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海美 王志軍周建芝(華北理工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臟不良事件隨訪
薄海美王志軍1周建芝2(華北理工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關鍵詞〕冠心病; A型性格;主要心臟不良事件
1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2華北理工大學校醫(yī)院
第一作者:薄海美( 1982-),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診斷學教學及冠心病防治研究。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動脈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一起統(tǒng)稱冠心病( CHD)〔1〕。目前CHD被公認為心身疾病,與個體的性格有明顯的關系,尤其與A型性格密切相關〔2,3〕。本研究分析A型性格與CHD患者發(fā)生不良事件( MACE)的關系。
1. 1病例選擇選取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在河北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的281例CHD患者,男128例,女153例。分為A型性格162例和B型性格119例。對281例CHD患者跟蹤隨訪1年,分析A型性格CHD患者與發(fā)生MACE的關系。
1. 2性格類型檢查應用張伯源主持的全國性協(xié)作組修訂的A型行為類型量表進行行為類型的測查,判斷A型性格和B型性格( B型性格是對A型性格而言,采取排除法)。
1. 3健康教育的干預將162例A型性格CHD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健康教育干預組各81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和護理,而對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的治療和護理基礎上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
1. 3. 1健康教育的方式對干預組每周進行1~2次健康教育,在每天常規(guī)輸液治療工作結束后,責任護士在病床旁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單人健康教育和指導。
1. 3. 2健康教育的內容規(guī)范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 CHD的原因、危險因素、主要癥狀,CHD的自我救護、規(guī)范用藥、治療方法、日常保健知識。
1. 3. 3健康教育的方法
1. 3. 3. 1身心的放松訓練使患者以放松的心情躺在舒適的床上,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放松練習,有順序地自上而下收縮、放松各組肌肉,使全身肌肉得到松弛,使其情緒穩(wěn)定,松弛緊張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并使之趨于平衡,預防或減緩CHD的發(fā)生。
1. 3. 3. 2家庭的關心及情感支持對患者的親屬進行CHD疾病知識講解,指導其關心幫助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間讓其親屬或朋友多與患者交談,解決患者的疑慮和實際困難,為患者提供持續(xù)的情感支持,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愿意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提高治療效果。
1. 4患者出院后的隨訪出院時囑患者定期復查、規(guī)范用藥,并隨訪1年記錄患者癥狀、用藥、病情變化等情況。其中病情平穩(wěn)指患者心電圖無明顯進展性改變,且無明顯心絞痛癥狀或患者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 SAP)。病情惡化包括發(fā)生: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UAP)、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猝死( SD),將此三者定義為本次研究隨訪的MACE。追蹤隨訪1年,記錄A型性格CHD患者中發(fā)生MACE的例數(shù);分析A型性格與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關系。
1. 5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χ2檢驗。
CHD患者中,A型性格CHD患者1年內MACE的發(fā)生率( 49/162,30.2%)明顯高于B型CHD患者( 24/119,20.2%,χ2=3.624,P=0.038)。說明A型性格是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危險因素之一。隨訪A型性格CHD患者1年,健康教育干預組的MACE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25.9%( 21/81) vs 34.6%( 28/81),χ2=1.434,P=0.152〕,可見健康教育干預并未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提示A型性格是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危險因素。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隨訪1年MACE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但是結果尚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健康教育干預并未改善患者的預后。究其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說明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根本途徑,另一方面可能與本次研究樣本量不足及隨訪時間較短有關系。今后需深入研究CHD與患者性格類型關系的可能機制,并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深入探討性格類型及健康教育干預對CHD預后的影響,從而綜合評價心理社會因素對于CHD的影響。“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要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生活方式,作為醫(yī)務工作者,既要重視血壓、血脂、血糖等CHD傳統(tǒng)危險因素的防治和監(jiān)測,又要重視患者的性格類型的評估和干預,從而真正做到對CHD患者的綜合、全面的治療。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274.
2夏朝云,王東波.325例冠心病患者易感性格量表調查分析〔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0; 9( 2) : 129-30.
3龔耀先.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 133-42.
〔2014-08-16修回〕
(編輯安冉冉/曹夢園)
通訊作者:王志軍( 1970-),男,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主要從事心血管病研究。
基金項目:唐山市科技局項目( 08130207a)
〔中圖分類號〕R541.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 2016) 02-0458-02;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6. 02. 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