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薏
(河南省衛(wèi)輝市華新醫(yī)院,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改良式B-Lynch縫合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
楊 薏
(河南省衛(wèi)輝市華新醫(yī)院,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目的對改良式B-Lynch縫合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價值和意義進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剖宮產產后宮縮乏力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的方法將所有患者均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于觀察組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縫合術方法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進行觀察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32±8)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平均手術時間(54±16)min,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904±28)mL,術中輸血率為58.07%,平均輸血量為(486±102)mL,對照組患者手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1524±36)mL,術中輸血率為80.65%,平均輸血量為(986±122)mL,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產褥病率為6.45%,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產褥病率32.26%,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5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83.87%。觀察組沒有1例患者由于治療無效采用切除子宮的方法進行治療。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式B-Lynch縫合術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止血效果明顯,能夠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的優(yōu)點,是治療產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產后出血;改良式B-Lynch縫合;宮縮乏力;剖宮產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剖宮產產后宮縮乏力出血患者,患者年齡最小的為21歲,最大的為39歲,平均年齡為26.8歲,產婦的孕周為37~42周,產次最少的為1次,最多的為3次,懷孕次數(shù)最少的為1次,最多的為6次。新生兒的體質量最輕的為2500 g,最重的為4800 g,平均為3200 g。所有患者均沒有血液系統(tǒng)性疾病,并且沒有子宮及其附件等的并發(fā)癥。所有患者剖宮產的臨床指征包括:巨大兒、雙胞胎、瘢痕子宮、羊水過多或者不足、重度子癇前期以及產程異常等。采用隨機的方法將患者均分成兩組,每組61例患者,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產次、孕次以及臨床指征等方面都基本相似,其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很強的統(tǒng)計可比性。
1.2 方法。對于觀察組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縫合術進行及時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案為:迅速的將子宮拖出到腹腔之外,對子宮進行按摩,并進行靜脈注射縮宮素、舌下含服卡孕栓、宮壁注射欣母沛等常規(guī)治療,如果無效用手擠壓子宮體,發(fā)現(xiàn)出血減少后,改用改良式B-Lynch縫合術進行縫合。向下推患者膀胱腹膜反折使子宮下段進一步得到暴露,隨后使用1根1號可吸收縫合線從子宮下段橫切口的左側角部的下邊緣2~3 cm,子宮內側的3 cm處進針,在切口上方的相應位置出針,在宮體上采用縱向褥式縫合方法縫合子宮肌層與漿膜2針,第2針的出針位置為宮底的1~2 cm處,出針的位子應該是縫合線繞過子宮的底部,從距離底部1/3的位置出針。同時采用相同的方法在患者子宮切口左側口角的位置,向下進行2針的縫合,第2針進針的位置與第1針的的距離大約為3 cm。
最后,助手應雙手將縫合線慢慢的拉緊之后打結。這這個時候可以看到宮體兩側表面有2處較深的凹陷位置,觀察子宮收縮變硬并且止血完好之后,對子宮下段的切口進行整體的縫合。
對于觀察組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止血方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采用子宮按摩以及宮縮劑治療無效之后,立馬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將患者子宮兩側的動脈上行支結扎,在宮腔內填塞棉條。
1.3 觀察指標以及療效評定: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中的出血量、手術中的輸血情況、產褥期的發(fā)病率以及子宮的復舊情況等進行觀察和分析。治療效果可以分為有效和無效,其中有效是指患者的子宮收縮良好、質地硬、出血減少或者是停止,生命體征平穩(wěn)并且尿量正常;無效是指子宮收縮情況不良、質地軟、出血沒有得到控制、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尿量<30 mL/h或者沒有尿液。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對獲得的數(shù)據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和分析,以P<0.05表示兩組數(shù)據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的平均手術時間為(32±8)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平均手術時間(54±16)min,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904±28)mL,術中輸血率為57.38%,平均輸血量為(486±102)mL,對照組患者手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1524±36)mL,術中輸血率為80.33%,平均輸血量為(986±122)mL,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產褥病率為6.5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產褥病率31.15%,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4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81.97%。觀察組沒有1例患者由于治療無效采用切除子宮的方法進行治療。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具體見表1。
產后出血一直是困擾婦產科臨床醫(yī)學的一個棘手的問題。產后出血一般具有來勢兇猛的特點,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患者很可能會由于失血過多,出現(xiàn)死亡。傳統(tǒng)的止血治療方法能夠但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出血狀況,但是其治療效果卻不盡人意,經常出現(xiàn)由于治療無效,對患者采用切除子宮的現(xiàn)象。這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巨大的傷害,同時也給患者的家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1]。改良式B-Lynch縫合術,能夠對患者的產后出血問題進行有效的止血,不僅能夠降低產后大出血給患者帶來的生命威脅,同時能夠保證患者的生育能力,是一種能夠同時滿足患者身體和心理需求的有效的產后止血治療方法。
表1 兩組患者的具體治療情況對比表
改良式B-Lynch縫合術是目前臨床上新研制出的一種治療產后出血的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不僅能夠及時有效的止血保住患者的生命。B-Lynch子宮縫合術的原理是利用縫線在子宮表面機械性縱向壓迫子宮平滑肌,使位于子宮肌層的子宮弓形血管被有效的擠壓,減緩血流速度,子宮血管被加壓后使胎盤剝離面易于形成血管內血栓,同時因血流減少,子宮肌層缺血,刺激子宮收縮使胎盤剝離面血竇關閉從而達到子宮止血的目的[2]。改良B-Lynch縫合術相較于其他的手術方法更加簡單,安全易行,對特殊器械和手術技巧的要求較少,并且具有成功率高等特點。無論是高年資還是低年資的手術醫(yī)師,只要熟練掌握解剖層次及縫合技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手術過程中的各項指標還是手術后的產褥病率以及治療有效率都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這充分說明改良式B-Lynch縫合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產后出血的臨床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1]曾玉華.改良式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4):312-313.
[2]李雪年,黃晶.B-lynch 縫合術治療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30例臨床觀察[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31(2):276-278.
R714.46+1
B
1671-8194(2015)05-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