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山東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濟南 250014)
?
中學生壓力知覺與心理幸福感的關(guān)系:心理彈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劉欣
(山東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濟南250014)
摘要:采用問卷法測查了山東、天津兩地500名中學生,旨在探討中學生壓力知覺、心理彈性和心理幸福感的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1)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顯著負相關(guān)。(2)心理彈性及其各維度與心理幸福感顯著正相關(guān)。(3)心理彈性的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兩個維度在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
關(guān)鍵詞:中學生;壓力知覺;心理彈性;心理幸福感
1問題提出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面臨多重壓力,樓瑋群等將中學生壓力歸為6大類:社會人際關(guān)系及性發(fā)展方面、學習和學業(yè)方面、與父母交往方面、未來前途方面、經(jīng)濟方面和健康方面。[1]壓力與青少年發(fā)展,特別是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緊密聯(lián)系。然而客觀壓力事件本身并不一定會引起影響,其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是由個體對事件的壓力知覺決定的。壓力知覺是個體對環(huán)境中的威脅性刺激經(jīng)過認知評價后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yīng),是指生活中困惑和威脅著人心理的各種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通常以緊張不適為表現(xiàn),同時,也是以個體的緊張和失控的狀態(tài)形式存在著。[2]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 壓力知覺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具有明顯不利影響。樓瑋群等[1]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壓力感受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顯著負相關(guān),即與低壓力被試相比,高壓力被試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差,他們更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以及人際關(guān)系敏感和睡眠問題。蔣小燕等[3]利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探討壓力知覺、社會支持、應(yīng)對方式對急救人員心身健康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三者對心身健康均有預(yù)測性,其中壓力知覺的預(yù)測能力最強(62.6%),是影響心身健康的最主要因素。Anita Skok等[4]對43個患有大腦性麻痹的學齡孩子的母親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孩子的殘疾程度與母親的幸福感并沒有顯著相關(guān),而母親感知到的壓力水平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guān)。BaBak對德黑蘭148名高中男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個體感知到較大壓力時,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幸福感較為低下。綜上所述,壓力知覺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幸福感造成了不利影響,而且,這種不利影響具有跨性別、跨種族、跨年齡、跨群體等多方面的一致性。就國內(nèi)情況來看,盡管青少年壓力知覺已引起了少數(shù)研究者的關(guān)注,但相關(guān)研究較少,非常有必要對青少年壓力知覺對其心理幸福感的影響進行研究。那么,知覺到較大壓力的個體,其心理幸福感水平一定會降低嗎? 通過對現(xiàn)有理論和文獻的分析發(fā)現(xiàn),心理彈性是影響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之間關(guān)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彈性是指個體經(jīng)歷了逆境或者創(chuàng)傷后能保持或很快恢復(fù)正常的心理機能[5],是自我調(diào)適機制的成功應(yīng)對[6]。國內(nèi)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彈性與壓力困擾存在密切聯(lián)系, 心理彈性能緩解壓力事件對個體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Farber[7]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高心理彈性和更低的心理困擾水平顯著相關(guān)。Friborg[8]等的研究表明高心理彈性較低心理彈性個體知覺到更少的心理痛苦或壓力困擾,表現(xiàn)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Pietrzak[9]等人的研究表明高心理彈性的個體擁有豐富的心理資源,如生活滿意感、樂觀主義和寧靜心境。這些個體在面對壓力環(huán)境時能夠及時調(diào)用其心理資源應(yīng)對困難并走出逆境,表現(xiàn)出良好的適應(yīng)。對醫(yī)學生的研究表明,心理彈性在負性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之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10]基于此,本研究假設(shè):心理彈性在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之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
2方法
2.1被試
本研究在山東省和天津市的中學進行施測,共發(fā)放問卷560份,回收557份,回收率為99.5%,其中,有效問卷500份,有效率為90%。被試的具體情況如下:
表1 被試基本情況
2.2研究工具
2.2.1《壓力知覺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楊廷忠教授修訂的中文版《壓力知覺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簡稱CPSS。該量表最初由Cohen等人[11]編制,主要評估人們因?qū)ι畈豢深A(yù)知、不可控制或者超負荷而引起壓力的程度。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由14個項目組成,包含緊張感和失控感兩個因子,其中,4、5、6、7、9、10和13題為反向計分項目。該量表評估了三種壓力情境:(l)資源的改變,(2)重大事件,(3)日常瑣事,要求被試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如實作答。CPSS的Cronbach系數(shù)為0.71,兩周之后的重測信度為0.78,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同質(zhì)性和內(nèi)部一致性。[2]本研究量表的信度為0.739。
2.2.2《心理彈性量表》
《心理彈性量表》由胡月琴等[12]于 2008 年編制,量表采用5點計分,共 27 個項目,包含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人際協(xié)助 5 個因子。這五個維度反映了逆境情境下,青少年的認知、情緒、行為、及周圍環(huán)境對幫助其抵御逆境、獲得良好適應(yīng)的有效性,具體來說,目標專注指的是在困境中堅持目標、制訂計劃、集中精力解決問題,Cronbach系數(shù)為0.81;情緒控制,指在是困境中對情緒波動和悲觀的控制和調(diào)整,Cronbach系數(shù)為0.74;積極認知,指的是對逆境的辨證看法和樂觀態(tài)度,Cronbach系數(shù)為0.71;家庭支持指的是家人的寬容、尊重和支持性態(tài)度,Cronbach系數(shù)0.81;人際協(xié)助,指的是個體可以通過有意義的人際關(guān)系獲取幫助或宣泄情緒, Cronbach系數(shù)0.73,總量表的Cronbach系數(shù)為0.85,該量表的信度較好,結(jié)構(gòu)效度分析的指標分別為:χ2/df=3.454,RMSEA=0.067,CFI=0.832,RMR=0.132,擬合度可以接受。本研究量表的施測信度為0.848。
2.2.3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中文修訂版,該量表由Ryff[13][14]編制于1989年,并于1995年進行了修訂,中文版由河北師范大學王欣教授等人修訂,量表采用6點計分,包含六個維度:獨立自主(autonomy)、環(huán)境掌控(environment master)、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積極關(guān)系(positive relation with others)、生活目的 (purpose in life)和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英文版量表六個維度的重測信度分別為:獨立自主0.88,環(huán)境掌控 0.81,個人成長 0.81,積極關(guān)系0.83,生活目的0.82,自我接納 0.85,總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283,說明該問卷信度較好(Ryff, Keyes, 1995)。崔春華[15]等人在河北師范大學對中文修訂版進行了試用,總量表的Cronbach系數(shù)為0.93,各個維度的信度系數(shù)都超過了0.7,說明該量表的Cronbach系數(shù)達到了統(tǒng)計學的要求,這和邢占軍[16]的結(jié)果相一致。本研究量表的信度為0.909。
3結(jié)果與分析
3.1變量間的相關(guān)
相關(guān)分析前, 對年級、性別、家庭所在地及是否獨生等分類變量作虛無編碼:
表 2 各變量的相關(guān)系數(shù)
表2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青少年心理幸福感與家庭所在地顯著負相關(guān),農(nóng)村青少年心理幸福感低,城鎮(zhèn)青少年心理幸福感高;壓力知覺與心理幸福感顯著負相關(guān);心理彈性的各個維度包括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xié)助,都與心理幸福感顯著正相關(guān)。
3.2調(diào)節(jié)變量的層次回歸分析
表3 積極認知在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之間調(diào)節(jié)作用檢驗
在相關(guān)分析基礎(chǔ)上,以心理幸福感為結(jié)果變量,以與之相關(guān)顯著的其他研究變量為預(yù)測變量,進行分層回歸分析,以考慮心理彈性及其各維度對壓力知覺與心理幸福感關(guān)系的影響。分層回歸分析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層變量為協(xié)變量:年級、性別、是否獨生、家庭所在地;第二層變量為去中心化的自變量(壓力知覺)和調(diào)節(jié)變量(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xié)助);第三層是去中心化后的自變量與調(diào)節(jié)變量之積:壓力知覺×目標專注、壓力知覺×情緒控制、壓力知覺×積極認知、壓力知覺×家庭支持、壓力知覺×人際協(xié)助。
用分層回歸分析依次檢驗心理彈性各維度在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發(fā)現(xiàn)只有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兩個維度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如表3所示。結(jié)果表明,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能夠有效緩解壓力知覺對心理幸福感的不利影響。
4討論
回歸分析結(jié)果表明,壓力知覺負向預(yù)測心理幸福感,心理彈性,尤其是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能夠緩沖壓力知覺的作用,調(diào)節(jié)壓力對心理幸福感的不利影響。
早期關(guān)于壓力的研究,大多關(guān)注壓力的負面影響,例如,壓力所帶來的情緒困擾,壓力所導(dǎo)致的身心疾病,壓力所引起的生活滿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的降低。但是,面對同樣的不利環(huán)境,有些個體可能適應(yīng)不良,出現(xiàn)一系列身心障礙,有些個體則適應(yīng)良好,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針對這一現(xiàn)象,心理彈性的概念應(yīng)用而生,它關(guān)注的是同樣壓力情境下個體發(fā)展差異的原因和機制。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青少年的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能夠提高心理彈性,緩解壓力感,維持心理幸福感,肯定了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對青少年應(yīng)對壓力的積極作用。
表4 家庭支持在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檢驗
高心理彈性個體的特質(zhì)之一就是自身能夠運用積極態(tài)度和情緒面對問題。[17]在 Fredrickson[18]的實驗中,積極情緒表現(xiàn)為幫助高心理彈性個體建立在面對巨大創(chuàng)傷時所必需的心理資源,就像擴展建構(gòu)理論[18][19]所述,災(zāi)難后高心理彈性的個體擁有積極認知,在積極情緒的作用下增進了個人資源,促進了適應(yīng)。[20]處于積極認知和情緒狀態(tài)的個體其思維更開闊,以積極的心態(tài)認識壓力,更容易發(fā)現(xiàn)壓力所蘊的積極意義,有更強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動機和能力,這常常給個體帶來積極結(jié)果。
來自家庭的關(guān)懷和支持能夠提高個體的心理彈性。[21]親密的家庭長久以來都被看成是兒童面臨困境的時候有良好適應(yīng)的關(guān)鍵因素。[22]家庭功能障礙的流浪兒童很少從家庭獲取情感與物質(zhì)支持, 家庭的僵化松散、缺乏合作與關(guān)懷可能使兒童在遇到困難時不能得到足夠的支持從而很難有效地應(yīng)對壓力或危機,而壓力或危機應(yīng)對失敗可能會使個體陷入負性情緒中,長期的負性情緒影響個體的心身健康和心理幸福感。相反,積極有效的家庭支持和關(guān)懷使得兒童能夠得到正向情緒的培養(yǎng),在遇到困難或危機時更容易冷靜處理樂觀面對,更能良好處理壓力和困境。
如何幫助青少年積極應(yīng)對壓力,提高其心理幸福感一直是應(yīng)用心理學所探討的問題。 心理彈性是壓力應(yīng)對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心理彈性作用背后的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的作用,這提示心理學人員在進行干預(yù)時可以通過培養(yǎng)青少年的積極認知,提高其積極情緒,并要求家庭成員積極關(guān)注和支持來解決這一問題。
5結(jié)論
1. 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顯著負相關(guān)。
2. 心理彈性及其各維度與心理幸福感顯著正相關(guān)。
3. 心理彈性的積極認知和家庭支持兩個維度在壓力知覺和心理幸福感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
參考文獻:
[1] 樓瑋群, 齊銥. 高中生壓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 心理科學, 2000, 23(2): 156-159.
[2] 楊廷忠. 社會轉(zhuǎn)型中城市人群心理壓力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 2003, 23(6): 473-475.
[3] 蔣小燕, 王紅, 霍莉欽, 陳志, 趙蕊. 急救人員心身健康影響因素的結(jié)構(gòu)方程研究[J]. 中國急救復(fù)蘇與災(zāi)害醫(yī)學雜志, 2008, 3(4), 209-211.
[4] Skok, A., Harvey, D., & Reddihough, D. Perceived stres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among mother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006, 31(1), 53-57.
[5] Luthar, S. S., & Cicchetti, D.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icies[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0, 12(4): 857-885.
[6] Richardson GE.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ency[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58(3): 307-321.
[7] Farber, B. A.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56(5): 675-689.
[8]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6, 61(2): 213-219.
[9] Pietrzak, R. H., Johnson, D. C., Goldstein, M. B., Malley, J. C., & Southwick, S. M.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tdeployment social support protect against 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oldiers returning from Operations Enduring Freedom and Iraqi Freedom[J].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9, 26(8):745-751.
[10] Peng, L., Zhang, J., Li, M., Li, P., Zhang, Y., Zuo, X., & Xu, Y.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The effect of resili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J]. Psychiatry research, 2012, 196(1):138-141.
[11] Cohen S, Williamson G M. Perceived stress in a probability sam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M] //S. Spacapan, S. Oskamp.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ealth[M].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8:31-67.
[12] 胡月琴, 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的編制和效度驗證[J]. 心理學報, 2008, 40(8): 902-912.
[13] Ryff C D.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57(6): 1069.
[14] Ryff C D, Keyes C L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4): 719.
[15] 崔春華, 李春暉, 楊海榮, 等. 958 名師范大學學生心理幸福感調(diào)查研究[J].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5, 14(4): 359-361.
[16] 邢占軍, 黃立清. Ryff 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城市居民中的試用研究[J]. 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4, 12(3): 231-233.
[17] Masten, A. S.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227.
[18] 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218.
[19] Fredrickson, B. L.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3):300.
[20] Fredrickson, B. L., Tugade, M. M., Waugh, C. E., & Larkin, G. R.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i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 2001[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2): 365.
[21] 崔麗娟 俞彬彬 黃敏紅, 家庭關(guān)懷心理彈性與社會支持對流浪兒童的影響研究[J]. 心理研究, 2010, 3(3): 47-52.
[22] Luthar, S. S.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 In Cicchetti D, Cohen DJ (Eds),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Risk, disorder, and adaptation[M]. New York: Wiley, 2006: 740-795.
作者簡介:劉欣(1990-),女,山東沂水人,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ān)項目(11JZD040);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 (12YJA190024);山東省科技規(guī)劃項目(2012GGB01189)課題成果;“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山東省十二五特色重點學科建設(shè)項目資助。
收稿日期 :2015-03-01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2080(2015)02-0076-05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