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輝榮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5-0145-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教師,首要任務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改革初期,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行動起來,即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腳,甚至讓學生的整個身體都動起來。課堂上熱鬧非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即興趣)似乎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但教學質量卻提不起來。
如果學生真的有了興趣,他一定會專心致志,一定會想方設法,一定會百折不撓。有了這種動力,何愁教學質量提不上去?
那怎樣才能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呢?我認為,要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要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我想,應該努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會學生看書,讓學生自覺學習。
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從廣義上來說,都是依靠自學得來的,因為即使是別人的教,也只有通過其自身的內化,才能成為他的東西。如果智力正常,我們完全不必要懷疑他的自學能力。因此,我們要讓學生自覺學習,要做到這點,就要教會學生讀書,教會學生做筆記,教會學生交流。
1.讀書時,讓學生知道無論讀什么書,都要弄懂寫了什么,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沒有讀懂。比如讀數(shù)學教材,就要讀懂每節(jié)有哪些概念、定義,有哪些規(guī)律或者方法,有哪些實踐操作或活動等。在這些概念、定義、規(guī)律、方法、實踐操作和活動中,弄懂了哪些,還有哪些沒有弄懂。又比如讀語文教材,就要弄清楚每篇課文有哪些生字、詞語、句式,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用什么構段方法和怎樣謀篇布局,表達什么思想感情等。在這些內容中,哪些弄懂了,哪些還沒有弄懂。
2.讀書要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記錄看了些什么,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沒有弄懂,有什么感想和聯(lián)想,有什么心得等。
3.把讀書所得,與同學或老師分享(有條件的可以通過網(wǎng)絡交流),互相取長補短,修改完善讀書筆記,形成知識樹。
二、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
在學生自學以后,教師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材內容,通過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
1.通過展示學生的讀書筆記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通過展示不同學生的讀書筆記,讓學生對照比較,找出差異,然后指名有差異的學生說一說當時的學習情況,只要是當時怎樣想的,現(xiàn)在又是怎樣想的,然后由同學們都來說一說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形成知識,在碰撞中創(chuàng)造新知識。
2.通過展示學生的作業(yè)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在學生作業(yè)過程中,肯定有不同的思維,所以學生的解題過程與結果都不盡相同,我們可以通過展示學生的作業(yè)差異,來展示學生精彩的思維過程。比如,我聽過這樣一節(jié)課,老師出示一道作業(yè)題:畫面有一個籠子,內有2只小鳥,外面附近飛著3只小鳥,完成算式填空:5-( )=( )。全班45人,有43人都這樣填:5-(3)=(2),有2人這樣填:5-(2)=(3)。老師問:“哪一道算式對?”全班回答:“5-3=2對。”師再問:“你們是怎樣想的?”指名回答:“籠子里原來有5只小鳥,飛走了3只,剩下2只。”老師又問:“5-2=3不對嗎?”全班鴉雀無聲。師指名作業(yè)答案是“5-(2)=(3)”的學生問:“你作業(yè)的時候是怎樣想的?”一個羞紅著臉底下了頭,不敢出聲,另一個大聲回答:“天空中飛著5只小鳥,我用籠子罩住了2只,還有3只飛走了?!比囗懫鹆苏J同的掌聲,羞紅著臉的學生也拾回了自信。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在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更是千姿百態(tài),怎樣展示出來?請允許我用吳正憲專家的“商不變的規(guī)律”這節(jié)課來作說明吧。
吳正憲專家從猴王分桃入手得出第一組算式:
6÷3=2→60÷30=2→600÷300=2
再以筆的支數(shù)與總價的關系得出第二組算式:
10÷2=5→20÷4=5→40÷8=5
然后引導學生:為什么商會不變呢?學生得出第一組算式的規(guī)律:你乘10,我乘10,商不變。即:
6 ÷ 3 = 2
×10↓ ↓×10
60 ÷ 30 = 2
×10↓ ↓×10
600÷300 = 2
也同時獲得第二組算式的規(guī)律:你乘2,我乘2,商不變。即:
再啟發(fā)學生從第一組算式得到規(guī)律:你乘100,我乘100,商不變。同時從第二組算式得出規(guī)律:你乘4,我乘4,商不變。
指導學生寫出兩組商不變的算式。指名板演的算式如下:
第三組算式:
第四組算式:
再次啟發(fā),像這樣的算式永遠也寫不完,我們該總結一下他們的共同規(guī)律了,下面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
吳正憲專家把學生的發(fā)現(xiàn)分為四類:
第一類:像這樣的算式永遠也寫不完。(門都沒接近。)
第二類:1.你乘10我乘10,商不變。
2.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不能隨便變,要有規(guī)律地變,商才能不變。(到了門口,看到了一點點。)
第三類: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不是乘10就是乘2,商不變?!€停留在個別現(xiàn)象階段。老師點撥:帽子小了,能不能換頂大點的帽子?(已經(jīng)進入了門口,看到更多的東西了。)
第四類:你乘幾我乘幾,商不變。( 已經(jīng)進入了門道。)
進一步點撥:你表示—— 我表示——
( )乘幾( )乘幾,商不變。
最后得出商不變的初步規(guī)律:被除數(shù)乘幾,除數(shù)也乘幾,商不變。
通過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的個性思維相互碰撞,定能讓學生的全面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得以發(fā)展。
三、培養(yǎng)學生反思習慣,讓學生在反思中提升。
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沒有反思,就沒有發(fā)現(xiàn);沒有反思,就沒有完善;沒有反思,就沒有創(chuàng)新。如果能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習慣,學生就能不教而學,并且能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
學生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反思:
1.今天學會了什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有哪些今天學過的知識還沒學會。
2.今天學會的東西是怎樣學會的,學不會的進行了哪些嘗試,還想進行哪些嘗試?
3.今天參加了哪些學習活動(包括情感與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很多,但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極為重要,一旦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學生學習的動力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