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慧冬 徐一梅 陳珊珊 潘玲雁 吳央 吳茵茵
摘要:目的:了解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對杭州師范大學501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角色類型、是否受老師重視、參加集體活動程度與社會適應能力存在關聯(lián)(P<0.05)。結論:學校、家庭應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雙性化性別角色類型,加強對學生的重視程度,鼓勵學生參加集體活動。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2-0066-03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社會適應能力是個體滿足自己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需要的能力,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良好社會適應能力指的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知識、技能的全方面的綜合素質。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事業(yè)的成功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調查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現(xiàn)狀,分析可能的影響因素,為學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整群隨機的抽樣方法,選取杭州師范大學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將所有專業(yè)分為文科、理科、藝術、體育、醫(yī)學、工科六大類,然后運用隨機數(shù)字表從每大類專業(yè)中隨機抽取一個專業(yè),再在該專業(yè)1~3年級的每個年級中各選取一個班級,對選中班級的學生做整群抽樣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50份,回收問卷520份,剔除不合格問卷19份,共獲得有效問卷501份,有效率為96.3%。其中,男大學生147人,女大學生354人;理科113人,文科71人,工科83人,醫(yī)學130人,體育、藝術類104人;城市學生204人,農村學生297人;獨生子女235人,非獨生子女266人;平均年齡為19.8±1.4歲。
(二)研究方法
除基本信息如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專業(yè)、生源地、家庭情況等信息外,問卷調查使用到的量表有:(1)貝姆性別角色量表:由貝姆編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性別角色測量工具,信效度較高。根據(jù)BSRI的評分標準,計算總體樣本在BRSI男性度、女性度分量表上的得分;結合目前廣為使用的中位數(shù)法,計算出總體的男、女性度得分中位數(shù)。男性度得分中位數(shù)為4.4,女性度得分中位數(shù)為4.9。按上述分類標準將501名被試者進行分類,其中,雙性化182人,男性化73人,女性化69人,未分化177人,分別占調查人數(shù)的36.3%、14.6%、13.8%%、35.3%。(2)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由鄭日昌教授主編,是目前最常用的社會適應能力測量工具,信效度高。共有20個項目,總分越高代表社會適應能力越強。其中:35~40分屬于社會適應能力很強、29~34分屬于社會適應能力良好、17~28分屬于社會適應能力一般、6~16分屬于社會適應能力較差、5分以下屬于社會適應能力很差。
(三)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pidata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SPSS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包括采用u檢驗、秩和檢驗、多重線性回歸等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性別角色類型、性別、專業(yè)、年齡等因素與社會適應能力的關系,以P<0.05為檢驗水準。
二、結果
(一)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單因素分析
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社會適應能力平均得分為8.167±13.64。對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性別角色類型的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得分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不同性別角色的得分按雙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女性化依次降低,且經過多重比較,NSK檢驗結果顯示,雙性化人格的社會適應能力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個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未發(fā)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結果(p>0.05);受老師重視的大學生其社會適應能力得分高于不受教師重視的大學生,且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經常參加集體活動的大學生其社會適應能力得分高于不經常參加集體活動的大學生,且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對其他因素如性別、專業(yè)、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師范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差異也進行了單因素分析,未發(fā)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結果(P>0.05)。
(二)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在單因素分析的基礎上,以社會適應能力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性別角色類型(設置啞變量,以雙性化角色類型為參照組)、專業(yè)(設置啞變量,以工科專業(yè)為參照組)、來源地、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師范生、是否受老師重視、參加集體活動程度等因素為預測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性別、專業(yè)、來源地、年齡、是否師范生、是否獨生子女等因素與社會適應能力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關聯(lián)(P>0.05);而性別角色類型、是否受老師重視、參加集體活動程度這三個因素與社會適應能力間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關聯(lián)(P<0.05)。以雙性化角色類型為參照組的其他性別角色類型、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受老師重視都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存在著明顯的負相關,即雙性化程度越高、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受老師重視的大學生,其社會適應能力得分低,社會適應能力強。
三、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分值均數(shù)為8.16,標準差為13.64,說明本次調查的大學生其整體社會適應能力較差。推測可能的原因有當代大學生越來越依賴于較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不懂得主動改變自己來適應社會。標準差較大,可能原因是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個體差異較大。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現(xiàn)狀不容樂觀。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雙性化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要優(yōu)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個體。因此,雙性化個體在社會適應能力上得分最高,社會適應能力最強,在社會適應角度方面是最適合的性別角色類型。這與國內外研究結論相一致。貝姆認為,屬于雙性化的個體能適應更多的人際情境。李少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適應水平上,雙性化個體是最理想的性別角色類型。分析可能原因是雙性化性別角色類型同時具備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心理特征,同時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這兩種相反的行為處事方法,因而當處于不同的情景時,可以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行為方式,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
此外,經常參加集體活動的大學生其社會適應能力要高于不經常參加的大學生。這也與章鳴明和朱蓉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主要原因為:(1)集體活動可以使參與者體會到團隊精神,增加團隊意識,提高個體與他人和平共處的能力;(2)集體活動為參與者提供鍛煉組織和交際能力的平臺,使其愉悅、不孤獨,利于培養(yǎng)個體外向、積極樂觀的性格;(3)集體活動中的競爭環(huán)節(jié),可以鍛煉參與者的反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因此,經常參加集體活動也是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受老師重視的大學生其社會適應能力高于不受老師重視的大學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受老師的重視,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這樣往往能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牢固的基礎。
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專業(yè)與社會適應能力間存在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關聯(lián)。張譯允發(fā)現(xiàn)社會適應能力在不同專業(yè)學生間存在差異,其認為理科生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適應所處社會環(huán)境。結果有別的可能原因是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人才的全方位培養(yǎng)越來越被重視,文科、理科、工科、醫(yī)學和體藝專業(yè)學生的素質能力差距將逐漸縮小。因而,專業(yè)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也將越來越低。
本研究也未發(fā)現(xiàn)大學生是否獨生子女與社會適應能力存在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關聯(lián)。獨生子女因素屬于家庭因素中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劉一霞、葉陪珍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是否獨生子女具有相關性。導致結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樣本選擇的不同與測量工具的差異。
因此,社會應加強開展雙性化性別教育。在學校、家庭的教育中,引導孩子從小建立雙性化性別角色類型,增加與異性交流的機會,加深男、女生兩個群體之間的相互了解,避免極端傾向,促進大學生選擇雙性化的性別角色類型。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也要摒棄封建思想中重男輕女的觀念,做到對孩子一視同仁,以利于他們的發(fā)展。而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多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校、家庭應加強合作,多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學生參加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體驗到團隊精神,增加團隊意識。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對于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韓愛晶.中學生雙性化人格與人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之間的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2]Mike Briley,Chantal Moret.Improvement of social adaptation in depression with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0,(6).
[3]鄭日昌.大學生心理診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4]柯夢婕,賴錢娥,黃麗麗,陳雪銀,鄭婷婷.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2,(6):58.
[5]石達友,賈偉新,陳曉梅,周泉鶴,易琳,劉紅斌.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與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關系[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8,(3).
[6]李衛(wèi)平.高校畢業(yè)生社會適應能力現(xiàn)狀與提升對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05).
[7]張莉.大學生雙性化人格特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3.
[8]章鳴明,曹召倫,顧晨龍,汪凱.農村留守初中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衛(wèi)生軟科學,2012,(10).
[9]朱蓉.體育運動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調查研究及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
[10]張譯允.師范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社會適應能力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06).
[11]劉一霞.煙臺市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8.
[12]葉培珍,胡瑜潔,盧鵑,鐘瀟涵.高職高專畢業(yè)生社會適應能力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浙江醫(yī)學高等??茖W校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5).
[13]劉艷,許佳君.大學生雙性化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高教高職研究,2007,(10).
[14]胡利娜,馬靖芳,武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現(xiàn)狀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7).
[15]羅秉廣,陳曉光,袁海生.寧夏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調查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9).
[16]余小鳴,王凱,葉廣俊.關于大學生對自殺態(tài)度的調查[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