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韓,1948年生,臺灣屏東人。曾任廣播電臺主持人,著有散文集《有女懷鄉(xiāng)》等。
我的現(xiàn)居,位在半山上,風(fēng)景固然秀麗,依山傍湖,靈氣逼人,人人都說是居家好地方,可是就是有一樣,買菜購物,必須下山,實(shí)是萬分不便。
回到臺北,超級市場走好幾遭,除非打折扣的日子,一般日用雜貨都要比小雜貨鋪貴一成左右,肉類菜蔬用玻璃紙包裝擱在冰凍柜子里,怎么看也沒法和剛擷下的畦菜、剛屠宰的案上溫體肉相比擬。所以,入境從俗,還是上老菜場買菜吧。老菜場有它的親切韻味,自然也有它的嘈雜擁擠。上趟老菜場回家,總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零星日用品給吵忘了,給擠丟了。
所幸,每天社區(qū)里有菜販上來賣些零星小菜。他們一共四部馬達(dá)車,載滿蔬菜水果,雞蛋豆腐,十時左右,準(zhǔn)時上山。山上的家庭主婦們聞聲開門,倒也十分方便,補(bǔ)足了地遠(yuǎn)偏僻的缺憾。
老邱,是其中最得人緣的一位。我初來,即有左鄰右舍告訴我,老邱為人老實(shí)實(shí)在,他賣的東西若不新鮮,會主動告訴顧客,甚而叫人勿買。賣瓜的說瓜不甜,這倒奇了。觀察了這些日子,發(fā)現(xiàn)所言果然不虛。老邱瘦長個子,孩子臉孔,做生意的態(tài)度果然童叟無欺。人挺能干的,且好管閑事,社會的閑雜等事,他都了知指掌,好幾回出門的太太小姐忘了鑰匙,竟都喊他跳墻。要找木匠花匠,通知他一聲,他下山準(zhǔn)把話給人傳到。
今夏苦熱,我們房子是上下二層,二樓陽臺酷熱難當(dāng),我們想在陽臺及靠窗處植蔭遮陽,找來花匠打聽,算來算去,花木均不便宜,房子不是自己的,頗不合算??墒浅鲏Ρ谙挛缥鲿瘢皟?nèi)雖有細(xì)竹簾帳,仍嫌不足,若能在鐵窗之外再加蔭遮蓋,相信更能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臼遣荒芊N了,怎么辦呢,種花老板苦苦思索,出了半天主意,最后他一拍大腿,說有了有了,找老邱!
“老邱?”我問花匠:“賣菜的老邱?”
“是啊,老邱家后面有好幾座山,山上有竹林,叫他去砍幾把竹子來,我們一齊編兩扇與窗長寬整齊的竹簾,掛上去,綁起來,遮陽而不擋風(fēng),最理想不過了?!蹦腔ń晨谀瓩M飛的。
賣菜的小販有山?老邱有山?
“當(dāng)然是有山。老邱是內(nèi)湖本地人嘛。他們在這兒幾代了?!?/p>
第三天下午,老邱和花匠果然來了,開著馬達(dá)車,嘟嘟運(yùn)來兩座體積龐大的竹架,竹枝猶新,竹簾密密,翠綠的竹葉尚未除盡,令人一看立即中意。只見二人像猴子似的,一下子爬上二樓陽臺,一里一外,手持鋼絲鉗子,不一會就安裝完畢。我舉目一望,天衣無縫,恰到好處,果然妙極。
《選自臺灣中華日報社“全國散文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