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癡呆癥的護理總結及分析
張亞琴
鄭州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鄭州450007
【關鍵詞】老年癡呆癥;護理;家庭教育
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fā)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fā)性退行性腦病,是一種持續(xù)性高級神經(jīng)功能活動障礙,即在無意識障礙狀態(tài)下,記憶力、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視空間辨認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情緒控制等方面的障礙。老年癡呆癥特征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質萎縮,并伴β-淀粉樣蛋白沉積,神經(jīng)原纖維纏結,大量記憶性神經(jīng)元數(shù)目減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老年人一旦患癡呆癥,不僅自己行動不便,也給自己的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現(xiàn)在不管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僅僅是可以延緩癡呆癥的發(fā)展進程,而徹底根治老年癡呆癥的方法目前還沒有[2]。絕大多數(shù)老年癡呆癥患者受家人的照顧,而我國國民不僅普遍缺乏對該病相關知識的了解,且對照顧病人的基本常識更是知之甚少,這樣就不能更好照顧患者。其中97.96%的患者家屬希望能得到相關病情知識的講解,以及對病人的護理指導[3]?,F(xiàn)將我院2013-01-2014-03住院治療的76例患者的護理情況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01-2014-03住院治療的并指導過護理的76例患者,男47例,女29例,65歲以上4例(5.33%),75歲以上9例(12.00%),85歲以上23例(30.67%)。
1.2方法(1)對患者家屬集中授課講解癡呆癥的發(fā)病原因、發(fā)病癥狀及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項;(2)院方指定醫(yī)護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定,并對指導前后的患者情況進行對比,總結出對患者最有利的護理方案。
2護理
2.1制定患者的個人護理方案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一方面詳細記錄病人的各方面情況,如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電話、居住環(huán)境、發(fā)病時間及是否有過治療等;另一方面,指定特定的醫(yī)護人員進行定時的回訪,并及時根據(jù)患者的康復情況調整護理方案。
2.2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由于患者均為老年人,患病后自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嚴重下降,有時當你和他聊天時,很可能都不能理解你在說什么,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需醫(yī)護人員耐心來對待患者,耐心的給他們講解和溝通;另一方面,這種病往往都是慢性的,易使照顧人產生疲憊,這時需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向患者家屬講解其發(fā)病原因、發(fā)病后的癥狀、該如何高效率的護理患者,對患者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并指導家屬對患者要盡可能多的情感關懷,時刻注意鼓勵安慰患者,多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
2.3具體護理
2.3.1吃飯:老年癡呆癥患者由于自理能力嚴重下降,吃飯時如不小心,很大程度上都會發(fā)生誤吸的情況,對此,醫(yī)護人員要著重提醒病人家屬,切不可大意,以免發(fā)生意外。其中,患者家屬需注意:①患者生活要有規(guī)律,定時吃飯,從而讓患者養(yǎng)成好的作息習慣;②因老年人牙齒不好,食物要盡量做成糊狀,不宜過干過硬,也不宜喝湯水類,且吃飯時盡可能坐著慢慢吃;③對咳嗽多痰的患者,吃飯時注意避免因咳嗽而嗆著;④患者飯后,應避免咽喉部刺激;⑤不能進食患者行鼻飼。
2.3.2看護:①除了每天讓患者按時吃藥外,還要看護好病人,避免其接觸家里的不安全物品,如刀具類、過期的食品等,以免患者自傷或誤食。②由于患者的行動能力受損,所以要時刻注意患者的活動環(huán)境,確保地面無障礙物和水,防止患者摔倒;患者所睡的床不宜過高,避免墜床;不能讓患者單獨外出,將基本信息寫成紙條放入其口袋或電話、名字、住址寫在衣服上,以防走失時易找回。③大腦出現(xiàn)功能障礙患者,易有偏激行為,也易攻擊他人[4],這些情況醫(yī)護人員要多提醒家屬注意,并建議讓患者住在相對較安靜的地方。
2.4治療護理
2.4.1鍛煉患者的辨別能力:①讓患者熟悉居住的環(huán)境,如臥室、餐廳、廚房等,要反復對患者說,以加強其印象;②對于吃飯不知道饑飽的患者,要嚴格控制食物,在吃飯后要重復對其講解不能多吃,更不能隨便吃其他東西;③多鼓勵患者與外人接觸,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④時間充足的話,多與患者說話,以加強其認人的能力;⑤對于有自己興趣愛好的患者,應讓其多接觸這樣的活動,以幫助恢復記憶。
2.4.2鍛煉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待病情好轉,要適當?shù)腻憻捇颊呷粘I钏枰淖岳砟芰Γ孩俑鶕?jù)患者的病情恢復狀況,鼓勵患者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刷牙、吃飯、穿衣服等;②有空時盡量多帶患者出門走動;③還要教導患者養(yǎng)成好的作息習慣,吃飯、睡覺、起床,要讓患者有明確的概念和印象。
2.5醫(yī)護服務患者出院后,我院還要組建專門的回訪團隊,對病人進行定期回訪。(1)回訪時,對家屬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耐心回復、詳細講解;(2)定時將所負責的患者家屬集中起來,講解護理及急救常識,鼓勵大家多交流護理心得;(3)定期請專業(yè)心理醫(yī)生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心理疏導。
3討論
3.1合理及時的護理可減少癡呆癥的發(fā)病率本研究表明,對患者家屬進行護理指導后,老年癡呆癥患者發(fā)生走失、跌倒、錯吃東西等情況顯著下降,生活自理人數(shù)顯著增加,說明有效的護理指導對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有很大幫助。但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很多患者家屬并不知道自己護理方式不對,以至于不能向醫(yī)護人員及時反饋護理信息,導致我們不能及時給予相應指導。
3.2與患者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患者家屬是與患者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只有患者家屬有個正確態(tài)度,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醫(yī)護人員要積極主動的去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更要多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他們調整心態(tài)[5],因為這類病情的特殊性,時間長了照顧患者的家屬難免有情緒波動,出現(xiàn)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情況,所以,醫(yī)護人員就要更加有耐心的去對待他們,并適時引導,告訴他們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怎么改變護理策略。
3.3護理要因人而異病情雖然大致一樣,但面對不同的護理人群要有不同的護理方法:(1)對于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的家庭,不要用專業(yè)性詞語,不需要講解太多,盡量用白話去指導家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平時注意什么就行了;(2)對待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的人群,可以更深一步的向其介紹,例如病情機制、發(fā)病原因、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的各方面情況,可向其多提供些書籍等相關資料。
4參考文獻
[1]張鈞田.老年癡呆的發(fā)病機理及治療策略[J].藥學學報,2000,35(8):612-617.
[2]盛樹力主編.老年性癡呆的治療和護理[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21-23.
[3]徐永能,盧少萍,符葭,等.老年性癡呆病人家居安全的護理干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71-173.
[4]肖順,Algase DI,王志穩(wěn),等.老人院癡呆患者激越行為的觀察與描述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61-63.
[5]張月華,盧少萍.老年癡呆病人家屬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3,18(7):54-56.
(收稿2015-04-29)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2-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