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韜 鐘小雪 指導 何慶勇(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
何慶勇副教授應用薏苡附子散治療胸痹心痛的思想初探*
楊韜1,2鐘小雪1,2指導何慶勇1△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何慶勇副教授在經(jīng)方治療胸痹心痛方面頗有心得體會,常用薏苡附子散來治療胸痹心痛(寒濕阻痹證)。在學術觀點上,何慶勇副教授特別強調(diào)“方證辨證”“謹守原方原量”“注重經(jīng)方疊用”3個方面;在運用技巧上,何慶勇教授非常注重“緩急”二字的把握。臨床上,何慶勇教授運用這些經(jīng)驗不僅治病所愈頗多,而且價廉效宏,深得患者認可。
何慶勇薏苡附子散胸痹心痛“緩急”的理解方證辨證劑量經(jīng)方疊用
薏苡附子散出自《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常用來治療胸痹心痛(寒濕阻痹證)。胸痹是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平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胸痹心痛是在胸痹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成的一種嚴重病證[1],主要涉及西醫(yī)的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的副主任醫(yī)師何慶勇教授酷愛中醫(yī),矢志岐黃,尤善經(jīng)方,在經(jīng)方治療多種疾病方面頗有建樹,特別對于疑難雜癥,屢起沉疴,頗有臨床心得。筆者有幸跟隨何慶勇教授學習,發(fā)現(xiàn)其運用薏苡附子散治療胸痹心痛,常有價廉效宏之功而得到患者贊賞。現(xiàn)將其學術思想總結(jié)如下,以饗同道。
醫(y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中講“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何師認為臨床上要使用薏苡附子散,重點就是把握“緩急”二字。關于“緩急”的解釋有以下5種觀點:1)當“時緩時急”講。如清·程林在《金匱要略直解》所說“寒邪客于上焦則痛急,痛急則神歸之,神歸之則氣聚,氣聚則寒邪散,寒邪散則痛緩,此胸痹之所以有緩急者,亦心痛去來之意也”,程林認為此處“緩急”乃時發(fā)時止,時緩時劇之意。2)當“四肢筋脈拘緊”講。代表醫(yī)家有清代的徐彬和尤怡等。徐彬曾在《金匱要略論注》中說“緩急是肢節(jié)之筋有緩有急,乃胸痹之邪,淫及于筋也”,認為“緩急”是邪氣及筋所致的筋脈拘緊;尤怡則在《金匱要略心典》中指出“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陽痹不用,則筋失養(yǎng)而或緩或急,所謂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者是也”,認為“緩急”是筋脈失養(yǎng)所致的筋脈拘緊。兩者認識上雖有所不同,但都認為“緩急”是胸痹而兼有的手足拘緊。3)當“口目有急有緩,且偏痛一側(cè)”講。以清代鄒潤安為代表。鄒潤安在《本經(jīng)疏證》中說“筋之系頭項手足者,即為引縱……亦非引即縱,非縱即引,又未必乍縱乍引……然而五臟六腑之寒氣……寒沖于左,逼熱于右,則左急而右緩;寒沖于右,逼熱于左,則左緩而右急”。鄒氏認為“緩急”指的是口目有急處有緩處,且有左右疼痛緩急交錯。4)當“急癥”講。代表醫(yī)家如清代的周揚俊。周氏在《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中指出“胸痹緩急者,痹之急證也”。他認為“緩急”是由胸陽不振,寒濕痹阻所致的急危重癥。5)此外,當代醫(yī)家劉渡舟認為“緩”字為緩解之意,是指治法,劉認為“緩急,指治法要緩解胸痹急劇疼痛”[2]。何慶勇教授認為第一種解釋比較符合臨床實際,即“緩急”二字是“時緩時急”之意。薏苡附子散主治的患者多為陽虛濕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患者癥見胸痹心痛,遇寒濕加重,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周身困倦乏力,食少眠差,舌淡苔白膩,脈緩。此類患者遇寒濕之邪,如陰雨天或霧霾天等,則胸悶、心痛發(fā)作;若無寒濕之邪來犯,則胸痹、胸痛不發(fā)作,病情平穩(wěn)。
薏苡附子散以薏苡仁、附子二藥成方?!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薏苡仁為上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而附子為下品,“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3]。何慶勇教授認為薏苡附子散中薏苡仁除濕,附子溫陽,二藥配合,可除寒濕之痹。且薏苡仁甘而微寒,恐有助寒之弊,附子辛溫可制薏苡仁之寒,二藥合用,溫涼相配,辛甘相化,共奏扶陽通痹之功。
2.1方證辨證方證辨證是《傷寒論》的精髓。方,指經(jīng)方,一般專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所載方劑;證,是指《傷寒雜病論》的證,是指證候,是用以反映疾病痛癢的客觀“驗證”[4]?!胺阶C”就是經(jīng)方的適應證,如桂枝湯證、柴胡湯證。方證辨證就是辨某方證以及人體發(fā)生病情時整體反映的證候。只要這兩個證相對應,即可治療,不必拘泥于西醫(yī)是何種疾病[5]。經(jīng)方立法嚴明,用藥嚴謹,只要辨之得當,常常效如桴鼓。何慶勇教授深諳方證辨證之道,他認為方證辨證是用經(jīng)方治療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的核心就是還原仲景當年看病用藥的現(xiàn)場,還原仲景當時的辨證思路,拂去眾多繁瑣而不實用的過程,直接切中疾病要害,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在臨床上,何師堅持方證辨證,所治眾多。
至于薏苡附子散的方證,歷代經(jīng)方大家有自己的見解。清·高學山認為薏苡附子散的方證是:喘息咳唾,背痛短氣,及不得臥,有時而發(fā),有時而急[6];當代經(jīng)方大家馮世綸、張長恩則認為是:寒濕痹痛,時緩時急者[7];日本漢方學家尾臺榕堂認為薏苡附子散的方證是:胸痹,痛有休作緩急者或一身痹而惡寒,或身體浮腫疼痛者[8]。何慶勇教授以多年臨床經(jīng)驗總結(jié),認為薏苡附子散的方證是:胸痛、胸悶,遇寒遇濕(陰雨天)加重。
在臨床上,何慶勇教授常常據(jù)證用方,即有是證,用是方。如對于胸痹的治療,何師常以瓜蔞薤白白酒湯為基本方,用治胸痹見短氣者;如若患者有胸痛徹背,不得平臥,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但若胸前疼痛為牽涉痛,則可以考慮用桂枝生姜枳實湯;而胸痹時輕時重,遇寒濕加重者則用薏苡附子散。可見,何慶勇教授在治療疾病時,會根據(jù)不同的癥狀而對方子加以適當調(diào)整,且多為整個方子的調(diào)整,少有單味藥的加減。胸痹者,多有陽氣不能外達,而用瓜蔞薤白白酒湯,主要運用薤白和白酒通達陽氣之功,以及瓜蔞寬胸之用。而如若有時輕時重,甚或遇寒遇濕加重者,在前證的基礎上,又有了陽氣受損,寒濕內(nèi)盛之弊,此時運用薏苡附子散則更有效。即見到胸痹心痛患者,若兼有癥狀時輕時重,遇寒遇濕容易加重的情況,只要舌脈大致吻合,便可以直接使用薏苡附子散治療,而不必再從臟腑、經(jīng)絡以及氣血陰陽辨證分析一遍。而患者表現(xiàn)的這一系列癥狀可以稱為“薏苡附子散證”。凡是符合薏苡附子散方證者,無論是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冠心病心絞痛還是急性心肌梗死均可用薏苡附子散治療。何慶勇教授這樣的辨證分析思路簡捷有效,便于臨床使用。
2.2注重藥物劑量“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量”。藥物劑量會直接影響效果,甚至改變治療方向。如桂枝湯主要用于太陽傷寒表虛證,其中桂枝是三兩。如果桂枝量改成五兩,就變成了桂枝加桂湯,主要應用于誤用溫針或者發(fā)汗太過而發(fā)的奔豚氣。何師認為,應用經(jīng)方治病的另一關鍵就是藥物劑量,要盡量還原到原方原劑量,不能擅自更改藥物劑量,更不能隨意增減藥味。經(jīng)方立法之嚴明,用藥之嚴謹,非一人一時之力可超越,如果拘泥于后人定下的藥物計量標準,不敢有任何逾越,因而減少藥物用量或更改藥物用量比例,往往難以體會到仲景當年用藥的真諦,造成經(jīng)方無效的假象?!督饏T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中對薏苡附子散用量的記載為:“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據(jù)考證,漢代的一兩相當于13.8 g左右[9],附子一枚中等大小的約為14.2 g[10],所以,運用薏苡附子散時應注意:薏苡仁與附子的用量比例應控制在5∶3左右。臨床上,何師的常規(guī)用量是:薏苡仁15~50 g,附子9~30 g。
另外,何師運用薏苡附子散的經(jīng)驗是,若是寒重甚者,癥見惡寒怕冷,喜蜷縮,胸腹冷痛、關節(jié)疼痛屈伸不利,得溫痛減,遇寒加劇,舌淡苔白,脈緩澀,則可以加大附子的劑量,一般附子用15~45 g,薏苡仁用10~30 g。但考慮附子有毒,何師在運用時,附子量常從10 g開始,如患者感覺良好,服藥后無舌麻情況(以舌麻為度[11]),可以酌情逐漸加大附子劑量至起效。若是濕重甚者,癥見頭暈頭脹,身體困重,納食不香,大便黏滯,小便混濁,婦人見白帶穢濁,舌苔膩,脈濡緩,則可加大薏苡仁的用量,一般薏苡仁用20~60 g,附子用10~15 g。此處需要說明的是,根據(jù)國家2002年2月下發(fā)的《衛(wèi)生部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薏苡仁屬于藥食同源的植物,所以可放心大劑量使用。
2.3經(jīng)方疊用經(jīng)方疊用是方劑應用的特殊形式,是在中醫(yī)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將兩首或兩首以上經(jīng)方相合為用。它可以增加臨床療效,擴大治療范圍,在疾病復雜多變的境況中,力求達到全面、準確、理想的治療效果[12]。何師臨床上擅長經(jīng)方疊用,抓主癥,疊用2~3個經(jīng)方,疊用后療效更加明確、見效更快。根據(jù)何師的經(jīng)驗,若癥見心下悸,煩躁,肢厥,而小便不利,舌淡少苔,脈沉細者,則合用茯苓四逆湯以回陽救逆,安神定悸;若癥見心中悸,煩躁,腹中急痛,體瘦,舌淡苔薄白,脈弦澀者,則合用小建中湯以溫中補虛,緩急止痛;若癥見小便不利,小腹硬滿,渴不欲飲,舌苔白滑,脈浮數(shù),則可合用五苓散溫陽利水。若癥見心煩,腹?jié)M腹痛,便溏,舌紅苔薄白,脈數(shù),則可合用梔子干姜湯以清上溫下,清心散寒。
患某,女性,49歲,2015年10月23日初診?;颊?年前快走或活動后30 min出現(xiàn)左胸前區(qū)不適,以胸悶、牽涉痛為主,每次持續(xù)1~2 s,服用復方丹參滴丸罔效,夏天或晴天癥狀較輕,冬天或陰雨天加重。近1周諸癥加重,快走30 min即感心前區(qū)疼痛伴全身乏力;甚為苦惱,遂前來求治。刻下癥見:活動后胸悶,心前區(qū)疼痛伴全身乏力,遇冷或陰雨天加重,后背沉,大便2~3次/d,偏稀;夜尿1次;納可,寐安;形體中等偏胖,舌暗紅,苔薄黃,脈沉。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廣泛T波倒置,低平。西醫(yī)診斷為: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中醫(yī)診斷為:胸痹心痛。辨證為薏苡附子散證,方用薏苡附子散:炒薏苡仁35 g,黑順片20 g(先煎1 h)。3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早、晚溫服?;颊咴V服1劑中藥后胸悶、胸痛即減輕,快走30 min無明顯不適。2 d后諸癥痊愈,自訴加速快走1 h也無胸悶胸痛,亦無疲勞感。
按語:本案中患者癥見活動后胸悶,心前區(qū)疼痛,遇冷或陰雨天加重,后背沉,大便2~3次/d,偏稀。從病機角度,寒濕之邪客于胸中,加之患者心陽不振,則胸悶,甚則心前區(qū)疼痛,遇冷或陰雨天加重;濕邪阻滯周身氣機,則出現(xiàn)困倦乏力,后背沉;寒濕困脾,脾陽不足,失于運化,則出現(xiàn)大便偏稀;證屬胸陽不振,寒濕痹阻。從方證角度,患者癥見活動后胸悶,心前區(qū)疼痛,遇冷或陰雨天加重,符合薏苡附子散的方證,故辨證為薏苡仁附子散證。單用薏苡附子散方,謹守仲景原方用量,一劑即見效,2 d即痊愈,方證辨證之妙,經(jīng)方之奇,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
[1]周仲瑛.中醫(yī)內(nèi)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135.
[2]劉渡舟.金匱要略詮解[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88.
[3]清·孫星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
[4]劉渡舟.方證相對論[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3-5.
[5]陳雁黎.胡希恕傷寒方證辨證[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5:14.
[6]高學山.高注金匱要略[M].上海:上海衛(wèi)生出版社,1956:111.
[7]馮世綸,張長恩.解讀張仲景醫(yī)學——經(jīng)方六經(jīng)類方證[M]. 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252.
[8]日·尾臺榕堂著;徐長卿點校.類聚方廣義[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147.
[9]何慶勇.傷寒論鈐法[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5:8-51.
[10]韓美仙.基于藥物重量實測的經(jīng)方本原劑量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05-11.
[11]劉沛.附子中毒與排病反應辨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9:164.
[12]何慶勇.經(jīng)方疊用[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2-10.
R249.8
A
1004-745X(2016)05-082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5.0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1202803);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ZZ0908023)
△
(電子郵箱:heqingyongg@163.com)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