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綠,連賓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蘇省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南京,210023)
白酒產(chǎn)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們?nèi)粘I钪邪缪葜匾巧H欢?,隨著眾多白酒被曝塑化劑(又稱增塑劑,plasticizer)含量超標及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白酒產(chǎn)品中基本都含塑化劑成分”的聲明[1]震動整個白酒行業(yè),再次引起公眾對我國食品安全的恐慌與質(zhì)疑。受此影響,滬深兩市13只白酒類股票僅在2012年11月19日總市值就蒸發(fā)323.56億元[2]。鑒于白酒塑化劑事件被廣為關注,2014年6月27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正式發(fā)布了白酒產(chǎn)品中塑化劑風險評估,指出:白酒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的含量分別在5mg/kg和1mg/kg以下時,對飲酒者的健康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3],但這并不是國家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尚未制定酒類產(chǎn)品中塑化劑檢測的國家標準,中國的標準也沒有出臺,在塑化劑環(huán)境污染持續(xù)加劇的情況下白酒塑化劑的潛在風險仍將長期存在,開展對白酒塑化劑來源、檢測以及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十分迫切。本文全面分析了白酒塑化劑的來源及存在的潛在隱患,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消費國,塑化劑使用相當普遍。塑化劑品種繁多,包括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脂肪酸酯、多元醇酯、烷基磺酸苯酯和氯化石臘等[4-5],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是鄰苯二甲酸酐與醇通過醇解反應形成,是工業(yè)上常用高分子材料助劑,主要由苯環(huán)和2個可塑非線性脂肪鏈組成[6],其結構通式如圖1所示[7]。
圖1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zhì)化學通式Fig.1 Chemical formula of PAEs
PAEs具有相容性好、性能全面、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我國PAEs的使用約占塑化劑總量的85%左右[6]。其作用原理是將小分子塑化劑插入到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鏈間,通過阻擋、屏蔽、潤滑、增加距離等方式削弱聚合物分子鏈間的作用力,導致塑料等聚合物的移動性增加、結晶度降低,從而使其塑性增加[8]。添加塑化劑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因此,塑料袋、塑料管、塑料餐具、橡膠制品等無不含有塑化劑,但在包括白酒在內(nèi)的食品生產(chǎn)中是被禁止添加的。
塑化劑常溫下一般為無色透明的油狀黏稠液體,屬脂溶性物質(zhì),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蒸汽壓低,不易揮發(fā),少數(shù)則是熔點較低的固體。主要包括DEHP、DB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DIN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DO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鄰苯二甲酸丁基芐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等[6]。
塑化劑可干擾生物體內(nèi)分泌的化學物質(zhì)[9],改變?nèi)梭w內(nèi)荷爾蒙雌激素水平,被視作內(nèi)分泌干擾素或環(huán)境激素,美國環(huán)??偩趾臀覈鶎⑵淞袨閮?yōu)先控制的污染物[6]。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10],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率以及對免疫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造成傷害,引發(fā)惡性腫瘤,并會導致癌癥[7],致畸等其他疾病的發(fā)生,甚至會損傷人類遺傳物質(zhì)[11]。李娜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DEHP及其代謝產(chǎn)物能夠?qū)Υ菩源笫笊称鞴俸蜕硟?nèi)分泌功能產(chǎn)生影響,誘導卵巢顆粒細胞發(fā)生凋亡,具有一定的雌性生殖毒性和生殖內(nèi)分泌干擾作用。
陳勇和李開雁[13]對多種濃香型、醬香型和清香型白酒進行檢測分析發(fā)現(xiàn)白酒主要含有5種塑化劑:DBP,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以及微量的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DEP。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通過對全國白酒產(chǎn)品全面檢測發(fā)現(xiàn)白酒中檢出最多的是DBP,含量最高達2.32 g/kg(衛(wèi)生部限量0.3 g/kg[14]),最低含量也有 0.495 g/kg(超衛(wèi)生部限量約1.7 倍)[1,15]。
通過對各種白酒釀造工藝和形成商品整個過程的全面分析和調(diào)查,認為白酒中塑化劑的來源主要有:釀酒原料受環(huán)境污染;在生產(chǎn)或加工環(huán)節(jié)中遷移產(chǎn)生;成品酒受塑料包裝污染。本文即從這3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全球每年PAEs的使用量在816萬t以上,其中1%以上通過滲漏進入環(huán)境[4]。塑化劑已成為全球無處不在的環(huán)境污染物,在水、空氣、土壤及動植物體內(nèi)均已檢測出不同濃度的塑化劑,被視為第2個全球性“多氯聯(lián)苯污染”[4-5,16]。Chen 等[17]調(diào)查了我國不同省份及區(qū)域空氣中塑化劑的總量,發(fā)現(xiàn)其含量變化范圍是5.20~1 153.00 ng/m3,其中重慶和黑龍江含量最高。我國農(nóng)田土壤的塑化劑污染也相當普遍,對8個東部省份農(nóng)田的調(diào)查表明,土壤塑化劑的總濃度為 25.82 μg/kg ~18.92 mg/kg。Zeng 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廣州周邊地區(qū)的耕種土壤已被塑化劑中度污染,其含量為0.195~33.6 μg/g。各種加工食品的原料可從被污染了的環(huán)境中吸收塑化劑,隨加工而進入制成品中,如大豆、菜籽等油料農(nóng)作物帶入使塑化劑溶解在油脂中[19],自然白酒也不例外??傊?,隨著環(huán)境污染狀況的不斷加劇,釀酒原料作物從污染土壤、大氣和水體中吸收塑化劑(見圖2)的可能性增大,一旦釀酒原料吸收了塑化劑或被含有塑化劑的材料污染就難免會隨生產(chǎn)和加工過程進入白酒中。然而目前對于釀酒原料作物中塑化劑含量及風險還未見相關研究報道,也未得到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但隨著塑化劑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會帶來很大安全隱患,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圖2 環(huán)境污染對釀酒原料的影響Fig.2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liquor-making raw materials
白酒釀造過程會接觸到一些由塑料、橡膠材料制成的管件設備或管道、高分子材料的容器。如:白酒在生產(chǎn)和運輸過程中大量使用耐酸堿和抗腐蝕性的塑料輸酒管道和接酒桶、釀酒原料堆積發(fā)酵時覆蓋的塑料薄膜等,往往都含有塑化劑;再加上塑化劑具有易遷移以及在白酒中有較好溶解性的特性[20],使得塑化劑可悄無聲息地遷移到白酒中[16,21]。
通過對白酒釀造過程的跟蹤、檢查,白酒中的塑化劑還可能來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1]、酒泵進出乳膠管[22]、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nèi)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20]、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23]。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這些聚合物制品的原料為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則一般不會加入塑化劑,但如果是用回收的廢舊材料制作聚合物制品,一般都會加入塑化劑[16]。盡管一些大型酒企開始實行“以鋼代塑”,盡量減少塑料制品對白酒的影響,但目前仍有不少小型酒企繼續(xù)使用酒泵進出乳膠管。企業(yè)內(nèi)部各個環(huán)節(jié)檢測表明,酒泵進出處的乳膠管溶出塑化劑最多,每10 m乳膠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劑含量 0.1 mg/kg[5],而通常一根乳膠管長達 50 m[1]。
李楠等[9]在探討白酒中塑化劑產(chǎn)生的時空關系時發(fā)現(xiàn):塑料容器和塑料管道是白酒中塑化劑產(chǎn)生的主要根源,在白酒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溫度、酒精濃度和貯存時間對塑化劑的產(chǎn)生均有明顯影響。利用塑料管道輸送會使酒中溶入DBP,含量可達0.43 mg/kg,超衛(wèi)生部限量 0.13 mg/kg(衛(wèi)生部限量 0.3 kg/kg[14]),而塑料容器中白酒檢出DBP量為0.48 mg/kg,超衛(wèi)生部限量0.18mg/kg;DEHP數(shù)值為1.44 mg/kg,接近臨界值 1.5 mg/kg[9]。陳蕾等[24]通過對塑料軟管的分析,發(fā)現(xiàn)塑料軟管中塑化劑含量高達6.6 g/kg。
白酒勾調(diào)在加調(diào)味酒、基礎酒及加漿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接觸各種塑料管道,尤其在高檔白酒的勾調(diào)中,因為高檔白酒生產(chǎn)的量一般不大,小樣和中樣的勾調(diào)都會用到塑料制品[5]。此外,一些酒類產(chǎn)品中會添加香料,如白酒專用陳化劑、留香劑、沉降劑、香精等,而衛(wèi)生部對食品用香精香料中PAEs最大允許量高達60 mg/kg[25](人為添加情況除外),并規(guī)定在食用香精香料加工中,原料帶入不屬于人為添加因素,但這個很難界定,在實際監(jiān)管中存在一定難度。2011年臺灣飲料塑化劑事件被查出的500多種污染塑化劑的問題產(chǎn)品中,主要就來自香精和含香精的食品配料[16]。然而迄今尚未見酒類添加劑是白酒塑化劑來源的報道,有關的研究也很少,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
塑化劑雖被規(guī)定禁止添加到食品中,但可以在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中使用,以增加材料的彈性、塑性、透明度、改變其性能。鄭校先等[5]從不同角度對白酒“塑化劑”事件進行分析,指出包裝材料可能成為白酒塑化劑問題的“幫兇”,比如塑料瓶蓋和內(nèi)塞,白酒灌裝后,在整個貯存、運輸、流通環(huán)節(jié)均有可能與添加塑化劑的內(nèi)塞“親密”接觸,導致塑化劑溶出。一些低檔成品酒為降低成本,普遍采用4 L以上塑料酒桶包裝成品酒,超市中有不少塑料桶裝的白酒在銷售;塑料袋也是一些小包裝酒的常用包裝形式。所以合格白酒出廠后,也有可能在流通環(huán)節(jié)抽檢時發(fā)現(xiàn)含有塑化劑。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溫度的升高,產(chǎn)品中塑化劑含量會逐漸增高,而且酒度越高含塑化劑越普遍。高檔年份酒一般存儲時間較長,更容易發(fā)生塑化劑遷移[9,20],如呂曉靜[26]研究表明,白酒年份越久檢出的塑化劑含量越高(見表1)。
表1 不同年份白酒中 DEHP、DBP、DIBP和 DMP含量(±s,mg/L)Table 1 The content of DEHP,DBP,DIBP and DMP in different years liquor
表1 不同年份白酒中 DEHP、DBP、DIBP和 DMP含量(±s,mg/L)Table 1 The content of DEHP,DBP,DIBP and DMP in different years liquor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ND:未檢出。
年份DEHP DBP DIBP DMP年份短 10年 ND 0.122 4±0.293 0 0.045 3±0.099 0 0.028 8±0.077 6年份長 17年 0.042 0±0.107 7 0.485 0±0.508 7* 0.312 0±0.301 8* 0.045 0±0.073 5空白對照 3年0.003 3±0.000 6 ND ND ND
此外,關于白酒塑化劑含量超標的原因,亦不能排除人為添加的可能,據(jù)中國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稱,白酒中加入適量的塑化劑可使其黏性更強、留香持久,進而提升白酒的檔次和感官品質(zhì)。盡管該說法存在爭議,但社會關注度較高,相關部門的研究人員應該對其展開研究,盡快拿出科學客觀的研究數(shù)據(jù)以澄清事實。
根據(jù)以上分析,白酒生產(chǎn)的原料、加工過程和包裝環(huán)節(jié)等都有可能受到塑化劑污染,因此塑化劑對白酒行業(yè)的影響不可小覷。現(xiàn)提出以下對策,以減少白酒中可能出現(xiàn)“塑化劑”事件的幾率及降低對人體的危害。
企業(yè)要嚴把釀酒原料質(zhì)量,加強對釀酒作物栽培環(huán)境的保護。例如茅臺酒廠以本地優(yōu)良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生產(chǎn)的冬小麥制曲,以本地特產(chǎn)的“紅纓子”糯高粱為制酒原料;其種植過程采用農(nóng)家有機肥,不使用農(nóng)藥。2001年11月茅臺酒被國家環(huán)??偩终J證為“有機食品”。為確保五糧液高端白酒優(yōu)質(zhì)高粱原料供給,宜賓市政府與五糧液股份公司聯(lián)合,計劃到2014年打造五糧液釀酒有機原料生產(chǎn)基地2萬畝。此外瀘州老窖也建立了自己的有機高粱及小麥種植基地,這些做法顯然有利于生產(chǎn)企業(yè)對其產(chǎn)品安全性的有效控制。
在嚴控釀酒原料種植環(huán)境和過程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原料的清理和運輸過程中的防護,企業(yè)需要提高原料篩選設備分選雜質(zhì)的能力。對于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加工助劑(如白酒專用陳化劑、留香劑、沉降劑、勾兌用香精等)要嚴格控制其中塑化劑的含量,避免加工助劑帶入塑化劑的隱患。對新工藝白酒及配制酒中可能使用到的食品香精香料的來源,應建立嚴格的審查和溯源機制,建立相關產(chǎn)品中可能存在的塑化劑污染物檢測方法體系,在原料入廠環(huán)節(jié)加以控制,避免高風險物質(zhì)的添加使用。
由于乙醇對塑化劑的溶解性很好,白酒生產(chǎn)過程中應嚴格控制使用塑料容器、管道及設備,減少塑料制品在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中的使用。改用食品級不銹鋼管道輸送,釀酒原料堆積發(fā)酵時覆蓋薄膜改為麻布覆蓋等,從根本上杜絕貯酒設備、輸酒管道塑化劑等有害物質(zhì)的溶出。李楠等[9]研究指出采用不銹鋼管道及容器,可有效避免塑化劑污染。對必須使用塑料制品的環(huán)節(jié),盡量避免使用PVC作為材料的設備與部件,并加強對其塑化劑含量的檢測。
改進工藝,如在白酒生產(chǎn)工藝中增加合適的吸附等后處理裝置。王遠成等[21]采用活化的椰殼活性炭作為吸附劑,在溫度<50℃,乙醇體積分數(shù)(酒精度)≤52%,攪拌時間10~15 min,靜置時間≥2 h的條件下進行處理,在保證酒體口感和風味的前提下可有效去除白酒中的塑化劑。同時,沈義文[27]也公布了一種酒類塑化劑過濾裝置(公開號為CN203429159U),根據(jù)塑化劑特定的分子結構,采用過濾容器本體,利用酒體的重力自上而下的經(jīng)過該過濾裝置,可將酒體中的塑化劑去除,相關的一些新工藝是值得企業(yè)去嘗試推廣的。
生物降解是影響PAEs類增塑劑在環(huán)境中的行為和歸宿的重要因素,是該類物質(zhì)在自然環(huán)境中完全礦化的主要過程[6],其中微生物好氧降解是當代國際上認可的PAEs類物質(zhì)分解轉(zhuǎn)化的主要途徑[28]。PAEs先水解成鄰苯二甲酸單酯,然后生成鄰苯二甲酸及相應的醇,鄰苯二甲酸在加氧酶的作用下生成3,4-二羥基鄰苯二甲酸或4,5-二羥基鄰苯二甲酸,然后形成原兒茶酸等雙酚化合物,芳香環(huán)開裂形成相應的有機酸轉(zhuǎn)化成丙酮酸、琥珀酸等進入TCA循環(huán),最終轉(zhuǎn)化成 CO2和 H2O[6,29](見圖 3)。
圖3 鄰苯二甲酸酯的好氧生物降解途徑Fig.3 Biodegradation pathway of PAEs by aerobic bacteria
趙晶等[30]采用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分別對塑化劑DHP和DEHP進行生物降解處理。試驗結果表明,溫度為25℃、空床接觸時間為8 h時,BAF菌對DHP和DEHP的降解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別達到95.5%和90.3%;Gartshore等[31]發(fā)現(xiàn)1株深紅酵母菌(Rhodotorula rubra)能有效降解塑化劑DOP;Navacharoen等[32]發(fā)現(xiàn)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能降解塑化劑DEP。
總之,合理處置環(huán)境中的廢舊塑料制品并開發(fā)快速生物降解塑化劑技術將會大大減少其對釀酒原材料的污染和釀酒工藝過程中的遷移。此外,在白酒生產(chǎn)發(fā)酵過程中如能有意識地利用微生物對塑化劑的降解能力或許會為解決白酒塑化劑問題提供新思路,目前還未見相關報道,應該加大這方面的研究投入。
如今對酒類包裝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代替?zhèn)鹘y(tǒng)的玻璃、陶瓷等材料達到不易碎、質(zhì)輕的功能,更要滿足人們對健康和安全環(huán)保性的要求。我國應逐步減少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使用,大力發(fā)展新型無毒塑化劑材料,推動環(huán)保型塑料產(chǎn)品的替代進程,以減少塑化劑在包裝中的遷移。目前國內(nèi)已研發(fā)利用的無毒環(huán)保塑化劑包括:檸檬酸酯類增塑劑、生物基植物油增塑劑、聚酯類增塑劑、生物降解塑料用增塑劑等。如,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33]發(fā)明了以木糖醇為增塑劑制備可食性淀粉質(zhì)塑化膜(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號為CN102219934A),無毒無污染,可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國外研發(fā)增塑劑的重點在于安全、綠色,主要有:檸檬酸酯系列增塑劑、植物油基增塑劑、聚合物增塑劑等。
此外,包裝材料中可食性塑化劑的研發(fā)(如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山梨醇等)也成為研究熱點。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努力,酒類包裝行業(yè)將朝著輕便、安全、綠色和環(huán)保的方向發(fā)展,以減少或遏制潛在危害化學物對白酒的污染。
溫度和存放時間是影響塑化劑遷移的重要因素,貯藏溫度越高,遷移速度越快[9]。因此在白酒的貯藏和運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高溫環(huán)境,尤其在夏天最好是在陰涼處貯藏,以免造成容器及包裝材料中塑化劑的溶出而污染白酒制品。洞藏是白酒較理想的貯存方式,在白酒洞藏過程中溫度變動范圍為15~22℃,濕度變動范圍為88% ~95%,溫濕度終年保持恒定[34],能有效控制白酒塑化劑的遷移。
根據(jù)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的DEHP、DINP和D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9.0 和 0.3 mg/kg[14],這為排查人為添加塑化劑的違法行為提供了依據(jù)。
我國至今未建立完善的白酒塑化劑檢測的國家標準,第三方檢測和媒體的監(jiān)督也面臨很大壓力。目前還沒有針對白酒塑化劑的檢測方法,大都采用GB/T21911—2008《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方法進行[35]。但該法只對整體食品中塑化劑檢測進行了籠統(tǒng)的規(guī)定,沒有細化到白酒塑化劑的測定方法。此標準主要檢測DBP、DEHP等16種增塑劑,檢出限為0.05 mg/kg,而提取和凈化是整個測定過程的關鍵步驟,決定著方法的檢出限[7]。白酒因含有大量的乙醇會影響有機溶劑液液萃取法測定PAEs的回收率,該方法對于白酒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不理想,使企業(yè)及相關檢測單位不能有效地檢測白酒中各種塑化劑的準確含量。目前通過沸水浴、氮吹或旋轉(zhuǎn)蒸發(fā)、加純水降低白酒酒精度可減小或排除乙醇的干擾,并且在液液萃取和基質(zhì)分散固相萃取后再固相萃取可進一步排除基質(zhì)干擾而提高方法的精確度[36]。
國標中以水分散并提取試樣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而鄰苯二甲酸酯本身水溶性較差,故該法難以提取出目標物,將會造成檢測結果偏低。因此測定方法的關鍵在于樣品的預處理,樣品預處理得當,會有利于后面的檢測數(shù)據(jù)。美國、歐盟塑化劑檢測方法標準采用GC-MS,樣品的前處理方法為索氏抽提,具有更高的準確度。目前最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有:超聲波提取、濾膜過濾、液-液萃取、柱層析、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溶出法、超臨界流體以及萃取索氏抽提等[15]。
有關白酒中PAEs的檢測方法包括:氣相色譜法(GC)[37]、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38]、氣質(zhì)聯(lián)用法(GC-MS)[22]、液質(zhì)聯(lián)用法(HPLC-MS)[39]等,但這些方法試劑用量大,溶劑背景、白酒自身揮發(fā)性組分等因素干擾大使得測定結果并不可靠,各自所用的前處理技術仍存在操作步驟繁瑣、耗時長、回收率較低等弊端。PAEs前處理技術是制約白酒塑化劑檢測技術發(fā)展的主要難點,探索更快速、簡單、高效的PAEs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將是今后的研究重點。相關部門及各科研機構應該積極改進測定方法,開發(fā)出適合白酒中塑化劑檢測的方法,為白酒質(zhì)量安全提供保障。
GC-MS需要復雜的樣品前處理[23],分析周期較長,不能滿足實時高效的檢測要求。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可快速獲取樣品的多種信息,實現(xiàn)多組分的同時測量,具有高效、便捷、無損、環(huán)保等優(yōu)點[40],不需要樣品前處理,已被廣泛應用。王運麗等[41]采用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在飲料中的定量方法,該法準確度較高,顯示近紅外快速定量的優(yōu)勢,為白酒中塑化劑的快速檢測提供了新思路。竇懷智等[42]利用強電場非對稱微芯片的離子遷移譜技術搭建了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實現(xiàn)了對白酒中超標塑化劑的檢出。萬宇平等[43]成功研制了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殘留檢測的ELISA試劑盒,可初步用于白酒中塑化劑殘留的快速篩選,該方法具有靈敏,簡便,檢測成本低等特點。該法相比傳統(tǒng)檢測設備,檢測時間短,體積小,可以滿足現(xiàn)場快速檢測需求,為開發(fā)便攜式檢測設備提供了技術支持,是食品中PAEs殘留檢測發(fā)展的新趨勢,白酒塑化劑檢測要大膽嘗試新技術新方法,為白酒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國家對各類食品及酒類塑化劑含量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也是塑化劑風波擴大的直接原因。要消除消費者的疑慮,應當盡快公布相關產(chǎn)品的檢測結果。同時,應完善檢測標準,盡快公布遲遲未出臺的白酒塑化劑檢測國家安全標準,加大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企業(yè)生產(chǎn)行為,避免塑化劑對食品安全的危害。
飲酒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休閑娛樂方式。Bazzano等[44]研究表明,適度飲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風險。復旦大學食品安全專家厲曙光教授指出,每人每天肝臟能分解一兩白酒,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建議不要喝得太多,也不要天天喝。絕大部分塑化劑在人體內(nèi)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其半衰期大約為24~48 h[45]。對于白酒中含有的少量塑化劑,在不是大量攝入的前提下,對健康不會有影響。我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通過分析國內(nèi)外科學文獻資料后認為:對于60 kg體重的人來講,每天攝入3.0 mg的DEHP是安全的;DBP的毒性較大,其每天的安全攝入量為0.6 mg[3]。如以媒體報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為1.08 mg/kg計算,每天飲用0.55 kg酒鬼酒以下,其中的DBP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節(jié)制而適度的飲酒可有效減少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白酒塑化劑事件無疑為我國食品質(zhì)量安全再次敲響了警鐘,雖然近40年來并未發(fā)現(xiàn)因白酒含塑化劑而致病案例,但白酒塑化劑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要消除消費者的疑慮,需要盡快制定白酒產(chǎn)品塑化劑的安全標準,完善白酒檢測及監(jiān)管制度,規(guī)范企業(yè)生產(chǎn)行為,及時排查各種隱患,避免白酒塑化劑危害食品安全。只有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健康和利益,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使白酒企業(yè)真正遠離塑化劑陰影,走上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1] 中國酒協(xié)回應白酒塑化劑超標問題的聲明[EB/OL].http://www.cada.cc/templates/General/index.aspx?nodeid=51&page=ContentPage&categoryid=0&contentid=357.
[2] 凌瀟,嚴皓,廖國強.酒類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的行業(yè)協(xié)會自我規(guī)制[J].釀酒科技,2013(8):119-121.
[3]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白酒產(chǎn)品中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EB/OL].http://www.cfsa.net.cn/Article/News.aspx?id=8A3799CA13864872A8A97D9679A9BB-05AB173DF5C30CC413.
[4] Blount B C,Milgram K E,Silva M J,et al.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eight phthalate metabolites in human urine using HPLC-APCI-MS/MS[J].Analytical Chemistry,2000,72(17):4 127-4 134.
[5] 鄭校先,俞劍燊,冉宇舟,等.白酒“塑化劑”食品安全風波分析及白酒包裝材料問題[J].釀酒科技,2013(10):62-64.
[6] 方程冉.生物反應器填埋場中PAEs的遷移轉(zhuǎn)化及其生物降解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7] CAO X L.Phthalate esters in foods:sources,occurrence,and analytical method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10,9(1):21-43.
[8] Rahman M,Brazel C S.The plasticizer market:an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plasticizers and research trends to meet new challenges[J].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04,29(12):1 223-1 248.
[9] 李楠,李秀萍,鄭平,等.白酒中塑化劑產(chǎn)生時空關系的研究[J].輕工科技,2014(4):1-2.
[10] GUO B,WEN B,SHAN X,et al.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s by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95(1):189-192.
[11] Duty S M,Singh N P,Silva M J,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to phthalates and DNA damage in human sperm using the neutral comet assay[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3,111(9):1 164-1 169.
[12] 李娜.DEHP及其代謝產(chǎn)物MEHP對雌性大鼠生殖毒性及相關機制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13] 陳勇,李開雁.氣質(zhì)聯(lián)用(GC-MS)分析蒸餾白酒中塑化劑[J].釀酒,2013(5):76-79.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zhì)最大殘留量的函(衛(wèi)辦監(jiān)督函〔2011〕551號)[Z].2011.
[15] 汪龍,田明慧,林親錄,等.白酒中塑化劑的檢測方法及控制策略[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3,34(11):384-387.
[16] 王瑞元,金青哲,安駿.塑化劑與糧油制品的安全[J].糧食與食品工業(yè),2013(1):1-4.
[17] CHEN L,ZHAO Y,LI L,et al.Exposure assessment of phthalates in non-occupational populations in 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2,427:60-69.
[18] ZENG F,CUI K,XIE Z,et al.Phthalate esters(PAEs):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peri-urban areas around Guangzhou,Chin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8,156(2):425-434.
[19] 柳春紅,孫遠明,楊藝超,等.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污染及暴露評估現(xiàn)狀[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2,28(3):339-341.
[20] 王紅,彭瑾,朱寬正,等.白酒塑化劑危害及應對措施[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4(4):601-606.
[21] 王遠成,楊文瓊,鄭敏,等.白酒中塑化劑的處理方法研究[J].釀酒科技,2014(6):57-62.
[22] 應全紅,王霓,白德奎,等.白酒中塑化劑GC-MS檢測方法的研究[J].中國釀造,2013(11):136-138.
[23] 吳惠勤,朱志鑫,黃曉蘭,等.不同類別食品中21種鄰苯二甲酸酯的氣相色譜-質(zhì)譜測定及其分布情況研究[J].分析測試學報,2011(10):1 079-1 087.
[24] 陳蕾,鮑俊杰,王辰龍,等.草莓酒中塑化劑的排查與檢測[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下),2013(11):78-79.
[25]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通報食品用香精香料適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zhì)最大殘留量有關問題的函(衛(wèi)辦監(jiān)督函[2011]773號)[Z].2011.
[26] 呂曉靜.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檢測與風險評估[D].青島:青島大學,2014.
[27] 沈義文.一種酒類塑化劑過濾裝置[P].中國,CN-203429159U.2014-02-12.
[28] CHANGBV,YANGCM,CHENGCH,et al.Biodegrad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by two bacteria strains[J].Chemosphere,2004,55(4):533-538.
[29] Eaton R W,Ribbons D W.Metabolism of dibutylphthalate and phthalate by Micrococcus sp.strain12B[J].Journal of Bacteriology,1982,151(1):48-57.
[30] 趙晶,寇殿良,劉啟嵐.塑化劑在生物濾池中的降解[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2,35(2):212-217.
[31] Gartshore J,Cooper D G,Nicell J A.Biodegradation of plasticizers by Rhodotorula rubra[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2003,22(6):1 244-1 251.
[32] Navacharoen A,Vangnai A S.Biodegradation of diethyl phthalate by an organic-solvent-tolerant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3C3 and effect of phthalate ester coexistence[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2011,65(6):818-826.
[33]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一種以木糖醇為增塑劑的可食性淀粉質(zhì)包裝膜的制備方法[P].中國,CN102219934A.2011-10-19.
[34] 胥思霞,王曉丹,胡靖,等.貴州青酒洞藏風格特征研究[J].釀酒科技,2012(11):43-45.
[35] GB/T 21911—2008,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36] 程勁松,李春揚.白酒質(zhì)量控制技術的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報,2014(7):2 248-2 262.
[37] 周宜斌,周慶.氣相色譜法快速檢測白酒中鄰苯二甲酸酯殘留量[J].中國藥師,2013,16(9):1 362-1 363.
[38] LIAN Y,QIU X,YANG Y.Vortex-assisted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HPLC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phthalate esters in liquor samples[J].Food Analytical Methods,2014,7(3):636-644.
[39] 卓黎陽.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四極桿質(zhì)譜測定酒中15種鄰苯二甲酸酯[J].分析試驗室,2013(9):68-73.
[40] 馬冬紅,王錫昌,劉利平,等.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產(chǎn)地溯源中的研究進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31(4):877-881.
[41] 王運麗,史新元,吳志生,等.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檢測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zhì)[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5):86-90.
[42] 竇懷智,江濤,張曉冬,等.新型離子遷移譜技術應用于白酒中塑化劑的檢測[J].分析儀器,2014(1):88-92.
[43] 萬宇平,陶光燦,李勇,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塑化劑)ELISA檢測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2013(9):194-196.
[44] Bazzano L A,Gu D,Reynolds K,et al.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Chinese m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9,135(1):78-85.
[45] Koch H M,Bolt H M,Preuss R,et al.New metabolites of 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in human urine and serum after single oral doses of deuterium-labelled DEHP[J].Archives of Toxicology,2005,79(7):3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