傅氏藏園所藏而編?!睹鞔姹緢D錄初編》所收則包括杭縣葉氏、海鹽張氏、吳興劉氏、天津華氏及上海涵芬樓所藏。
(4)版本時代和版本形態(tài)范圍逐漸擴大,綜合性加強。時代從以宋元為主,擴大到明清;版本形態(tài)從以刻本為主,擴大到寫本。受當時風氣的影響,早期圖錄取材多限于宋元珍本,而輕明清版本。《重整內閣大庫殘本書影》包括宋刻、金刻、元刻、明刻、清刻、明內府寫本、清寫本,是首部各時代各種版本均有收錄的綜合性書影?!睹鞔姹緢D錄初編》為首部斷代圖錄,以明代版本為專題,打破以往獨尊宋元的陳規(guī)。
(5)編輯體例有創(chuàng)新,選材角度有突破,主題性明顯增強?!睹鞔姹緢D錄初編》在編排上對版本進行了十一類的劃分,其下又作二級分類,別具特色,改變以往圖錄無分類或僅從四部分類的舊例。另外在書末以四角號碼編制書名、著者、出版者的綜合索引,彌補了以往書影無索引的缺陷.提高圖錄的使用效率,形成“目次——圖版——解說——索引”的四結構體,這是古籍圖錄在體例上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早期古籍圖錄所收書影,基本上為卷端、序跋等有資版本考驗者,后來開始出現反映古籍專門內容的主題圖錄?!吨袊娈嬍穲D錄》搜集歷代版刻中的版畫部分匯編成集,開專題圖錄之先河。其遍搜四部,公私并蓄,選材精良,內容宏富,得圖1700多幅。endprint
(6)印制技術進步,留真程度高。《宋元書影》拋棄了《留真譜》為省工時只刻版面部分文字的缺陷,對書葉版式及文字進行完全影刻,留真程度較《留真譜》更甚,同時還標記原本藏書線索?!逗茣啊纷钤绮捎梦鞣秸障嗍〖夹g進行印制,之后各家書影相繼采用。《明代版本圖錄初編》采用銅版影印,《涉園所見宋版書影》中部分書葉采用珂羅版影印,書中鈐印均為紅色,為最早使用彩色的古籍圖錄。《中國版畫史圖錄》采用當時較稀見的乳黃羅紋紙印刷,其中《十竹齋箋譜》、《北平箋譜》用木刻套印,其他均為珂羅版影印。
1.3 滯緩——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
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70年代末,古籍圖錄的編纂進入滯緩期。期間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經歷了一系列的起伏跌宕,古籍整理工作在曲折中前進,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則近乎停滯。從編纂的迫切性來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古籍整理的重點一是編制古籍目錄以摸清家底、服務古籍整理研究,二是校點、影印經典古籍以服務科研、教學和群眾閱讀需求?!?956年中央提出‘向科學進軍口號之后,全國圖書館界分別編制各種專題古籍書目?!?958年國務院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全面統(tǒng)籌古籍的出版工作,重點是文史哲類經典古籍的校點和影印。此時期古籍編目和校點方面成果卓著,但古籍圖錄這種特殊形式書目編纂的迫切性并不強,并未成為此時期古籍整理出版的重點。從編纂的復雜性來說,古籍圖錄的編纂程序較繁,從擬定體例、因目尋書、采選書葉到拍攝書影、核定版本、撰寫提要等,對人力、設備、技術、材料等都有較高要求,編纂出版的成本較高。
此時期近30年間僅有一種古籍圖錄問世——《中國版刻圖錄》。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大型綜合性古籍圖錄,其承前啟后,是古籍圖錄類著作的集大成者,在版本學史上影響深遠,被評為“收錄最全、編輯最精、印刷質量最好的一部綜合性版本圖錄?!北憩F在:(1)搜羅廣泛,數量可觀。《中國版刻圖錄》于1960年初版,1961年增訂再版,增訂后共選書550種,書影724幅,數量宏富。以北京圖書館館藏為主,兼及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及天一閣之藏本。版本時代自唐迄清凡千年,以刻本為主,兼及活字和版畫。收錄之廣、數量之多前所未有。(2)體例新穎,考證詳當。書前一冊目錄為各書的提要說明,對各書版印情況的描述和考證詳盡而嚴密。其編排不標頁碼,只為書影標明編號,并與書前目錄各書編號對應,方便圖文的對應。正文分為刻本、版畫、活字三大類,各類以時代排序,并兼及地域的劃分。(3)拍攝精美,印制清晰。書影拍攝清晰,尺寸與原書相當,采用珂羅版影印,其中《十竹齋箋譜》《十竹齋畫譜》《芥子園畫傳》均用彩印,幾近原本。(4)裝幀大方,用紙講究。全書采用傳統(tǒng)線裝,部帙厚實,宣紙印刷,開本爽朗,讓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此書上世紀80年代日本有翻印本,90年代文物出版社重印,2015年由文物出版社修訂再版,對原書影都重新拍攝,畫面精度更高。采用更大開本,保持書影與原書葉大小一致,全面保留了原書葉的版本面貌。并將舊版首冊的提要文字移至相應書影之后,左圖右文編排,使用更加方便。
1.4 復蘇——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國科學文化事業(yè)迎來春天,以《中國善本書目》的編纂為標志,古籍整理進入新的高潮,全國范圍的善本普查相繼開展。上海圖書館為使善本書目編纂人員能夠在版本鑒定上有所參考,精選館藏宋元明清的刻本及稿抄本30種,編印了《善本書影》。此圖錄首次選人稿抄本,是選材上的突破,可看作古籍圖錄編纂出版復蘇的標志。80年代后,隨著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的恢復,《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1982-1990》的制定實施,教育部、農業(yè)部、衛(wèi)生部及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等相繼組建古籍整理機構,古籍整理出版得以迅速發(fā)展。借此東風,古籍圖錄編輯出版復蘇的步伐也在加快。進入90年代,第三次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會議召開,制定實施《中國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guī)劃和“八五”計劃》,1999年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成立,進一步加大了對古籍整理出版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古籍圖錄編纂出版進入一個小的高峰,其特點表現在:
(1)出版數量迅速上升,書名主題詞基本固定。此時期古籍圖錄的出版較為活躍,數量上升較為明顯,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這20年間的出版數量相當于過去出版數量的總和。從書名用詞上看,“圖錄”已經取代“書影”一詞,成為古籍圖錄書名的通用主題詞。
(2)選題角度不斷拓寬。①專題圖錄。反映古籍某一內容或特點的主題圖錄:《中國版畫史圖錄》、《古本戲曲版畫圖錄》、《清殿版畫匯刊》以版畫為主題;《宋元書刻牌記圖錄》以牌記為主題,專門搜集牌記葉。②專類圖錄。專收四部中某一部類的古籍,如《所見中國古代小說戲曲版本圖錄》收錄范圍限于小說和戲曲類古籍。③專書圖錄。即將某一書的歷代各種版本的代表性書影匯編成集。如《<南方草木狀>幾種明叢書版書影》、《<西游記>版刻圖錄》、《<水滸傳>版刻圖錄》等。④專藏圖錄。專藏包括公藏和私藏。公藏即某一古籍收藏單位所編纂的展示其館藏特色的古籍圖錄。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錄》、《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珍品圖錄》。私藏即私人藏書家編纂的展示其藏書的古籍圖錄,如《清代版刻一隅》、《清代版本圖錄》等。
(3)版本形態(tài)更加全面。以往的圖錄基本以上刻本為主,很少收入稿抄本,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陷。民國時期的《重整內閣大庫殘本書影》曾收入明清寫本,后來就再未見到類似的圖錄。即使是《中國版刻圖錄》這樣的大型綜合性圖錄也未收入稿抄本。直到1978年上海圖書館編印《善本書影》,才開始收入稿抄本,但因其是綜合性圖錄,所收稿抄本數量亦不多。
(4)斷代圖錄進一步發(fā)展。此前古籍圖錄收書時代多限于宋元,明清版本稀少或未見。此時期以明清斷代的古籍圖錄開始增多,如:《明代版刻圖釋》是繼《明代版本圖錄初編》之后明代版本圖錄的集大成者,取材更為豐富,是研究明代版本的重要工具。《清代版刻一隅》《清代版本圖錄》專收清代版本,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但二者收錄范圍皆限于私人收藏,取材視野亦有優(yōu)劣。endprint
(5)民族古籍圖錄開始出現。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文化同樣歷史悠久,民族古籍同樣絢麗多彩。雖然少數民族古籍的整理歷來受到國家的重視,但直到90年代以前,尚未有一部以少數民族古籍為題材的圖錄,而《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的出版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其收錄22種民族文字的古籍,圖片300多幅,可以說是民族古籍整理的一次階段性總結和成果展示,對宣揚民族歷史文化、加強民族交流和團結具有重要意義。1999年出版的《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珍品圖錄》專門開辟少數民族古籍一類,少數民族古籍圖錄開始在古籍圖錄出版中受到關注。
1.5 繁榮——21世紀初至今
進入21世紀,特別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古籍普查在全國范圍的開展開啟了古籍保護的新時代。古籍整理出版也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由國家主導、體現國家意志、代表國家水平的脈絡清晰的古籍出版體系”。為宣傳古籍普查成果,展示古籍保護成就,各類古籍收藏機構及個人積極開展對古籍特藏的整理與展示,由此推動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參與編纂的主體逐漸增多,出版規(guī)模日益擴大,種類數量愈發(fā)豐富,印制工藝不斷進步,出現了一大批材料豐富、質量上乘的古籍圖錄。圖錄在編纂方法體例、選題選材、種類特色、載體形態(tài)、對象用途、印刷工藝等方面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呈現出新的特點及新的發(fā)展趨勢,表現在:
(1)成果門類化。古籍圖錄有特定的著錄對象,成熟的編纂體例,專門的學科價值,特定的使用群體,在數量和種類上已具備一定規(guī)模,形成獨立體系。既在各種文物圖錄中獨樹一幟,又是古籍版本工具書中的一大門類,“開拓‘圖片文獻的新道路,可稱之為“圖錄體”。
(2)出版計劃化。進入新世紀,古籍圖錄的編輯出版開始納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的規(guī)劃項目,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政府更大程度上的支持,同時也突顯了古籍圖錄的出版價值。如:《中國活字本圖錄》納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0-2005年)重點規(guī)劃》,《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圖錄》納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2006-2010年)重點規(guī)劃》,《中國大陸公藏宋元版古籍圖錄》納入《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
(3)編纂主體多元化。早期古籍圖錄的編纂人基本上是私人藏書家或著名學者,他們出于對版本研究或展示收藏的需要,或專收個人之藏,或兼收多人之藏,但所收范圍畢竟有限,因為過去古籍基本以私藏為主。新中國成立之后,約90%的存世古籍進入公藏,古籍圖錄的編纂主體逐漸由私向公轉變。近15年來古籍圖錄的編纂主體呈現多樣化,大概有以下幾類:一是古籍版本學專家編纂的綜合性或專題性的圖錄。如:李致忠的《中國版印圖錄》,沈津的《日本漢籍圖錄》。二是各類古籍收藏單位編纂的館藏古籍圖錄。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大倉文庫”善本圖錄》,上海圖書館的《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三是全國或地方性的古籍保護中心及其主管單位主持編纂的聯合性古籍圖錄。如: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化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古籍保護中心的《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四是古籍拍賣機構或民間收藏家編纂的反映古籍拍賣與收藏行情的圖錄。如: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常熟翁氏藏書圖錄》,姜尋的《中國古籍文獻拍賣圖錄年鑒》。五是由名人后人或接收名人藏書的古籍收藏單位編纂的名人私藏古籍圖錄。如: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西諦藏書善本圖錄》,周一良的《自莊嚴堪善本書影》。
(4)主題分類多樣化。同以往圖錄相比,此時期的古籍圖錄在選題上思路更加開放,角度更加新穎,材料更加豐富,主題更加多樣,學術資料性更強,學科價值進一步突顯。可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分類:①書寫文字。漢文:《漢文古籍圖錄》;單個少數民族文字:《彝文典籍圖錄》;多種民族文字:《中國西南瀕危文字圖錄》。②學科分類。戲曲:《中國古代戲曲版畫集》;小說:《古本小說版畫圖錄》;醫(yī)學:《靈蘭集萃:中華珍貴醫(yī)藥典籍展圖錄》;家譜:《杭州蕭山館藏家譜圖錄》;綜合:《子海珍本編圖錄》。③版本形態(tài)??瘫荆骸吨袊嬗D錄》;稿抄本:《中國古籍稿抄校本圖錄》;套印本:《明代閔凌刻套印本圖錄》;活字本:《中國活字本圖錄》;寫本:《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寫本精品圖錄》。④古籍內容。牌記:《清代版刻牌記圖錄》;鈐?。骸吨袊鴩覉D書館古籍藏書印選編》;題跋:《上海圖書館善本題跋真跡》;版畫:《新編中國版畫史圖錄》;插圖:《中國古籍插圖精鑒》。⑤版本級別。國家名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系列,入選古籍為二級以上;地方名錄:《廣東省第一批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入選古籍為三級以上;定級圖錄:《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圖錄·定級圖錄》,入選古籍為二級以上。另外如《保定蓮池書院善本圖錄》、《南京圖書館珍本圖錄》、《遼寧省圖書館藏古籍精品圖錄》等都在古籍的版本等級上有所取舍。⑥版本時代。宋元:《宋元版刻圖釋》;明代:《明代版刻圖典》;清代:《清代版本圖錄》。⑦藏書地區(qū)。全國:《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地方:《天津地區(qū)館藏珍貴古籍圖錄》、《濰坊市珍貴古籍名錄圖錄》;海外:《美國圖書館藏宋元版漢籍圖錄》。⑧藏書來源。公藏:《清官內府本三百年展覽圖冊》;私藏:《西諦藏書善本圖錄》。⑨用途。成果公布: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系列;版本研究:《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收藏鑒賞:《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圖錄·鑒賞圖錄》;入門普及:《古董速查手冊·古籍善本》;展覽宣傳:《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展圖錄》;拍賣:《中國古籍文獻拍賣圖錄》。另外還有以出版者為主題匯編的圖錄,如:《清代內府刻書圖錄》、《湖北官書局版刻圖錄》。以某書歷代各種版本為對象匯編的專書圖錄,如:《論語普本書影》、《紅樓夢版刻圖錄》。以某人著作的各種版本為對象進行匯編的圖錄,如:《柳宗元著作版本圖考》。
(5)編輯體例特色化。古籍圖錄因編纂目的、主題、受眾、用途不同,編纂方法和體例亦有不同,各有特色。公布性的圖錄,如“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系列,其主要是公布珍貴古籍名錄申報成果,面向全國范圍,因此書影一般只選卷端一葉,解說文字也是描述性的,諸如名錄編號、書名、卷冊數、著者、版式、開本、館藏地等基本信息較為精簡。研究性的圖錄,如《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在書影選擇、分類編排、解說文字上都較一般圖錄全面詳盡得多,突出研究性。書影的選擇全而精,力求還原書葉原貌。分類上突破傳統(tǒng),按照刻書地域進行分類編排,力求揭示宋代版本的地域特征。解說上,除了基本的古籍信息描述外,在版刻真?zhèn)巍⒖痰赜?、原刻翻刻、初印后印、版本源流、文本異同等方面,皆進行深入探討,具有書志的性質,或可稱為“古籍圖志”。專題性的圖錄,如《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藏書印選編》,所選書影就不限于版本書影,而是鈐有印章的所有書影。在說解部分,除了描述基本版本信息外,主要是對書影中的藏書印進行逐一釋讀,解說側重于印章釋文。古籍拍賣的圖錄.如《中國古籍文獻拍賣圖錄》,編排上按拍賣公司分類,再按拍賣年月排序。在文字解說上包括:編號、名稱、著者、版本、鈐印、提要、形制、估價、成交價、成交日期等項,突出與拍賣相關的著錄信息,這又是與一般古籍圖錄所不同之處。另外有針對書影本身所含文本信息進行釋讀的圖錄,如《國家圖書館藏西夏文獻中漢文文獻釋錄》,對各書影葉面中文字進行標點及注釋。還有用雙語進行編輯的古籍圖錄,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錄》配有英文翻譯,有利于向世界宣傳中華古籍。《西藏自治區(qū)入選第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圖錄》配有藏文對照,突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特色。endprint
(6)印制質量進一步提高。從書影制作上看,高清數字攝影及掃描技術設備的應用,使得書影的成像精度加大,增強了對古籍書葉各類信息細節(jié)展現,并能夠極力還原書葉色彩,書影質量與過去相比已大幅度提高。書影的選擇不再局限于反映古籍內容信息的平面書影,開始注重展示古籍的書衣、書口、書脊、書腳、厚度、裝幀、裝具等外部形態(tài)信息的立面圖書影。從印刷色彩上看,新出的圖錄大多已采用彩色印刷,色彩表現較為豐富,如古籍中的多色套印本,彩繪本,朱藍印本、鈐印、批校文字,書葉的紙色,彩色版框線欄,書葉污漬等等都需要彩色才能展示原貌,而這些信息在過去單色印刷的圖錄中就未能得到還原。例如《中國版刻圖錄》采用灰度印刷,未能夠還原古籍書葉上的色彩信息,確為一大遺憾。從印刷用紙上看,新出的圖錄多用銅版紙印刷,頁面光潔細膩、厚實堅韌,印制圖畫顆粒感強,色彩層次豐滿,能夠極力還原古籍書葉的細節(jié)特征,諸如版框線欄、紙紋色澤、版面文字、鈐印批校、多色套印,甚至書葉上的污漬、蛀孔都歷歷在目,仿佛原書又甚似原書。以往古籍圖錄大都使用普通印刷紙,對于彩圖的表現力較差,而銅版紙彩印的廣泛運用,提高了古籍圖錄的使用及觀賞價值。
(7)少數民族古籍圖錄日益增多。有以下幾類:①全國性的大型綜合古籍圖錄都專門開辟少數民族一類,如《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中華典籍聚珍: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圖錄》;②少數民族地區(qū)出版的綜合性古籍圖錄或少數民族文字專題圖錄,如《新疆歷史文獻暨古籍保護成果展圖錄》、《西藏自治區(qū)入選第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圖錄》;③匯編多種民族文字的綜合性古籍圖錄,如《大連圖書館藏少數民族古籍圖書綜錄》《中國西南瀕危文字圖錄》;④單個少數民族文字的古籍圖錄,如《國家圖書館藏滿文文獻圖錄》、《彝文典籍圖錄》、《藏文古籍圖錄》。少數民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古籍與漢文古籍共同書寫和承載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民族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體現中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多彩性,是民族平等、團結理念在古籍傳承與保護領域的最好詮釋,也是展示我國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窗口。
(8)流失海外古籍的圖錄是亮點。由國內學者和海外收藏機構共同整理出版流失海外古籍的圖錄是近年古籍圖錄編輯出版的亮點,如《美國圖書館藏宋元版漢籍圖錄》《日本漢籍圖錄》《日藏珍稀中文古籍書影叢刊》等。我國歷史上典籍的外傳活動從未中斷,除正常文獻交流外,更多的是巧取豪奪及戰(zhàn)爭劫掠等非正常流失,造成大量珍貴古籍散失于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圖書館、博物館或私人手中,這部分古籍同樣是中華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外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有助于了解我國散失海外古籍的數量、分布、品種、質量及保存保護情況,同時也是流失海外古籍再生性回歸的一種有益方式。
(9)新價值功能的衍生。古籍圖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作為版本鑒定的參考工具,古籍圖錄產生一百多年以來,這一基本功能并未改變。隨著古籍圖錄的不斷發(fā)展,于基本功能之外又衍生出新的功能與價值,古籍圖錄在古籍整理、保護、研究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表現在:①海內外珍貴古籍的展示平臺。中華典籍浩如煙海,分散于海內外不同地域不同收藏機構和私人手中,通過古籍圖錄的編纂可將分散于海內外的珍稀版本匯集成冊,向世人展示。②古籍版本研究的參考著作。諸如《中國古籍稿鈔校本圖錄》、《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這類研究性的古籍圖錄將展示與揭示相結合,提供對原書全方位的著錄與考證,開啟古籍保護研究新方向——圖文結合的專題研究性書志。③古籍研究材料的資源庫。諸如版式、字體、牌記、題跋、題簽、鈐印、裝幀、插圖等研究材料都在古籍圖錄中得到發(fā)掘和整理。④古籍再生性保護的新形式。古籍圖錄通過高保真的影印方式,極力還原古籍書葉的原本面貌,將秘藏高閣的珍善版本化諸眼前,使人如見原書,避免了實物接觸造成的破壞。⑤宣傳古籍保護的新工具。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文化,通過翻閱古籍圖錄,人們可了解我國古籍的流變與興衰,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感,進而樹立傳承文化和古籍保護的理念。⑥古籍整理人才培養(yǎng)的新途徑。古籍圖錄的編纂有助于培養(yǎng)古籍整理的專門人才。從采選書影、版本判定到提要撰寫等是很好的實踐機會,為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非常好的實踐平臺。⑦流失海外古籍再生性回歸的手段。將流失海外的古籍編成圖錄有助于了解我國散失海外古籍的數量、分布、品種、質量及保存保護情況,是流失海外古籍再生性回歸的有益嘗試。⑧收藏與鑒賞價值較高。新出古籍圖錄的印刷質量較高,裝幀華麗、開本大方、部帙厚實、用紙講究、圖版精美、容量豐富,屬于高端出版物,具有較高的收藏和鑒賞價值,是各類圖書館充實館藏以及古籍收藏家展示藏書品位的最佳選擇。
2 古籍圖錄的發(fā)展趨勢及展望
在國家大力鼓勵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在全國范圍實施的大時代背景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將會大有可為,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仍會繼續(xù)保持繁榮的發(fā)展態(tài)勢。展望今后古籍圖錄的發(fā)展,以下幾點應予重視:
2.1 利用古籍普查成果,構建古籍圖錄的基本書庫
古籍普查在全國范圍開展9年以來,已取得相應階段性成果,古籍圖錄是古籍普查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能直觀展示我國各級收藏單位古籍的品種、質量及保存情況。如“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評定成果均以古籍圖錄形式公布,已出版第1至4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收錄二級以上古籍11375部。個別省市已建立省市級珍貴古籍名錄評定制度,并以古籍圖錄的形式公布成果。如《廣東省第一批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煙臺市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等。據統(tǒng)計,我國目前已有32個省區(qū)建立古籍保護中心,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已達167家。如果各省區(qū)都能出版各省區(qū)的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全國各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都能出版館藏古籍圖錄,加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即形成“全國——省——地市”三級古籍圖錄出版架構,進而建立我國古籍圖錄的基本書庫。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應指導并支持省市級珍貴古籍名錄制度的建立,并對地方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的編輯出版提供經費支持,鼓勵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和基層古籍收藏單位單獨或聯合出版館藏古籍圖錄。endprint
2.2 爭取“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的支持
從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規(guī)劃來看,古籍圖錄所占比例相對較少,今后應爭取得到“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更多的支持。今后古籍圖錄的編纂出版要努力向國家級出版項目標準靠攏,抓住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一宗旨,把握宣傳古籍保護和服務學術研究的兩個切入點,發(fā)掘一批選題新穎、材料豐富、學科價值突顯、學術資料性強、研究價值高同時又具備普及宣傳功能的古籍圖錄。
2.3 四類古籍圖錄的出版需加強
(1)少數民族古籍圖錄。少數民族古籍圖錄的出版目前仍顯薄弱,雖然在一些大型綜合性古籍圖錄中專門開辟有少數民族古籍一類,但是專門以少數民族文字為主題的古籍圖錄還很欠缺,包括多種少數民族文字的聯合性古籍圖錄和單個少數民族文字的專題古籍圖錄,這是今后要著力加強的。
(2)民間收藏古籍圖錄。目前出版的古籍圖錄大都以公藏為主,而民間私人藏書家收藏的古籍的質量和數量都不可小視,不乏珍稀版本,私藏古籍同樣是存世中華古籍的組成部分。私藏古籍圖錄的出版對了解民間古籍收藏的情況很有幫助。這是今后古籍圖錄出版的一個方向。
(3)散失海外古籍圖錄。散失海外的古籍分散于多個國家地區(qū)的收藏機構和私人手中,其數量品種如何,目前尚未有較為權威的統(tǒng)計。近年海外古籍圖錄的出版為海外古籍的再生性回歸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涉及的范圍較小,多限于美國和日本兩國,今后應向更多國家和地區(qū)拓展,加快海外古籍再生性回歸的步伐。
(4)研究性古籍圖錄。目前的古籍圖錄基本上是以公布和展示性為主,研究性質的圖錄屈指可數。研究性的古籍圖錄可看作是圖錄與書志的合成,或稱為古籍圖志,在編纂體例方法上較一般圖錄更為深入,突出研究性,能夠為版本研究提供更多學術上的參考。古籍圖志是今后待開發(fā)的領域。
2.4 選材和編輯上有所突破
(1)書影的種類和范圍。目前的古籍圖錄在書影的選擇上基本以版本書影為主,采選標準以能否反映其版本特征為準。古籍圖錄不僅是版本圖錄,其外延應更加廣泛。古籍圖錄的書影選擇不應局限于版本書影,諸如破損書影、修復書影、裝幀書影等能反映古籍各方面特征的書影都可采選。版本書影多是展示古籍葉面的平面書影,如卷端、序跋、題跋、題簽、書名葉、鈐印等,而裝幀書影則包括可以展示古籍外部形態(tài)的立面書影,如書脊、書口、書腳、書衣、裝幀、函套、夾板、書盒、冊數、厚度等信息通過立面書影的展示則更加準確清晰。古籍圖錄除了版本書影外,應適當增加裝幀書影,以展示古籍的外部形態(tài),使讀者對古籍的信息得以全方位地了解。另外也可以裝幀書影為主題,編輯專題古籍裝幀圖錄,展示古籍裝幀歷史的變遷及特點。在古籍普查中除了定級書影(版本書影),還要拍攝破損書影,以反映古籍現實的破損及保存狀況,為古籍修復作依據。古籍修復之后,也要拍攝修復后書影,以便與修復前相比對,檢驗修復的效果。據此可以以破損書影和修復書影為主題,并加以文字解說,對古籍破損的情況、種類、程度進行描述,對修復的材料、方法作說明,對修復前后的情況作對比,編纂古籍破損與修復圖錄,不僅可以作為古籍修復的參考資料,還可以向社會宣傳古籍保護與修復的知識。另外,古籍圖錄還可以增加能體現某書內容精華的葉面,并對書影中文字進行解讀。
(2)解說文字。古籍圖錄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因編纂主旨及功用的不同,其讀者群體也存在差異,所以圖錄在文字解說的體式和語言上也應有所側重。古籍圖錄的讀者群體應該包括:專業(yè)研究人員、古籍愛好者、青少年、熱衷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研究性的圖錄主要針對專業(yè)人士,在文字解說部分要突出研究性,極盡征引考證之能事,使圖錄具備豐富的資料性,著力體現其學術參考價值。普及型的圖錄,主要針對非專業(yè)的古籍愛好者,適宜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作描述,不作過多專業(yè)上的討論,這樣才容易引起非專業(yè)讀者的興趣,擴大古籍圖錄的讀者群體。青少年應該是古籍圖錄所要著重考慮的讀者群體,關系到中華文化傳承是否后繼有人的問題。應推動古籍圖錄進校園,讓傳統(tǒng)文化在校園播種開花。根據青少年的閱讀特點,采用合適的編輯方法,促使古籍圖錄成為青少年的課堂內外讀物。針對外國讀者,古籍圖錄在文字解說上應配備外文翻譯,照顧外國的語言表達習慣和閱讀思維,以利于向世界傳播推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雙語解說是古籍圖錄編纂可以嘗試的方向。
2.5 建設古籍圖錄數據庫
從古籍圖錄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及發(fā)展趨勢來看,建設古籍圖錄數據庫已具備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方面,通過建設古籍圖錄數據庫,將現有的出版成果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可使用數字終端進行全方位檢索的平臺,便捷高效地利用這批資源,服務學術研究。根據古籍圖錄的主題分類,可相應形成珍貴古籍圖錄數據庫、少數民族古籍圖錄數據庫、海外古籍圖錄數據庫、古籍版本斷代圖錄數據庫、古籍版畫圖錄數據庫、古籍牌記圖錄數據庫、古籍鈐印圖錄數據庫等,有針對性地為相關研究提供豐富材料和高效檢索途徑。建設古籍圖錄數據庫可通過項目申報的形式爭取國家古籍整理出版經費支持,也可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另一方面,除將現有出版成果進行資源整合的古籍圖錄數據庫外,鼓勵各級古籍收藏單位在原有古籍書目數據庫的基礎上建設館藏古籍圖錄數據庫,使原有古籍書目檢索信息更加全面,通過書影參照,直觀了解原書的版式信息、版本信息、保存信息等,這也是古籍書目數據庫今后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2.6 古籍圖錄的研究應與時俱進
古籍圖錄產生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針對古籍圖錄的研究卻似乎未成系統(tǒng),在研究文獻的數量和研究廣度、深度上均有所不足。已有關于古籍圖錄的研究文獻大概有三類:一是版本學論著中某些章節(jié);二是各種原版再版古籍圖錄的序跋;三是期刊論文。已有的研究或是對古籍圖錄發(fā)展的脈絡作簡單梳理,或是討論其在版本鑒定上的價值和功用,或是對某一古籍圖錄的編纂體例和特色價值作個案的評論,或是列舉重要古籍圖錄書目并稍作提要及品評得失。研究對象基本局限于20世紀出版的圖錄,對近年新出的古籍圖錄關注不多。古籍圖錄的研究應與時俱進,對近年古籍圖錄在編纂出版上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進行總結和研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