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要:口才能夠直接反映說話者的修養(yǎng)和素質,“演講與口才”課程的產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教學的側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因而大多院校雖開設了“演講與口才”課程,但在實際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演講與口才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提高“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演講口才實踐能力的提升,本文依據高職院?!把葜v與口才”課程的教學現狀,主要從教學與學生的心理訓練、與學生的思維訓練、與學生的語言訓練、與學生的課外活動以及與實訓崗位的需要相結合這五個訓練模式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職;演講與口才;五結合訓練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1-0243-02
演講與口才是一門與人溝通的藝術,注重信息的雙向互動,主要包括命題演講、即興演講和論辯演講三種形式,并且能夠直接體現演講者的心理素質、思維水平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高職院校重視“演講與口才”課程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夠適應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和職業(yè)崗位能力的要求。隨著近年來就業(yè)形勢的日益嚴峻,對高職院校中“演講與口才”課程訓練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教學現狀
高職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使學生具備必要的理論基礎后更加側重訓練學生的職業(yè)技能,以滿足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與人溝通的交流能力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是高職院校的教學目的之一,所以“演講與口才”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廣泛設置的課程。但實際“演講與口才”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與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要求不相符等問題,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參與“演講與口才”教學的積極性也不高。
二、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的“五結合”訓練模式
1.教學與學生的心理訓練相結合。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進行正式演講的機會較少,且缺乏針對性的口才訓練和專業(yè)的交際技巧指導,造成許多學生當眾演講或者公開講話時易產生恐懼及焦慮心理。因此,高職教師開展“演講與口才”教學時需要注意將教學與學生的心理訓練相結合,以便幫助學生消除公開演講的心理障礙。具體表現為: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時教師可以首先提供一個演講主題,并引導學生與各自的同桌一對一交流練習;然后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接著學生輪流上臺發(fā)言說明對主題的看法,若課堂教學時間不足,則可使學生分批于每次進行“演講與口才”教學前幾分鐘完成,以確保每位學生均有上臺發(fā)言的機會;學生發(fā)言結束后其他學生可針對內容提出問題或者其他觀點,并通過共同討論解決疑問。教師通過這種聽眾由少到多的方式使學生進入由易到難的訓練階段,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從而增強學生開口表達的信心。
2.教學與學生的思維訓練相結合。在日常交際活動中,口語表達的過程能夠體現說話人大腦的思維過程,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則對口才水平有直接影響。因而教師在實施“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時,需要在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基礎上繼續(xù)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具體表現為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和應變思維的能力,以達到促進學生演講與口才水平提高的目標。(1)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指利用直觀形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與感受、體驗等人體主觀性情感密切相關。在高職院校的“演講與口才”課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具體事物形象、運用典型化事例或者想象的方式以增加演講內容的趣味性。以“形容人的相貌”話題為例,學生可以采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滄桑集于一臉”、“長得比較樸素”或“我不是不美,我只是美得不明顯”等帶有幽默性質的語句,這不僅可以增強演講內容的生動性,而且有利于激發(fā)聽眾的興趣。(2)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指借助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式,理性地認識客觀世界并掌握事物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思維方式,在“演講與口才”課程訓練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口語表達的清晰性與條理性。以“食品安全”演講話題為例,教師開展“演講與口才”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組織表達語言,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即學生可以按照食品安全的定義(是什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為什么)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怎么做)方向進行邏輯思考,然后準備演講內容。(3)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又稱為求異思維,是指大腦思維從不同方向思考尋求問題答案,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的特點。高職教師在實施“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教學時,若注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則有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而發(fā)掘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加演講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具體表現為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出諸如“列舉十種以上有腿但不會走的東西”、“盡可能說出磚塊的作用”等思考類問題,以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從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4)應變思維。應變思維是實踐活動中運用較廣泛的重要思維方法,并根據具體條件進行定量分析使得各方關系得到協(xié)調。學生進行演講時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fā)事件,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容易喪失演講節(jié)奏感,進而出現忘詞、不知所措等狀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思維能力有助于化解遇到的意外困境,從而保證演講的順利完成。在培養(yǎng)學生演講與口才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設置等方法引導學生訓練應用思維的能力。
3.教學與學生的語言訓練相結合。語言是傳達信息與表達思想的載體,良好的語言能力有助于演講者口語表達的順利性。因此,高職教師在實施“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時,需要注重將教學與學生的語言訓練相結合,從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兩個方面入手,以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促使學生演講與口才水平的提升。(1)有聲語言。教師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應該擴大學生的基本詞匯量,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使用詞句準確性的訓練,以減少詞不達意現象的發(fā)生,高職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語言文采能力進行強化訓練,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舉行熟記古詩詞的競賽活動或者對文章進行續(xù)寫、改寫、擴寫以及縮寫的應用訓練。(2)無聲語言。無聲語言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同樣具有溝通交流的作用,無聲語言中如眼神、表情、手勢等對演講者的形象以及演講效果有重要影響。高職教師在開展“演講與口才”的課程教學時應該向學生教授相關的禮儀知識。通過無聲語言與有聲語言的配合,能夠提高學生演講與口才能力的整體效果。
4.教學與學生的課外活動相結合。高職中的“演講與口才”課程雖然具有一定開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如課時限制、課程計劃或者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存在著局限性。因為“演講與口才”也是實踐性較強的科目,所以高職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實踐能力。結束學校課堂教學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延伸拓展,以提高演講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班級或者學校舉辦的演講、辯論以及朗誦等與口才相關的活動;或可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開設專題講座;或者幫助學生修改演講稿等對學生進行課外指導。通過“演講與口才”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共同訓練,有利于學生口才能力的增強。
5.教學與學生的實訓崗位相結合。高職教育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為目標,因而院校開設的“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內容應該與學生的實訓崗位要求相結合。高職院校的“演講與口才”教師可以先對崗位的能力需要進行調研,然后有針對性地將崗位實際需要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口才的綜合實踐能力。另外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當前的教育模式主要為“2+1”,即學生在校學習兩年理論知識后,需在校外實習一年。而教師向學生教授理論知識的目的在于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生接觸實訓崗位后可能會遇到新的口語交際難題,所以教師應該保持和學生的聯(lián)系,以便在學生需要時提供有利指導。
三、高職“演講與口才”課“五結合”訓練模式注意的問題
1.教學前做好準備。課前準備是學校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本文提出的“五結合”訓練模式具有開放性,因此學生可能會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各種問題或者出現各種突發(fā)情況,所以高職教師在開展“演講與口才”課程教學前,應該做到充分分析教材和學生學情,做好課前準備,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利條件。
2.教學中內容實用?!把葜v與口才”課程中的訓練任務應該注意與企業(yè)提供的崗位需要達成一致,教師可以將實際崗位的要求轉化為適應高職院校教學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充實整合原有的知識體系。這既能體現“演講與口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又能適應高職院校設置的“演講與口才”課程目標。
3.教學后及時總結。“演講與口才”課程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所以教學內容完成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共同進行課堂總結,分析學習成效并肯定學習成果,同時歸納演講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內化所學知識點。此外,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可以使學生交流演講經驗,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把握演講要求,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演講習慣。
4.教學后實踐鞏固。“演講與口才”中真誠的感情流露需要以相關經歷和體驗為基礎,學生才能更好地通過口語表達思想情感。因而高職院校和教師除重視“演講與口才”的課堂教學外,還應安排學生進入企業(yè)鍛煉實踐能力以增加生活閱歷,鞏固“演講與口才”課堂所學的交流技巧。
“演講與口才”是我國高職院校開設較廣泛的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了解了“演講與口才”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后,教師可以采用“五結合”的訓練模式,即將教學與學生的心理訓練、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語言訓練、學生的課外活動以及實訓崗位的需要這五個方面相結合,以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演講與口才”的課堂教學,從而有效提高“演講與口才”教學的課程質量,并增強學生演講與口才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秦曉梅,汪注.高職文秘《演講與口才》課程設計[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1,7(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