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北省赤壁市實驗中學(xué)黃新階湖北省咸寧市教科院 姚志紅
初中化學(xué)教科書指出: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和CO2時,驗證是否收集滿了(驗滿)的方法是:用一根帶火星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木條復(fù)燃說明O2已集滿;用一根燃著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CO2已集滿,并強調(diào)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帶火星的木條只能在純氧中(空氣排凈)才能復(fù)燃?如果不是這樣,O2體積分?jǐn)?shù)達到多少時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fù)燃?
另外,只有CO2體積分?jǐn)?shù)達到百分之百時燃燒的木條才會熄滅嗎?標(biāo)準(zhǔn)狀態(tài)下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050,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0.875要大,為何能用排水法收集乙炔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1.取5個200毫升的塑料量杯,分別裝入總?cè)莘e10%、20%、30%、40%、50%的水,并用毛玻璃片蓋住,編號為 1、2、3、4、5。
2.向大試管中加入高錳酸鉀,加熱使其反應(yīng),分別用排水集氣法將上述1至5號塑料量杯中的水排去。
3.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1至5號塑料量杯中(每次木條插入的深度相同,且處在中間位置),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列入下表:
?
4.在1000毫升量杯中分別用排水法收集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的CO2,把量杯口稍稍提出水面,讓空氣進入杯中,得到CO2體積分?jǐn)?shù)為5%、10%、15%、20%的氣體,用燃著的木條檢測,發(fā)現(xiàn)木條在體積分?jǐn)?shù)為5%、10%、15%的CO2中都不熄滅,在20%的CO2氣體中立即熄滅,進一步實測,杯中CO2的體積分?jǐn)?shù)為16%以上,木條都不能燃燒。
5.用排水集氣法將兩只100毫升相同的量筒集滿乙炔和CO2,同時倒插在兩個盛水的水槽中,觀測乙炔和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溶解速度。實驗表明: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時間內(nèi)(一周),氣體被溶解的量都不多,但CO2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比乙炔快。用排水集氣法收集CO2,不到一分鐘就集滿一瓶,絲毫看不出與收集O2的差異。
通過帶火星的木條復(fù)燃并不能判斷O2是否集滿,只能說明O2濃度不低于50%;用燃燒著的木條熄滅判斷CO2已集滿并不可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都不大,只要不是精密定量實驗,可用排水法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