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童
當美麗消失在夜空時
■王童
在紀念楊沫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會上,看著她豐潤而又透著嫵媚風姿的遺照,心中頗有些感慨。雖說她同我們是隔代人,但她筆下的《青春之歌》中的情感則離我們又是那樣的近,那纖細的觸摸似乎伸手可及。林道靜、余永澤及圍繞在他們身邊涌動的時代潮流與革命青年們,日前到五四大街看著現(xiàn)已成國家文物局的老北大紅樓,想到穿著長袍圍著圍巾或挺著中山裝的熱血青年,與著淡青色寬袖上衣,深藍色的或者黑色的過膝長裙,一頭短發(fā),明眸閃爍的女學生們就從這里奔向街頭,呼喊口號,欲催醒民眾,救國救民,讓人心潮澎湃。
當年年輕美麗的謝芳就在這氛圍中走上了銀幕,走進了觀眾的視線。這氛圍是楊沫與柔石作品構織出來的,讓她成為了林道靜與陶嵐。也成為那一代人追求進步,擺脫精神束縛的青春偶像。紀念會后,又觀看了影片《青春之歌》,看著今天華發(fā)叢生的謝芳,人們也許很難把眼前的她同那個激情的年代與銀幕上的春光秋色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如同王蒙在《青春萬歲》中借青年們呼喊第二第三個五年計劃時,轉眼,他也已到了耄耋之年。
上世紀80年代,楊沫曾受命擔任過《北京文學》的主編,據曾同她共事過的陳世崇回憶,老太太非常和靄可親,雖說她不管什么具體事,但若有稿子上的問題及需她出頭露面協(xié)調的,她都義不容辭地應諾,如當時編輯部很難組來的蔣子龍的稿子,就是她接洽好的。然而,她這樣一位看上去富態(tài)而端莊的女作家,與家庭子女的關系則多不融洽,她最小的女兒小胖又死得不明不白,至今還成為了一個謎。有作家曾捕風捉影寫她獲得第二春的誹聞,也讓她付諸討清白的官司中。
在紀念會的開幕式上未見到曾同她眥睚相對的兒子馬波(也就是《血色黃昏》的作者老鬼),不知他們的心結還徹沒徹底解開。在楊沫《自白一一我的日記》中記述了她同老鬼劍拔弩張的母子關系,老鬼當時帶著十多個同學來抄家砸家,并將親人捆了綁了,用斧子劈開衣柜,把放在里面的三、四百元錢和一、二百斤糧票,還有一個收音機拿走了。然后寫上打倒楊沫!徹底批判《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特大毒草的大標語。這“大義滅親”的一幕是文革中人性泯滅常見的。老鬼稱他這么干是為了抗美援越,是革命行動。為此他將與這個家永遠斷絕關系。好男兒當馬革裹尸還,做千秋雄鬼永不回家。老鬼當年的叛逆舉動,今天反過來看,人們也許不難理解,當革命至上的狂熱占上風時,拋家舍業(yè)的六親不認,就會不可一世地涌來。換句話來說,老鬼同林道靜反抗家庭宗法的抗爭也有一脈相承的地方。也可說是楊沫當年同妹妹白楊憤而投身社會的舉動一樣。可以說,人情倫理中的一個悖論便是恨之越切愛之就越深。
多年后老鬼在《我的母親楊沫》一書中這樣表達了對母親的情感:母親的身上有很多面。既有正統(tǒng)馬列主義的一面,又有自由化的一面;既有善良的一面,又有無情的一面;既有坦率的一面,又有虛偽的一面??刹还苡卸嗌倜?,她一輩子干出了這三個亮點,打不倒矣!一是離開第一任學者丈夫張中行(余永澤便有他的影子),走上自我奮斗的道路;二是寫出沒有工農兵臉譜化,流芳至今的《青春之歌》;三是晚年為受壓迫受侮辱的弱者拔刀相助。說來也正是這個當年讓她肝腸寸斷的兒子,最終卻繼承了她的創(chuàng)作天賦。不僅寫出不同凡響的《血色黃昏》,還用筆還原了一個感人真實又有些缺點的楊沫,這或許也是楊沫希望的。為此,老鬼就如同從撒旦的煉獄里回歸到了母性的懷抱之中,他吐露了真情:年輕時,我和母親沖突不斷,多次斷絕關系,但后來終于彼此相濡以沫?,F(xiàn)在母親沒了,除非夢中,再也無法相見,一時間感到了冰冷刺骨般的巨大空虛和痛苦。最初的那半年,一提母親就心如刀割,潸然淚下。而楊沫也在79歲那年寫了《兒子老鬼》也表達了對他的思念。老鬼對母親形象化的描寫:母親在我的心目中是美麗的。那大圓臉、金魚眼、扁鼻子、闊嘴巴都極有韻味,潛藏著慈愛,百看不厭。也已勾勒出了自己的思戀,一次我去看望她,臨分手前,趁她心緒不定,我鼓足勇氣,吻過她臉一次。母親當時像觸了電,全身抖動,幾乎流淚。這種俄狄浦斯情結已附著在了愛恨情仇的母子身上。
楊沫臨終前嘴里呼喚的名字,除了老鬼就是白楊了。她一直念叨白楊這個大明星親妹妹為什么不來看她。謝芳在她百年誕辰紀念會上也提到了白楊,她言這姐倆都為中國的文化事業(yè)做出了貢獻。但謝芳也肯定知道正是因為她的出現(xiàn)扮演林道靜,才使這姐妹倆產生誤解、分歧、反目。當時,白楊欲想演姐姐書中的女主人公林道靜,并同自己的丈夫弄了很長時間的劇本。為此,楊沫也曾在一旁敲邊鼓推薦過。然導演崔嵬廣泛篩選,百里挑一,最終選定氣質出眾的謝芳。今天來看,崔嵬的眼光是對的。假如選了白楊,觀眾的審美一定會形成定式。但失去姐妹聯(lián)手創(chuàng)作的機會,也是令人遺憾的。今天,在這姊妹星都相繼殞去時,一切也都冰釋前嫌了吧!面對著楊沫百年誕辰,人們只有一種如讀《青春之歌》時所涌現(xiàn)出的回味的思念。
(作者系《北京文學》社長助理兼文學編輯、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