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聊城大學文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
論余華九十年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特色
王雪梅*
聊城大學文學院,山東聊城252000
余華從1986年發(fā)表《十八歲出門遠行》以來,因其獨特的小說寫作大膽的實驗精神和特立獨行的創(chuàng)作個性一直受到文學界廣泛關注。從80年代激進姿態(tài)進行的先鋒探索,到90年代向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回歸,在此過程中,余華敘述語言的鮮明變化是形成作品風格巨大差異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由于余華在當代文學的特殊地位,因此,從語言演變回顧余華的整體創(chuàng)作,也就是回顧中國當代文學從80年代以來的發(fā)展概況的過程。
先鋒文學;現(xiàn)實主義;當代文學;語言
先鋒文學到了90年代面臨著不可否認的現(xiàn)實困境,格非和馬原也不得不放棄了他們在80年代所堅持的新銳前鋒的姿勢。余華這樣表達自己在90年代的書寫困境:“在過去,當我描寫什么時,我的工作總是讓敘述離開事物,只有這樣我才感到被描寫的事物可以真正豐富起來,從而達到我愿望中的真實?,F(xiàn)在問題出來了,出在我已經(jīng)胸有成竹的敘述上面,如何寫出越來越熱愛的活生生來?”[1]
在余華的早期作小說的人物是平面化的,甚至于作者根本不屑于為自己的主人公命名而用數(shù)字來代替,這些符號化的人物服務于作者的思想的表達。讀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余華在90年代的小說中傳遞出來的“越來越熱愛的活生生”,在《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中,小說的人物,開始自己演繹故事,自己說出自己的心聲,余華巧妙的運用反復的手法,把語言世俗化和民間化,人物憑借這些粗糙真實的日常生活言語而生動明朗起來,早期作品中那些對死亡、暴力的冷漠書寫里也漸漸滲入一股和解的暖意。余華90年代創(chuàng)作的小說《活著》,主人公福貴經(jīng)歷了人生的災難痛苦,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在一般人都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面前,富貴不僅活了下來,而且變成了一個心存希望、勤勞度日的老人。對于這種轉(zhuǎn)變,余華曾自我剖析道:“長期以來,我一直是一個憤怒和冷漠的作家”,而到了寫作《活著》時,“我內(nèi)心的憤怒漸漸平息”“開始認識到作家的使命不是發(fā)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種“高尚”是“對于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盵2]
如果說90年代初期,余華從《世事如煙》《四月三日事件》等作品的陌生化風格轉(zhuǎn)向了《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作品的現(xiàn)實主義審美風格;那么2005年《兄弟》出版,或許可以認為余華的創(chuàng)作又進入了以冷靜語言關照中國現(xiàn)實的另一個新階段。
中國傳統(tǒng)道德對性的長期壓抑,西方文學自由主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促使了新時期以來文學對性的大膽書寫。在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中,占重要分量的“性”,不再象征著原始生命力的符號(如莫言的《紅高粱》),也不能體現(xiàn)出自由人性的張揚(如汪曾祺的《受戒》)而被贊美和歌頌。透過《兄弟》中李光頭和宋鋼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讀者看到的是李光頭式的流氓成功者和宋鋼式理想人物的悲劇命運。善惡榮辱的區(qū)分標準已經(jīng)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浪潮逐漸模糊邊界。在商業(yè)化日趨激烈的90年代,性不再是私密而美好的正常情感,只能淪為公開而泛濫的交易。余華在《兄弟》里寫李光頭販賣假處女膜,甚至書中最美麗動人的理想女性林紅最終也難以逃脫淪為妓女的命運。余華客觀冷靜敘事的語言背后隱藏著對于社會的憤怒失望和譴責批判,因為當代中國對經(jīng)濟的狂熱追求,不但抹殺了最基本的道德界限,而且從根本上扭曲了人的靈魂,比對社會絕望更可怕的,是來自于對自己本身的自甘墮落和徹底放棄。
2013年,繼《兄弟》之后,時隔七年,發(fā)表新作《第七天》。在長篇小說《第七天》中,余華更深刻的對現(xiàn)實中國做出了反思和批判,冷靜語言描繪荒誕現(xiàn)實之外,更是增添了一份敘事無力感。張清華教授在《余華長篇小說<第七天>學術研討會紀要》指出《第七天》對余華的語言無力感做出評價:“有人說余華的語言沒有力量,其實不僅僅是語言沒有力量,主人公整個人就沒有力量”,“我覺得余華是很形象地把一個正常人在當代社會里的那種無力感、那種無可奈何感,表達出來了,他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個死人,表達出來的那個絕望是很痛切的?!盵3]張清華教授還指出,余華的《第七天》具有“亡靈特性”。余華在處理生死兩隔時,其語言姿態(tài)是跟詩歌非常類似的,剛才大家也談到他的作品有詩的敘述品質(zhì),簡潔、濃縮,在敘述過程中情感的投入和他對情感的剝離,這兩者是合一的。這造成張力。一方面非常冷靜,有死后的敘述語勢和溫情,作者以某種張弛有度的、安靜的、超脫的調(diào)性展開敘述。
余華90年代至今的作品,總體上在冷靜客觀的語言書寫之余,一方面仍然執(zhí)著于中國現(xiàn)實的關照,另一方面,在荒誕人生之余依舊充滿著詩歌語言般的溫情脈脈。事實證明,路遙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90年代以來卻受到越來越多的好評,不能否認,路遙的誠懇的情感書寫和現(xiàn)實主義的樸素創(chuàng)作手法,實際上更能滿足市場經(jīng)濟下浮躁的讀者對于傳統(tǒng)文學背后情感價值的認同與回歸渴望。余華在90年代的困境和困惑,其實也是整個先鋒文學作家的困境和困惑。從這個方面看,先鋒小說的轉(zhuǎn)型,其根本意義在于標志著中國先鋒小說家開始從西方的影子下走出來,重新開始審視自身,面向本土。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啟蒙思想與外來的思維方式、表現(xiàn)手法相結合時,相伴而來的不光是先鋒小說的簡單轉(zhuǎn)型,更標志著作家自身和先鋒文學的發(fā)展與成熟。另一方面,小說可讀性的提升,思想表現(xiàn)的溫暖化,也激發(fā)了大眾的閱讀興趣。文學的形式歸根到底是為了思想內(nèi)容而服務的。余華在90年代的溫情回歸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重新關注,實際上對于先鋒小說的良性發(fā)展和人性啟蒙的傳播都是有利的,只是形式和思想這個天平到底怎么平衡,至今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1]余華.敘述中的理想[A].青年文學[Z].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
[2]余華.《活著》韓文版自序[M].南海出版社,2004.
[3]張清華.余華長篇小說《第七天》學術研討會紀要[J].當代作家評論,2013(6).
王雪梅(1990-),女,漢族,山東日照人,聊城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文體與語言研究。
I207.42
A
1006-0049-(2016)15-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