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海
【摘要】不等式是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的難點,它運用靈活,以技巧而不是運算能力取勝,筆者從歷屆高中數(shù)學競賽中精選了部分例題,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它們。
【關鍵詞】不等式 ?最大值 ?最小值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07-03
基本公式:一般不等式: (時取等號).
推廣式:
(時取等號).
再拓展,有:
(時取等號)
不等式的證明方法主要有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 、縮放法、反證法、數(shù)學歸納法,每一種方法在高中數(shù)學中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和地位,有時甚至作為壓軸題而直接決定成績的優(yōu)劣,在數(shù)學競賽中常常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下面就綜合法和分析法聊舉幾例,并結合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是等號能否取到展開介紹.
例1. 若 ,求的最小值(2010年希望杯
數(shù)學邀請賽試題(高一)第二試(第Ⅰ類)第18題)
分析:如果直接采用的話,一方面不符合的
形式,另外等號無法取到,考慮到,變形得,將4
變?yōu)椋?變?yōu)?,變形后利用可得到結果.
解:
=
當 ?,即,即,即時取等號.
∴的最小值為.
注意:此題千萬不可將 往式中代,否則將進入一個復雜且無效的計算中.
例2. 若 ,并且,求的最大值(2009年希望杯數(shù)學邀請賽試題(高二)第二試第12題)
分析:觀察到 ,考慮用公式.
解:
∴的最大值為64,時取等號.
拓展:將題目改為求 的最大值.
解:
∴時,取最大值
推廣:
解:
.
例3.已知 (2010年
希望杯數(shù)學邀請賽試題(高二)第二試第16題)
分析:觀察到2在代數(shù)式中的位置造成次數(shù)不齊,可將 代入式中與 都為2次,化簡后再利用重要不等式可獲得結果.
解:
原式
例4.已知 (2008年第四屆“希望杯”全國數(shù)學大賽試題(高二)初賽第8題)
分析:求 的取值范圍,只要求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利用立方和公式和重要不等式得到關于()的不等式,解之即可.
解:
例5.
求證: (2008年第
四屆“希望杯”全國數(shù)學大賽試題(高二)決賽第15題)
分析:直接證明不等式有些困難,考慮利用不等式
通過中間量將兩邊聯(lián)系起來.
解:
聯(lián)系以上,可得:
時取等號.
例6.已知三角形的邊長分別為
求證: (2009年第五屆“希望杯”
全國數(shù)學大賽試題(高二)決賽第13題)
分析:對于不等式的左半部分,考慮到
,可運用重要不
等式的變形,,至于右半部
分可有等得到.
證明:對不等式的左半部分:
對不等式的右半部分:
例7.半徑為1的圓內接三角形的面積是 ,三角形的三邊是
求證: (2010年第六屆“希望杯”全
國數(shù)學大賽試題(高二)初賽第13題)
分析:由已知條件可知,然后可令可去根號,最后巧妙變形并使用重要不等式即可獲得結果.
證明:
①+②+③得,
即 時取等號).
例8.設正實數(shù)
求證: (2010年第六屆中國北方數(shù)
學奧林匹克邀請賽第二天第五題)
分析:由重要不等式易知:
證明:
上式顯然成立.
不等式證明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解法,就是同一道題目也有不同的解法,不能一概而論。切忌照貓畫虎,應當靈活運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上例子也屬個人見解,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方法,還請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南秀全,高中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2010詳解版(全國聯(lián)賽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4.
[2]南秀全,高中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2012詳解版(全國聯(lián)賽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7.
[3]南秀全,高中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2014詳解版(全國聯(lián)賽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