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由此可見,成功的教育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絕不能靠單兵作戰(zhàn)完成。教師需要和家庭、社區(qū)等與幼兒發(fā)展相關(guān)的個人與群體合作,在實踐中這種合作能力也越來越被重視,被強調(diào)。然而在同樣的家園合作工作中,很多老師常常會陷入困惑:這個方法我也用了,為什么就沒有別人用的效果好;明明是一起開的活動,一起探討的內(nèi)容,這個班就會得到家長的一致贊許,而另一個班家長反映平平。其實很多時候往往是一些小改變,小小細節(jié)上的揣摩就可以帶來不同的效果,從教師單方面的“灌輸式”溝通立馬變成雙方的合作互動。以下是筆者在家長工作中運用到的“智慧互動小技巧”。
智慧互動一:利用專家評論提升教師權(quán)威
現(xiàn)在的家長層次比較高,接受教育信息也比較快,都有一定的幼兒教育理論水平,沒點水準還真有點“拿不下”他們。今年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我特意將《指南》部分的兒童發(fā)展內(nèi)容截取下來,在家長會上針對我們班級的情況細細分析對比,因為在前期我特意強調(diào)了《指南》的權(quán)威性、專家的引領(lǐng)性,家長們聽得不住點頭。是呀,這些可都是權(quán)威的,他們自然而然地全盤接受,同時也確立了我的威信,“原來老師是這么先進,這么有理論水平。”有這個作底,在平時的交流中他們也更愿意聽我去講,更信服我的講話,可以說專家成為了樹立我形象的一個標桿和支撐,也讓我很有底氣。
體會:幼兒園教師普遍能力不高,會唱會跳帶帶孩子。這是社會對我們的誤解,也是歷史造成的影響。光靠嘴上講,是不可扭轉(zhuǎn)頑固家長的印象的。而信奉專家,依賴權(quán)威是社會的通病。有時多借助專家的話,不僅能增強自己的理論水平,更能讓家長信服,更順利地開展家園工作。要知道學會借助外力,巧妙借用名言,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xiàn)。
智慧互動二:善用教學活動滲透教育理念
每年的家長公開教學活動中,家長總是只盯著自家孩子的表現(xiàn),甚至不乏家長直接提示自己的孩子積極舉手發(fā)言,使活動中的教師頗為苦惱。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家長也是出于自己的立場,無可厚非。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每一次進行公開教學活動時,我都會特別指出一到兩點教學時的重點觀測方向,如繪本教學請家長關(guān)注如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部分;如美術(shù)活動時提供大紙如何讓孩子們畫大畫滿等。因為在活動前都有這些重點提醒,家長在活動時有側(cè)重點可看,而不是一味地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很多家長都會告訴我在我的活動中他們也學到了很多技巧,而這些是我感覺最為欣慰和高興的。
體會:很多時候同樣的事情不同的效果,就在于處理方式上的一些小改變。作為老師,我們同樣肩負著家長學校的重任,告訴家長如何去看,看些什么,比家長來園之后,盲目觀察幼兒強得多。而家長在多次活動之后,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會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用心良苦,從而為我們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智慧互動三:巧用才藝表演促進情感交流
在幼兒園里,每年學期結(jié)束時都會有一次較大型的表演活動。做家長的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表演表現(xiàn)的機會,可是事實上不可能給每個孩子主角的位置,因此在這個學期我班每個月月末都開展了一次小型的幼兒才藝表演秀活動。孩子在這個時間里可以盡情地表演他們比較出色的項目,活動雖然小,我們依然精心制作了節(jié)目表,設(shè)計了小舞臺,創(chuàng)造了一個孩子盡情表演的情境,并把孩子表演的照片及時上傳網(wǎng)站讓家長一睹孩子們的風采。這個活動在連續(xù)開展了半年后,連內(nèi)向的孩子也都愿意積極表演,每個孩子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而演出的內(nèi)容也是五花八門。隨之而來的就是家長的信任和感謝,在園部的各項活動中,我們班家長都表現(xiàn)踴躍。他們說:“老師都這么用心地為孩子著想,自己怎么能落后呢?”
體會:在家長工作上將心比心、以情動情應該是我們不變的法則,沒有一個家長不能接受一個愛自己孩子的老師,也沒有一個家長會拒絕老師真誠的善意。及時發(fā)現(xiàn)家長的需求,及時作出跟進措施,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對孩子的關(guān)愛,有了這樣的情感鋪墊,我們的家園溝通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智慧互動四:活用多媒體攻破特殊情況
班里一個可愛的小女生,不知道為什么早晨上學時哭得很厲害,而且緊緊地扯住家長不松手,家長異常地焦慮。同時我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奇特的現(xiàn)象,她的爸爸媽媽只要消失,她瞬間就會變換笑臉和小朋友們游戲在了一起,而第二天,這種情況又會繼續(xù)。在我的分析中我認為家長的焦慮給孩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可無論我用電話聯(lián)系、面談等方式,家長都不認同、不配合,甚至在活動中躲藏在幼兒園的一角或突然來園等,而孩子一見到他們的身影就開始嚎啕大哭。雖然對家長的不信任有些無可奈何,但我還是沉下心來尋找突破口,在事態(tài)更加復雜之前,我利用攝像機,將孩子一天的點滴錄了下來,在幼兒離園時單獨放給家長看,我看著氣勢洶洶的爸爸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再一點一滴地分析給家長聽。有了這個事實基礎(chǔ),家長也愿意靜下來聽我講,在之后每天的聯(lián)系中,即使孩子沒有太大變化,家長還是能把握住良好的心態(tài)和我配合。慢慢的,兩個半星期后,哭寶寶終于不哭了,我和家長的危機警報也就解除了。
體會:我們遇到的家長各式各樣,我們遇到的情況也千奇百怪。當遭遇相反聲音時,我們不必心慌,要沉住氣。一名有智慧的老師會仔細聽取家長的話語,在理解家長想法的同時堅持自己的專業(yè)理念。一名有智慧的老師也應尋找恰當?shù)耐黄瓶?,能夠讓家長成為自己的同盟軍,讓家長正視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
智慧互動五:動用小型道具喚醒亮點記憶
每天放學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些班里老師的抱怨,一到放學家長就一窩蜂地涌在門口,老師的精神不敢有絲毫放松。有些家長總要問老師:“我家孩子今天怎么樣呀?”“我家孩子好不好呀?”有些老師很糾結(jié),很煩惱:“這個怎么樣到底要說的是什么事情?這個好不好到底是指的哪個方面?事情這么多,孩子這么多,老師也不可能天天盯著你家孩子一個人?!北M可能地回答他“很好”、“還不錯”之后,家長還抱怨老師對孩子不關(guān)心,不重視。這樣家長與教師之間就產(chǎn)生了一定的隔膜。
其實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作為家長,他們最迫不及待的是想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園情況,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詢問。在和他們的溝通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怎么樣和好不好其實就是慣性的詢問方式,并沒有針對孩子某個方面的意思。我一般的做法是,在家長有所詢問的時候針對性地用一句話說一說孩子在園某方面的情況,如“今天不錯,吃了兩碗飯的,吃得可香了!”“寶貝今天沒看見他舉手回答問題,明天我還會盯著你哦!”簡短的一句話,有針對性,有亮點,既不影響放學,又讓家長的詢問落到了實處。當然,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特意在班級門口放了一塊小的磁性板,在上面用紙條的方式記錄了一些當天孩子的變化和發(fā)生的事情,這樣這些小紙條就能在放學時幫助我迅速回憶小朋友的表現(xiàn)。所以我班的家長總是說我的眼睛很尖,每個人的表現(xiàn)都能看到,我的記憶力很好,能記住每個小朋友的表現(xiàn),其實這些都依靠門背后的小小道具。
體會:把自己放在家長的角度,理解家長的心情,就不會產(chǎn)生太多的抱怨,而有針對性地詳細描述孩子在園情況比泛泛而談、大而論之的話語更能抓住家長的心,所以準備一些能喚起自己記憶的小道具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時,我們也可以主動出擊,不需要家長提問先行告知孩子的情況,哪怕只言片語也能讓家長覺得老師注意到了自己的孩子、重視自己的孩子,是值得托付的,相信這樣的做法很快就能征服家長的心。
現(xiàn)代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回到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才能獲得教育的生命力。這些“智慧互動”都是在平常家長工作中做的一些小細節(jié)的改變,而在實踐中,它成為了互動的亮點,使互動更加豐富,同時也證明家長互動教育還有許多方面等待我們?nèi)ヌ剿?,去研究。我相信只要是真心的對待,細細的揣摩,我們總能得到家長的支持,使家園互動更有價值、更有效率、更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