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潔
前兩年我在北京的時候認識一個攝像師,他是自由職業(yè),有時候接到一個做片子的活兒大忙幾個月,有時又幾個月接不到活兒。
有一回他將近半年沒接到工作,開始兩個月還覺得愜意,會會朋友,吃飯K歌,周邊玩一趟。一段時間過去后,有些不對了,每天窩在家里,吃飯有一頓沒一頓,每天窗簾也不打開,主要是睡覺,睡覺這事是越睡越想睡,越睡越?jīng)]精神。
一次把他叫出來吃飯,就發(fā)現(xiàn)他特別恍惚,大概是長期不見天日,人很虛,面色蒼白,渾身上下一股頹氣。照他自己的話講,走在路上整個世界都在搖晃,有點像晚上出來覓食的僵尸。他自己也明白,再這么下去就廢了。
我也有過這樣的日子,主要體現(xiàn)在吃非常將就上。有時煮個方便面,想加點什么,打開冰箱,連發(fā)黃的菜葉子都沒有,還有幾個一搖就散了黃的雞蛋。面煮好了,都懶得拿個碗,端著小煮鍋,站在廚房里吃,吃完把鍋放在水龍頭下涮涮。這一頓就算對付過去了。
一個朋友說,干嘛不正經(jīng)端到餐桌上去吃?我貧嘴說,對付要有個對付的樣子,難不成還擺上刀叉,鋪好餐巾再吃嗎?那也太瞧起得方便面了。
別說吃方便面了,連出去吃個快餐,都沒抱著正經(jīng)吃的態(tài)度,能填飽肚子就行。店里也不是只有面和蓋澆飯,還有一些炒菜或配菜,墻上就貼著醬牛肉、新疆大盤雞一類的東西。也不是吃不起,就是感覺一個人在這種地方點幾個菜,怎么看都怪怪的。
點的餐上來了,就埋頭吃,嘴在碗上,眼睛在手機上。我發(fā)現(xiàn)大家基本都一樣,整個過程好像沒有一個人因為吃而覺得愉快,都在跟人置氣似的。吃完叫一聲結賬,或者干脆把散錢扔在桌子上,好像進這種地方吃飯就是這么個章程。
那回,我站在廚房水槽邊吃方便面,突然回過神來,覺得這樣子太狼狽了。更要命的是這般打發(fā)自己,對付自己,這種漫不經(jīng)心,這種不體面,于身體和自尊都無益。
不記得在哪里看過一段母親告誡兒子的文字,說人都有低谷的時候,低處時可能沒工作,沒有錢,朋友們也不太見影子,此時尤其要學會自處。好好吃飯,最好做做運動,可以養(yǎng)一只小動物,沒錢的話可以養(yǎng)一個負擔較小的,比如烏龜,養(yǎng)一盆植物也行。這樣的話,還有一個更弱小的生命在依仗著你,你身上還有一份責任。人就怕一味消沉下去,最后難以自拔。
說千道萬,無非是要打起精神來,不是為了給別人看,而是有一口根植在骨子里的體面和精氣神提著,日子才有希望。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