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科學部,江蘇 泰州 225300)
?
技能競賽時代下指導高職院校英語口語競賽引發(fā)的思考
呂品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科學部,江蘇 泰州 225300)
摘要:隨著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進程的加快,高職教育已進入技能競賽時代。文章旨在通過分析江蘇省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技能賽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典型失誤,提出改善策略,總結比賽經驗,以求更好地服務于本校英語口語教學和技能賽備賽工作。
關鍵詞:高職教育;典型失誤;改善策略;英語口語教學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加快推進我省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1],充分展示我省高等職業(yè)教育辦學成果,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江蘇省教育廳舉辦了2016年全省高等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口語技能賽作為其中的競賽項目,于2016年1月7日至8日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舉行。
作為2016年省賽泰州職業(yè)技術學校公共外語組的指導教師,筆者在選手選拔、賽前指導及學生比賽的整個過程中對大學英語口語比賽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
江蘇省口語技能賽的內容與國賽是一致的。初賽包括“職場描述”、“情景交流”、和“職場考驗”三個環(huán)節(jié);復賽包括“職場描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辯論”三個環(huán)節(jié)。
1.1“職場描述”環(huán)節(jié)典型失誤和改善策略
今年口語技能賽最大的改變就是取消了以往“自我介紹(self-introduction)”環(huán)節(jié),直截了當進入“描述”-提前15分鐘發(fā)給選手一幅圖片或圖表,并在3分鐘內進行口頭描述。從內容設置來看,難度增大,對學生應賽要求提高,卻也反映了比賽貼近高職院校學生就業(yè)的實用性。
(1)典型失誤。失誤主要有兩方面,應該由平時缺少鍛煉、心理素質不過硬導致。首先在內容上,由于是比賽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心理建設倉促,普遍存在審題不清、認識浮于表面等問題。其次在學生的個人表現(xiàn)上,由于在小教室比賽近距離面對專家評委,很多學生不敢進行眼神或手勢的交流,只顧低頭看PPT屏幕或自己的筆記,全程沒有互動。如在該環(huán)節(jié),本校選手甚至緊張到肚子痙攣疼痛,題目也沒完全看懂,因此著重描述了第一部分的圖表數據,后面的原因分析和建議幾乎空白。雖然著裝得體,但說話時由于沒有話筒又一直轉身對著屏幕,既影響了聲音的傳播,對評委也顯得不夠尊重。
(2)改善策略。賽前準備階段一方面要對職場介紹環(huán)節(jié)進行專項訓練,綜合分析歷年比賽題目,輔導圖表題描述技巧,另一方面也要有針對性地模擬比賽環(huán)境,指導學生從進教室到走出教室整個環(huán)節(jié)的儀態(tài)、表情、動作等。如進門的時候先面向評委微笑鞠躬或點頭示意,在描述圖表的同時身體略微傾向屏幕以方便解釋說明,保持與評委的眼神和手勢溝通,做好互動。
1.2“情景交流”環(huán)節(jié)典型失誤和改善策略
情景交流要求學生在給定的場景中扮演指定角色并與主試官一對一現(xiàn)場問答。相對于職場描述,情景交流對學生口語要求更高。首先職場描述和情景交流的題目是同時拿到,絕大部分學生會花更多精力準備圖表描述題以求博得最初的好印象,這會導致情景交流部分準備時間被壓縮。因此這一部分暴露的問題較多。
(1)缺乏自信,易暴露缺點。缺乏自信向來是高職學生的通病,在與外籍考官的一對一問答環(huán)節(jié)中顯得尤為明顯。如一位藥學專業(yè)(pharmacy)的學生夢想是將來成為藥劑師(pharmacist),但回答 “My study is not good,maybe I should study harder.”,maybe這個詞顯得非常沒有底氣。 又問“Why did you choose your major?”,學生答“My parents chose it for me.”,顯得非常沒有主見。再問“How can you learn it well if you have no interest in your major at all?”,學生答“Since I chose it,I will work hard.”,顯得比較逆來順受。
其實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完全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如專業(yè)的選擇上可以說由于那時年齡尚小,所以是征求父母的意見一起做的決定,以此顯示自己的主見和策略。再如專業(yè)學習上,雖然學習和就業(yè)壓力都很大,但已經越來越喜歡這個專業(yè)(理由可以是interesting,useful,serve and help patients等等),相信自己會越做越好,以此顯示自己的努力和自信。必要時也可進一步舉實例說明,如數學不好,平時除了認真聽課外還參加了課外輔導班,畢業(yè)后準備考進某某學校繼續(xù)深造等等。
(2)回答缺乏技巧。如對護理專業(yè)(nursing)的學生,主試官問“以后上班可能日班和夜班非常辛苦,你如何能做好呢?(How can you manage it?)”,學生答“I will…I will…”。然而事實是學生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實踐涉獵,這樣回答容易把自己帶進死胡同。
因此,學生要學習如何避開提問陷阱技巧性地回答此類問題。如可以坦誠說明自己還沒有相關經歷,不過既然醫(yī)院有合理的制度,別人能做到,相信自己也能,以此體現(xiàn)自己的誠實和信心?;蛘咭部梢哉f不管基層多苦多累,都會堅持,因為基層經驗是提升自己的必經之路,也是職業(yè)生涯寶貴的財富,以此顯示自己無懼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
(3)觀點陳述缺乏層次遞進。在日常的口語教學中,學生圖方便省事,喜歡用“封閉式”答案交流,不喜歡用英語多表達。到了比賽環(huán)節(jié),這一失誤是致命的,不僅無法顯示自己的口語水平,還會導致較低的分數。如主試官提到英語現(xiàn)在已經不列入高考科目,問“Do you think it’s good news or bad news?”,有學生答“Bad,because students will pay no attention to English.” 或答“Good,because we have more chances to pass the English exam.”。既顯得偏激,又關閉了繼續(xù)交流的通道。
學生可運用開放式答案回答,如“It all depends.”,并表述下自己的觀點,如不管英語是否列入高考科目,都應該要好好學習,因為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工具,是一座通往外界的橋梁。一旦觀點過于片面,回答往往會沒有層次,缺乏深度。如主試官問“Whether Chinese will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學生答“Yes,because of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r because of importing/exporting goods.”,也有答“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important.”。學生持樂觀態(tài)度是好的,但要結合實際。先表示肯定“Yes,it will…,just a matter of time.”,然后列舉原因,從人口數量、經濟發(fā)展要求、國際環(huán)境等方面展開說明,既充分展示了口語水平,又體現(xiàn)了清晰的邏輯思路。
1.3“職場考驗”環(huán)節(jié)觀賽感悟
根據學生的賽后反饋,職場考驗是他們應對最輕松的環(huán)節(jié),本院學生在該環(huán)節(jié)的分數也明顯高于上午的職場描述環(huán)節(jié)。且從賽事結束后的評委總結也不難發(fā)現(xiàn),職場考驗環(huán)節(jié)對于評委們也是一次“享受”多過“煎熬”。因此即使同學存在語言表達上的失誤,也會在“表演”、“合作”等方面贏得好感。由于是團隊合作,又是初賽的后半程,學生們明顯卸下了前兩環(huán)節(jié)的心理包袱,漸入佳境。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小組合作(team work)。選手表演既要遵從所選角色,又要突出自身特點;既要充分展示口語,又要兼顧團隊合作;既不能消極怠工也不能硬搶風頭??v觀賽制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失為亮點與加分項。
1.4“即席辯論”環(huán)節(jié)觀賽感悟
第三環(huán)節(jié)“即席辯論”(Debate):在經過前兩環(huán)節(jié)的選拔之后,綜合分數前六名的選手被公布,并自動進入最終的辯論環(huán)節(jié)。
可以說,進入辯論的六名選手未必一定是最好的(由于賽程過長,裁判主觀疲勞,大賽技術性失誤等種種原因可能存在小部分選手得分偏失),但也代表了排名較前的選手水平。但是,辯論,尤其是即席辯論(準備時間只有10分鐘)這一形式在平常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并不常見,且這一形式本身對于英語綜合水平要求很高,學生不僅要在短時間內完整組織觀點進行表達,還要聽清對方辯友的觀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反駁。因此辯論環(huán)節(jié)不僅考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更考驗臨場應變能力[2]。有的時候不一定要多強的語言水平,但要有清晰的思維,在對方發(fā)言完后準確地從其話語中找到可以攻克的地方,必要時候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典型案例“鎮(zhèn)壓”對手??偨Y下來可歸結為:條理清晰、反應靈敏、氣場強大、旁征博引。
一天半的比賽觀賽,對于指導教師而言,收獲頗豐,感悟頗多,針對本校在英語口語技能賽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2.1爭取有力的學院支持
首先,設置專項基金。從學院到二級學院到教研室,設立技能競賽專項基金,用于選拔、訓練學生,獎勵指導老師;其次,與教師和學生的評優(yōu)掛鉤。將技能競賽成績與老師年底評優(yōu)掛鉤,與學生獎學金評定掛鉤。由于在本院英語屬于公共基礎課程,沒有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因此要想在英語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必須從政策上鼓勵教師挖掘人才,鼓勵學生主動報名,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
2.2建立完善的選拔機制
選拔工作應該從新生入學即開始,各班通過高考分數篩選、摸底考試選拔、課堂表現(xiàn)教師推薦等方式全方位選拔優(yōu)秀學生[3]。選拔之后通過公選課、社團、學院比賽等方式發(fā)現(xiàn)不同特長的優(yōu)秀選手。雖然比賽名額只有一個,準備過程仍需以小組方式進行,將高中低三級學生進行組合,分成備賽小組。通過集中訓練,一次次考核學生的英語專業(yè)水平、心理素質、應賽技巧等方面,既保證某一次比賽的質量,又能夠保證參賽名額的延續(xù)性。值得一提的是,選拔學生時要考慮到是否參加過各項活動,業(yè)余愛好是否廣泛,是否關心時事還有地區(qū)差異,應變能力甚至家庭條件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比賽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單單是成績,還涉及到個人素質、眼界等方方面面。
2.3確立全面的培訓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基本功訓練。指導語音語調、觀摩比賽視頻、真人實戰(zhàn)演練等;(2)比賽各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操練?!奥殘雒枋觥辈糠?,將歷年四、六級圖表作文和歷年比賽真題一一分解;“情景交流”部分,醫(yī)學院、經管院目前使用的高教社出版的《新編實用英語》強調聽說口語,適合開展實訓練習。(3)比賽技巧和心理建設。觀摩比賽視頻并討論分析不同環(huán)節(jié)選手的得失和更佳應對方案,并且在真實演練時一定要控制好時間。
寶劍鋒從磨礪出。任何成績的獲得背后都是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筆者今年第一次作為指導老師帶學生參加技能比賽,雖然最終未能獲得名次略有遺憾。但對選拔選手、指導備賽到帶學生比賽、現(xiàn)場觀賽等一系列過程的參與激發(fā)了我對口語比賽和口語教學的很多思考,獲益頗豐,希望在今后的口語技能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參考文獻:
[1]喬佩科.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政策發(fā)展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09.
[2]季清芬.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九屆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口語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指導教師經驗總結[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4(2):105-107.
[3]劉向梅.指導高職英語口語比賽的幾點思考[J].科技視界,2014(12):185,262.
(責任編輯楊荔晴)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1-0142(2016)03-0018-03
作者簡介:呂品(1987-),女,江蘇泰州人,講師.
Thoughts on Tutoring Vocat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in the Skills Competition Age
LV Pin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Abstract:ract:Along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era of skills competition.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errors of students in each segment of Jiangsu Vocat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sums up competition experience to better serve the work of English speaking teaching and preparations for skills competitions in our college.
Key words: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ypical errors;improvement strategies;English speaking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