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涵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
在聲樂教學中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的差異
周 涵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摘要】民族聲樂藝術的雛形,起源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秧歌劇,隨著新歌劇、新民歌的出現,以及音樂界對于民族聲樂的重視,民族聲樂獲得了很大的發(fā)展,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演唱風格,與西洋聲樂并存。美聲唱法起源于西歐古典聲樂的傳統(tǒng)唱法,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我國,美聲唱法傳入我國后,推動了我國民族聲樂發(fā)展的多元化,對我國聲樂教育事業(y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民族聲樂;美聲唱法;差異
民族聲樂,是我國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它汲取了其他姊妹藝術的長處,創(chuàng)造出的音樂作品語言生動,感情質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美聲唱法傳入我國后,對于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民族音樂不僅吸收了美聲唱法對于氣息共鳴的把握,還吸收了美聲中的胸腔共鳴,增強了聲音的穿透力,迸發(fā)出新的藝術力量。本文簡要探討了在聲樂教學中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的差異。
(一) 咬字吐字方面存在的差異
歌唱民族聲樂作品時,歌唱者不僅要聲音明朗、脆亮,還必須在演唱過程中吐字清晰。美聲唱法采用的是開口唱法,元音發(fā)音在口腔后部,通過調整口型,打開口腔確保發(fā)音準確清晰。美聲唱法聲音的追求講求圓潤豐滿,在演唱過程中不僅要求吐字清晰,還要求聲音的共鳴。雖然對聲音的追求不同方面,民族聲樂和美聲唱法存在差異,但是,二者在咬字吐字方面是一致的,都要求要吐字清晰準確。
(二) 在氣息的運用方面存在差異
我國的民族聲樂和美聲唱法,在氣息的運用方面都比較重視。要想在演唱過程中保證音質,一定要做到氣息使用得當。我國的民族聲樂,在演唱過程中氣息的運用比較靈活,要求氣沉丹田,靠氣息來調整音色和力度,以此來表達音樂的情感。演唱民族聲樂,可以在句子或詞語中間換氣,可以適當的調整氣息,這樣,更有利于改變音色,表達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美聲唱法對氣息有著嚴格的要求。在演唱過程中,句子中間不能有間隔,不允許在句子或詞語中間換氣,要想換氣,必須唱完整個句子。所以,美聲唱法的氣息,主要是來自腹腔和胸腔,這樣,可以保證氣息的飽滿祀深沉。
(三)共鳴運用存在的差異
我國的民族聲樂,比較講究鼻腔和頭腔共鳴,在演唱過程中,追求聲音明亮、集中的效果。因此,我國的民族聲樂演唱,聲音聽起來比較靠前,主要在口腔前部,歌唱民族聲樂作品時,通過改變喉嚨的大小和位置,就可以改變聲音,以此與高音形成對比,如民間的山歌小調,就是通過這種方法突出民族色彩。而美聲唱法則要求拉長聲音管,保持低喉位,運用這種方式演唱,更有利于共鳴。頭腔共鳴可以變現高聲,胸腔的共鳴,有利于營造一種低聲的效果,胸腔和咽腔共鳴,對中聲的表達有很大的幫助,隨著共鳴區(qū)的變化,演唱者可以擴大音域,充分運用共鳴,提高音質,實現真假聲的變換,同時,通過共鳴,也可以減輕喉嚨和聲帶的負擔。
(一)美聲唱法呼吸與共鳴的借鑒
從體裁上分,中國的民歌,大致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號子,一類是山歌,一類是小調。勞動號子,起源于人們的勞動生活之中,是伴隨著勞動歌唱的歌曲,所以,勞動號子以吆喝,吶喊為主,聲音粗狂豪邁,音樂堅實有力。例如:《船工號子》是一首大家比較熟悉的藝術化了的號子,歌唱此首歌曲,無論是開始部分,還是結束部分,都給人一種音域寬廣,高亢,嘹亮的感覺。聲音始終處于高音區(qū)域。在訓練學生聲音力度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借鑒美聲唱法拉長聲音管,保持低喉位,混合共鳴的運用,還要借鑒其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讓學生們在演唱中激情投入,聲腔緊密結合,借鑒美聲唱法的“深氣息”、“大通道”呼吸與共鳴,借助民族呼喊,吼叫似的自然聲腔,這樣,演唱出來的聲音,既有彈性又具有穿透力??梢赃_到聲情并茂的境界。
(二)美聲唱法真假聲混合的借鑒
山歌聲音高亢、嘹亮、節(jié)奏自由,是勞動人民在山野里勞動時表達內心思想的一種歌曲。不同地域,山歌的風格不同,演出特色各異,如《信天游》、《小河淌水》、《太陽出來喜洋洋》等,除了演唱方法多樣化,潤腔、發(fā)聲狀態(tài)也存在差異。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幫助學生正確使用發(fā)音方法,以免在演唱中出現聲音嘶啞、高音費力、氣息不穩(wěn)等問題。在訓練學生演唱山歌過程中,如果我們借鑒美聲唱法的真假聲混合,就可以實現高,中,低三個聲區(qū)位置的統(tǒng)一。因此,在演唱民族聲樂作品時,教師要訓練學生合理運用真假聲混合,以更好地調節(jié)音量、音色、 音高。
(三)美聲唱法的吐字咬字的借鑒
小調又叫做“小曲”,是在城鎮(zhèn)中流行的歌曲,小調的聲音特點比較特殊,不僅曲調抒情流暢,樂曲節(jié)奏勻稱整齊,而且所表達的感情委婉細膩,整體結構規(guī)整均衡。如《茉莉花》、《小白菜》等。傳統(tǒng)的民間小調,歌唱者發(fā)出的聲音比較單薄,唱出的字在口前形成共鳴,導致高音唱起來又尖又緊,這樣的吐字方式,聲音沒有彈性。在演唱訓練中,我們可以根據小調的特點,借鑒美聲的吐詞咬字方法,讓學生將口型呈橢圓形,將元音發(fā)音位置放到口咽部位,這樣,不僅可以使喉頭穩(wěn)定,還可以加大口咽腔的共鳴。這樣,可以更好的調整音色,使音色圓潤甜美。
我國民族眾多,民族聲樂作品浩如煙海,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怎樣選擇風格迥異的演唱曲目,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是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了解不同體裁,不同題材民歌作品的演唱風格,以力求學生在充分了解音樂作品后,借鑒美聲唱法,更好、更準確地表現作品。
參考文獻
[1]施啟龍.淺談美聲唱法與當代民族唱法的融合[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2(01).
[2]彭芳.論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7).
[3]鄭寶華.中國民族聲樂與美聲唱法之比較研究[J].中國音樂,2012(01).
[4]楊曉青.“民族唱法”對“美聲唱法”的借鑒與四大不同[J].美與時代,2011(03).
[5]王煒,王柳丁,劉文靜.美聲唱法對中國聲樂藝術的影響和發(fā)展[J].大眾文藝,2014(10).
作者簡介:周涵(1982—),女,漢族,湖南省冷水江人,碩士,講師,就職于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系。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