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紅 張 波 王文義
(吉林大學第四醫(yī)院(一汽總醫(yī)院)中醫(yī)科,吉林 長春 130011)
?
常見中藥引起腎損害的預防措施及護理
郭小紅 張 波 王文義
(吉林大學第四醫(yī)院(一汽總醫(yī)院)中醫(yī)科,吉林 長春 130011)
【關鍵詞】中藥;腎損害;預防措施;護理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yī)中藥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獲得了很好的療效,已越來越受到世人的矚目。但“是藥三分毒”,凡是藥物,無論西藥還是中藥,都存在不良反應。西藥的不良反應是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已有較強的防范意識。而對于中草藥,許多人認為,中藥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動物,絕對安全,不存在不良反應。從而導致了人們隨意使用中藥,造成了許多不良反應[1-8]。尤其是中藥造成的腎臟損害,近年報道已日趨增多,已引起國內外各界的廣泛注意。因此,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中草藥的腎毒性,掌握其防治措施,很有必要。這就需要我們臨床工作者合理用藥,并對患者加強健康宣教工作。下面就對能導致腎損害的常見中藥的應用及預防護理論述如下。
有毒中藥可直接損害腎臟,導致腎功能和腎組織結構的改變(急性腎小管壞死)而造成腎損害,輕型病例可有蛋白尿,尿中紅細胞和管型排出增多,尿量減少,并有氮質血癥的發(fā)生。重型表現為尿少或無尿。停藥、早期預防和護理有可能恢復。
雷公藤:具有消炎,止痛和免疫抑制作用。有毒成分為雷公藤生物堿。常規(guī)劑量為[1mg/(kg?d)],中毒者多為過量應用,也可以累計中毒。關木通:具有瀉火行水,通利血脈的作用。有毒成分為馬兜鈴酸與木通堿。常用劑量為3~6 g,超量可導致腎損害。朱砂:又稱辰砂、赤砂、汞砂,具有鎮(zhèn)靜安神,清熱解毒,明目的作用。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汞是腎毒性最大的重金屬之一。服藥時間稍長(約10 d)可導致蓄積中毒。蒼耳子:具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能。常用量為3~10 g,中毒量為30 g以上。有毒成分為蒼耳子毒苷??蓪е录毙阅I功能衰竭,也可直接損害腎小球。白頭翁: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有毒成分為白頭翁素及三萜皂苷。常用量為10~15 g。中毒量為30 g以上。可引起腎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煎劑比較安全。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益母草堿,水蘇堿與多種生物堿。常用量為12~30 g。中毒量為90 g以上。大劑量服用可致腎功能衰竭。雄黃:具有燥濕、祛痰、殺蟲解毒之功。其有毒成分為二硫化二坤。常用量為每次0.2~0.4 g,日服二次,可造成腎小管和腎小球的直接損傷。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有毒成分為苦參堿及金雀花堿。常用劑量為3~10 g,中毒劑量為12 g以上,不宜久煎,并慎與大黃合用。蜈蚣:具有敗毒抗癌,熄風解痙,退炎治瘡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組織胺樣物質溶血性蛋白質。中毒量15 g以上。馬錢子:具有散血熱,消腫止痛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番木鱉堿。1日內服量0.3~0.6 g,中毒量為1.5~3.0 g??蓪е履I小管的損傷。因其在體內排泄較慢,有蓄積作用,故常服、久服可蓄積中毒。生藥7 g即可致死。治療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應慎用。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原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桂皮醛。常用量2~5 g,中毒量15 g以上,可直接損傷腎小球。并可蓄積中毒。蘆薈:具有瀉下通便,清肝,殺蟲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蘆薈苷和蘆薈大黃素。常用量1~2 g,中毒量9 g以上,宜入丸劑,不入湯劑??蓪е履I臟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泄熱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苷類生物堿。常用量10~15 g,中毒量30 g以上。過量可直接損害腎小管,不宜鮮用、生用。廣防己:具有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漢防己堿、馬兜鈴酸和酚性生物堿。常用量6~9 g,中毒量30 g以上??蓪е麻g質性腎炎,也可直接損傷腎小球,致使腎小球變性、壞死,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也可直接損傷腎小管。馬兜鈴: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腸消痔之功能。其有毒成分為木蘭堿和馬兜鈴酸。常用劑量為3~9 g,中毒劑量為30 g以上。可引起間質性腎炎及腎小球病變,不可生用。川楝子:具有行氣止痛,殺蟲之功效,其有毒成分為川楝素。常用劑量為5~10 g,中毒劑量為生用6~8 g,炒用30 g以上。可導致腎小管的直接損傷。檳榔: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虐的功效。其有毒成分為檳榔堿。常用劑量為10~30 g,中毒劑量為60 g以上。可引起腎實質的損害,出現腎炎樣改變。不宜空腹服用。山慈姑: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其有毒成分為秋水仙堿。中毒劑量為15 g以上,可損傷腎小管,出現腎炎樣改變。斑蝥:具有破血逐瘀,散結消徵,攻毒蝕瘡的功效。其有毒成分為斑蝥素。常用劑量為0.03~0.06 g/d,分3次服。內服中毒量為0.6 g以上,致死量1.5~3 g,外用致死量為15 g。直接損傷腎小管,可引起廣泛的近曲小管壞死;直接損傷腎小球,損傷腎實質細胞,引起腎小球變性壞死,導致腎功能衰竭。小劑量即可損傷腎小球,中毒量主要損傷腎小管。另有些中成藥如龍膽瀉肝丸、冠心蘇合丸、排石顆粒(用于治療泌尿系統結石)、耳聾丸、婦科分清丸和分清止淋丸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腎損害,應引起注意,及時預防與護理。
首先我們應加強中草藥藥理研究,掌握有毒藥物的應用劑量,進一步加強中藥知識的科普宣傳,提高臨床工作者及患者對合理使用中草藥的認識。其次不可輕信民間傳方,如民間流傳魚目可清熱,明目等,避免用雄黃煎食物的習俗等。使用質量好的中草藥,不用有污染的中草藥。并應注意中藥的安全使用計量及正確的煎煮方法,避免中草藥超量使用。如木通,藥典記載使用劑量為6~9 g,益母草用量為15~30 g。而益母草引起的腎損害,用量多在60~120 g。注意部分中藥有特殊的煎煮時間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時間越長,則不良反應越強。煎藥器具不當,也是制毒途徑之一。應避免用鉛鍋,鐵鍋煎藥。對于有些慢性病確實需長期服用中藥時,應充分了解所含藥效成分的排泄半衰期及體內代謝過程,為了避免蓄積中毒,對于有蓄積中毒可能的藥物應盡量采用少量、間斷服藥的方法。并應了解患者的腎功能,如應用腎毒性很強的中藥,則應用藥物之前必須檢測尿常規(guī)及腎功。服藥期間也要進行監(jiān)測,腎功不全者禁用。同時應注意患者年齡、性別及生理情況。對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應慎用或不用中草藥。掌握常用中草藥的常規(guī)用藥劑量。
做好一般護理:病室應安靜、整潔、溫濕度適宜、空氣流通,光線柔和。中草藥引起的急性腎損害后的病情觀察:應觀察患者小便的色、質、量,次數。記錄24 h出入量。定時測肢圍,體質量。觀察神志、呼吸、血壓、心律,嘔吐情況。若見患者少尿或尿閉??谟心蛭稙榧毙阅I功能衰竭表現及時通知醫(yī)師。
飲食護理:應指導患者合理膳食,急性腎功能衰期,給予高糖,高熱量,多維生素清淡飲食。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少尿,心力衰竭者應給予低鹽飲食(<5 g/d)。慢性腎炎者給予高蛋白飲食(20~40 g/d)。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應給予低蛋白飲食(<20 g/d)。中藥引起腎損傷患者飲食。還應粗細相宜。寒熱相適,素葷搭配;比例適當,三餐安排合理,忌肥甘厚味。
心理護理:中藥引起腎損傷后患者可有焦慮,恐懼心理及對中藥產生長期抵觸心理。護士應向其講解中草藥治愈疾病的成功案例,解除患者顧慮,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避免過勞:中藥引起腎損傷后,患者自感身體軟弱無力,抵抗力下降,動則氣喘,心悸,應避免久立,久行,避免神勞。
參考文獻
[1] 黃琛,錢海凌,李麗,等.活血利水中藥復方改善高血壓病早期腎損害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2):144-145.
[2] 丁啟.自擬中藥滋腎化濁方治療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2,24(1):41-42.
[3] 張紅,徐學功,舒惠荃.補脾益腎中藥對阿霉素誘導大鼠慢性腎損害腎組織p21和TGF-β1的影響[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5(10):893-895.
[4] 王慶華,高鳳萍.中藥調壓保腎湯輔助治療高血壓腎損害的臨床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2):442-443.
[5] 曹西田,蔣瑩輝,李松.中藥外敷治療藥物性腎損害1例[J].河南中醫(yī),2014,34(10):1997-1999.
[6] 劉靜.中藥治療抗結核藥所致腎損害的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3,35(5):32.
[7] 袁月紅.自擬中藥滋腎化濁方治療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臨床預后研究[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4,10(3):91-92.
[8] 尹世強,鄒愛英,劉秀書,等.中藥導致腎損害相關性分析及預防[J].天津藥學,2013,25(4):55-57.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7-0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