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美國警察制度及翻譯
——從齊默爾曼案的身份誤譯談起

2016-02-27 18:42:17曹嬿
新疆警察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協(xié)警多義譯者

曹嬿

(華東政法大學 外語學院,上?!?00237)

美國警察制度及翻譯
——從齊默爾曼案的身份誤譯談起

曹嬿

(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上海200237)

發(fā)生在美國的齊默爾曼案因涉及種族問題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不少中文媒體將齊默爾曼的身份譯為“協(xié)警”。這一翻譯存在誤譯,其原因在于一是新聞翻譯時間倉促;二是譯者對美國警察制度缺乏了解;三是對譯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處理疏忽。齊默爾曼身份的正確譯法是社區(qū)守望協(xié)調員或鄰里守望協(xié)調員。為避免在類似的翻譯中發(fā)生誤義,譯者應當以嚴格的職業(yè)操守要求自己,充分了解目標語國家與源語國家存在的制度差異,并慎重處理一詞多義現(xiàn)象。

齊默爾曼身份;誤譯;協(xié)警;社區(qū)守望協(xié)調員

一、案件背景及各媒體翻譯

2015年2月24日,美國司法部結束了黑人少年特雷翁·馬?。═rayvon Martin)遭槍擊身亡一案的獨立調查后表示,由于證據不足,將不會在聯(lián)邦法院對嫌疑人喬治·齊默爾曼(Geroge Zimmerman)提起訴訟。至此,這一引起全美爭議的案件最終落幕。齊默爾曼案發(fā)生在2012年當?shù)貢r間2月26日,17歲的黑人少年馬丁在佛羅里達州桑福德一家雜貨鋪購物后,步行前往父親女友的住所。途中,28歲的齊默爾曼打電話報警,稱看到一名“形跡可疑者”。齊默爾曼尾隨馬丁,之后兩人發(fā)生扭打,齊默爾曼最終開槍將馬丁打死。齊默爾曼案引起全美關注,種族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齊默爾曼被控二級謀殺。陪審團經過兩天、歷時逾16小時的退庭商議后,裁定齊默爾曼謀殺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

我國包括報紙、電視和網絡在內的各大媒體均對齊默爾曼案進行了報道。報道中有一個現(xiàn)象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不少媒體將齊默爾曼的身份譯為“協(xié)警”“社區(qū)協(xié)警”或“警察”。例如,在《人民日報》2013年7月18日的要聞中有一則《種族問題像道結痂的傷口,一碰就出血——齊默爾曼案觸動美社會敏感神經》報道中寫道:槍殺17歲非裔少年馬丁的社區(qū)協(xié)警喬治·齊默爾曼被判無罪案繼續(xù)在全美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再如,《光明日報》2013年7月16日的國際新聞版面刊登了題為《協(xié)警殺人被判無罪引發(fā)全美抗議潮,奧巴馬呼吁各界保持冷靜》的文章。另外,東方衛(wèi)視的早間新聞節(jié)目《看東方》在2013年7月20日、21日和28日對此案進行報道時,對齊默爾曼的身份也是稱其為“社區(qū)協(xié)警”。其中,7月28日的報道打在屏幕下方的新聞標題為《佛州警察齊默爾曼槍殺黑人少年馬丁被判無罪》,稱其為“警察”。國內較具影響力的網絡論壇“天涯論壇”的國際觀察板塊刊出了《美國白人臨時工警察喬治·齊默爾曼槍殺一名無槍黑人青年被宣判無罪》的文章,將其稱為“臨時工警察”。

二、齊默爾曼身份探究與翻譯

英文中對齊默爾曼身份的定義是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將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譯為“協(xié)警”“社區(qū)協(xié)警”或“警察”是否準確,能否傳達原文的信息,是否會使目標語讀者產生誤解呢?如為誤譯,那么誤譯的原因何在?更加恰當?shù)姆g是什么?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解答:Neighborhood watch究竟是什么?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是否是警察?根據《朗文當代英語詞典》,watch一詞可以指a group of people whose job is to guard or protect someone or something(一群職責為看守或保護某人或某物的人)。Neighborhood watch的定義是a system,organized by a group of neighbours,in which members of the group regularly watch each other's houses in order to prevent crime(由一群鄰居組織的,定時互相看彼此的房屋,以預防犯罪的體系)。作為民間治安防范的一種形式,美國廣泛實施社區(qū)居民相互守望,互相幫助,共同監(jiān)視本社區(qū)的治安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違法犯罪,立即報告警方。根據其性質和職能,neighborhood watch通常譯為“鄰里守望組織“或“社區(qū)守望計劃”。與之類似的還有night watch,people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the streets safe at night(負責在夜間保護街道安全的人),譯為“夜間值班人員”或“值夜的人”。

在美國,作為一種民間的自發(fā)性組織,neighborhood watch通常由以下人員組成:來自當?shù)鼐觳块T的neighborhood watch liaison;來自社區(qū)的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一些block captains和一定數(shù)量的neighborhood watch members。Neighborhood watch liaison是負責對社區(qū)守望組織進行培訓的警官,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在警察和社區(qū)守望組織間起到協(xié)調作用,對組織的成功運作起著重要作用,社區(qū)的每10-15棟房子設有一個block captain,neighborhood watch member為志愿參與社區(qū)守望組織的社區(qū)居民。Neighborhood watch liaison會召集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開會,解答有關社區(qū)安全和防范犯罪的問題。會后,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將信息傳達給block captains,再由其將信息告知neighborhood watch members和社區(qū)居民。由此可見,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不是警察。在一個社區(qū)守望組織中唯一來自警察部門的是neighborhood watch liaison,筆者將其譯為“社區(qū)守望聯(lián)絡官”,其余的人員都是來自當?shù)厣鐓^(qū)的居民,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可譯為“社區(qū)守望協(xié)調員”,block captain譯為“社區(qū)守望組長”,neighborhood watch member譯為“社區(qū)守望成員”。

那么,新聞中將齊默爾曼的身份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譯為“協(xié)警”“社區(qū)協(xié)警”“警察”或“臨時工警察”是否準確呢?首先,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肯定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不是警察,因此將其譯為“警察”或“臨時工警察”肯定是錯誤的。能否將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譯為“協(xié)警”?解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確定“協(xié)警”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涵義。從詞語構成看,“協(xié)警”是偏正結構,“協(xié)”是修飾詞,“警”是中心詞。這個短語中的“協(xié)”是幫助或輔助的意思。因此,“協(xié)警”是指輔助或協(xié)助警察從事與警務活動有關的人員,是協(xié)助警察的力量。協(xié)警的定位是“輔助”警力,屬于專業(yè)的群防群治隊伍,不具有行政執(zhí)法權。在機構性質上,雖然協(xié)警隊伍屬于財政補助性事業(yè)單位,但它不是一級授權聯(lián)防隊。協(xié)警必須在在編民警的帶領下開展各項工作。在涉及需依法定職權才能完成的任務時,只能由在編民警完成,協(xié)警僅起輔助作用。不難看出,漢語中“協(xié)警”一詞的涵義和英語中的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并不對等。由此可以判斷,新聞將齊默爾曼的身份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譯為“協(xié)警”或“社區(qū)協(xié)警”是不恰當?shù)?,準確的翻譯是“社區(qū)守望協(xié)調員”或“鄰里守望協(xié)調員”。

三、齊默爾曼身份誤譯的影響

與文學相比,新聞包含了更多的文化背景信息。新聞翻譯是把一種文字寫成的新聞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經過再次傳播,使譯語讀者不僅能獲得源語新聞記者所報道的信息,而且還能獲得與源語新聞讀者大致相同的信息。有關齊默爾曼案的新聞報道中對齊默爾曼身份的誤譯,可能產生誤導中文讀者或觀眾的后果。因為,本案的涉案者齊默爾曼是否具有執(zhí)法權力,是否應該配戴槍支,都與他的身份是否是警察有直接關聯(lián)。將齊默爾曼的身份誤譯為“警察”,可能改變中文讀者或觀眾對整個案件性質的判斷。此外,不可忽視的是“協(xié)警”一詞可能使中文觀眾和讀者產生其他聯(lián)想。我國內地的輔協(xié)警尚未建立完整的體系,輔協(xié)警法制化程度較低,甚至可以說在法制邊緣開展工作。長期以來沒有一部專門法律去調整,導致輔協(xié)警隊伍定性不明、職責不清。在具體實務中,權力邊界往往不清晰,加之協(xié)警人員良莠不齊,出現(xiàn)違法犯罪現(xiàn)象屢見不鮮。在這樣的背景下,將齊默爾曼的身份誤譯為“協(xié)警”,可能導致中國讀者或觀眾產生錯誤的聯(lián)想,從而對此案作出負面的判斷。

四、誤譯的原因分析

找到誤譯的原因是防止誤譯再次產生的關鍵。齊默爾曼案中其身份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被誤譯為“協(xié)警”“社區(qū)協(xié)警”“警察”或“臨時工警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新聞翻譯時間倉促;第二,譯者對美國警察制度缺乏了解;第三,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處理疏忽。

(一)新聞翻譯時間倉促

在全球化背景日益深化的今天,開放的中國急需更多的外部資訊。新聞翻譯需要向目標語讀者和觀眾準確傳達源語的信息,在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各種新聞媒體上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跨文化交際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和意識形態(tài)沖突,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給出高質量的新聞譯稿決非易事,以致錯譯誤譯現(xiàn)象屢現(xiàn)于各類媒體。新聞要講時效性,所以記者或是新聞譯稿人通常是在時間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工作,這樣就容易出現(xiàn)對原文不求甚解,對譯文不及細審的情況。此外,由于一些記者或譯稿人自身學識上的欠缺,也可能使譯文產生各種問題。新聞的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讀者和觀眾眾多。因此,新聞誤譯帶來的影響也更大。譯者如不及時規(guī)范,很可能會混淆視聽,誤導受眾。作為新聞譯者,無論是翻譯還是審譯,都應當以嚴格的職業(yè)操守要求自己,克服時間緊和壓力大的困難,履行忠實傳達原文信息的職責。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英國記者喜歡用recorder指“法官”,尤指刑事案件的法官或是“律師”。如果譯者不知道這一情況,往往會將它譯為“記錄員”。同樣,有新聞譯員把proceedings千篇一律地解釋成“程序”“手續(xù)”,殊不知,它在司法中還有“訴訟”的意思。

(二)美國警察制度及其翻譯

齊默爾曼案的身份誤譯原因是譯者對美國的警察制度缺乏了解。美國的警察體制源自于英國的警察體制。自英國殖民者在北美開始殖民統(tǒng)治時,也帶來了他們的刑事司法制度,這其中也包括了其執(zhí)法模式。西方警學界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近現(xiàn)代西方警察制度分為兩大主要類型:一類以法國、德國、奧地利等為代表,因其地處歐洲大陸,又都是大陸法系的繼承者,其警察制度被稱作大陸型警察制度(the Continental Model或 the Police System of Civil Law);另一類以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為代表,因其地處海洋環(huán)抱中,又都延襲了海洋法系(亦稱普通法系或英美法系),故其警察制度被稱作海洋型警察制度或英美警察制度(the Anglo-Saxon Model或the Police System of Common Law)。美國把警察地方化的觀念和實踐發(fā)展到了極致,所有地方警察機構完全由地方政府組建,互不隸屬,聯(lián)邦政府無權過問地方警察的管理和行動。各州、市警察的警徽、警銜、警車的標志和式樣各不相同。這與中國的警察制度截然不同。我國的警察管理機制效仿德國,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方式。國家設公安部,隸屬國務院,是國家的最高公安行政機關。各省、自治區(qū)設公安廳,直轄市設公安局。各市設立公安局,市轄各區(qū)設立公安分局,各街道設立派出所。

與中國中央集權式警察制度不同的是,美國實行的警察管理體制是分散型,權限分散下放。這種分散制已成為美國司法和執(zhí)法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因而,在美國全國范圍內沒有統(tǒng)一的警察制度。聯(lián)邦和州、地方的警察部門也不存在隸屬關系。美國屬于典型的分權型警察體制:聯(lián)邦警察機構、州警察機構和地方警察機構。地方警察機構又可細化為縣警察機構、市鎮(zhèn)警察機構以及其他的專門警察機構。各個層級警察機構各司其責,具有高度的自主性,集權化程度很低。

中國讀者和觀眾熟知的聯(lián)邦調查局是美國司法部下屬的主要聯(lián)邦警察機構之一,對應的英語是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簡稱FBI。州警察機構稱為State Police,中文翻譯是州警察廳,如馬里蘭州警察廳Maryland State Police,簡稱MDSP;維吉尼亞州警察廳Virginia State Police,簡稱VSP。州警察廳里有不同級別的trooper和sheriff,中文譯為警員和警司。

美國的地方警察機構數(shù)量極其龐大,主要可分為縣警察機構和市鎮(zhèn)警察機構??h警察機構稱為Sheriff's Office,中文翻譯是縣執(zhí)法官公署,如馬里科帕縣執(zhí)法官公署Maricopa County Sheriff's Office,簡稱MCSO。根據《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對sheriff一詞的釋義是the most senior police officer in a county in the US(美國縣里最高級別的警官)。因此,Sheriff是縣最高執(zhí)法官員,譯為縣執(zhí)法官、縣治安官或縣司法行政官。《牛津法律大辭典》對sheriff的職責給出了更加詳細的描述:在美國,司法行政官(警官)常常由縣里選舉產生的官員擔任,既是該縣的行政首腦,又是法院官員。他還應有一個助手,他們都享有執(zhí)行刑罰的警察權。他們可召集武裝力量來協(xié)助維護社會秩序。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民事職能,如送達傳票、執(zhí)行令狀等,特別是執(zhí)行扣押和變賣財產的法院判決。Deputy就是以上描述中提到的縣司法行政官的助手。關于deputy,《朗文當代英語辭典》的解釋是someone whose job is to help a sheriff in the US;《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中描述為a police officer in some parts of the US who does the sheriff’s job when the sheriff is away。由此定義可見,僅將deputy譯為副手或副官是不恰當?shù)?,應當將其譯為副治安官或副執(zhí)法官。

市鎮(zhèn)警察是美國警察的最主要力量,其人數(shù)約占美國警察總數(shù)的四分之三。美國的城市一般都建有自己獨立的警察機關,稱為Police Department,中文翻譯是市警察局,如洛杉磯警察局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簡稱LAPD;紐約市警察局New York City Police Department,簡稱NYPD;波士頓警察局Boston Police Department,簡稱BPD。市警察局里有Police Officer、Police Detective和Police Sergeant,中文分別譯為警員、警探和警長。

(三)疏忽譯語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

翻譯的目的是傳達意義。一詞多義是自然語言的普遍現(xiàn)象,特別是英語和漢語中有大量的詞語都是多義詞。在翻譯時,遇到一詞多義現(xiàn)象,譯者首先要做的是根據上下文語境確定詞語的意思,這是翻譯中的難點之一。對多義詞缺乏了解,把握稍有差池,便會謬以千里。齊默爾曼案中其身份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被誤譯為“協(xié)警”不排除與一詞多義現(xiàn)象有關,但是此處的一詞多義造成的誤譯比較特殊。

常見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造成的誤譯通常是譯者錯誤地理解了某詞在特定語境下的意義,從而產生錯誤的譯文。然而,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被誤譯為“協(xié)警”的不是因為對英語原文的錯誤理解,是要在漢語中選擇與英語意思對等的詞。Coordinate意思是to organize an activity so that the people involved in it work well together and achieve a good result,中文意思是“協(xié)調,協(xié)同”。Coordinator指的是someone whose job is to organize the various parts of an activity and make sure that all the people involved work well together,中文是“協(xié)調者,協(xié)調員”??吹竭@里,“協(xié)警”誤譯中的“協(xié)”字從何而來便不難理解了。譯者顯然是由“協(xié)調”中的“協(xié)”聯(lián)想到漢語中與之相關的詞組搭配,加之此案的背景是齊默爾曼在社區(qū)巡邏時射殺了黑人少年,譯者誤將其身份與“警察”建立聯(lián)系,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便產生了“協(xié)警”的誤譯。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對齊默爾曼非警察身份的充分了解,譯者還忽略了“協(xié)調”中的“協(xié)”和“協(xié)警”中的“協(xié)”并非一個意思,不應聯(lián)系到一起。“協(xié)”在漢語中屬于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皡f(xié)調”一詞中的“協(xié)”意思是“共同合作,和洽協(xié)商”;“協(xié)警”一詞中的“協(xié)”,是“幫助,輔助”的意思?!皡f(xié)警”是指輔助或協(xié)助警察從事與警務活動有關的人員,是協(xié)助警察的力量。此“協(xié)”非彼“協(xié)”。譯者因對譯語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疏忽,導致了此處的誤譯。

發(fā)生在美國的齊默爾曼案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大多數(shù)中國讀者或觀眾對此案的了解來自各個媒體的報道。然而,一些媒體報道中將齊默爾曼的身份neighborhood watch coordinator譯為“協(xié)警”“社區(qū)協(xié)警”或“警察”。這個誤譯可能誤導中文讀者或觀眾對整個案件性質的判斷。為避免在類似的翻譯中再發(fā)生誤譯,譯者應當以嚴格的職業(yè)操守要求自己,克服時間緊和壓力大的困難,充分了解目標語國家與源語國家所存在的制度差異,并慎重處理一詞多義現(xiàn)象。

[1]方夢之.英漢—漢英應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2]高潔如.中美民間治安防范工作法治模式的對比與借鑒[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2,(2):115.

[3]何家弘.美國的警察機關[N].檢察日報,2001-08-02(5).

[4]劉其中.新聞翻譯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馬亞雄.大陸型與海洋型兩大類警察制度的特征、演變和影響[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1993,(4):28.

[6]張應立.輔協(xié)警制度及其發(fā)展問題初探[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9,(2):60.

[7]朱振甫,杜劍虹,張應立.輔協(xié)警問題研究[J].公安研究,2009,(9):27.

責任編輯:張咪

American Police's System and Translation-On the Mistransl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the Qimorman Case

Cao 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0237,China)

The Qimorman case occurred in the United States,which aroused the attention from all circles.Many Chinese media have translated the identity of Qimorman into an"auxiliary police".The problem of mistranslation is caused by three reasons.Firstly,the translation time of news is limited.Secondly,the translator doesn't understand American police system enough.Thirdly,the translator neglected the polysemy phenomenon of target language.The correct version of Qimorman's identity is Neighborhood Watching Coordinator or Neighbors Watching Coordinator.To avoid the similar mis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s should set strict demands on themselves.They are also requir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ystematic difference between target language and source language and cope with the phenomenon of polysemy.

the identity of Qimorman;mistranslation;auxiliary police;neighborhood watching coordinator

10.3969/j.issn.1672-1195.2016.01.006

D771.2

B

1672-1195(2016)01-0028-(04)

2015-12-01

曹嬿(1980-),女,浙江鎮(zhèn)海人,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翻譯專業(yè)教研室主任、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學、法律翻譯、法庭口譯。

猜你喜歡
協(xié)警多義譯者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維吾爾語動詞“t∫iqmap”多義范疇的語義延伸機制
語言與翻譯(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5
一個所謂多義句式的本來面目
多車道自由流技術在多義路徑識別領域的應用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外語學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漫畫
俄語動詞隱喻的語義解讀*——兼動詞多義的分析
外語學刊(2011年5期)2011-01-22 05:54:09
從翻譯的不確定性看譯者主體性
外語學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09
迭部县| 马山县| 康平县| 奉新县| 资溪县| 特克斯县| 南川市| 清水河县| 拉孜县| 广昌县| 建水县| 怀仁县| 海宁市| 烟台市| 德江县| 房山区| 乐清市| 汝阳县| 寻乌县| 扬中市| 衡水市| 油尖旺区| 海淀区| 永寿县| 贵阳市| 新津县| 上蔡县| 丹东市| 临夏县| 马龙县| 宾阳县| 延吉市| 加查县| 灯塔市| 临沂市| 伽师县| 菏泽市| 连州市| 若尔盖县| 泽库县|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