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研究綜述

2016-02-13 14:15杜媛媛西北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甘肅蘭州730030
天水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汪氏漳縣甘肅

杜媛媛(西北民族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研究綜述

杜媛媛
(西北民族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30)

鞏昌汪氏家族在元代家世顯赫,聲譽遠播,后世子孫綿延,在隴右一帶影響顯著。20世紀70年代,甘肅漳縣汪氏墓葬群的發(fā)掘,為開展基于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的各種學(xué)術(shù)研究提供了契機。此后通過學(xué)者們的長期努力,在這一領(lǐng)域涌現(xiàn)出一大批研究成果,涉及汪氏家族的族屬、文化、仕宦,以及相關(guān)考古、史料等多個方面。本文擬對現(xiàn)有各種研究成果作一綜合評述,旨在總結(jié)學(xué)術(shù)界既有的成績,揭示存在的薄弱、遺漏環(huán)節(jié),以利于后期研究的跟進。

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研究綜述

鞏昌汪氏家族在蒙元時期是非常顯赫的官宦世家,《元朝名臣事略》、《元史》、《蒙兀兒史記》和《新元史》等史籍都有相關(guān)記載。上世紀70年代,甘肅漳縣汪氏墓葬群的發(fā)掘,很快引起了學(xué)術(shù)界的研究熱情。自90年代以來,各種研究論著不斷涌現(xiàn),成果堪稱豐富。本文擬對各相關(guān)著述作一全面搜集,并分類綜述如后。由于汪氏家族主要生活于隴右鞏昌郡所屬隴西、漳縣等地,其中漳縣既是汪氏祖居所在,也是汪氏祖墓所在,文中“隴右汪氏”、“鞏昌汪氏”與“漳縣汪氏”等概念具有從屬甚至等同關(guān)系。

一、族屬

關(guān)于汪氏民族歸屬的問題,一直是本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相關(guān)論著也最為豐富,依觀點可分為汪古說、漢人說、吐蕃說和土族說等多種。

汪古說:蓋山林《陰山汪古》認為汪世顯家族屬于汪古部(但非陰山汪古)。[1]18-21李喬《汪古部人漢姓·汪》、[2]汪楷《元朝鞏昌汪氏的族屬探秘》[3]47-52和王懷宇《汪氏族屬十辨》[4]25-37也都堅持汪古說。汪受寬《鞏昌汪氏的族屬及其與徽州汪氏的通譜》對鞏昌汪氏族屬以及鞏昌汪氏與徽州汪氏的通譜問題進行了探討,認為鞏昌汪氏是汪古族,通譜事跡存在諸多紕漏,不可盡信。[5]161-172許世娣《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研究》深入分析了出土碑志與相關(guān)史料,最終贊同汪古說。[6]

漢人說:趙一兵《元代鞏昌便宜都總帥汪氏家族的初步研究》經(jīng)研究認為鞏昌汪氏屬于漢人。[7]389李興華《元代隴右汪氏家族》、[8]《汪氏家族的源流與族屬》[4]38-47和臼井佐知子《徽州汪氏家族的遷徙與商業(yè)活動》[9]68-75都認為汪世顯家族是漢人徽州汪華后裔。王颋《汪氏家族與鞏昌都總帥府》認為汪氏屬于漢族,遷入隴右后與汪古部落雜居并成為其酋長。[10]107-108王旺祥《元代漢人世侯初步研究》探討了鞏昌汪氏的史跡,認為元代鞏昌汪氏屬于漢族。[11]孫有平《也談?wù)目h汪氏的族屬》從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論證汪氏屬于漢族。[12]392-404在各種漢人說觀點中,胡小鵬的觀點較為特殊,早期他曾在《元代西北歷史與民族研究》中認為鞏昌汪氏是具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漢人,但又帶有明顯蕃化特征;[13]169-173后來在《元代汪世顯家族的族屬再探》一文中,又從碑刻與文化角度著眼,經(jīng)分析認為汪氏屬于漢族。[12]50-64劉光煜《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南宋官窯瓷器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介紹了汪氏家族墓出土的南宋官窯粉青釉葵口長頸多棱瓶,并借由該文物來探討汪氏的族屬問題,認為汪氏極有可能是漢族。[14]17-19

吐蕃說:胡小鵬關(guān)于汪氏族屬觀點的特殊性還在于,他曾一度主張吐蕃之說,在《元鞏昌汪氏非汪古族考》一文中提出鞏昌汪氏并非汪古族,而可能是漢化的吐蕃族;[15]49-51此外,汪小紅《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研究》[16]中也主吐蕃后裔之說。樊秋麗《隴右汪氏家族興衰研究》通過進一步分析提出了更新的觀點,認為隴右汪氏系出吐蕃韋氏家族。[17]

土族說:這一觀點僅見于呂建?!锻磷迨贰?,書中認為鞏昌汪氏系出土族。[18]355-360

二、文化

關(guān)于汪氏家族文化史跡的研究,重點體現(xiàn)在汪氏萬卷樓藏書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其中對萬卷樓的研究尤為突出。

萬卷樓研究:喬今同《元代石刻〈萬卷樓記〉考》較早對反應(yīng)汪氏文化事業(yè)的出土石碑《萬卷樓記》進行了初步考察,揭示了汪氏家族萬卷樓的藏書情況。[19]81-82《古代開發(fā)西北人物志》介紹了萬卷樓的創(chuàng)建和具體藏書情況,并分析了萬卷樓在文化傳播方面的積極作用。[20]215-216田建良《元代甘肅汪氏萬卷樓——甘肅古代藏書研究之一》探究了汪氏萬卷樓藏書事跡,并闡述了萬卷樓在元代甘肅和西北藏書界的地位和意義。[21]54-56汪小紅《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研究》對汪惟正所創(chuàng)萬卷樓進行了考察,認為萬卷樓推動了當?shù)匚幕聵I(yè)的發(fā)展。樊秋麗《隴右汪氏家族興衰研究》也論及汪氏萬卷樓的歷史,提到汪氏在藏書方面的功利性問題。

宗教信仰研究:樊秋麗《隴右汪氏家族興衰研究》探討了隴右汪氏家族的宗教信仰,認為隴右汪氏重視佛教,信奉道教。肖鑫《全真教在元朝中后期與政府關(guān)系研究》涉及汪氏的部分重點歸納了全真教與鞏昌汪氏的交集,探討了汪氏家族的道教信仰情況。[22]汪小紅《汪氏的宗教信仰》探討了汪氏信奉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情況,并介紹了一些相關(guān)的大型宗教建筑。[23]102-103

此外,孫有平《元代書法的一朵奇葩——汪氏墓志書法之我見》認為汪氏墓志書法多出于汪氏家族成員及其朋輩之手,從中反映出汪氏及其朋輩精深的文化造詣。[12]405-414王含梅《試論隴右汪氏家族的歷史文化貢獻》認為汪氏家族不僅促進了民族融合,而且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24]12-13許世娣《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研究》探討了漳縣汪世顯家族成員在文化方面的建樹和修養(yǎng)問題,認為汪氏家族既能積極從事儲藏典籍、創(chuàng)辦學(xué)校等文化建設(shè)活動,又能努力躬行儒家孝悌倫常等思想。

三、仕宦

關(guān)于汪氏仕宦方面的研究情況大致如下:趙一兵《元代鞏昌便宜都總帥汪氏家族的初步研究》考察了元代汪氏家族的仕宦情況,分析了汪氏在不同時期政治地位與政治勢力的發(fā)展變化。[7]389-390王懷宇《汪氏元代三王十公考辨》論述了三王十公說,并對十公加以考證,從而得出十公是確數(shù)的結(jié)論。[4]48-52李興華《從元代官制看汪氏家族權(quán)力和地位》以汪世顯、汪良臣和汪壽昌三人為例,詳細分析了三人的官職與封賜,進而評判了汪氏家族在元代的權(quán)力與地位。[4]97-101胡小鵬《元代鞏昌汪氏家族事略》對汪氏興起、繁盛、衰弱等方面的事跡一一作了探究。[4]61-83胡小鵬《鞏昌都總帥府與永昌王位下的關(guān)系》[4]84-88與汪小紅《汪氏家族與闊端王位下》[12]268-292都探討了汪氏家族與闊端王位下的主從關(guān)系,認為汪氏的政治起伏與其領(lǐng)主的政治命運相互牽連。趙一兵《汪氏家族在元代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勢力及其發(fā)展變化》探討了汪氏家族在元代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勢力,并以不同時期的仕宦情況為例考察了其發(fā)展變化。[4]120-126趙一兵《元代鞏昌汪氏家族成員仕宦考論》概說了元代汪氏家族成員的仕宦情況,并與河北、山東一帶著名漢人世侯的仕宦情況進行比較,探討了汪氏家族在元代的政治地位及其演化。[25]47-126趙一兵《試論鞏昌汪氏在蒙元時期進攻四川戰(zhàn)爭中的作用》探究了汪世顯祖孫三代在蒙元時期進攻四川的特殊作用。[12]29-49汪小紅《建功巴蜀的汪氏家族》考索了汪世顯、汪德臣等人在四川戰(zhàn)役中的功績。[12]240-255李興華《元代軍隊與汪氏軍職》介紹了蒙古軍隊的構(gòu)成、編制等情況,并探討了汪氏成員所擔任的軍職及相應(yīng)的地位權(quán)力。[12]339-343韓世英《隴右汪世顯世家》考述了汪氏六代成員的官職、官品與封賜。[26]27-34樊秋麗《隴右汪氏家族興衰研究》梳理了汪氏家族因軍功而起、又因軍功而衰的仕宦歷程。秦弋然《元代鞏昌汪氏家族興衰初探》探討了汪氏家族始終與軍功緊密相伴的興衰歷史。[27]9-12

四、考古與史料

“考古”與“史料”含義有所交叉,這里特予合并,但文中兩詞所指各有側(cè)重,前者專指有關(guān)文物考古方面的學(xué)術(shù)成果,其中包括基于出土文物研究的各種學(xué)術(shù)成果,也包括對考古文物中相關(guān)史料的介紹;后者則專指針對非出土類紙本文獻的整理研究成果,既包括對專史文獻《汪氏族譜》以及相關(guān)正史、方志等傳世文獻中涉及隴右汪氏的史料所進行的辨?zhèn)?、??焙洼嬔a等成果,又包括對已佚古籍《隴右王汪氏世家勛徳錄》的研究成果。

考古:考古類研究重點體現(xiàn)在對汪氏墓群及出土文物的探討方面,除發(fā)掘報告外,相關(guān)論述通常指向不同的研究主題。喬今同《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葬——簡報之一》[28]1-12和周之梅《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葬——簡報之二》[29]13-22對漳縣汪世顯家族墓葬發(fā)掘情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呈現(xiàn)和初步的解析,系統(tǒng)介紹了汪世顯家族墓的墓葬形制、葬式和各種陪葬器物。包鵬《試從甘肅漳縣元墓群看元代的經(jīng)濟和民族融合》以汪氏墓群出土文物為考察對象,探討了元代的經(jīng)濟和民族融合情況。[30]76-78程麗君《漳縣汪世顯家族墓的研究價值》對汪氏墓群的學(xué)術(shù)價值進行了闡釋。[31]69-70劉光煜《淺識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帶底銘的定窯白瓷洗》探究了汪氏家族墓所出土底款帶有“復(fù)古殿”銘文的定窯白瓷洗,并分析了這件瓷器的胎質(zhì)釉色與工藝特征。[32]40-42劉光煜《甘肅漳縣汪氏家族墓出土元代釉里紅高足杯考析》介紹了汪氏家族墓出土的元代最具有特色的釉里紅高足杯,并探究了其來源與燒制工藝。[33]19-20許世娣《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研究》探究了汪氏家族墓的選址、墓葬排列、建筑形制及墓內(nèi)裝飾等問題,并對墓中隨葬品進行了解析。李興華《海內(nèi)聞名元墓群》分析了漳縣汪氏墓葬群的墓室結(jié)構(gòu)和出土文物。[4]327-337汪三同《漳縣汪氏家族墓地基本情況概要》介紹了汪氏家族墓地的發(fā)掘情況,并對發(fā)掘簡報作了簡述。[4]338-347

史料:汪受寬、汪小紅《可信與不可信——對漳縣〈汪氏族譜〉的剖析》探討了《汪氏族譜》的可信性問題,認為族譜中詔令奏記、家族世系名號等方面的內(nèi)容是可信的,而族屬等問題有篡改之嫌。[26]1-26王懷宇《談〈汪氏族譜〉的可信度》也認為《汪氏族譜》可信度不高,從宋代鞏昌世系和族屬等的記載中就能看出多處錯誤。[4]53-57王懷宇《〈汪氏族譜〉所載惟慶、惟孝二名錯位》認為《汪氏族譜》所載惟慶和惟孝在官職、爵位等內(nèi)容存在錯位并進行了校正。[12]353-356王懷宇《隴右汪氏家乘史料勘正〈元史〉五例》利用隴右汪氏家乘史料對《元史》傳記相關(guān)人物、事件進行了勘正。[4]237-240汪小紅《對汪世顯家族史料的幾則增補》對《元史》等文獻中被漏列的汪氏成員史料進行了增補。[12]217-224李興華《〈漳縣志〉有關(guān)汪氏家族記述正誤》糾正了《漳縣志》中汪氏家族人物生卒和生平事略等方面的記述錯誤。[12]349-352汪楷《唐代汪華畫像識微》、《汪世顯畫像識略》、《汪惟正畫像介釋》對汪氏家族的畫像問題進行了解釋。[4]222-234此外,汪楷《有關(guān)〈隴右王汪氏世家勛徳錄〉的幾個問題》對已佚元代典籍《隴右王汪氏世家勛徳錄》的題名、作者、成書時間和性質(zhì)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4]217-221

五、其他方面

相關(guān)研究還涉及汪氏家族經(jīng)濟、婚姻、交游和民族關(guān)系等諸多問題。關(guān)于經(jīng)濟類主題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就汪氏與漳鹽關(guān)系而展開論述,具體體現(xiàn)在汪小紅對汪氏家族與漳鹽經(jīng)濟關(guān)系的兩篇文獻中:《漳鹽與汪氏家族》介紹了汪氏在亂世中利用漳鹽與吐蕃、回鶻諸部進行貿(mào)易的情況,認為漳鹽是汪氏家族臻于繁榮的重要經(jīng)濟基礎(chǔ);[12]365-388《汪氏與漳鹽》則探討了漳鹽在汪氏家族經(jīng)濟生活中的基礎(chǔ)地位,以及這一經(jīng)濟基礎(chǔ)的局限性。[23]93-98汪小紅《家族聯(lián)姻》提到了與汪氏聯(lián)姻的兩大家族,從而反映出汪氏家族的民族融合等問題。[23]84-86許世娣《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研究》探討了汪世顯家族的姻親關(guān)系,與蒙古王室、朝中重臣、地方大姓的聯(lián)姻,有助于汪氏家族勢力的鞏固。王颋《汪氏家族與鞏昌都總帥府》介紹了汪氏與士大夫的交友情況。[10]102-103汪小紅《汪氏家族之交游》介紹了與汪氏交游的官場名人及知名文士。[12]225-239趙一兵《元代鞏昌汪氏家族交游略考》考察了汪氏與洞真于真人、楊奐等八人的交往情況,以見汪氏交游的旨意與范圍,以及汪氏家族的社會地位。[34]44-48李興華《在民族融合大潮中的汪氏家族》考察了汪氏家族在蒙元時期的民族融合及其表現(xiàn)。[4]137-141包鵬《試從甘肅漳縣的元墓群看元代的民族矛盾》通過分析漳縣汪氏元墓群出土的文物和相關(guān)史料,探討了元代的民族矛盾。[35]21-24此外,李興華《再談汪世顯降蒙的功過是非》概述了汪世顯降蒙(元)事件,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了這一事件的功過是非。[4]127-136漆永祥《汪世顯降元事實考辯》考察了汪世顯降元之事,認為《金史》記載較為可信,而《元史》記述與事實相隔甚遠。[12]92-98

綜上所述,有關(guān)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總體成果涵蓋汪氏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其中對族屬、文化、仕宦、考古和史料等問題的研究尤為深入。當然,既有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族屬問題雖已探討了很久,著述也堪稱豐富,但對這一問題仍然莫衷一是。其二,在文化、仕宦、考古和史料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觸及、或值得繼續(xù)深入的領(lǐng)域。其三,對于經(jīng)濟、婚姻、交游和民族關(guān)系等其他方面的研究均較薄弱,相關(guān)資料也缺乏系統(tǒng)的搜集和梳理。以上這些問題,需要今后逐步加以解決。

[1]蓋山林.陰山汪古[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2]李喬.汪古部人漢姓·汪[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汪楷.元朝鞏昌汪氏的族屬探秘[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xué),2000,(5).

[4]政協(xié)漳縣文史資料委員會,漳縣汪氏文化研究籌備會,編.漳縣文史:第七輯[C],2006.

[5]汪受寬.鞏昌汪氏的族屬及其與徽州汪氏的通譜[M]∥西北史札.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8.

[6]許世娣.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研究[D].鄭州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5.

[7]北京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摘要匯編:文科版10[G].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1.

[8]李興華.元代隴右汪氏家族:油印本[M].甘肅省圖書館藏.

[9]臼井佐知子.徽州汪氏家族的遷徙與商業(yè)活動[J].江淮論壇,1995,(1).

[10]王颋.汪氏家族與鞏昌都總帥府[M]∥龍庭崇汗——元代政治史研究.??冢耗戏匠霭嫔纾?002.

[11]王旺祥.元代漢人世侯初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6.

[12]政協(xié)漳縣文史資料委員會,漳縣汪氏文化研究會.漳縣文史:第十四輯[C].

[13]胡小鵬.元代西北歷史與民族研究[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

[14]劉光煜.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南宋官窯瓷器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J].絲綢之路,2014,(10).

[15]胡小鵬.元鞏昌汪氏非汪古族考[J].西北師大學(xué)報,1994,(6).

[16]汪小紅.元代鞏昌汪氏家族研究[D].蘭州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7.

[17]樊秋麗.隴右汪氏家族興衰研究[D].蘭州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2011.

[18]呂建福.土族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2.

[19]喬今同.元代石刻《萬卷樓記》考[J].社會科學(xué),1980.

[20]蘭州大學(xué)古籍整理研究室,編.古代開發(fā)西北人物志[M].蘭州:蘭州大學(xué)出版社,1990.

[21]田建良.元代甘肅汪氏萬卷樓——甘肅古代藏書研究之一[J].河西學(xué)院學(xué)報,2006.

[22]肖鑫.全真教在元朝中后期與政府關(guān)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4.

[23]汪小紅.大元汪氏[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4.

[24]王含梅.試論隴右汪氏家族的歷史文化貢獻[J].絲綢之路,2012,(10).

[25]趙一兵.元代鞏昌汪氏家族成員仕宦考論[J].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2009.

[26]政協(xié)漳縣文史委員會、漳縣汪氏文化研究會.漳縣文史:第十五輯[C].2008.

[27]秦弋然.元代鞏昌汪氏家族興衰初探[J].絲綢之路,2015,(8).

[28]喬今同.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葬——簡報之一[J].文物,1982,(2).

[29]周之梅.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葬——簡報之二[J].文物,1982,(2).

[30]包鵬.試從甘肅漳縣元墓群看元代的經(jīng)濟和民族融合[J].甘肅高師學(xué)報,2000,(10).

[31]程麗君.漳縣汪世顯家族墓的研究價值[J].絲綢之路,2001,(1).

[32]劉光煜.淺識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帶底銘的定窯白瓷洗[J].檔案,2014,(10).

[33]劉光煜.甘肅漳縣汪氏家族墓出土元代釉里紅高足杯考析[J].絲綢之路,2014,(24).

[34]趙一兵.元代鞏昌汪氏家族交游略考[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xué),2015,(3).

[35]包鵬.試從甘肅漳縣的元墓群看元代的民族矛盾[J].絲綢之路,2010,(4).

〔責(zé)任編輯 余糧才〕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Gongchang-Wang-Family in the Yuan Dynasty

Du Yuanyu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Gansu730030,China)

Gongchang-Wang-family had a prominent position and prestigious reput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and their descendants had survived,multiplied from then.This family had a significant social influence in Longyou area.In the 1970s,the ancestral tombs of Wang-family were excavated in Zhangxian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which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various academic studies based on the Wang-family.Thereafter,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emerged in this field by the long-term efforts of the scholars,involving the ethnic origins,cultures,officials,and relevant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to sum up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to reveal the weaknesses and missing links,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follow-up studying.

Yuan Dynasty;Gongchang;Wang-Family;Research Summary

G353.11

A

1671-1351(2016)02-0070-04

2016-01-21

杜媛媛(1989-),女,甘肅漳縣人,西北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汪氏漳縣甘肅
行走甘肅
甘肅卷
大美甘肅,我們來了
甘肅卷
汪氏蜂蜜產(chǎn)品包裝設(shè)計
理學(xué)、商業(yè)與宗族——祁門韓楚二溪汪氏研究
甘肅漳縣墩坪遺址東周墓地
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災(zāi)情快速評估及應(yīng)急處置保障
2013年甘肅岷縣漳縣MS6.6地震跨斷層形變異常研究
青藏塊體東北緣斷層形變綜合指標異常與岷縣漳縣6.6級等強震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