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段吉方
?
當代文論新視野與當代話語實踐——“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與當代話語實踐”學術研討會暨全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第八屆年會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行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段吉方
2015年11月13日至15日,“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與當代話語實踐”學術研討會暨全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第八屆年會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全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理論研究中心、華南師范大學審美文化與批判理論研究中心聯(lián)合舉辦,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圍繞“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與當代話語實踐”核心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與當代話語實踐問題是本次研討會主要關注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周啟超研究員以《新文學理論:西歐文學學導論》、《文學世界共和國》、《藝術話語·文學理論導論》三部理論新著探討了當代國外文論的新動態(tài)與理論取向上的進展,提出后理論時代的外國文論研究并未終結,文學理論的基礎研究與前沿研究都在推進,文學學、文學地理學、文學文本分析學與理論學派與集群發(fā)育學都有新的進展。黨圣元研究員提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中,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發(fā)展面臨著西方文論發(fā)展所帶來的理論壓力,中西文論的語境差異與闡釋間隔問題不斷凸現(xiàn),中國當代文論需要走出原有的理論痼疾,在全球化與本土化語境中增強實踐分析能力。中山大學王坤教授關注洛特曼與當代文論中的去黑格爾化問題,認為洛特曼去黑格爾化的目的,是破除內容與形式二元論,以思想與結構更新對文學的傳統(tǒng)看法。洛特曼去黑格爾化的平臺在課堂,他肯定文論的教育屬性,提出文論的存在與發(fā)展離不開講臺,將應用于文學研究的教學法元素融入文論內涵。華中師范大學聶珍釗教授通過對人性問題的新闡釋,繼續(xù)深化了他提出的文學倫理學批評觀念。華南師范大學段吉方教授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審美文化研究做了整體分析,提出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熱潮的出現(xiàn)既是社會文化變遷和審美話語轉型的結果與表征,又深刻地融入這一話語變革的理論、問題與經(jīng)驗之中,體現(xiàn)了20世紀中國美學研究不斷融入現(xiàn)實審美文化領域,努力把握現(xiàn)實文化經(jīng)驗的理論發(fā)展趨向。黑龍江大學馬漢廣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張文初教授、深圳大學王曉華教授則積極關注文學批評與文本闡釋的具體問題,得到與會者關注。此次研討會還舉行了巴赫金研究圓桌會議,復旦大學汪洪章教授、南京大學王加興教授、浙江大學王建剛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張冰教授從不同領域,以不同眼光就巴赫金的思想和著作展開了深入討論,討論涉及了巴赫金的言語體裁理論、巴赫金語言哲學中的馬克思主義傾向、巴赫金學派的話語詩學研究等重要問題,為國內學界積極深化巴赫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照。此次研討會學術信息豐富,理論探討深入,很多觀點引發(fā)了廣泛的爭鳴,取得了顯著成果。本次研討會已引發(fā)了學術界的關注,對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研究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