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芳英
【摘 ?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組成學科。在學習其他學科時,更需要有語文學科基礎性的知識奠定,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我國當前的大部分小學課堂上,朗讀的訓練的重要性都沒有得到體現(xiàn),朗讀訓練與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已經(jīng)不能銜接在一起。本文將重點分析在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對此提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訓練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2-0125-01
朗讀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它對語文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朗讀由來已久,從孔孟時代至今都一直延續(xù)著朗讀的習慣,這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通過朗讀課文使得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還能自主性的掌握知識技能。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形成獨立的學習習慣。
一、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朗讀訓練的重要性
通過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朗讀訓練,能給學生的學習上帶來幫助。首先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朗讀訓練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知識。在訓練小學生的朗讀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認識了更多的字詞,在朗讀的時候正確的辨別字詞的讀音,直接使學生在后期正確的書寫與運用字詞;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朗讀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要深入剖析作者對課文內(nèi)容表達的感情,就必須進行反復的朗讀。朗讀訓練是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清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方式。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無法直接深入地了解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反復的朗讀課文,才能使學生進一步深入的明白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通過朗讀訓練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直接讓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了明顯的上升,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朗讀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通過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分段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增加學生參與朗讀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朗讀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增強其接受知識的能力。
二、在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中的問題分析
根據(jù)語文的教學目標,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朗讀訓練的重要性?,F(xiàn)在的語文課堂已經(jīng)逐漸被書聲包圍,根據(jù)相關的調(diào)查顯示,有大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教師會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朗讀。這樣學生的朗讀時間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但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朗讀質(zhì)量并不是很理想。其中主要表現(xiàn)的一些問題有:一,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只是在完成教師給的朗讀任務,并沒有深入的朗讀出感情色彩,朗讀的效果得不到明顯的提高;二,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并沒有作實質(zhì)上的指導,導致學生在朗讀時遵循教師給的朗讀要求。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然而教師沒有將如何朗讀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三,學生在朗讀課文時,一般剛剛進行的時候還是書聲瑯瑯,整整齊齊,但教師一旦離開學生的視線范圍,學生朗讀就顯得雜亂無章,漸漸的就成了不規(guī)范性的朗讀;四,部分教師看學生朗讀有錯誤時,就讓學生停止朗讀糾正其錯誤,學生在富有感情的朗讀過程中不時被打斷,從而就阻礙了學生抒發(fā)感情。
三、小學語文朗讀訓練策略
(一)采取示范性的朗讀方式
要讓學生進行正確的朗讀,教師必須在課堂中進行引導性的示范朗讀,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朗讀方式,再結(jié)合自身的朗讀,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創(chuàng)建一個朗讀的氛圍,再以充滿感情色彩的朗讀方式帶動學生,讓整個課堂的朗讀氛圍起到一個很好的烘托作用。比如在朗讀《鳥的天堂》一文時,教師在朗讀過程中,帶著向往的感情色彩。讀到一句描寫綠葉的句子時,一邊領會著優(yōu)美詞語的描寫,一邊聲情并茂的朗讀,就仿佛置身其中,帶領著學生們游歷這鳥的天堂。通過示范性的朗讀,才能感染學生。
(二)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朗讀訓練必須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循序漸進,不能一味地追求效率而忽視了質(zhì)量。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沒有完全得到開發(fā),因此對朗讀理解也受了一定的限制。打破規(guī)則的教學方法,只能適得其反,讓學生每一個知識點了解的都不夠深入,導致朗讀訓練無法取得應有的成就。比如,一些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從朗讀《小壁虎找尾巴》到《火車的故事》漸漸的再到《我不能失信》類型的課文。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朗讀能力合理的安排朗讀任務,并且要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三)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朗讀某一篇課文,還不如教會學生朗讀的方法,教師必須指導引導學生在朗讀后學會舉一反三。首先教師選擇的訓練朗讀的課文一定要符合訓練的要求;其次,教師選擇的訓練點一定要夠細致,必須有一個內(nèi)容側(cè)重點,不能選擇涉及各種朗讀方法的課文;最后,在朗讀訓練時,教師對朗讀的環(huán)節(jié)要經(jīng)過調(diào)整,要采取最適宜的方式。根據(jù)朗讀訓練的要求,教師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再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保證朗讀的質(zhì)量。學生在掌握了朗讀方法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能夠自行進行歸納總結(jié)。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訓練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重視朗讀訓練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在訓練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應當采取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策略做出相對應的調(diào)整,使朗讀訓練策略更加貼近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以幫助學生提高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楊 ?怡.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考試周刊,
2014,36:34.
[2]馬 ?宏.優(yōu)化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之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01:32-36.
[3]王華騰.論小學語文朗讀訓練的策略[J].快樂閱讀,201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