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
如何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我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通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運用”等三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同學們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鍛煉能力,受到陶冶。
一、 課前準備生活化
課前準備的生活化是“語文與生活”訓練的必要過程,生活化的課堂訓練則更為重要。課堂訓練的生活化,是指在“語文與生活”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建設成充滿人情味的“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課堂上進行學習。如五上《練習2》中的“語文與生活”是歇后語的積累與應用的訓練。學生對歇后語的了解是比較匱乏的,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留心傾聽、查閱,積累歇后語,看誰記得多。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積累相當數(shù)量的歇后語,以此為基礎,確保了教學時課堂氣氛的活躍。
二、 課堂教學生活化
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素材,關注、利用這些素材,能夠很好地對接學習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仔細地思考:學生在有關本節(jié)課的知識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xiàn)實生活中哪些景、人、事、理、情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語文素材,找準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創(chuàng)設兩者相結合的情境導入新課,這樣,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從而使語文學習不再是一項枯燥無味的任務,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動了。例如,教學五上《練習1》“語文與生活”——續(xù)寫風的詩句,我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詩句,說說詩句的寫作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風兒已經走過,抓住“樹梢擺動”“湖面泛起碧波”等,讓同學們感受“風”的特點,再引導他們交流生活中的所見,如風車轉動、國旗飄揚、揚帆起航、花兒點頭、果子飄香、稻穗彎腰等等。學生對詩句特點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創(chuàng)作小詩就顯得很容易了。
三、 課后運用生活化
如同百川終歸海,學習語文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罢Z文與生活”的訓練還要在生活中加以鞏固,加以實踐。只有如此,才可以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
教學戲曲方面的知識后,可以擺個“戲曲大擂臺”,在飄飛的水袖中,在曼妙的歌聲里,讓同學們感受中國戲曲的妙不可言,從而受到藝術的熏陶。
“諺語”“歇后語”的相關教學后,可以開展演講比賽。給定主題,在指定時間內進行演講,比一比誰在演講中諺語、歇后語運用得最多、最準確。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使用諺語、歇后語。
要開家長會了,讓學生給家長寫一份家長會的通知書……在家里,可以讓學生每天和父母交流在校生活,向父母背一背學的古詩詞,講一講課文里的故事,幫父母寫信,閱讀各種說明書,講種種生活小常識……
長此以往,“語文與生活”的訓練必然散發(fā)出生活的芬芳,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學們在這種洋溢著人文性的訓練中會學到知識,鍛煉能力,受到陶冶。
(作者單位:泰興市鼓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