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鑫
(浙江外國語學院科學技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12)
中考數(shù)學探究題解析及類型分析
□張宇鑫
(浙江外國語學院科學技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12)
探究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數(shù)學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題種類煩雜,因此教師要對其進行分類,充分了解各類型的特點,并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解答,從而提高學生解答探究題的能力.
初中數(shù)學;探究題;開放型;新信息型;存在型
初中畢業(yè)和高中階段招生數(shù)學考試是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反映數(shù)學課程設計和數(shù)學課程內容的新思想、新理念,是反映數(shù)學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縱觀歷年各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探究問題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而且探究題知識面的覆蓋越來越廣,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檢驗學生靈活運用數(shù)學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題類型比較煩雜,以問題表現(xiàn)形式來分,大致可歸類為開放型、新信息型、存在型等.本文以2015年浙江各地探究題為例,從探究題的類型特征及解析特點出發(fā)進行一些探討,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借鑒.
開放型探究題按題型結構分為條件開放型、結論開放型與策略開放型.此類探究題注重考查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例1(2015年紹興卷)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公共頂點A,將正方形AEFG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記旋轉角∠DAG=α,其中0°≤α≤180°,連結DF,BF,如圖1.
(1)若α=0°,則DF=BF,請加以證明,如圖2;
(2)試畫一個圖形(即反例),說明(1)中命題的逆命題是假命題;
(3)對于(1)中命題的逆命題,如果補充一個條件后能使該逆命題為真命題,請直接寫出你認為需要補充的一個條件,不必說明理由.
評析 第(3)小題屬于條件開放型探究題,題目中要求補充一個條件,使得(1)中命題的逆命題成立,即若DF=BF,則α=0°.處理此類問題的手段應以逆向思維為宜,正方形AEFG繞點A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我們只需關注F點,其在以AF為半徑的圓弧上運動.顯然存在兩種情況,如圖2,圖3,使DF=BF.那么我們得補充一個條件用來限制圖1這種情況.圖2和圖3的差別在于F點的位置,即可補充F點在正方形ABCD內的條件;若從α角度方面考慮,圖3情況下α為180°,即可提出α<180°的條件.
在新課標改革不斷向前推進的形勢下,新信息型探究題逐漸成為考查中的亮點,這類題目通常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概念、規(guī)則、運算等,如何理解和運用題中提供的新信息是處理此類問題的關鍵.2015年嘉興卷的“等鄰邊四邊形”、寧波卷的“智慧角”、臺州卷的“勾股分割點”都屬于新信息探究題.
例2(2015年嘉興卷)類比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我們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凸四邊形叫做“等鄰邊四邊形”.
(1)概念理解
如圖4,在四邊形ABCD中,添加一個條件,使得四邊形ABCD是“等鄰邊四邊形”,請寫出你添加的一個條件.
(2)問題探究
圖4
圖5
①小紅猜想:對角線互相平分的“等鄰邊四邊形”是菱形,她的猜想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②如圖5,小紅畫了一個 Rt△ABC, 其 中∠ABC=90°,AB=2,BC=1,并將Rt△ABC沿∠B的平分線BB'方向平移得到△A'B'C',連結AA',BC'.小紅要使平移后的四邊形ABC'A'是“等鄰邊四邊形”,應平移多少距離(即線段BB'的長)?
(3)應用拓展
如圖6,在“等鄰邊四邊形”ABCD中,AB=AD,∠BAD+∠BCD=90°,AC,BD為對角線,.試探究BC,CD,BD的數(shù)量關系.
圖6
評析 本題屬于新定義題型,情景新穎,靈活多變,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問題情景.其中第(1)小題為概念理解,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得分.第(2)小題涉及平移問題,抓住平移后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的特點,根據(jù)定義即可迎刃而解.第(3)小題屬于選拔題,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多邊形內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等內容,同時考查學生的構造思想、分類思想、方程思想.由AB=AD,可將△ABF繞點A旋轉到△ABF,構成全等三角形:△ADC?△ABF,從而得到∠ABF=∠ADC,∠BAF=∠DAC,AF=AC,F(xiàn)B=CD,進而證明△ACF∽△ABD,得到,通過角的轉換,證明,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得出BC2+CD2=2BD2.其難點在于如何構造三角形BCF,尋找邊與邊、角與角之間的關系,需要一定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存在性探索問題歷來都是考查的重點,幾何與代數(shù)都有涉及.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思路為假設結論成立或存在.結合已知條件,建立數(shù)學模型,仔細分析,層層推進,如果能獲得相應的結論,則假設成立,如果出現(xiàn)矛盾則說明原假設并不成立.
例3(2015年衢州卷)如圖7,在△ABC中,AB=5,AC=9,,動點P從A點出發(fā),沿射線AB方向以每秒5個單位的速度運動,動點Q從C點出發(fā),以相同的速度在線段AC上由C向A運動,當Q點運動到A點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以PQ為邊作正方形PQEF(P,Q,E,F(xiàn)按逆時針排序),以CQ為邊在AC上方作正方形QCGH.
圖7
(1)求tanA的值;
(2)設點P運動的時間為t,正方形PQEF的面積為S,請?zhí)骄縎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這個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當t為何值時,正方形PQEF的某個頂點(Q點除外)落在正方形QCGH的邊上,請直接寫出t的值.
評析 第(2)問是典型的存在性問題,我們應先假設S存在最小值,在初中階段,求解最大值和最小值問題比較常用的方法是二次函數(shù)最值的運用,首先應想到用PQ的長度來表示正方形PQEF的面積,構造△PNQ,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出PQ的長度,那么其正方形面積是一個含變量t的二次函數(shù),建立函數(shù)模型,注意t的范圍,該函數(shù)對稱軸所在的點即為最小值.
筆者認為,以上分析對探究題教學有以下幾點啟發(fā).一是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性問題的條件往往不少,關鍵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分解問題,歸納解題步驟,只有分析透徹,掌握解題框架,遇見新的問題才能有所思.二是要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避免唱“獨角戲”,要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本和相關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要善于總結歸納.由于探究題基本作為壓軸題出現(xiàn),難度較大,這就需要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此類問題屬于哪種探究題,那么對于這種類型的題型,我們首先應想到什么,再想到什么,層層推進,久而久之,學生腦海里會形成一定的邏輯步驟,看到難題不至于毫無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