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楷洺
朗讀的“豐腴性”訴求與小說教學——以《祝?!窞槔?/p>
◎金楷洺
朗讀一直是語文教師的必備技能,而在很多情況下,它卻被平面化,朗讀應該“豐腴化”,這樣才能獲得更高效能的生本課堂。“豐腴性”的朗讀具有目標指導下的層次性,復合型文本運用豐腴朗讀法來教授,語文味更濃,且能有效避免圖解式文本剖析?!柏S腴性”朗讀除了能運用在詩歌和散文的教學上,還能與小說教學結(jié)合起來,是一種營造參與式課堂的有效教學法。
中學語文課堂上的文本解讀,要根據(jù)當代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文本,結(jié)合“知人論世”批評和社會歷史批評,做到文本細讀,以體會名作真情與領(lǐng)會寫作技巧。然而教師在實際課堂中卻往往忽略了文本的文學味道,使文學作品成了可用邏輯推理來推敲的公式。在這樣的課堂中,對新課標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追求尤為突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新課標要求營造“生本課堂”,學生的參與性至關(guān)重要,一篇課文就算精讀得再盡善盡美,沒有學生的參與,也只能是教師的獨舞步,而且語文學科本來就存在著知識點不突出的尷尬,教師在講臺上分析得頭頭是道,而學生卻覺得事不關(guān)己。筆者認為,兼顧文本精讀與“生本課堂”的法寶之一便是朗讀。
需要注意的是,朗讀不應該僅僅被視為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需要,因為朗讀內(nèi)涵的局限化,現(xiàn)在高中語文課堂大多弱化朗讀教學,代之以知識樹般的知識點堆積。在這里,筆者認為朗讀應該充分“豐腴化”。所謂“豐腴化”可以這樣解釋:1、朗讀適用于一切文體的課文。2、每一遍朗讀應該在相應的教學目標指導下讀出層次感,讀出韻味。3、就意義而言,朗讀的效果應該具有極大的包容性,應該能夠涵蓋教學的三維目標。朗讀是一項參與性門檻極低的教學方式,特別是語文課堂,學生面對熟悉的母語,大聲地朗讀幾乎不存在困難。對教師來說,朗讀教學也比較好操縱,對艱深的技能儲備要求不高,而且朗讀的能力也應該是語文老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然而朗讀教學,不能理解為學生在沒有目的指導下的反復朗讀,應達到“豐腴性”,這樣才能有效促成參與式課堂的形成,達到師、生、文本三者之間真正的良性互動。因為這種朗讀包含強烈的目的指向,學生容易認識到這一活動開展的意義,所以他們大多會自愿積極參與課堂的建構(gòu),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朗朗讀書聲營造參與式課堂并實現(xiàn)教學的三維目標。
朗讀教學法一般都運用于詩歌或散文單元。對于小說,一般運用朗讀法的場合多限于對小說中人物的分角色朗讀,通過揣摩人物的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孕育其中的思想情感。然而,有很多小說卻并沒有大段的對話,反而更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環(huán)境的渲染與外貌的摹狀,面對這樣的小說,只朗讀對話就只能揭其冰山一角,難窺文本全貌。復合型文本的課堂可以運用豐腴性朗讀來全面解讀。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小說單元的《祝福》便是典型的復合型文本。
筆者將以魯迅的經(jīng)典作品《祝?!窞槔齺硖接懤首x為主導的小說參與式課堂的建構(gòu)。
魯迅的小說以深入的人物刻畫見長,筆者在設(shè)計《祝?!愤@堂課時,便把重點放在了“祥林嫂”這個人物的解讀上,然后由此牽帶出環(huán)境和情節(jié)的分析。
中學課堂中,在解讀復合型文本中的圓形人物時,很容易流于解剖論證式的授課模式,人物性格的分析很容易被教師“壟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隨之降低,然而就是因為人物性格的復雜,教師的引導又成為必須,在這里“豐腴性”朗讀便成了溝通教師與學生的良好手段。因為“豐腴性”朗讀不是一遍一遍漫無目的地讀,它的實施具有突出的層次感,學生的每一次朗讀都是在教師明確教學目的指引下進行的。學生在每一次朗讀中,讀出相應的目的,讀出其中的內(nèi)涵,讀出文本的文學韻味,他們在朗讀活動中領(lǐng)會了教學目標,也在朗讀的過程中凸顯了自己的自主性,增強了自己的課堂參與感,達到了與教師的“良性互動”。
教師可結(jié)合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引導學生分成三個層次進行朗讀:第一層次的朗讀應是在知識與能力目標下的全文默讀,掃清生字詞障礙和難以理解的概念;第二層次的朗讀是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下指導的朗讀,筆者主要延續(xù)從必修一開始的讀書方法——圈點批注法——培養(yǎng)思路,讓學生把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的詞匯用筆圈點出來;第三層次的朗讀是反復朗讀并揣摩圈出的字詞所體現(xiàn)的感情、領(lǐng)悟作者所寄寓的深切情懷,從而在深層面上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三個層次的朗讀不是必須遞進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比較復雜,一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是一致的,所以三個層次的朗讀一般都是交叉進行的。
對于魯迅的小說,可從“看與被看”入手進行解讀。不過面對作為受眾的高中生,有必要對“看與被看”進行必要的解釋,讓他們明確所謂的“看與被看”不是指單純的眼睛看,而是指一種精神上的壓迫。
教學設(shè)計片段:
師:請同學們尋找在課文中哪些人對祥林嫂進行這種“看”的壓迫?請用筆圈點出來,并用階級分析法歸類。
要求:找到相應的段落并標記出重點字詞,自己揣摩語氣,把相應的段落讀出來。
明確三組“看與被看”關(guān)系:1、魯四老爺看祥林嫂——地主階級有意識的致命的看;2、以柳媽為代表的魯鎮(zhèn)普通百姓看祥林嫂——無意識、無主名殺人團的致命的看;3、“我”看祥林嫂——新興知識分子深刻同情批判式的看。
設(shè)計目的:通過“看與被看”關(guān)系的梳理,讓學生明確祥林嫂封建社會底層受壓迫婦女的形象。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圈畫出相關(guān)段落,自己品味朗讀,教師走下講臺與學生一起探討、最后總結(jié)。此環(huán)節(jié)關(guān)注的是學生自己圈點批注朗讀的實現(xiàn),鼓勵學生自己感知文本,以實現(xiàn)教學的三維目標。
師:大家覺得課文中最典型的“看與被看”情節(jié)表現(xiàn)在哪些片段?
明確:魯鎮(zhèn)百姓尋祥林嫂聽阿毛的故事。
設(shè)計目的:地主階級的壓迫,學生容易覺察出來,朗讀相關(guān)段落時也容易體會相關(guān)感情,而作者對“看客”文化的批判,學生不易察覺,通過這一片段的品味、朗讀、強調(diào),進一步走進魯迅深刻的思想世界。教師綜合學生意見,整理相關(guān)片段,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同一角色由兩名同學演繹,師生集體品評,討論這部分文本的典型意義。
師: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祥林嫂面對著“吃人”的現(xiàn)實有反抗嗎?
要求:學生找尋相關(guān)段落,圈出重點詞語,個人默讀熟悉文本、教師范讀、全班齊讀。
明確:祥林嫂面對不公平的社會,她并不是逆來順受的,她“逃”過、“撞”過、“捐”過,但是她的抗爭是缺乏正確認識的,她只是想當穩(wěn)奴隸,而社會卻讓她做不了奴隸。
設(shè)計目的:這一部分的講述很容易流于歷史意義的階級分析,通過“豐腴性”朗讀,學生很容易進入狀態(tài),教師根據(jù)同學們找到的關(guān)鍵詞句進行綜合,演示文稿展示重點段落,重點字詞標紅,教師范讀營造氣氛,學生齊讀感知形象?!柏S腴性”朗讀的意義在于,拒絕解剖式的人物分析,營造課堂的語文味,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人物形象,感知文本的深刻內(nèi)涵。
正如上述課例,祥林嫂這一圓形人物的形象分析可以充分借助“豐腴性”的朗讀教學法,這既有助于參與式課堂的形成,也使語文課堂文學味道更濃。筆者的課例主要注意到了朗讀的層次性,依照學生的認知能力,依次圈點字詞、感受氣氛、得出形象(生字詞主要在整體感知時的默讀中落實)。對于“我”這一圓形人物的分析,更可以引入敘述學的概念,向?qū)W生解釋“敘述者”與“作者”的區(qū)別,再讓學生分別以兩者的語氣來朗讀關(guān)于“我”的“精神自省”的段落,從而理解敘述者和作者筆下“我”的區(qū)別,把握其張力,深刻領(lǐng)會作者對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體察與勸誡。
總之,課堂上的朗朗讀書聲應該更有層次感,每一遍朗讀也應該更有目的性,“豐腴性”朗讀實是兼顧文本精讀與參與式課堂的利器,在強調(diào)“生本課堂”的今天,朗讀的“豐腴化”勢在必行。
注釋:
[1]伍蠡甫,胡經(jīng)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下卷[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金楷洺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陳經(jīng)綸中學 52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