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蘇軾貶謫詩 逆境中磨練出的達觀

2016-02-04 12:46:35楊陽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貶謫交友變化

楊陽*

渤海大學(xué),遼寧 錦州121000

?

論蘇軾貶謫詩逆境中磨練出的達觀

楊陽*

渤海大學(xué),遼寧錦州121000

摘要:蘇軾,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一生漂泊,輾轉(zhuǎn)杭州、密州、黃州、儋州等地,遠離家鄉(xiāng)和朝堂。但他從不因失意而捶胸頓足,不因壯志未酬而悲痛,這是他與其他詩人的不同之處。在貶謫中,有的詩人郁郁寡歡,有的詩人仍有一腔壯志無處施展,只能“欄桿拍遍”。而他,仍不忘初心,心系天下蒼生,在徐州遇大水,于是廬于城上,組織抗洪;在黃州,因經(jīng)濟困窘而親自耕種,寫出了《東坡八首》一系列名作;在出任制誥兼侍讀時看到了浙西六州的災(zāi)情,寫下了《乞賑浙西六州狀》;在第二次出知杭州時,平抑米價。在疾疫侵襲時,出私帑金五十兩,置病坊,為災(zāi)民治病,在西湖堰塞時親至湖上相度籌措,掘西湖,挖六井筑成“蘇公堤”。他在其位謀其政,從不因自己被放逐而自暴自棄,失去對蒼生的熱愛與同情,他仍盡職盡責(zé)。除此之外,他還參禪、吟詩、交友,最后磨練出了達觀。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這既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jié),又是自嘲,不過這種豁達與從容是鐫刻在他的骨子里的,是他追求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的寫照。他的心境是如何變化的?這是我想要探究的。

關(guān)鍵詞:貶謫;變化;禪;生活態(tài)度;交友

一、變化因素——禪

蘇軾與蘇轍少年時在家鄉(xiāng)的天慶觀讀書,他們的啟蒙老師是道士,所以他自小受道教啟蒙,這也使他的一生對道教情有獨鐘,常穿道袍,游訪道觀。在《眾妙堂記》中他寫道“謫居海南,一日夢至其處,見張道士如平昔”,這就能表明道教對其影響之深,到其老年依舊記得老師的教誨。他的人生不只受道教影響,還有佛教。這從他的早期詩歌中就可以看出: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他把人生在世,漂泊不定,偶然留下的痕跡比作是飛鴻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可以看出他對人生無法預(yù)測的悵惘。使他想起少年時與弟轍在應(yīng)舉途中經(jīng)過一寺并宿其內(nèi),在寺廟墻上題詩的情景,感嘆老僧已逝,他與弟為仕途而分隔兩地,他也再沒有機會回到舊寺的遺憾之情,也透露出他對往日舊跡的深情眷戀。在這里,他把人生中所遭遇的事情都歸于偶然,有些許禪味。

蘇軾剛到杭州三日,就上山去訪僧,作了《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一詩,當(dāng)然這時候禪在他心里還是“名尋道人實自娛”,只有一點地位,并不深刻。

他不僅自己思考禪學(xué),還與僧人交往。熙寧五年,與文長老相識,并因是同鄉(xiāng)而關(guān)系親密:

萬里家鄉(xiāng)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

師已忘言真得道,我余搜句百無功。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江東。

前四句寫思鄉(xiāng)之情,與家鄉(xiāng)相隔萬里,無法歸去,鄉(xiāng)音已經(jīng)改變,但遇到了同鄉(xiāng)人,還是倍覺親熱,后四句在文長老面前說出心里話:文長老已成得道高僧,而自己除搜句作詩之外,一事無成,相比之下,滋生了失落之情。詩歌圍繞蘇軾的思鄉(xiāng)之情展開,或與同鄉(xiāng)人長談,或?qū)Φ玫类l(xiāng)僧贊賞艷羨,或?qū)ψ约喝胧藶楣賲s一事無成表示無奈,情真意切,這是蘇軾與文長老的第一次見面。第二次是在一年之后,有《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一詩,全詩流露出詩人的傷痛與對長老病臥,無法傳道的惋惜之情。

第三首作于此詩的后一年,這一年,文長老已經(jīng)去世:

初驚鶴瘦不可識,旋覺云歸無處尋。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

存亡慣見渾無淚,鄉(xiāng)井難忘尚有心。欲向錢塘訪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

這是與文長老交好的第三年,也是第三次為他題詩。沒想到文長老竟已去世。前四句像走馬燈一樣描繪了三年三次的相會:初見時老,再見則病,第三次竟已不在了,這一切都來得太快,像是彈指一揮間。詩中的老病死“三苦”與去來今“三生”相對,全是佛禪義理,說明人生命的短暫。后四句寫出自己已經(jīng)見慣了生命的消逝,但是會永遠記得文長老并懷念他,最后希望來世和文長老相見,再度為友,促膝長談,寄托了思念之情。此詩基調(diào)不甚悲傷,在簡明的表達中,既有灑脫曠達,又有佛家的參悟,足以表現(xiàn)蘇軾受佛道影響之大。

除文長老之外,蘇軾還與多位禪師交往,如參寥,他與參寥同游百步洪,之后又給他寫詩,也就是《送參寥師》,其中還用了大量佛語,1079年參寥經(jīng)過高郵時與蘇軾相會,蘇軾寫到“潛山道人獨何事,夜半不眠聽粥鼓”,在1083年參寥又從杭州來黃州看望蘇軾,他們一起吟詩作詩,一起郊游觀賞山水,一年之后才離開;此后蘇軾也常為他寫詩,可見兩人友情之深厚。

對禪道的探索和與僧人的交往對于蘇軾的心境的變化有促進作用,但并非是這一個因素。

二、變化因素——生活

蘇軾一生生活貧苦,但卻樂觀豁達,安于貧困但不囿于貧困。做官前期他一直想要施展他的才華,為民請愿,反對新法中對民不利之處,卻被王安石打壓,無奈之中只能乞求外任。烏臺詩案時,他寫下了“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的詩句,可以看出他困窘的狀況;詩案過后又寫出了“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幾維摩病有妻”的詩句:家貧不敢像陶淵明那樣休官回鄉(xiāng),現(xiàn)在做官只為養(yǎng)家糊口。但從此后幾十年的經(jīng)歷來看,蘇軾做官時仍在為民做事。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作了《初到黃州》一詩,描寫了蘇軾到黃州之后所看到的,也寫出了他復(fù)雜的心境,前四句是自嘲,笑自己這一生都為言事寫詩而獲罪,又為謀生糊口而忙碌,老了之后所做的事卻是荒唐的,黃州有好山好水好竹,深知江魚味美,只覺陣陣筍香,后四句說自己是被貶謫之人,還可以再分到朝廷的俸祿,實在慚愧。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蘇軾直面逆境的曠達胸懷,他苦中求樂,從平凡的景物里發(fā)現(xiàn)樂趣,表現(xiàn)出了他隨遇而安的豁達。他雖自嘲自傷,但不自暴自棄;雖怕朝廷降難,但不改初衷;雖苦悶難平,但善于調(diào)節(jié)。

蘇軾到黃州之后,住在定惠院中居住,常在欣賞風(fēng)景時抒發(fā)情感,因看到了院子里剛剛開放的花,便想到了去年和今年之事,滋生了孤獨之感;在《次韻前篇》中發(fā)出了“萬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瀉”和“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閑如啖蔗”的感慨,將年輕時和年老時做對比。之后的“饑寒未至卻安居,憂思已空今猶怕”又可以看到蘇軾驚恐后怕,僥幸復(fù)生的心情,在恐懼的同時,他還是希望能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時機。

在這期間,他開始鉆研佛法,思考人生,《題西林壁》應(yīng)運而生,這既是首寫景詩,又是首哲理詩,作于與參寥同游廬山時,前兩句寫出廬山不同的形態(tài)變化:橫著看時,山脈連綿成嶺,側(cè)著看時,像是一座座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時,它的樣子又各不相同,后兩句借景說理,說出自己對這一現(xiàn)象的感悟:為什么不知道廬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為自己身在其中,視野被眼前的山巒所遮擋,只是看到了很小一部分的景物,并不是全景,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我們的生活也如此,總有“一葉障目”的事情發(fā)生,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如果要看到實物的全貌,就要擺脫原有的思維和狹小的視野。

在到黃州的第四年,他的第四子蘇遁降生,他大擺筵席,并為他作詩,詩中說“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這其實是對自己這一生的嘲諷。世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會很聰明,他卻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愚鈍且笨拙,沒有災(zāi)沒有難的過完這一生。這表面上看起來是對孩子的希冀,可哪個父親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愚笨呢?也只不過是對現(xiàn)實的無奈罷了,詩中有玩世疾俗之意,更可以看出蘇軾對生活的熱愛和豁達的態(tài)度。

黃州是蘇軾詩作的高峰期,除黃州外,在惠州初食荔枝,寫了《荔枝嘆》,把荔枝贊為“尤物”,在享受美味時,他仍惦記辛勤勞作的百姓,他認為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不饑寒才是最好的祥瑞。在儋州時,他體察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人情,因海南人從來不過“寒食節(jié)”,自己只能去找符林喝酒,借此來思念家鄉(xiāng),懷念故人;他貧困,甚至到了“飲食不具,藥石無有”、“食芋飲水”的地步,然而即使這樣,對于內(nèi)心堅定的他來說,這些磨難也并不能真正擊垮他;遠在他鄉(xiāng),他也孤獨,于是在上元節(jié)獨坐;在《倦夜》中又長夜難眠,寫出了自己常年奔波,無法回歸故鄉(xiāng),年華老去,卻一事無成的悲憤之情;他雖悲憤,但仍熱愛生活,精于養(yǎng)生,在《汲江煎茶》中細心描繪自己在江邊汲水煎茶的過程。他說“人間有味是清歡”,也正是這么多年的感悟,他不愛濃烈的狂歡而愛清淡的歡愉,寄寓著他清曠的生活態(tài)度。清苦的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兩相交織,構(gòu)成了蘇軾的一生。

三、變化因素——交友

蘇軾有許多朋友,大多數(shù)都是在他貶謫地相識的,他們意氣相投,關(guān)系一直都很好,蘇軾每每與他們在一起時都要賦詩、游玩、長談。這在他孤獨的生活中添上了一抹色彩,經(jīng)營友誼,成為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離開密州,與趙成伯分別時寫下了《留別釋迦院牡丹呈趙倅》:

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護若重來,前度劉郎在千里。

意思是年年歲歲沒有窮盡,花每年都開得像今年一樣,可是人卻老了,后兩句用了崔護舊地重游卻不見故人的事情來做結(jié),喻來年趙成伯如果再來賞釋迦院的牡丹時,會想念在遠方的自己。這也明顯是對面寫法,正面應(yīng)是:當(dāng)在遠方的我看到牡丹盛開的時候,就會想起當(dāng)年和趙倅同賞牡丹的情景,想起趙倅在物是人非的地方思念我,我也同樣在遠方思念他。這可以看出蘇軾對朋友的重視。

他的詩中常用對面寫法,在《又送鄭戶曹》中,也用了這種寫法,“他年君倦游,白首賦歸來,登樓一長嘯:‘使君安在哉!’”這四句便是了。

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交三兩好友,會和百姓同樂。在和友人相處時,大多時候是戲謔和玩笑,如當(dāng)他喝酒時得知太守徐大受和通判孟震都不飲酒,于是為他們作詩調(diào)侃他們;他與廣州知州章質(zhì)夫相識,在謫居惠州時,章質(zhì)夫給他送酒,但是好久都沒有送到,于是蘇軾寫了《章質(zhì)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來詢問,這是他性格的幽默之處。

“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fēng)軒洗破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p>

事件的起因是章質(zhì)夫答應(yīng)每月給蘇軾送六壺酒,但送酒的小官吏不慎將酒壺跌破,導(dǎo)致酒未送到。蘇軾知道這件事后,戲作此詩相問,含有些許戲謔的成分,酒雖未送到,他仍在詩的最后表明自己章好意的感謝。蘇軾在惠州時生活困苦,酒肉匱乏,雖然這樣,他仍不失達觀的精神,原本遺憾的事情,卻被他拿來調(diào)侃,把遺憾轉(zhuǎn)化為了一件樂事,這也是他樂觀的一面。

在杭州時,與劉景文交好,常和他同游,寫詩勉勵他,膾炙人口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本褪撬麑憗砻銊顒⒕拔恼湎Т蠛脮r光,有高尚的品格,做一個堅定不屈的人。蘇軾對朋友的情誼之深在他的作品中都有體現(xiàn),一日劉景文到潁州去看望生病的東坡,東坡一下子從病床上坐起來,欣喜若狂,留下了《喜劉景文至》這首詩:

“天明小兒更傳呼,髯劉已到城南隅。尺書真是髯手跡,起坐熨眼知有無。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我聞其來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塵土惡,朝來清雨濯鬢須。相看握手了無事,千里一笑毋乃遷?

平生所樂在吳會,老死欲葬杭與蘇。過江西來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吳姝。

新堤舊井各無恙,參寥六一豈念吾?別后新詩巧摹寫,袖中知有錢塘湖。”

寫出了蘇軾對友人的到來的欣喜,剛開始難以置信,從病床上坐起來揉揉眼睛反復(fù)確認書信,確認之后歡天喜地的迎接,在詩的最后對景文說了自己百年后的打算,突出了他與劉景文的深厚情誼。

在貶謫期間,他通過與朋友相處來緩解自己不得志的愁苦之情,通過與友交談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友誼在他的人生中也占有很重的地位,對于他達觀態(tài)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對蘇軾來說,逆境并不能打倒他,相反地,他可以逆流而上,發(fā)現(xiàn)艱苦生活中的樂趣,使生活變得有滋有味。他通過參禪、交友等方式緩解愁苦,他可以“鬢絲禪榻兩忘機,憑君借取法界觀”,可以“人老簪花”,可以“聊發(fā)少年狂,千騎卷平岡”。在困苦時仍擁有樂觀的心,寫詩自嘲,開辟荒原,辛苦勞作,盡力為百姓做事。他不會因為生活的不圓滿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把人生看得清明,過得悠然。心境決定處境,對自由的追求決定遺世獨立的境界,從自請外任開始,便一步步形成了他達觀、堅毅的品質(zhì)。他在貶謫時所作的詩,也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在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他擁有了永恒的生命。他的成就,他的功績,他的樂觀精神和獨立人格已流芳百世,成為典范。

[參考文獻]

[1]高楊.宋代士人審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文藝評論,2012(6).

[2]宋永祥.論蘇軾詩詞的諧趣.樂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4(7).

[3]應(yīng)賢君.論蘇軾詩歌的理趣美.學(xué)術(shù)交流,2007(8).

[4]楊彥.淺談蘇軾詩中蘊涵的理趣,河南農(nóng)業(yè),2010(8).

*作者簡介:楊陽(1993-),女,漢族,遼寧盤錦人,渤海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xué)(師范)專業(yè),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4-0123-02

猜你喜歡
貶謫交友變化
交友啟事
閑談“交友”
蘇軾的貶謫生活
童話世界(2020年28期)2020-10-27 02:24:22
從9到3的變化
交友如擇居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10
交友之道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8
試論貶謫文學(xué)中的旅游因素
這五年的變化
特別文摘(2018年3期)2018-08-08 11:19:42
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6年1期)2016-05-30 11:04:40
宋代貶謫文學(xué)研究述論
论坛| 青铜峡市| 女性| 陇南市| 株洲市| 贡山| 惠安县| 拉萨市| 阿拉善左旗| 湟源县| 河西区| 海兴县| 西青区| 阳曲县| 禄劝| 清河县| 北京市| 城口县| 龙山县| 临安市| 龙井市| 抚松县| 鄂温| 常德市| 邢台市| 彭山县| 五莲县| 莆田市| 交口县| 辰溪县| 武安市| 平南县| 荃湾区| 林州市| 江津市| 措勤县| 桐城市| 惠安县| 兴化市| 安国市|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