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
高職英語分級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學生的態(tài)度調查及問題分析
張瑜
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旨在通過問卷及訪談的形式,調查學生對我院目前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態(tài)度和看法,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完善英語分級教學的方案。
高職英語;分級教學;現(xiàn)狀
近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學生的英語水平參次不齊,為此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頒布的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中提出了“統(tǒng)一要求”“分級指導”的原則,即學習者按A、B二級要求進行分類指導。全國各高職院校陸續(xù)開始實施新的分級教學模式,并廣泛開展對英語分級教學的研究。從我院目前的生源狀況分析,自主招生的規(guī)模逐步擴大,學生們的英語基礎、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都存在極大的差異。依舊按照傳統(tǒng)的分班方式進行英語教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需求,也造成了教師在英語教學和管理上的諸多困難。因此,我院從2010年起實施了英語課程的分級教學改革,制定了英語分級教學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實施細則,打破了傳統(tǒng)的分班方式,將學生以系部為單位,根據(jù)學生的生源類型,從高到低分為A(普高)、B(對口)、C(單招)三個層次,采用難易程度不同的高職高專優(yōu)秀英語教材,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目標上也各不相同,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宗旨。A班采用《大學體驗英語》,強化聽、說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高,B班和C班采用《新編實用英語》,重在夯實詞匯、語法等語言基礎知識,強化記憶和朗誦??己朔绞酵怀鰧嵺`性,采用以證代考的形式,強化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性,為學生進入社會,優(yōu)質就業(yè)打造更好的平臺。本文旨在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調查學生對我院目前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以更好地完善高職英語分級教學的方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1)受試者。本研究的受試者為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級部分學生,因為2013級學生剛剛結束英語分級教學任務,了解并參與分級教學的實施過程。總共120人參與測試。
(2)調查問卷。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編問卷-高職英語分級教學調查問卷 (學生版),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們對分級分班制度、所用教材、教學內容和手段、評價機制、教學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看法。問卷采用五級量表的形式,即1代表很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3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對,2、4介于1、3、5之間。采用五級量表的形式,能給調查對象更清晰的度量感,以便獲取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
(3)數(shù)據(jù)采集。研究者以整群抽樣的方式,隨機從2013級學生中選取6個自然班(2個普高、2個對口,2個單招、且學生的英語水平參次不齊)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利用每個自然班下課后時進行,在簡要講解問卷作答方法后,統(tǒng)一下發(fā)問卷,并在15分鐘后統(tǒng)一回收。
(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將調查結果分別輸入電腦,計算學生對我院目前英語分級教學的態(tài)度和意見,分析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研究者們通過對回收的有效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結論如下:
1.對分級教學的認可度(見表一)。
表一
從表一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分級教學是支持和贊同的,尤其單招的學生最為明顯。與混合班教學相比,通過分級教學,單招的學生獨立成班后,得到了教師更多的關注,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進度也更符合他們的英語基礎??梢?,英語分級教學使學生“各取所需”、“自由發(fā)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發(fā)揮。
2.對分級教學效果的評價(見表二);
表二
從表二中看出,單招的學生對英語分級教學效果最為滿意。我院的英語分級教學改革已進行了2輪實踐,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英語分級教學,學英語的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有所提高,他們開始與人用英語交流了,也不再害怕英語考試了。
3.對分級分班標準的態(tài)度(見表三);
表三
從表三看出,單招生對分班標準最為滿意,普高生,對口生中持中立態(tài)度者居多。從一定程度上講,學生的生源類別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但也有例外。由于學生所在地區(qū)的教育差異和個人努力程度不同,有些普高生的英語基礎甚至不如某些單招生。因此,以學生的生源類型作為分級標準,不足以真正的實施“分水平”教學。
4.對所用教材、所在班級、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滿意度(見表四);
表四
從表四看出,單招生和對口生對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是滿意的,而有些普高生對教材、授課內容和課堂參與情況提出了質疑。我院普高、對口的學生采用的是同樣的教材,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上也基本一致,這就導致了有些英語程度好、希望有更大提高的學生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增減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和考核標準,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潛力,促進學生更大的發(fā)展。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英語分級教學是支持的,對其教學效果、所用教材、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都是基本滿意的,尤其是基礎相對較差的單招生最為明顯,成績提高的也尤為顯著。同時,研究者們也針對其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完善的策略。
1.分班方式應更科學化、精準化。由于學生所在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不均衡性,使得有些單招生的英語水平甚至高于某些普高生。因此以學生的生源類型做為分班分級教學的標準,不能夠涵蓋所有的學生,不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分水平”的英語教學。研究者們建議在學生入學后進行一次統(tǒng)一的英語考試,以此成績作為學生分班的依據(jù)更為科學。
2.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考試方式應更靈活。由于不同水平、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于英語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前應對所任班級的情況有所調查,了解他們的真正英語水平和真實需求,在教學中要靈活掌握,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2000
[2]張大鳳.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與學習者學習積極性的提高[J]教學研究,2010
本論文系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度院級課題“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的高職英語分級教學的完善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14YY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