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強
達州市鳳凰山戶外運動與旅游文化融合論析
樊永強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對達州市鳳凰山戶外運動及景區(qū)文化建設進行深入研究,發(fā)現景區(qū)文化建設脈絡清晰的展示了我國5000年來的社會、政治、宗教以及新中國初的革命斗爭文化,而且景點巧妙的設計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從而引導人們經過不斷的登山后感受我國不同歷史時代迥異的璀璨文化。巧妙的將眾多戶外運動場地設施與文化旅游融合的設計理念,在為市民提供了優(yōu)質的戶外運動旅游環(huán)境,也實現了文化大繁榮背景下休閑運動的新內涵。
關鍵詞:戶外運動;旅游文化;融合,達州市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認知也在不斷的提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健身運動當中來,更為引人關注的是當前的大眾健身,往往是將健身與娛樂、健身與旅游緊密的結合起來,而逐漸的脫離了原來單純的以健身為唯一目的的體育運動,從而賦予了健身新的使命,使健身的同時增添了娛樂,增強了知識,甚至撫慰了心靈。在這點上,戶外運動表現最為明顯,達州市的鳳凰山戶外運動,正是具備以上各種功能的大眾性戶外體育運動。在傳統(tǒng)元九登高習俗的帶動下,鳳凰山的戶外運動已經與當地的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緊緊的融為一體。
2.1達州基本狀況
達州市位于四川省的東北部,大巴山的南麓,全市轄1市、2區(qū)、4縣,總面積約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12萬,其中常住人口546萬。[1]通川區(qū)和達川區(qū)是達州市轄屬的兩個區(qū)。市區(qū)面積約3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80.3萬。市區(qū)最高海拔1086米,最低海拔265米。鳳凰山由西向北橫穿達州市,進入主城區(qū)后山勢戛然而止,鳳凰山的西北面是通川區(qū),東南面便是達川區(qū)。而市區(qū)180多萬居民就居住在鳳凰山周邊丘陵地帶的山頭坡腳。
豐富的山水資源,既給人們帶來了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又給人們提供了開展戶外運動的基礎自然保障,不管是徒步爬山、自行車環(huán)游還是汽車露營都有非常充足的基礎條件,大大的方便了人們戶外運動的開展。
2.2達州歷史文化背景
達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古代巴人便在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燦爛的巴人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體育文化便是“巴渝舞”。巴渝舞的樂舞形式在殷商時代即已見稱,漢高祖劉邦稱之為“武王伐紂之歌”。據《尚書大傳》:“武王伐紂,至于南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歡樂歌舞以待旦?!庇州d:“惟丙午,王逮師,前師乃鼓噪,師乃臨,前歌后舞。”[2]說明“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3]達州人杰地靈,自東漢建縣以來,已有1900多年的建城史。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諸多歷史名人,如在唐宋時期,先后6位曾在達州為官者最后成為了朝廷的宰相,分別是唐代的李嶠、李適之、劉宴、韓滉、元稹以及宋代的張商英。革命戰(zhàn)爭年代,為了救國救民,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涌現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和革命戰(zhàn)士,最具代表性的是建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陳伯鈞和張愛萍上將,向守志、魏傳統(tǒng)和李中權等少將。即便是現代,依然有很多著名藝術家被人們所熟知,比如家喻戶曉的著名書法家龐中華先生的家鄉(xiāng)就在達州。
厚重深遠的歷史文化,培育了達州的人文自然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的熏陶下,內涵式發(fā)展便成了時代的主題。
3.1元九登高
公元1815年3月,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被貶至通州(今達州市)任司馬,直至1819年正月初九再次遷任虢州長史。在這四年間,由于元稹高深的文化造詣及在當地勤政愛民樸實的為官風格,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正月初九當天,全城百姓傾城相送,直到目不能及的時候,老百姓為了能多送元稹一程,便一步步登上城中的翠屏山。此后每年正月初九,人們都會登高遠眺,期盼著能再次看到這位才華橫溢的父母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民間元九登高的傳統(tǒng)習俗。隨著這一習俗的歷代傳承,每年元月初九,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參與登高活動,使得翠屏山極度擁堵,為了進一步滿足市民的登高需求,1980年以后,“達州民俗登高”的主場地由翠屏山移至容量更大、海拔更高的鳳凰山。2006年6月20日經達州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將千年民俗“達州元九登高”定為“達州元九登高節(jié)”。2007年正月初九,元九登高節(jié)在主題為“年年登高,人人進步”、主題歌《人往高處走》的濃墨重彩之下,隆重舉辦。當日登山節(jié)主場——鳳凰山的登山人數創(chuàng)下了30萬人的紀錄,達州全市登山人數超過100萬人。2009年,“達州元九登高節(jié)”被評選為四川省十大名節(jié)。
元稹紀念館就坐落在鳳凰山腰,館內較為詳盡的介紹了元稹傳奇的一生和優(yōu)美的詩歌作品。當代達州籍著名詩人梁上泉有這樣的詩句:達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懷元九,詩魂常伴鳳凰游。真實記錄了達州元九登高的歷史場景,可見達州登高歷史悠久,文化深厚。
3.2西圣寺
西圣寺位于達州舊城之西約三里之遙,鳳凰山西麓邊。寺廟依山建筑,雄偉壯觀,建筑面積3500余平方米,占地百余畝。據《達縣縣志》載,西圣寺始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清嘉慶六年(1801年)擴建。寺廟四周古木參天,道旁綠樹成蔭,園圃芳草鮮美,廟內佛像莊嚴,梵音不絕。尤其在明代上無下垢和尚,清代上昌下碧兩位高僧住持下,弘揚佛法,盛極一時,僧眾多達數百余人,香會節(jié)日,遠近朝山拜佛者,覽勝觀光者,云集此寺,齋堂炊米千斤亦供不應求,一些達官商賈,也慕名來寺拜佛游覽,無不為這里的河山美景,回時佳景所陶醉。嘉慶乙亥年,牡丹盛開之際,通州余太守,朝拜游園之后,即興詠詩一首:“西圣逶迤石徑斜,春風物色老僧家。功名不得靈山客,富貴遍開牡丹花”。留下了千古佳句。
西圣寺作為一處佛教文化圣地,位于鳳凰山腰,寺內佛教文化歷史悠久,達城民眾在登山健身休憩之時,屢有人入寺欣賞宏偉的建筑,聆聽僧人誦經。不為祈福求神保平安,而為感受善惡因果教誨的氛圍。
3.3紅軍亭
鳳凰山紅軍亭,氣勢宏大,一共四層,第一層有參觀說明,正中是簡介紅軍亭的來歷,如陳列的是“中國紅色第一街”、“中國紅色第一聯”、列寧牌坊,紅軍標語,紅軍用過的生產生活用具,第二層是“紅軍將帥譜”,紅軍亭記錄著當年在達州征戰(zhàn)、后來成為共和國將帥的近300人,徐向前元帥,國家主席李先念、許世友等。另一面是達州本地的將軍,如原國防部長張愛萍等一共幾十人,旁邊是為了解放事業(yè)犧牲的達州英烈們的介紹。當時,達州一共12萬人參軍,犧牲了6萬,為祖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三層是為紀念紅軍名人字畫,有毛澤東、李先念、徐向前、張愛萍等的題詞;如毛澤東為當時紅33軍軍長王維舟寫的“忠心耿耿”,李先念所書的“社會主義就是好”等等。第四層是一些圖片展示新舊達城的對比,如50年代的達城,如今流光溢彩,生機勃勃的新達城。
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來說,我們沒有感受過戰(zhàn)爭的氣息,但是,當走進“紅軍亭”的那一刻,我們的耳際好似槍炮之聲隱約可聞,浩蕩之隊伍猶如滾滾之洪流!……無法想象,山腳下的這片紅色的土地,歷經了多少滄桑才走到了今天!也無法現象,在那樣的艱苦歲月里,人們是怎樣挺過來的,是靠怎樣堅強的一種信念才一步步地走向光明的。革命氣節(jié)真高尚,灑血只為換新天;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就在一次次的登山中實現了。
鳳凰山的文化景點除了以上幾處之外,還有六相寺、鳳凰樓、巴人文化廣場、巴山書畫院、二龍?zhí)兜鹊龋@些景點層次分明的分布在鳳凰山的山坡上,一處高于一處,最高處便是鳳凰樓。不難看出,這是政府匠心獨運的一種設計,這種設計能驅使人們向更高處攀登,從而實現了健身與旅游的有效結合。
4.1鳳凰山戶外運動現狀
達州鳳凰山森林公園目前是達州市最好的登山、自行車環(huán)游、自駕露營的場所。整座山有兩條公路可以直達海拔約800米的山頂,山頂地勢相對平緩,四季林木蔥郁,空氣宜人。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夏天野外露營的絕好去處。因此,每年夏天,有很多人攜全家老小上山納涼,享受天然氧吧的自然美景。鳳凰山的公路蜿蜒盤旋于山間,道路平緩而寬闊,騎自行車完全可以騎行上山,所以,春、秋、冬三季,隨處可見人們三五結伴,或騎車或步行上山。由于在鳳凰山周邊至少有五六條路是由政府開發(fā)建造的登山步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小徑也通往山上,所以相比較而言,步行登山的人較多。在元九登高節(jié)的傳承習俗影響下,若干年來,很多市民已經養(yǎng)成了喜歡登山的良好習慣。每天清晨,很多中老年人會上山去晨練。周末山間更是熱鬧,一大早人們就開始陸續(xù)出發(fā),色彩艷麗的服飾在陡峭的步梯間像一條條五彩斑斕的彩帶,在山間滾動。民營資本的不斷投入也為鳳凰山的開發(fā)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的水上娛樂場所,近年來在夏天吸引著眾多游泳愛好者。
鳳凰山的戶外運動是豐富多彩的,一年四季都有供人們選擇的各種戶外運動,因此,它的不斷開發(fā)已經給達州市民帶來了切身的利益,不僅能給人們帶來身體上的體驗,而且還能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體驗。
4.2鳳凰山戶外運動與文化建設的關系
近年來,達州市在開發(fā)打造鳳凰山景區(qū)時,充分的運用了非常前衛(wèi)的建設理念,緊緊抓住了文化健身的總體思路。在各個廣場周邊設計了全民健身路徑,安裝了健身器材。在項目設置上充分考慮了不同人群鍛煉的需求,安裝了乒乓球臺、爬梯、秋千等器材。同時還充分調動民間資本,開發(fā)建設了游泳娛樂場所、騎馬射箭場所、電動健身娛樂場所、兒童蹦極場所等等。這些場所的開發(fā)與建設,為人們提供了從體能到心智全方位鍛煉的場地和設施。這些場地的建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托鳳凰山各個文化景點的廣場以及周邊的山坡來建設,顯示了政府設計的高超理念,充分利用當前人們注重體驗式旅游生活的新方式,將文化景點設計在山間不同的高度,用景點吸引人們去登山后再觀景,觀完景后再健身娛樂,而且不斷有新的高度吸引著人們,直到最高點。各個景點文化的開發(fā)雖然相差甚遠,但是各自文化體系非常完整。從巴人文化廣場,到佛教文化寺廟西圣寺,再到元稹紀念館,最后到紅軍亭,這些文化景點有遠古綜合文化,也有古代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還有現代革命戰(zhàn)爭文化。這些文化集結于一山,從時間上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國歷史文化,從位置上看是一處高于一處,因此,要想在一天內閱讀我國歷史的前提是登山,而且要不斷的登山。
鳳凰山的文化設計,進一步巧妙的將戶外運動與文化欣賞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讓人們在旅游熱情的驅動下來自愿健身,從而使戶外運動賦予了新內涵和新動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被淡化,而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旅游、健身已經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方式,單純的旅游或健身未免過于單一,因此,將更多的元素能集于一身,是當前人們休閑生活所期待的。達州市鳳凰山景區(qū)的開發(fā),正好契合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作為全民健身先進城市,達州市在開發(fā)鳳凰山景區(qū)時,非常注重健身與文化的結合,將一脈相承的中國歷史文化與全民健身融為一體進行開發(fā),既推動了全民健身,又弘揚了中國文化,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http://www.114huoche.com/zhengfu_DaZhou.
[2]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84,(4).
[3]楊愛華,李英.“巴渝舞”歷史淵源與特點的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4,23(3):10.
作者簡介:樊永強(1978-),男,漢族,陜西長武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講師,四川文理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