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小麗 倪升麗 宋 琳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腫瘤放療科 安徽 合肥 230011)
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需接受長期的化療,因此,對其進行PICC置管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其腸胃和血管,降低手術的難度,減輕其痛苦。由于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的血管彈性較差、皮下組織較為松散、血管隱藏較深,因此為其進行置管較為困難[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在超聲引導下采用改良的塞丁格技術對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進行PICC置管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近期我院收治的80例需接受PICC置管的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在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們的年齡為53~75歲,其中患有胃癌的患者有19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有11例,患有腸癌的患者有10例;在治療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他們的年齡為51~73歲,其中患有胃癌的患者有17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有13例,患有腸癌的患者有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儀器與材料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儀器與材料主要包括:實驗用便攜式血管超聲儀、PICC穿刺包、PICC套件、無菌探頭保護罩、MST套件、導管針套件及其它醫(yī)學常規(guī)儀器。
1.2.2 操作方法
1.2.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方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PICC置管,具體的方法是:①備好穿刺套件,為患者選擇合適的穿刺血管,然后對該部位進行消毒。②用套管針對血管進行穿刺,有血液回流后拔出穿刺針,引入導絲,進入擴皮器和導入鞘,然后進行擴皮操作。③完全進入血管后拔出導絲,移去擴皮器。④退出導入鞘,使用長寬均為1.5cm的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再使用透明膠布對導管進行固定。
1.2.2.2 治療組 在超聲引導下采用改良的塞丁格技術為治療組患者進行PICC置管,具體的方法是:①患者取平臥位,使用血管超聲儀在患者的肘窩處選擇適合接受置管的靜脈,并對其進行標記。②測量穿刺點到右側(cè)胸鎖關節(jié)及第三肋間的距離、測量穿刺點以上10cm處的上臂圍徑。③執(zhí)行護士應穿戴無菌衣物,架設無菌探頭罩,然后根據(jù)患者的血管深度選擇合適的導針器,并將其安裝在超聲探頭的導針槽上。④穿刺前,護理人員應再次定位血管的位置,并將血管的影像固定在標記點的正中位置。⑤將穿刺針放入導針孔內(nèi),保持穿刺針的偏向角度,并固定好探頭,切勿使其移動,然后在超聲探頭的引導下,向合適的方向、部位、深度緩緩進針。⑥刺入成功后,固定穿刺針位置不變,用左手固定住,用右手引導導絲放入穿刺針,當導絲進入血管之后,降低穿刺針角度,繼續(xù)推動導絲深入,直到體外導絲長度大概在10cm-15cm,而后拔除穿刺針,在導絲右側(cè)0.2cm處注射2%濃度的利多卡因,用擴皮刀于導絲上方切開皮膚0.2cm用以擴大穿刺點,導絲下墊無菌紗布。⑦最后擴張器沿著導絲放入,方向與血管流動方向一致,在分離擴張器,固定插管鞘的同時,勻速、緩慢放入PICC置管到需要的長度,用無菌紗布在鞘的尾部進行雅痞止血并固定[2]。⑧記錄插管長度,必要時用X線攝片確定導管的位置并且記錄。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感染的發(fā)生率。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7.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為100%,感染的發(fā)生率為0%;對照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6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為67.5%,感染的發(fā)生率為20%。治療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近年來,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的人數(shù)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的血管彈性較差、皮下組織較為松散、血管隱藏較深,為其進行置管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提升PICC置管的成功率就顯得十分重要。塞丁格技術源自一名瑞典的放射科醫(yī)生發(fā)明的經(jīng)皮穿刺的方法,而在超聲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則是在超聲引導下用針頭進行穿刺,進入血管后送入導絲,再拔出穿刺針或者套管,再用擴皮刀擴張穿刺點的皮膚,插管器煙導絲放入后拔出導絲和擴張器,最后置入PICC置管;傳統(tǒng)的PICC置管盲穿法,套管針較粗,穿刺對皮膚、血管損害大、精準度差,而超聲引導下改良塞丁格置管法引導清晰可以,精準度高、穿刺時間短、危害小,更加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超聲引導下采用改良的塞丁格技術對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進行PICC置管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戚蕾,惠均武. 超聲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在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PICC置管的應用[J].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14:226.
[2] 謝士芳,鄧小嵐. 超聲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在老年患者PICC置管的應用體會[J]. 護士進修雜志,2011,01:81-82.
[3] 李莉,龔浩. B超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在腫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0:7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