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太 軍
(廣東醫(yī)學院社科部, 廣東 東莞 523808)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雙語教學合理性分析
徐 太 軍
(廣東醫(yī)學院社科部,廣東東莞523808)
摘要:雙語教學在大學興起,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能否采用這一新形式則有諸多爭議。鑒于學生實際情況、語言學習規(guī)律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特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雙語教學具有必要性和正當性,能有效地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增強教學實效性和彰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學術性。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雙語教學;實效性;合理性
2001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自此以來,大學課程越來越多地涉足雙語教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下稱“原理”)也躍躍欲試。但是,一些頗有代表性的聲音卻阻礙著雙語教學進入“原理”課堂:“用中文講授‘原理’尚且不無枯燥,何況使用英語”、“‘原理’性質特殊,雙語教學盡管形式新穎,但會廢棄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原理’課是中國特色課程,沒有必要采用雙語教學”等。這些觀點給人如鯁在喉的感覺,故有必要對“原理”課雙語教學的合理性進行闡述。
一、“原理”雙語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1.英語學習需要語言結構的自覺
由于CET四、六級,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壓力,大學生十分重視英語學習并為此付出無數(shù)精力,但是,學習效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有論者指出,我國大多數(shù)人經過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學習,真正能用英語流利表達、進行無障礙交流的最多不超過5%[1]。導致這種困境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可能是中國學習者沒有對英語語言結構的自覺。結構主義語言學家索緒爾把人的言語活動分為語言(language)和言語(speech)兩部分,他認為,語言和言語不同,但是二者又互相依存。在索緒爾看來,語言是一個潛存于群體成員并為所有成員共有的抽象結構,而言語則是個人運用語言的行為。如此看來,“聾啞英語”——無法用英語言說這一狀況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在于學習者沒有掌握英語語言結構,故而不能讓“語言說我們,而不是我們說語言”。因而,中國學生要真正提升英語水平就必須自覺認識英語語言結構,即掌握一種能夠把大量英語知識碎片有機聯(lián)系(articulation)起來的結構。
2.“原理”的理論構架可化身為英語的語言結構
語言表述著五花八門的生活世界,與之相應,英語教材內容涵蓋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這種狀況導致我們習得的英語知識駁雜混亂——成千上萬的單詞、短語令人無所適從。就涉獵廣泛這個特點來說,“原理”倒是和英語教材高度相似?!霸怼敝饕小榜R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且“原理”課堂還需補充大量哲學史、科技史、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倫理學知識以及常識(Common Sense)。但不同于英語教材內容的凌亂,“原理”盡管涵蓋眾多學科,但其理論架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卻將各個學科知識有機地結構成為牢固的知識體系。只要學生能用英語表述“原理”的理論架構,不啻于為眾多繁雜的英語知識點建構了基礎。換言之,用英語表述的“原理”理論構架如同“樹干”,凌亂的英語知識點則類似銜接于樹干的“樹枝”、“樹葉”和“果實”。
以中國學生熟知的教材《新概念英語3》為例,書中洋洋六十篇文章都可謂精挑細選的美文,但各篇之間“文本斷裂”現(xiàn)象嚴重,學生經常是“學了后文又忘了前篇”。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架構作為貫通線索,《新概念英語3》的各篇文章就會顯得錯落有致。如用第12課《荒島生活》(Life on a desert island)佐證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社會性理論;第23課《各有所愛》(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則反映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所謂“同一客體對不同主體的效用不同”觀點;第27課《不賣也不買》(Nothing to sell and nothing to buy)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性洞見——市場經濟籠罩之下,每個人都必須成為某種商品的出售者,甚至向來神圣的牧師也蛻化為世俗精神安慰品銷售者,而無法出售任何東西的人則成為流浪漢。第53課《為了公眾的利益》(In the public interest)則描述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側影。不難看出,“原理”課的將英語教材中散亂得如同星星般的內容結構化為(structuralized)“星座”,英語學習變得輕松而高效。
3.“原理”理論構架成為英語語言結構的便利性
其一,在我國當下,“原理”的內容最具有系統(tǒng)性和廣泛性。其他課程如“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文化概論”等課程某種程度上也有系統(tǒng)性特點,但它們涵蓋內容的廣度上遜于“原理”——如哲學史、文化類的課程往往不涉及如經濟學、具體社會變遷等內容。其二,“原理”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這也是哲學史、文化類課程所沒有的優(yōu)勢,因而,無須改變現(xiàn)有課程體系,只需對“原理”實施雙語教學就能達到為零散的英語知識奠定結構的目的。其三,中國學生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系,將其轉換為英語十分便利。小學、中學階段已然持續(xù)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很多內容為學生耳熟能詳:“原理”內容有很多和中學階段政治課重復,甚至和同為公共課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重復,這固然是部分大學生對政治課了無興趣的原因,但不容置疑的是,反復灌輸畢竟使學生牢固地把握了“原理”的知識體系。因而,現(xiàn)在只需要把這套體系轉換成英語,那么大量英語詞匯也就自然體系化了。換言之,用英語來表述學生業(yè)已熟悉的政治理論,這當然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效,如引用《共產黨宣言》的經典句“The history of all hitherto existing society is the history of class struggles”,學生能自然地意識到這是在說“迄今為止的社會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其四,學習語言必然重視文章閱讀、背誦,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代表作往往是具有文學性(literariness)的范文,如“原理”課上必然講授《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思考》(Reflections of a Young Man on The Choice of a Profession),《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Frederick Engels’ Speech at the Grave of Karl Marx),《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等文章。用英文來講授這些名篇,這就讓學生既領略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文采飛揚”——如優(yōu)美的修辭,又讓學生學習了深邃的哲思。學文兼修道,何樂而不為?
二、雙語教學有利于提升“原理”課教學實效性
由于種種原因——“原理”課理論性強,文體略顯枯燥,學生中存在“馬克思主義沒有實際用處”思想,“原理”課堂的景觀不無尷尬:有的學生自顧自地看書,有的則干脆逃課。為此,要求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思政課“抬頭率”、“出勤率”的呼聲不絕于耳。在此背景下,實施雙語教學或能夠提升“原理”教學實效性。
首先,雙語教學是一種蘊含“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理念的藝術性教學手法。俄國形式主義語言學家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陌生化”概念,在他看來,通過增加感覺難度和時延(延長審美體驗的時間)的手法能達到一種“破壞感覺自動性”的效果。所謂“感覺自動性”就是感覺在日常生活中的麻木性,即“常見的東西我們感覺不到,看不到”那種狀態(tài)[2]。陌生化手法能解構麻木的感覺,喚起個體對熟知事物的新鮮感。馬克思主義經常被視為“老生常談”,千篇一律、經年累月的話語重復也會使人產生審美疲勞。對此,作為一種陌生化手法,“原理”課如能以英語來譯解那些學生早已熟知的政治術語和理論,這將打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教學的習慣性反映或心理期待——如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那個樣子”這類偏見,從而令學生有眼前一亮、宛如初見那種新鮮感。
其次,雙語教學賦予學習以樂趣。教育家孔子認為,學習的理想狀態(tài)就是學習者要以學習為樂,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雙語教學是“原理”課教學方式改革的重要舉措,或可扭轉“原理”課當下的尷尬局面。眾所周知,大多數(shù)學生都非常重視英語學習,雖殫精竭慮,亦樂此不疲。因此,使用英語講授馬克思主義可謂因勢利導的教學方式,其將改變傳統(tǒng)“原理”課“你教我學”的被動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雙語教學不是簡單地將“原理”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疇、原理直接翻譯為英語,而是在參考馬克思主義原著英文版以及經典的二手研究資料的基礎上,以規(guī)范的英文術語和行文來表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該說,雙語教學中,英語和漢語的互文——在“原理”課堂上厘清日常使用的中文政治術語的英語來源——必然令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愉悅,如“bourgeoisie”(資產階級),國人又譯“布爾喬亞”;“proletariat”(無產階級),漢語又譯為“普羅大眾”;“Utopia”譯為烏托邦,其隱喻子虛烏有的國度;“International”(共產國際),即《國際歌》中著名的“英特那雄納爾”等。這些漢譯往往為學生所知,但亦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故雙語教學能讓學生饒有興味地掌握馬克思主義術語的流變史。
再次,雙語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其一,授課中可介紹國外一些著名大學開設馬克思主義相關課程的情況,學生能認識到“原理”盡管是我國大學的思政課,但馬克思主義絕不是僅僅偏于中國特色的自言自語,而是享有國際聲譽、具有普世意義的學術話語。其二,“原理”課教學中,教師可引用英文文獻例證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社會影響以及學術地位的尊重,如阿倫特在《卡爾·馬克思與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karl Marx and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中說到,“我們今天依然與馬克思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今天馬克思仍舊對世界幾乎所有的領域有著巨大影響”[3];伊格爾頓在《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Why Marx Was Right)一書也指出,“試想一下我們眼前的資本主義制度吧,從體育到性行為,從搞到天堂的前排座位到美國電視播報員為了廣告商利益而拼命嘶吼......商品形態(tài)那骯臟的雙手已經觸及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資本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最佳明證。我們甚至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與日俱增”[4]。援引馬克思主義在異域中受到重視的情形,尤其是資本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視為“社會醫(yī)生”的事實,無疑有利于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
三、雙語教學有利于增強“原理”的學術性
“原理”本應是意識形態(tài)性和學術性辯證統(tǒng)一的課程,但毋庸諱言,馬克思主義的學術性長期以來飽受詬病。正如學者徐長福所指出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總的來說跟不上政治發(fā)展對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社會與政治的變革要求不斷突破常規(guī),棄舊立新,而馬克思主義研究往往囿于正統(tǒng)文本觀念束縛而難以引領政治實踐。同時,馬克思主義之外的其他學科都在朝著學術性演進——按照學術活動的內在規(guī)律和國際通行的研究規(guī)范行事,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相形之下,馬克思主義研究越來越顯出其學術含金量的不足[5]。應該說,學術性不足的狀況嚴重影響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功能的發(fā)揮:正是因為大學生中存在“馬克思主義就是一些教條”的普遍印象,“原理”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學生不歡迎,老師很茫然”的冷場“常態(tài)”[6]。因此,提高原理的學術性是當務之急,而實施雙語教學是可行的渠道。
其一,雙語教學有利于克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語言障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當代,為方便學術交流,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以英語形式出版,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也常常以英語為會議語言,這奠定了英語的國際性學術語言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已然成為馬克思主義研究不可或缺的語言工具。高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不僅應當熟悉英語文獻,還需兼通德語、法語——《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2)中德語內容占百分之六十左右,而法語則有百分之五左右內容[7]?;蛟S,“原理”課教學選擇德語作第二外語更為合適,但中國大學師生往往更熟悉英語,故使用英語無疑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不過,使用英語也有一些顯著的優(yōu)勢——如有大量一手和二手英文文本支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中約百分之三十左右內容是用英文寫成;而且,《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1975-2004,50卷)——由英國勞倫斯和溫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堪稱迄今為止所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各種文字中最為完備的版本;且以英語撰寫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如戴維·麥克萊倫(David Mclellan)《卡爾·馬克思傳》(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語世界最權威的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獻之一;霍布斯鮑姆( Eric Hobsbawm)《怎樣改變世界: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 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Specters of Marx,the state of the debt,the Work of Mourning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等,這些英文版的文獻為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富礦。
其二,雙語教學有利于促進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的發(fā)展。雙語教學中最常見的是中英文互譯,應該說,這種互譯本身就是對話,而對話則體現(xiàn)了“邏各斯”精神。按照解釋學的觀點,本文(text)具有自身的視域,而譯者亦有自己的知識背景等各種“前見”,而且,本文的術語可能缺乏現(xiàn)成中文或英文對等詞匯可供翻譯,因而,中英文互譯絕不是將“原本”(the original text)簡單復制或笨拙地照搬為中文或英文,而是譯者在理解的基礎上發(fā)揮“邏各斯”精神進行知識創(chuàng)造。再者,翻譯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任何譯本都難免有錯誤之處;而且,隨著時間的推延,人們對詞義、語境的理解以及表達習慣都在變化,即使那些一度被公認為權威的譯本也會變得不合時宜。眾所周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哺育了無數(shù)理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但這個版本是依據(jù)俄文版為藍本編輯和轉譯的,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歷史局限性。為此,國家不惜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從《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來重新編譯第2版。這充分說明閱讀原本的重要性:研究者要不斷地回到“原本”,不斷翻譯校訂,才能做到精益求精——逼近所謂“信、達、雅”。反之,不回到“原本”,僅僅以中文版為憑據(jù),那么中文版中的錯誤就無法得到矯正,且會導致以訛傳訛,謬種流傳的情形。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在不能直接閱讀馬克思、恩格斯德文、法文原文的情況下,應當多參照權威性英文版,從而保證自己的學術研究有確鑿的根據(jù)。而且,使用權威外文版本、重視“考據(jù)”的學術規(guī)范能很好地化解馬克思主義研究中長期存在的斷章取義或緊隨政治風向任意搖擺的情形(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學術性被詬病的地方),提升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學術水準。
實施雙語教學是變革“原理”教學方式、增強教學實效性的重要舉措。不僅能給予學生現(xiàn)實“利好”——如提升英語水平,也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認同馬克思主義理論。真能如此一舉兩得,“原理”課教學就可告別“不受待見”的尷尬,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參考文獻:
[1]繆迅.還原外語的語言工具本位[N]. 社會科學報,2014-08-28.
[2]艾亨鮑姆,等.俄蘇形式主義文論選[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29.
[3]漢娜·阿倫特.馬克思與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M].孫傳釗,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9.
[4]特里·伊格爾頓.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M].李楊,任文科,鄭義,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ll9.
[5]徐長福.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向何處去[J].求是學刊,2003(7):14.
[6]葉鐵橋,郭姍姍.高校政治課現(xiàn)狀調查:學生不歡迎,老師很茫然[N]. 中國青年報,2007-04-23.
[7]章麗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情況簡介和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翻譯問題[EB/OL].(2011-09-28)[2015-02-2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28/15/2601771_151897727.shtml.
責任編校:汪沛
On the Plausibility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XU Tai-jun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523808,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is boom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ut there exist controversies over whether such a new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instruction ofFundamentalPrinciplesofMarxism. In the light of students’ reality, rules of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Marxism, bilingual i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is necessary and plausibl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effects and the academic nature of researches on Marxism.
Key words:FundamentalPrinciplesofMarxism; biling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lausibility
中圖分類號:A8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730(2015)04-0149-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37
作者簡介:徐太軍,男, 四川彭州人, 廣東醫(yī)學院社科部講師,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廣東醫(yī)學院教改課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雙語教學研究”(14GDYSZ10)。
*收稿日期:2015-03-05
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5-08-20 12:55網(wǎng)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