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政治認知、政治角色與政治態(tài)度的關系——基于某高校大學生入黨過程的政治分析

2015-12-16 07:36:42柴寶勇謝智潔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積極分子回歸系數入黨

柴寶勇 謝智潔

(1.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100089;2.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廣西 柳州545300)

隨著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不斷推向深入,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領域成為一個研究的熱點。從中國目前在這一領域研究的現(xiàn)狀而言,宏觀研究、理論研究、群體研究較為豐富,而微觀研究、實證研究、關系研究則相對較少。正如有學者所言:“傳統(tǒng)的政治學理論只是圍繞國家實體展開的并列的宏大政治知識匯集,沒有形成有著內在邏輯層次的、將活生生的政治生活過程再現(xiàn)出來的科學體系。在這種不完整的宏大政治敘事中,與個體、群體的政治參與密切聯(lián)系的微觀政治知識則很少得到研究和闡釋?!盵1]在政治研究的宏觀問題在理論方面不斷得以解決和深入的條件下,當前更要關注微觀,將重心適當地轉移到日常政治中來,解釋政治現(xiàn)象,改善政治運行,并為宏觀研究注入新的實證活力?;诖?,本文即是為了從實證角度探究和檢驗政治認知、政治角色與政治態(tài)度之間的微觀聯(lián)系。

本文以某高校的全體團員通過競爭性選舉推薦優(yōu)秀成員作為黨組織遴選預備黨員的主要參考的入黨過程為例,來考察這一過程。這所高校的入黨程序非常民主和公開,現(xiàn)在基本形成了全體團員公開競爭的選舉模式。筆者通過與同學交流,大體發(fā)現(xiàn):越是深入了解入黨規(guī)則、程序的同學對結果、規(guī)范等方面的態(tài)度傾向會更積極、更肯定。同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曾擔任過黨、團干部,當選為積極分子或者已經是黨員的同學,對相關入黨方面的知識了解得顯然更多,態(tài)度傾向上會更重視、更滿意。

一、概念界定和理論假設

政治角色理論是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不同的政治主體在政治系統(tǒng)中處于不同的政治地位,每一政治地位都有一定的政治行為模式,當政治主體按照與自身政治地位相對應的政治行為模式進行活動時,就在扮演一定的政治角色[2]?!霸谄湮?,則謀其政”,一定的政治角色,對應著一定的政治地位,相應的就會有相關的政治資源和政治參與渠道,信息更加完整系統(tǒng),更有可能了解到相應制度、政策的內涵,對某種政治過程和政治現(xiàn)象會更加樂觀和積極。政治認知,是政治心理的構成要素之一,是指政治主體對于政治生活中各種人物、事件、活動及其規(guī)律等方面的認識、判斷和評價,即對各種政治現(xiàn)象的認識和理解。政治認知過程是整個政治心理體系的基礎,其對于政治心理過程的發(fā)展和政治態(tài)度的形成具有基礎意義[3]254。政治態(tài)度是社會成員對政治權力和政治權利及其實際形態(tài)相對穩(wěn)定的綜合性心理反應傾向,表現(xiàn)為對特定政治權力、政治權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贊成或反對的傾向狀態(tài)。政治態(tài)度是綜合性的心理要素,這就是說,政治態(tài)度既不是與其他心理要素并列存在的,也不是在其他心理形成時形成的,而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結果[3]255。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政治心理的構成要素,政治態(tài)度是政治認知的心理結果。而它們的因果關系需要進一步印證。

鑒于上述理論基礎和實踐印象的初步探索和考量,筆者提出假設如下:假設1:政治認知對政治角色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假設2:政治角色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假設3:政治認知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假設4:政治角色在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二、資料搜集和概念測量

筆者對該高校8個教學院系中各隨機抽取一個班,共8個班的學生作為我們的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50份,有效收回286份,有效回收率為81.7%,符合抽樣原則。具體樣本特征構成見表1。

表1 學生調查樣本構成情況

操作化是將概念層次和經驗層次聯(lián)系起來的認識論過程。將觀察結果分類就是所謂測量,我們只能透過測量間接觀察概念。概念的測量結果就是所謂變量[4]。測量上,就政治認知筆者從3個條目上去考量,如:“您對于團委推選優(yōu)秀分子入黨的章程總體上了解嗎?”“您對于校團委、系團總支、班級團支部三者的關系了解嗎?”“您對于當前本班的入黨積極分子都是哪些同學了解嗎?”政治角色,筆者從4個題目上考察,如:“您現(xiàn)任或曾任團的干部(如團支部等)嗎?”“您現(xiàn)任或曾任黨的干部(如黨小組組長等)嗎?”“您是否當選過入黨積極分子?”“您的政治面貌?”在政治態(tài)度層面,筆者從以下6個題目去測量,如:“您對選舉結果一般持何種態(tài)度?”“您認為在涉及學生利益的事務上實行學生民主決策是否可行?”“您對以選舉形式進行推優(yōu)入黨這種方式的總體態(tài)度?!薄澳绾慰创扑]優(yōu)秀分子入黨?!薄澳J為推薦優(yōu)秀分子入黨的程序、規(guī)則制定重要嗎?”“您認為推薦優(yōu)秀分子入黨的程序規(guī)則對結果的影響如何。”其它涉及的題項,筆者作為控制變量在本篇論文中暫不予討論。

三、驗證假設與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是通過實驗和觀測來尋找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分析方法。它用于分析事物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側重考察變量之間的數量變化規(guī)律,并通過回歸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這種關系?;貧w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在實際應用中,最簡單的情形就是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即一元線性回歸。

1.政治認知與政治角色之間的回歸分析

表2 政治認知與政治角色回歸系數的估值表

表2中給出線性回歸方程中的參數和常量的估計值,其中常量系數為6.982,回歸系數為0.034,線性回歸的標準誤差為0.047,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339,回歸系數T檢驗的t統(tǒng)計量觀察值為7.336,T檢驗的概率P值(即Sig值)為0,小于0.05,所以可認為回歸參數有顯著意義,從而驗證了假設1:政治認知對政治角色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

2.政治角色與政治態(tài)度之間的回歸分析

表3 政治角色與政治態(tài)度回歸系數的估值表

表3給出線性回歸方程中的參數和常量的估計值,其中常量系數為8.528,回歸系數為0.668,線性回歸的標準誤差為0.125,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310,回歸系數T檢驗的t統(tǒng)計量觀察值為5.492,T檢驗的概率P值(即Sig值)為0,小于0.05,所以可認為回歸參數有顯著意義,從而驗證了假設2:政治角色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

3.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之間的回歸分析

表4 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回歸系數的估值表

表4給出線性回歸方程中的參數和常量的估計值,其中常量系數為10.137,回歸系數為0.778,線性回歸的標準誤差為0.103,標準化回歸系數為0.408,回歸系數T檢驗的t統(tǒng)計量觀察值為7.526,T檢驗的概率P值(即Sig值)為0,小于0.05,所以可認為回歸參數有顯著意義,從而驗證了假設3:政治認知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

4.政治認知在政治角色與政治態(tài)度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表5 逐步回歸法變量情況

如表5所示,給出了逐步回歸過程里變量的引入和剔除過程及其準則。最先引入了政治認知,建立了模型1;接著引入了變量政治角色,建立了模型2;沒有剔除變量,所以模型2包含了兩個變量:政治認知和政治角色。

表6 逐步回歸法模型匯總

如表6所示,“模型匯總表格”給出了關于模型的擬合情況。從表6中可以看出,模型2的R2值0.192,大于模型1中R2值0.166,說明模型可解釋的變異占變異的比例越來越大,引入方程的變量政治角色是顯著的。

表7 ANOVA方差分析表

如表7所示,Anova表格給出了回歸擬合過程中每一步的方差分析結果。模型2的回歸平方和為326.344及其殘差平方和為1373.297,二者的大小相差較大,說明線性模型擬合效果相對比較理想。模型1的sig值為0,模型2的sig值為0,即當回歸方程包含不同的自變量時,其顯著性概率值均小于0.05,可以認為政治態(tài)度與政治認知和政治角色之間存在著線性關系。

表8 回歸系數的估值表

如表8所示,“系數”表格給出了所有模型的回歸系數估計值。自變量政治認知的系數大于0,說明隨著政治認知的提高,政治態(tài)度趨于積極;政治角色的系數也大于0,說明隨著政治角色的強化,政治態(tài)度趨于積極。經t檢驗,政治認知和政治角色的顯著性sig值均小于0.005,因而都有顯著性意義。

表8的最后一列為共線性診斷統(tǒng)計量,模型2中兩個自變量的膨脹因子(VIF)都為1.190(小于5),所以模型2中的兩自變量之間沒有出現(xiàn)共線性。

表9 共線性診斷表

根據共線性診斷表(見表9)和殘差統(tǒng)計量表(見表10)等,回歸殘差的直方圖(見圖1),可以看見殘差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由此推斷總體的分布類型是一般的正態(tài)分布,即總體將滿足正態(tài)分布的所具有的性質和特性。圖2為學生化已刪除的殘差對標準化預測值的散點圖,學生化刪除殘差全都分布在-3到3之間,沒有奇異點。

根據Baron等的建議,判斷變量的中介作用,往往根據4個條件,即自變量顯著影響中介變量、中介變量顯著影響因變量、自變量獨立地顯著影響因變量和當引入中介變量后自變量對中介變量的影響變得不顯著(完全中介作用)或顯著度降低(部分中介作用)[6]。經過筆者使用SPSS 19.0中文版進行相應的分析,在不考慮政治角色的中介作用時,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顯著相關(R=0.408,P=0.000<0.05),在加入政治角色后仍然顯著,但顯著性降低了(R=0.438,0.000<p=0.003<0.05)??梢缘贸鼋Y論:政治角色在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的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從而驗證假設4。

表10 殘差統(tǒng)計量表

圖1 回歸殘差的直方圖

圖2 回歸殘差的散點圖

四、經驗分析

在呈現(xiàn)結果時,為了更鮮明地反映情況,筆者特選擇是否是入黨積極分子作為政治角色的主要判斷,筆者的依據是在團支部的“推薦優(yōu)秀分子入黨”選舉之中,就是從班級團員之中推選出優(yōu)秀團員當選為積極分子,作為入黨的培養(yǎng)對象,即是否當選入黨積極分子就是區(qū)分其在過程中是“局內人”還是“局外人”,這樣的角色定位將是會影響其一系列資源的享有等各個方面的。筆者在此提出如此判斷,主要引介了管理學者喬治·格里奧提出的“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LMX)”——由于時間壓力,領導者與下屬中的少部分人先建立起關系。這些個體被視為局內人,他們受到信任、得到領導更多的關照,也更有可能享有特權;而其他成員則為局外人,他們占用領導的時間較少,獲得滿意的獎勵機會也較少,他們和領導之間的關系建立在正式的權力系統(tǒng)之上。局內和局外的不同地位和下屬的績效和滿意度有關。在政治認知層面,筆者選擇對入黨章程的了解情況作為判斷標準,筆者以為這一對章程的了解是作為最基礎的認知要求的。到政治態(tài)度層面,筆者將選擇對選舉結果的滿意度作為依據,筆者以為推薦優(yōu)秀分子入黨作為一項選舉,它的結果無疑對其涉及成員是很重要的,那么其態(tài)度將是能夠關鍵性地反映出主體的態(tài)度的。

表11 是否是入黨積極分子的分布情況

圖3 是否是入黨積極分子對章程了解狀況和選舉結果的態(tài)度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較為直觀地看出是否積極分子在章程了解狀況及其對選舉結果的態(tài)度上的明顯差異。為了更充分地說明問題,筆者在此強調兩種極端情況:一則“對選舉結果滿意”且“推優(yōu)章程很了解”的情況,從圖表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一份額是積極分子的占了絕對的比例,我們可以做出推斷,是積極分子作為“局內人”,對推優(yōu)章程更了解同時對選舉結果也更滿意;二則“對選舉結果不滿意”且對“推優(yōu)章程不了解”的情況,從圖表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幾乎是跟上一種情況相反,這種情況下,不是積極分子的占了絕對的比重。

五、研究結論與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文探討了在政治文化下政治認知對政治態(tài)度的影響及其機制,尤其是政治主體的政治角色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首先是在文獻研究和經驗歸納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個假設,然后通過相關分析、層級回歸檢驗了四個研究假設:政治認知對政治角色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政治角色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政治認知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政治角色在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本研究對政治實踐也有一些啟示:首先,政治認知對政治態(tài)度具有正向的影響力,這就提醒著作為政治管理者一方如果希望政治實踐獲得支持與好評,得到正向的反饋的話,那么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宣傳就很重要。過多地依賴于政治權威和政治命令,不重視政治認知的宣傳,忽略政治溝通,將隱患無窮。其次,政治角色在政治認知與政治態(tài)度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這提醒我們關注政治的依靠力量與動力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落實制度和政策時,要注意目標群體的定位,明確最可能的支持主體和阻礙力量,要分別有針對性地做好相應的認知上的溝通,從而爭取最大的支持和最弱的阻力。

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本研究采用的橫截面的研究設計,只是一次性地發(fā)放問卷收集數據然后分析,沒有長期的觀察和跟蹤研究,即沒有經過多次、反復的實證復查,所得的結果有必要再經過實踐的檢驗,未來設計跟蹤研究探討政治認知、政治角色與政治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樣本和數據偏小,研究的外部效度受到影響。

筆者以為未來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xù)展開:首先,政治認知內容與政治宣傳、溝通策略相結合,針對不同的政治認知內容,政治宣傳、溝通策略的選取對政治認知的效果的影響的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政治認知并不是目的,真正關鍵的是政治認知的效果才是決定政治態(tài)度傾向的。其次,對政治角色的區(qū)分和歸類研究。20世紀60年代前后,美國政治學者引入角色理論研究政治現(xiàn)象、政治行為,但政治角色理論至今尚未成為具有自己語言和特點的政治學理論體系。政治角色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實證主義和行為主義。它在突破西方傳統(tǒng)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論的同時,注意在社會背景下考察政治活動,從行為角度描述和理解政治主體,將個體研究與團體研究、主體地位與主體行為相結合,這為深入探討政治關系、政治行為、政治預測、政治功能和政治過程提供了方向與可能。

[1]嚴強.微觀政治學缺失的原因與構建的意義[J].閱江學刊,2010(1).

[2]劉春,陳有春.民主黨派在中國特色政黨制度中的作用——以政治角色理論為視角[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5).

[3]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彭玉生.“洋八股”與社會科學規(guī)范[J].社會學研究,2010(2).

[5]陳超,鄒瀅.SPSS 15.0中文版常用功能與應用實例精講[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

[6]樓尊.參與的樂趣——一個有中介的調節(jié)模型[J].管理科學,2010(2).

猜你喜歡
積極分子回歸系數入黨
憨娃入黨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確定發(fā)展對象必須聽取哪些人的意見?
多元線性回歸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三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
當代陜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電導法協(xié)同Logistic方程進行6種蘋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較
多元線性模型中回歸系數矩陣的可估函數和協(xié)方差陣的同時Bayes估計及優(yōu)良性
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你合格嗎?
黨的生活(2016年3期)2016-07-21 05:09:43
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你合格嗎?
新形勢下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標準及其衡量方法探析
On Commuting Graph of Group Ring ZnS3?
云浮市| 博兴县| 吉林省| 云和县| 吉木乃县| 宾川县| 黑山县| 革吉县| 稷山县| 平乡县| 云安县| 秦安县| 长垣县| 新龙县| 安塞县| 黔西| 泰来县| 丽水市| 鄂托克前旗| 富裕县| 平顺县| 历史| 华池县| 竹山县| 金溪县| 赣榆县| 金寨县| 普定县| 商河县| 杭锦旗| 基隆市| 道孚县| 永年县| 沂水县| 黔东| 额尔古纳市| 封丘县| 怀宁县| 庆元县| 河西区|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