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秀
(張家界敦誼實驗小學 湖南張家界 427000)
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推廣以來,那種單一的、枯燥的美術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發(fā)展需求?,F(xiàn)在,教學應該創(chuàng)新,而這種創(chuàng)新,如果借助現(xiàn)代化的電教媒體,使整個課堂從頭至尾歡快、生動、積極、高效,就能極大地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我最近的一堂美術課《喜怒哀樂》便是最好的證實例子。
《喜怒哀樂》是小學五年級下冊的一堂繪畫課,課堂的開頭我充分利用了電教媒體:首先,我通過電腦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高興的、生氣的、發(fā)愁的等等片段,這樣便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情緒世界,使學生一下子進入了課堂角色。緊接著,電腦屏幕上出現(xiàn)了喜怒哀樂四組動漫搞笑圖片,這些圖片妙趣橫生,表情夸張,滑稽搞笑,充滿趣味性,引得學生哈哈大笑,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探索新知識奧妙的心情油然而生,電教媒體的運用的確有了“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
有了好的開端,課堂逐漸進入重點,為了讓學生記住每一種表情的特點,我用了大量電腦制作的Flash動畫:一個搞笑形象的動漫小女孩的頭部,五官搭配變來變去,特別是決定表情變化的眉毛、眼睛、嘴巴,如果變出搭配正確的表情,學生們則不出聲,如果變出來的表情是幾不象的怪物,學生們則笑得前俯后仰。這樣變來變去,變了二十幾種效果,學生得到了反復的表情對比,加深了記憶,自然而然便掌握了特征和畫法。這組電腦課件的運用,不僅解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由于課件做得特別搞笑,學生們笑聲連連,掌聲陣陣,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當課堂進入到鞏固階段以后,我利用小學生都很喜歡且能與他們產(chǎn)生共鳴的漫畫作品《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形象。我分別播放了三小段動畫片:第一段是舊社會時的孤兒三毛,流落街頭,無家可歸,吃不飽,穿不暖,還天天受人欺侮,每天的表情都是愁眉苦臉,這時學生不僅記住了“哀”的表情,而且還深深體會到了“哀”的意義。播放的第二段動畫是:善良的三毛看到富家子弟糟蹋流浪小狗,氣得怒目圓睜,挺身而出保護小狗,這段體現(xiàn)“怒”的動畫學生們看得可投入了,他們一個個提著小拳頭,有的嘴里還直喊“三毛加油!三毛加油!”真是愛憎分明??!這樣的教學效果,真是讓學生不記住“怒”的表情都難。第三段的動畫內容是:解放了,進入新社會了,三毛穿著新衣服,背著新書包,他每天臉上都掛著笑容,蹦蹦跳跳,快樂極了,這段動畫與前兩段反差極大,給人印象深刻,學生們欣賞這段動畫片的時候也是跟三毛一樣帶著笑容,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自然也就記住了三毛的快樂表情。
課堂的結尾部分是展評學生的作品。這時,電教媒體——實物投影儀便發(fā)揮了作用,把學生作品放在上面,可以放大或縮小無數(shù)倍,學生可以清晰地欣賞到不同的創(chuàng)作作品,甚至連筆觸都清晰可見,也就可以準確地加以評論了。我也可以指著作品的具體位置,對典型問題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對好的作品進行分析、鼓勵、表揚,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優(yōu)化電教媒體的組合,恰到好處地發(fā)揮其作用,并符合教材體系,就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重點,并能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增長學生的見識,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