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敏
?
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
胡亞敏
要建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需要對“民族”及其相關問題作重新審視和辯證研究。首先,對“民族”概念加以考辨,厘清不同術語的邊界;其次,針對研究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的不同聲音,提煉出馬克思恩格斯有關民族理論的觀點和方法;再次,為“民族”概念正名,“民族”不等于閉關自守,也不是回到過去,更不是用集體壓制個人?;诖耍x予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觀以新的理論特質:民族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民族的核心在于文化,民族與人民同構,中國形態(tài)民族維度的視域即文化身份和價值尺度??偠灾瑢Α懊褡濉钡闹匦玛U釋和民族之維的提出,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區(qū)別于其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重要理論特質。
民族;民族之維;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
在中國文學批評中,文學作品中的社會、歷史、政治、文化等逐一成為被關注的對象,而“民族”這個維度卻長期被忽略,淪為一個被社會、文化、政治遮蔽的概念①“民族”概念歷來在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和政治學中多有討論,且爭論不斷,本文主要指中國文學批評中缺乏明確的民族維度。。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與對“民族”概念的認識和評價有關?!懊褡濉边@個概念看似不言自明,實則有很多陷阱②吉爾·德拉諾萬說:“民族是比國家或市場更為難以把握的實體,其難以把握尤其源于看似自然實則難解?!眳⒁姷吕Z萬:《民族與民族主義》,19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且長期以來評價不一、毀譽參半。要建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有必要對“民族”及其相關問題作重新審視和辯證研究。
就中國文學現(xiàn)狀而言,盡管“民族”是一個頗為糾結的概念,但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中的“民族”因素一直沒有缺席過。近代以來,救亡圖存成為民族意識勃發(fā)的土壤,民族情懷已經(jīng)深深鐫刻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之中。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通過啟蒙和救亡的主題表達出民族復興的強烈愿望。文學批評領域圍繞民族問題的論爭也綿延不斷,中西體用之爭、文藝民族形式的討論等均與“民族”概念相關。在當代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所遭遇的諸多論爭都直接或間接地指向了“民族”及相關問題。事實上,若離開“民族”這個因素,我們已經(jīng)很難理解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學了。在全球化的歷史背景下,民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再次凸顯出來,沒有獨立的民族意識已無法應對全球化的浪潮,警惕文化和語言被殖民,已成為民族知識分子的自覺意識。可以說,民族及其相關問題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前沿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文中“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均簡稱為“中國形態(tài)”。引進民族維度成為一種必然和必須。
在漢語運用中,由于“民族”及其相關概念的翻譯以及“民族”的內涵和外延缺乏明確區(qū)分,故容易造成用法上的混亂。要確立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首先需要對“民族”概念加以考辨,厘清不同術語的邊界。
(一)Nation及其相關概念
漢語的“民族”一詞譯自英文Nation,Nation由拉丁文“natio”(出生、出身)衍生而來。*關于英語Nation與中文“民族”的詞源考辨已有諸多先行研究,這里主要闡述民族及其相關概念的邊界。Nation在西方主要指現(xiàn)代民族,是現(xiàn)代歷史的產(chǎn)物。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認為,民族孕育于中世紀,而工業(yè)革命、宗教改革、資產(chǎn)階級革命等則是促成民族這一新型人類組織形式的推動力。恩格斯在《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chǎn)生》一文中揭示了西方現(xiàn)代民族形成的歷史進程:“語族一旦劃分(撇開后來的侵略性的和毀滅性的戰(zhàn)爭,例如對易北河地區(qū)斯拉夫人的戰(zhàn)爭不談),很自然,這些語族就成了建立國家的一定基礎,民族[Nationalit?ten]開始向民族[Nationen]發(fā)展?!盵1](P219)
盡管用漢語“民族”對應英文Nation已約定俗成,但漢語“民族”一詞又可指代特定的族群,因此需要在進一步比較相關英文概念的基礎上限定漢語“民族”的用法。作為現(xiàn)代民族的Nation與英文中的Race(種族)、Ethnicity(族群)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Race(種族)主要指人的生理特征,如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它在范圍上大于Nation,而其研究指向趨于遺傳學。Ethnicity(族群)主要源自古代原始社會具有血緣關系的群體,根據(jù)恩格斯的觀點,這個“族”是建立在血緣的基礎上,是在家庭、部落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血統(tǒng)聯(lián)盟在這里,也和在任何其他地方一樣,是整個民族制度的基礎”[2](P257)。Ethnicity內含文化傳承,可視為民族的雛形。當今的Ethnicity主要指民族國家中的不同族裔,如中華民族中的少數(shù)族裔可對應于Ethnicity,這樣就可將“民族”與“族群”區(qū)分開來。不過,為了更貼近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和現(xiàn)狀,建議直接音譯為Minzu更為合適。*目前中央民族大學已譯為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而國內大多數(shù)民族院校校名英譯仍為Nation或Nationalities,這種譯法顯然已不合適。
(二)Nation與中華民族
與Nation作為現(xiàn)代民族的含義出現(xiàn)在中世紀以后相比,“中華民族”這個概念產(chǎn)生更晚。古漢語中的“族”含矢,有保衛(wèi)之意,同時古代中國早期“族”的觀念強調的是正統(tǒng),主要用于與狄、蠻相區(qū)別。古人眼中只有諸如“天下”“華夏”、“中土”、“炎黃子孫”等,現(xiàn)代民族意識是19世紀中葉傳統(tǒng)族類意識面臨西方?jīng)_擊下轉換變化的結果。1901年,梁啟超發(fā)表《中國史敘論》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并將中國民族的演變歷史劃分為三個時代。“第一,上世史,自黃帝以迄秦之一統(tǒng),是為中國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自發(fā)達、自競爭、自團結之時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統(tǒng)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為亞洲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與亞洲各民族交涉、繁賾、競爭最激烈之時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為世界之中國,即中國民族同全亞洲民族與西人交涉、競爭之時代也”[3](P11-12)。這三個階段的劃分展示出中國文化空間概念的延伸,近代的中國民族逐步成為世界體系的一部分。1902年,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使用了“中華”概念:“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為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余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盵4](P1)如果從梁啟超這篇文章算起,“中華民族”的觀念問世不過百余年。此后的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一些歷史學者試圖以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國國家為立論點,梳理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融合的歷史脈絡,重建中華民族本土源流的歷史體系。這種研究范式的早期例子以王桐齡撰寫的《中國民族史》系列文章為代表*關于近代主體精英的歷史編纂與民族(國家)書寫,可參見馮建勇:《想象的民族(國家)與誰的想象——民國時期邊疆民族問題話語的雙重表述》,載《領導者》,2015(8)。,這一時期“中華民族”的概念日益清晰。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華民族的認同意識空前高漲,構建全民族的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成為這一時代的共識,正如《義勇軍進行曲》中所唱的那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可以說,近代中國出現(xiàn)的“中華民族”的概念才是一個具有現(xiàn)代民族意識的概念,西方Nation對應的正是這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華民族”。
基于此,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概念的特定指向為“中華民族”而不是漢語中“民族”的其他含義,中國形態(tài)民族之維的研究對象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產(chǎn)品及相關問題。
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民族”的著述豐富復雜*參見華辛芝:《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民族問題的著作概述》,載《世界民族》,1998(2)。這里主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民族著述中的相關問題,略去兩人的不同之處。,人們在對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論的理解和闡釋上出現(xiàn)了不同聲音,這是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需要澄清的又一問題。以往人們一提到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論,就想到《共產(chǎn)黨宣言》中的“工人沒有祖國”的口號,似乎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解放學說是主張國際主義的,對民族問題持否定態(tài)度。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也對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民族理論持懷疑和消極態(tài)度。*安德森說:“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而言,民族主義已經(jīng)證明是一個令人不快的異?,F(xiàn)象;并且,正因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常常略過民族主義不提,不愿正視。”參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導論》,3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維斯特里奇在為一本書撰寫的述評中指出,“十九世紀以來的馬克思主義者,包括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對民族主義的力量,包括在宗教、種族、民族語言文化和歷史經(jīng)驗基礎上形成的民族群體意識,一直持一種過度輕視和否定的態(tài)度。多數(sh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民族國家不過是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之間的過渡。托洛茨基、羅莎·盧森堡等國際馬克思主義者認為‘資產(chǎn)階級’民族主義會敗壞社會主義的前途。列寧和斯大林則只是意識到民族主義的策略性用途,普適性的階級革命仍然是他們進行政治分析和想象的范疇?!眳⒁娒蠍偅骸丁刺┪钍吭u論〉: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載《讀書》,1998(6)。筆者也曾請教過美國馬克思主義批評家詹姆遜,他表示未系統(tǒng)研究過馬克思的民族理論,不對其作進一步解讀。其實,馬克思恩格斯對民族問題有相當深入的思考,并有突出的成就,不少中外學者對此已做過專門研究。這里為回應有關對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論的非議,僅扼要梳理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論中的相關部分,由此了解和把握經(jīng)典作家研究民族問題的立場和方法。
(一)階級問題主導民族問題
不可否認,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民族問題時多數(shù)情況下是與階級聯(lián)系起來的,認為階級問題主導民族問題,階級利益高于民族利益。不過,任何問題都有特定語境,上面提到的“工人沒有祖國”的口號即是在回答“共產(chǎn)黨人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的責難這一特殊情況下提出的。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每個國家的資產(chǎn)階級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他們無法越出民族的范圍。工人階級沒有特殊利益:“全世界的無產(chǎn)者卻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敵人,面臨著同樣的斗爭;所有的無產(chǎn)者生來就沒有民族的偏見,所有他們的修養(yǎng)和舉動實質上都是人道主義的和反民族主義的。只有無產(chǎn)者才能夠消滅各民族的隔離狀態(tài),只有覺醒的無產(chǎn)階級才能夠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愛?!盵5](P666)由此,馬克思將人類解放的目光投向工人階級,認為“無產(chǎn)階級對資產(chǎn)階級的勝利同時就是一切被壓迫民族獲得解放的信號”[6](P314)。也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民族問題的提出會削弱階級斗爭,因為統(tǒng)治者往往利用民族問題掩飾矛盾,“舊社會中身居高位的人物和統(tǒng)治階級只有靠民族斗爭和民族矛盾才能繼續(xù)執(zhí)掌政權和剝削從事生產(chǎn)勞動的人民群眾”[7](P316),從而使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永世長存。并且他們還認為有些民族主義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例如泛斯拉夫人組成聯(lián)盟,反對奧地利的革命者,“因此,它顯然是反動的”[8](P200)。
(二)民族與階級關系的復雜性
在研究民族矛盾和階級斗爭的關系時,馬克思也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并做出了有遠見的分析?;诒粔浩日叩牧?,馬克思認為有些民族主義是應該肯定的,如愛爾蘭與英國的關系中愛爾蘭的民族反抗就具有合理因素[9](P272)。特別是馬克思還天才地看到了工人階級內部的競爭。當愛爾蘭受到大不列顛奴役時:“英國所有工商業(yè)中心的工人階級現(xiàn)在都分裂為英國無產(chǎn)者和愛爾蘭無產(chǎn)者這樣兩個敵對陣營。普通的英國工人憎恨愛爾蘭工人,把他們看做會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競爭者。英國工人在愛爾蘭工人面前覺得自己是統(tǒng)治民族的一分子,正因為如此,他們就把自己變成了本民族的貴族和資本家用來反對愛爾蘭的工具,從而鞏固了貴族和資本家對他們自己的統(tǒng)治。他們對愛爾蘭工人懷著宗教、社會和民族的偏見。他們對待愛爾蘭工人的態(tài)度和以前美國各蓄奴州的白種貧民對待黑人的態(tài)度大致相同。而愛爾蘭人則以同樣的態(tài)度加倍地報復英國工人。他們把英國工人看做英國對愛爾蘭統(tǒng)治的同謀者和愚笨的工具?!盵10](P484)在這封信中,馬克思不僅指出了民族和階級關系的錯綜復雜性,而且看到了工人階級內部的競爭這一全球化時代日益尖銳的問題。
(三)民族沙文主義批判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民族沙文主義的態(tài)度,可以從他們對猶太民族和德國民族的批評中看出。作為猶太人的馬克思對猶太人妄自尊大的民族觀予以了批判:“猶太人對待國家也只能按照猶太人的方式即把國家看成一種異己的東西,把自己想像中的民族跟現(xiàn)實的民族對立起來……以為自己有權從人類分離出來,決不參加歷史運動,期待著一種同人的一般未來毫無共同點的未來,認為自己是猶太民族的一員,猶太民族是神揀選的民族?!盵11](P164)針對那種認為德意志民族在精神上優(yōu)越于其他民族的觀點,恩格斯嘲諷道,他們“期待著各民族跪在自己腳下乞求指點迷津,它正是通過這種漫畫化的、基督教日耳曼的唯心主義,證明它依然深深地陷在德國民族性的泥坑里”[12](P354)。恩格斯明確指出:“一個民族當它還在壓迫其他民族的時候,是不可能獲得自由的?!盵13](P314)他對某個民族想領導世界的幻想做出斷言:“一個民族妄想領導其他所有民族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盵14](P494)這一口號為當今反對霸權提供了理論的先聲。
在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看來,民族與國際主義是辯證的統(tǒng)一。作為世界格局的一部分,民族的獨立和平等是國際主義的前提,恩格斯明確指出:“真正的國際主義無疑應當以獨立的民族組織為基礎?!盵15](P87)并且,馬克思恩格斯的人類解放的理想就是這樣一種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即各個民族的聯(lián)合,它與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世界主義”是一個政治概念,即要求所有的人都摒棄民族和國家的狹隘觀念,視整個人類為自己的同胞,通過直接歸屬一個單一的聯(lián)邦國家,擺脫由國境、人種歧視等引起的不必要的戰(zhàn)爭,達到永久性的和平。有根本的區(qū)別。
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民族理論是建構中國形態(tài)民族之維的基石,這不僅指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民族理論中有些觀點至今仍具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在民族問題上所運用的歷史的辯證的觀點為今天研究民族問題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這正是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論的當代意義。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應當把馬克思主義定位于“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本身是開放的,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論中有些觀點需要揚棄(例如關于殖民問題的看法),而馬克思主義本身所具有的革命性、批判性和它的辯證思維能力將使它充滿自我更新的活力。
在馬克思主義視域下重新觀照“民族”這個概念,是建構中國形態(tài)民族之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近代以來的文學和文化中,“民族”既是一個出現(xiàn)頻率頗高的詞匯,又是一個屢遭誤解的概念,因此有必要“辨彰清濁”,以正視聽。
(一)民族不是閉關自守
一提到“民族”,人們往往想到的是獨立和自主,這是民族存在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民族”作為一個獨立的共同體,又恰恰是在與全球的“他者”對比和參照中確立的,“民族”存在于與其他民族的關系之中。中國“民族”概念的問世更不是與世隔絕的產(chǎn)物,它誕生于睜開眼看世界的焦慮中。中國仁人志士的民族意識正是在飽受西方列強屈辱后被激發(fā)出來的,他們所追求的民族自強并不是與這個世界對峙,而是希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全球化的今天,隨著資本的流動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通達,世界已經(jīng)連在一起,任何民族想置身于世外幾無可能。盡管各個民族之間存在矛盾和沖突,有些甚至還很尖銳,但作為世界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抗與依賴并存,許多問題已不可能由某個國家某個政府獨自解決了。就民族的發(fā)展而言,開放已經(jīng)成為民族得以存在和延續(xù)的基本條件。
(二)民族不是回到過去
“民族”也不能與復古聯(lián)系起來。有些人一提到民族復興,就想到要發(fā)掘和保存?zhèn)鹘y(tǒng)技藝,甚或穿戴傳統(tǒng)服飾,這一做法是對民族振興的誤解。民族的發(fā)展固然有歷史之基,民族文化中固然有精華的東西,但畢竟時過境遷,周而復始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F(xiàn)代民族的興盛在承繼傳統(tǒng)的同時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與過去產(chǎn)生斷裂,只有摒棄那些陳舊的、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東西,才能輕裝前行。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所強調的不是過去和傳統(tǒng),而是著眼于當今和未來。關于這個問題,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批評家詹姆遜的一段話對我們很有啟發(fā):“我們不再把過去看成是我們要復活、保存或維持的某種靜止和無生命的客體;過去本身在閱讀過程中變成活躍因素,以全然相異的生活模式質疑我們自己的生活模式。過去開始評判我們,通過評判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構成。這時歷史法庭的動力出乎意料和辯證地被顛倒過來:不是我們評判過去,而是過去(甚至包括離我們自己的生產(chǎn)模式最近的過去)以其他生產(chǎn)模式的巨大差異來評判我們,讓我們明白我們曾經(jīng)不是、我們不再是、我們將不是的一切?!盵16](P190-191)同樣,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觀也不是把過去作為古董保存下來,更不是無條件地接受歷史留存的東西,而是把過去視為對當代的參照,促使我們審視現(xiàn)在的生活。
(三)民族不是集體對個人的壓制
民族與生俱來的集體性是其屢遭質疑的又一問題。民族與個人的關系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國家危亡之時,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民族利益將高于個人利益。不過,在平時,有些宏大敘事造成對個體的壓制甚至傷害則是需要反省和警惕的。在建構中國形態(tài)的過程中,“民族”概念里的集體和個人并非水火不相容,更不是排斥或壓制個人,而應該呈互相支撐之勢。一方面,個人的價值、尊嚴、自由、發(fā)展和實現(xiàn)的權利是現(xiàn)代民族的基本條件,每個人的奮斗正是民族復興的基礎;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時候,個人甚至可以為民族赴湯蹈火乃至犧牲生命。
基于時代和國情的差異,不同國度對“民族”的理解和實踐不盡相同甚或大異其趣。中國形態(tài)民族之維的民族觀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并在吸收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及其他思想資源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中國形態(tài)將從歷史的和邏輯的角度賦予“民族”以新的理論特質,對“民族”的內涵做出新的探索和回答。
(一)民族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寫過一本書,叫《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在書中他主要談的是民族主義的問題,不過卻有一個廣泛流傳的關于民族的定義,即民族是“一個想象的政治意義上的團體”[17](P6)。安德森是在面臨民族定義困境的情況下反其道而行之的,也許安德森的“想象”并不是說民族這一共同體是虛構的,而是指這一共同體是憑借集體的認同的力量建構的。盡管他在書中具體闡述了民族起初如何被想象以及被想象之后又如何被模塑和改造的過程,也談到了想象得以產(chǎn)生的先決歷史條件,但他強調的是想象是民族國家得以創(chuàng)制的方式和渠道,“民族”在他那里只不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文化的人造物”,或者說是被敘述的文本。
對于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而言,“民族”從來都是一個歷史的而不是思辨的對象。作為一種歷史的存在,盡管人們可以基于不同立場和觀點書寫不同的民族敘事,但無論怎樣想象民族的起源和創(chuàng)制,該民族的基因始終存在,血統(tǒng)、語言、疆域、風俗、宗教等成為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基礎。并且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歷史,構成了不同的民族記憶,這種記憶保存在神話、民間故事與傳說以及歷史文獻乃至詩歌等文學作品中。這些神話和傳說雖然是敘述,但也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基于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的生活記錄。因此,民族體現(xiàn)為一種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群體認同的社會關系,我們沒有憑空想象民族的自由,能夠做的是我們如何言說這一歷史現(xiàn)象。
民族的歷史性還表現(xiàn)為民族的形成是一個過程,群體認同是逐步實現(xiàn)的,而不是一蹴而就,并且既然民族有它的興起,那么也必然會有它的式微。在全球化的今天,隨著移民遍及世界各地,未來的民族必然帶有一定的混雜性。不過,無論將來民族消亡與否,相信多元文化仍會長期存在。
(二)民族的核心是文化
關于民族的基本要素,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中對“民族”的特征作了系統(tǒng)歸納:“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以及表現(xiàn)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的共同體?!盵18](P28-29)這一定義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的經(jīng)典定義。應該說,定義中的這些要素對民族的內涵和外延起到了規(guī)范和限定的作用,不過,隨著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語言、人種乃至經(jīng)濟生活都不足于成為區(qū)分民族的根本尺度*鑒于意大利存在多種方言,葛蘭西認為:“語言統(tǒng)一問題只是民族統(tǒng)一問題外在的、并非絕對不可缺少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至少說,它是后果,而不是原因。”參見葛蘭西:《關于“民族—人民的”概念》,載葛蘭西:《論文學》,51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也指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盡管今天幾乎所有自認的民族——與民族國家——都擁有‘民族的印刷語言’,但是卻有很多民族使用同一種語言,并且,在其他的一些民族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繪畫或書面上使用‘民族’的語言?!眳⒁姳灸岬峡颂亍ぐ驳律骸断胂蟮墓餐w》,45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那么,在這些要素中,哪一種要素更為根本呢?早在19世紀,就有人提出:“區(qū)分民族的標準既非種族亦非語言。當人們是一個有相同的思想、利益、情感、回憶和希望的群體時,他們就會從內心里感到自己同屬一個民族?!盵19](P204)這個更深刻的感同身受的內在聯(lián)系就是文化,就精神層面而言,文化的核心是其歷史和價值觀。文化作為民族的象征和紐帶,表現(xiàn)為群體的一整套共有的理想、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并在其成員中起著溝通思想、交流情感和增強凝聚力的作用。盡管每個民族內部存在異質性,凝聚與拒斥、向心與離心、認同與異己,但作為長期積淀的結晶,每個民族畢竟擁有與其他民族相區(qū)別的主導文化,西班牙的哥特式教堂與中國的故宮就迥然相異,這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表征。文化像基因一樣融化于其成員的血液中,且代代相傳。在全球化時代,那些游走于不同國度的人之所以會出現(xiàn)身份焦慮,實質上是文化沖突的焦慮??梢哉f,文化認同是民族賴以存在的根基,沒有了文化,沒有了民族記憶,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
(三)民族與人民的同構
隨著時代和語境的變換,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不再囿于階級的框架,而是將民族與人民聯(lián)系起來。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與人民同構的理念是中國革命實踐的必然。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文藝的民族化就是與大眾化結伴而行的,而這種結合實際上體現(xiàn)了民族和人民的統(tǒng)一。歷史進入21世紀,階級陣營也遠不像19世紀中葉馬克思那個時代那樣清楚和對立,民族與人民同構更具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如今不僅階級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馬克思設想的啞鈴型的階級結構被橄欖型取代,而且工人階級這個定義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大,階級界限的模糊和變動不居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特別是與全球化并行的民族意識的高漲,身份研究被置于突出位置,用階級的集合體——“人民”來代替階級,實現(xiàn)“民族”與“人民”的同構,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曾提出過“民族—人民的”這個概念,他主要是針對意大利讀者熱衷外國通俗小說、冷淡本國當代作品這一現(xiàn)象而有感而發(fā)的,他在《關于“民族—人民的”概念》一文中深入探討了這一問題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緣由。在這篇文章中,葛蘭西不僅把民族和人民視為語義相似的概念,而且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認為對人民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民族發(fā)展的前提[20](P46-54)。不過,葛蘭西的“民族—人民”的思想僅停留在理論構想階段,而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與人民同構則已化為革命實踐。
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強調民族振興與人民幸福為一體,民族與人民同構的理念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階級利益主導民族利益的觀點的突破,也構成了對列寧“兩種民族文化”理論的超越。在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中,人民是民族的主體,人民的解放就是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就是民族發(fā)展的方向。民族與人民的同構這一民族觀成為中國形態(tài)的一個鮮明的理論特質。
毋庸諱言,提出建構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顯然是具有意識形態(tài)意味的。民族之維持有特定的文化立場,它強調文學要擁有自身的民族背景,并主張理性地看待中外關系。同時,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又是一種價值尺度,它不僅僅像后殖民批評那樣保持對殖民文化的警惕和批判,而是將“民族”置于突出位置,把民族認同和民族振興作為評價文學作品的重要尺度,并希望通過文學與民族精神的互塑實現(xiàn)民族振興。
(一)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
作為一種文化立場,尋找和確認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是民族之維的重要方面。在全球化語境下,“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在這個世界處于何種位置?”這些正是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要探尋和回答的問題。世界文壇需要多種聲音,而只有不同民族背景學者的加入才能使多聲部成為可能。不僅如此,如何為本民族文學和批評爭得更多的話語權也是全球化時代知識分子的責任。在對西方文學批評的跟蹤和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西方文學批評的著述包括教科書很少提及中國的文學和批評,除極少數(shù)西方學者外,大部分西方批評理論的代表人物對中國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中國,因此扭轉中國文學批評被抑制或被邊緣化的現(xiàn)象是中國形態(tài)民族之維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倡導文學作品展示民族個性的同時,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特色,而是努力發(fā)現(xiàn)文學所內含的普遍價值,因為沒有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沒有意義的。[21](P44)別林斯基很早就指出了這一點:“對于一個詩人來說,如果他希望自己的天才到處被一切人所承認,而不僅為他的本國人所承認,民族性應該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條件。除了是民族的之外,他還得同時是世界的,就是說,他的作品的民族性必須是人類思想之無形的精神世界底形式、骨干、肉體、面貌和個性?!盵22](P93)優(yōu)秀的作品和批評必然包孕多重聲音,我們在其間不僅聽到個人的訴說,而且還有民族的吶喊,并能感受人類聲音的回響。“民族之國際化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內在的必然性。”[23](P120)一個民族的文學若沒有走出國門的雄心,不深入到人性的深處,是很難進入世界文學殿堂的。創(chuàng)造既體現(xiàn)本民族個性又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和批評是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追求的目標,同時它也體現(xiàn)出中國文學批評的自信。
(二)文學與民族精神
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不僅僅是一種理論建構,同時也是一種批評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民族認同和民族振興是民族之維評價文學作品的重要尺度。弘揚民族精神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其中文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和體現(xiàn),因為文學藝術代表著一個民族“對生活和人的觀念”(葛蘭西語)。一些文學巨匠正是通過他們的作品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一提到英國人們就自然想到莎士比亞,普希金被譽為“俄羅斯的太陽”,被詹姆遜稱為“民族寓言”的魯迅作品也深刻揭示了中國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特質,這些偉大的作家被譽為“民族之魂”。
民族意識是與民族認同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民族認同首先又體現(xiàn)為情感認同。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表達出深厚的民族情感,魯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薦軒轅”展示的就是這樣一種理想和激情。“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讀后令人動容。即使有些描寫個人欲望和內心沖突的小說,如郁達夫的《沉淪》,“祖國呀祖國! 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其內在的情思仍與民族的命運相連。當然,民族認同不等于對民族文化不加反思地全盤接受,一些文學作品對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同樣是對民族精神的維護。馬克思曾說:“應當公開恥辱,從而使恥辱更加恥辱?!盵24](P6-7)
不過,當今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有些作品中,民族情感并沒有隨著國力的增長而加強,反而有所淡薄和削弱。個別作品專注于個人感官享受和欲望表達,而對當下中國的問題和未來的發(fā)展缺乏熱情和思考;有些作品一味地展示民族性中丑陋的一面,用人物的愚鈍和苦難迎合西方人的獵奇心理,這些問題理所當然地受到中國形態(tài)民族之維的批判。法蘭克福學派曾對大眾文化的沉淪發(fā)出警示,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之維同樣需要有一種社會的擔當和責任,應對有些文學現(xiàn)象做出有說服力的剖析和批判。
民族認同是民族振興的前提,從更高的標準看,文學批評的民族之維還應該研究“文學中的民族性應當是什么”的問題,鼓勵人們通過文學作品展示出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價值觀念*在好萊塢大片中,不難瞥見美國的價值觀念,如《蜘蛛俠》中的經(jīng)典臺詞,“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即是。,運用文學的力量激發(fā)人們的民族情感,發(fā)揮文學對民族精神的引領和建構作用。另外,健康的民族意識將為文學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撐,由此實現(xiàn)文學與民族精神的互塑,共同營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總之,對“民族”的重新闡釋和民族之維的提出,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區(qū)別于其他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重要理論特質。關于民族之維的理論建構和實際運用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沉下心來思考和研究,我輩將繼續(xù)努力。
[1] 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chǎn)生》,載《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法蘭克時代》,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梁啟超:《中國史敘論》,載《飲冰室合集》(文集6),北京,中華書局,1989。
[4]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載《飲冰室合集》(文集7),北京,中華書局,1989。
[5] 恩格斯:《在倫敦舉行的各族人民慶祝大會》,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13]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波蘭的演說》,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馬克思:《致“人民國家報”編輯部》,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 恩格斯:《匈牙利的斗爭》,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9] 馬克思:《致恩格斯1867年11月30日》,載《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馬克思:《馬克思致齊格弗里德·邁耶爾和奧古斯特·福格特》,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批判的通信》,載《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恩格斯:《致勞拉·拉法格》,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 恩格斯:《關于各愛爾蘭支部和不列顛聯(lián)合會委員會的相互關系》,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6] 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
[17]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8] 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載《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9] 吉爾·德拉諾萬:《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
[20] 葛蘭西:《關于“民族—人民的”概念》,載葛蘭西:《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21] 胡亞敏:《論差異性研究》,載《外國文學研究》,2012(4)。
[22] 別林斯基:《亞歷山大·普希金的作品第五篇》,載《別林斯基論文學》,上海,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8。
[23] 馮雪峰:《民族性與民族形式》,載徐遒翔編:《文學的“民族形式”討論資料》,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0。
[24]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 張 靜)
On the National Dimension of Chinese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HU Ya-m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dimension of Chinese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and make a dialectical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nation” and related issues.The thesis starts with the clarification of three questions:First of all,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ncept “nation”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Chinese nation,and defines the specific orientation of the concept “nation” in Chinese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hrough differentiating and analyzing “na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secondly,in view of different opinions in the studies of Marxist national theory,it briefly sorts out and refines views and methods of Marx and Engels about national theory;thirdly,it rectifies the concept of “nation” by arguing that it doesn’t mean turning inward,nor going back into the past,nor suppressing individuals by the collective.Then the thesis elaborates on national views of Chinese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Firstly,nation is a historical concept,the core of which lies in culture,and nation is isomorphic with people.Furthermore,it specifies the particular horizon of national dimension of Chinese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namely cultural identity and measure of value.In short,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nation” and the proposition for national dimension constitute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traits of Chinese form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theories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nation;national dimension;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Chinese form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研究”(11&ZD078)
胡亞敏:文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 武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