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琴
摘 要:當下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教師文本細讀意識淡薄,文本細讀教學嚴重缺席。立足于仔細閱讀、充分閱讀的文本細讀對中職語文教學具有特殊的意義。但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學習文本細讀相關理論,結合大量的細讀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文本細讀教學能力,引領學生認真研讀和發(fā)現(xiàn)作品的蘊含與魅力。
關鍵詞:文本細讀;文本細讀教學;中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3020801
文本細讀最早由英美新批評派提出,意指對文本所蘊涵的豐富內(nèi)涵進行充分的發(fā)掘。近年來,錢理群、孫紹振、王崧舟等國內(nèi)學者對文本細讀理論及文本細讀教學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充分肯定了文本細讀的重要性。特級教師沈大安曾說:“正確深入地細讀文本,潛心揣摩教材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前提。”孫紹振教授認為“中學課堂要的是貨真價實的、系統(tǒng)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贊美?!比欢斚轮新氃盒5恼Z文教學,教師文本細讀意識淡薄,文本細讀教學嚴重缺席,原因無非有三:第一,師生從觀念上不重視,認為語文相對專業(yè)課重要程度下降;第二,教師習慣于采取介紹背景、認識作者、劃分段落、提煉中心等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第三對文本細讀以及文本細讀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不甚了解。在文本細讀教學缺席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始終游走在文本的邊緣,無法實現(xiàn)對文本意義準確、透辟的解讀,不能從內(nèi)心深處去感悟隱含在文本深層的涵義。
1 文本細讀對中職語文教學的特殊意義
(1)改善課堂教學實效。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乏味,學生對蘊涵在作品中的深刻的社會思想內(nèi)容和歷史文化價值不能深入理解,教學效果不佳。原因固然很多,但文本細讀的缺席是其中之一。文本細讀教學立足于充分閱讀、仔細閱讀,能促進師生認真研讀和發(fā)現(xiàn)作品的蘊含與魅力,挖掘其深意,對作品做出客觀的、合理的闡釋,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改善課堂效果。
(2)傳遞人文精神。由于缺乏深入的文本細讀,蘊涵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往往被忽略。而文本細讀通過對作品語言、結構和細節(jié)進行細膩、深入、真切地感知分析,深入闡釋作品的文學性、審美性、思想性,能夠更好地傳遞先哲思想,熏陶職業(yè)院校學生的人文氣質(zhì),提升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
(3)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文本細讀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將對文本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對作品的細讀,與作品交流,與作者共鳴,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內(nèi)涵,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其文學感受能力、審美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不斷提高。
2 面對文本細讀,中職語文教師應具有的素養(yǎng)
(1)精神素養(yǎng):堅守教育理想,保持創(chuàng)新熱情。無論語文是主課還是副課,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教好語文不僅是天經(jīng)地義的職責,更應該是終生堅守的夢想。語文教師應始終保持創(chuàng)新精神,保持靈感和激情,帶領學生徜徉在文學經(jīng)典的世界,與先哲對話,與智慧共舞,師生共同探討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共同感悟滲透在字里行間的人生哲學,讓語文教學成為一次又一次美的旅程。
(2)技術素養(yǎng):學習相關理論,提升細讀教學本領。如前所述,文本細讀涉及理論甚多,如果教師不能系統(tǒng)地學習這些理論,文本細讀教學就只能是奢談。語文教師首先應研讀一些國內(nèi)外學者的文本細讀理論及文本細讀教學理論,夯實理論功底,拓展視野。其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本細讀方法,并靈活運用。根據(jù)王先霈先生的細讀教學理論與實踐,不同的文學體裁有不同的細讀方法。教師應該根據(jù)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不同體裁的文本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和課文的重難點,綜合應用多種細讀方法,如細讀文題、細讀關鍵詞句、細讀背景材料、細讀空白、矛盾、癥候、縫隙、復義、含混、隱喻等特別之處,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習得相應的知識和能力,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最重要的,紙上得來終覺淺,語文教師應勇于實踐,積極開展細讀教學。在系統(tǒng)的文本細讀理論指導下備文本、備學情。初期可以借鑒一些名師的細讀范例,之后在逐步積累經(jīng)驗中形成自己的文本細讀教學風格。
(3)底蘊素養(yǎng):廣泛閱讀,夯實細讀基礎。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篇云: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廣泛的閱讀是語文老師的基本內(nèi)功和潛力,只有借助廣泛的閱讀,才能豐富知識,優(yōu)化知識結構,具備宏觀視野??梢哉f廣泛的閱讀是細讀的基礎,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才能避免在文本細讀中出現(xiàn)“只顧局部而忽視整體;注重零碎細節(jié)而不能抓住關鍵;不尊重學生或不尊重文本;過度解讀;曲解”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沈大安,王崧舟,藤春友.文本解讀三人談[J].教育文摘,2009,(10).
[2]王先霈.文學文本細讀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劉云龍(1976-),男,河北唐山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