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勝
摘要:本文介紹了分層教學的概念,分析了分層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并用案例說明了分層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教語文 分層教學 運用
一、分層教學的概念
所謂分層教育是指將學生按照某一類標準進行層次劃分,劃分之后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基本學情制定相應的授課方案,其目的是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分層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一)小學生性格發(fā)展趨勢
小學生群體性格特征是發(fā)展速度參差不齊,在這個階段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但是對是非的判斷能力較差,對自己的客觀分析能力較弱,并且對于自己的情緒處理能力存在不穩(wěn)定性。而且,一個人成年以后的觀念和處世態(tài)度受其孩提時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小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施對于學生的成長的深遠影響。
(二)按成績分層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現行的大多數分層教學的依據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據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并且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配以不同教學水平的教師,或者說不同教學資歷的教師。這樣分層,從理論上說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殊不知層次一旦劃分,就給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帶來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如C層學生、家長是沮喪心理,學生的學習情緒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其負責教師也可能出現“孺子不可教也”消極的教學情緒,從而給學生留下心理陰影。另外,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容量并不大,學生的學習成績主要是由于其學習態(tài)度決定的,所以我認為分層教學不宜按照成績來劃分。
(三)按照氣質類型進行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要求的教育結果就是培養(yǎng)出的學生如同復印出來的一般,學生失去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養(yǎng)成了在普通中追求卓越的心理。加之師長的激勵教育,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因為競爭而變得不和諧。所以,我從當今時代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主題以及現在需要的一專多能的技術人才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分層教學要按照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來分類,相同氣質類型的學生在一起,其接受信息的能力和行為方式有很多相似之處,便于教學,也便于“惺惺相惜”和“英雄所見略同”的討論環(huán)節(jié)的開展,而且他們之間的競爭是技術性的縱向的良性競爭。
三、按照氣質類型進行分層教學
(一)分層后學情比較
將性格成分中具有較多的多血質類型的學生和膽汁類型的學生分到一個層次,將性格成分中具有較多粘液類型和抑郁類型的學生分到一個層次。因為從心理學角度對氣質類型特征進行表述的名詞,學生和家長還不能夠從專業(yè)角度進行理解,容易出現望文生義的曲解,從而不利于教學的進行,要對這些層次進行重新命名,例如活力四射和溫婉儒雅等。
(二)分層后教師備課比較
這樣分層后,將同一性格特征的學生分配在一起,不同特征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課堂參與方式,活潑的學生喜歡和教師進行言語上的互動,而內斂的學生會跟著教師的思路徜徉很遠。這樣分層后的班級學情就比較穩(wěn)定,對于教師的備課和有效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活力四射層的教學班可以多安排教育活動,對于溫婉儒雅的教學班可以多安排寫作、座談和賞析類的教學活動。
(三)教學案例及教學效果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二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為例,針對活力四射教學班和溫婉儒雅教學班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設計?;盍λ纳浣虒W班采用教育游戲,具體的游戲目的相關布置和教學效果如下所述。
1.游戲目的。將課文的學習方式改為節(jié)目模仿,以《魯豫有約》《開講啦》等為參考對象,參與游戲的學生一位扮演主持人,另一位扮演嘉賓。在這個游戲中,扮演主持人的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對名人模仿的成就感也能讓其加強自身的相關練習;扮演嘉賓的學生能夠在扮演文學大師的同時,對季羨林老先生說的話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同時受到崇拜心理的影響,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2.游戲布置。首先進行任務劃分,在課堂當中,教師扮演現場導演,活動前對學生進行劃分,一部分作為主持人,另一部分扮演季羨林先生,其他的作為現場觀眾。為了避免學生偷懶不做課前準備,并不明確參與活動的學生名單,要在活動開始之時抽簽決定。其次,對學生進行短時高效的培訓,先將以上三檔節(jié)目的視頻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對于節(jié)目的整體呈現效果有個整體的感知,再給學生講解一些主持人的相關事宜和記者提問的技巧,并總結嘉賓參與節(jié)目時候的儀態(tài)。最后,讓學生課下模擬練習,并在計劃中的課堂上進行呈現。訪談可以分組進行,并且邀請同校的領導和教師來擔任評委。
3.教學效果。在課文內容方面,通過多組學生反復呈現和學習自身的課下練習能夠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主持人”通過對“嘉賓”的訪談能夠加深對人生的思考,“嘉賓”在節(jié)目的參與中能夠增加對人身的感悟并體會學有所成對后生的積極影響,在觀眾的提問中能夠將課文內容遷移到生活當中,切實做到名人的正面影響效應,以利于學生的成長。
溫婉儒雅教學班采用座談會的方式進行教學,具體的方式和教學效果如下所述。教學之前讓學生充分預習,在課堂上可以采用文學研討會的形式,對季羨林教師先的話語進行分析和討論,也可以從苗苗的提問的角度給予評析,并且將時間進行遷移:假如你是苗苗,季羨林老先生就在你面前,你會提問哪些問題,又希望得到什么答案?課后對于座談會要寫報告,座談會進行中設置會議記錄員。經過這個教學活動,學生積極交流了思想和學習的心得,對于這種性格特征的學生來說,如果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學有所成后會在文學相關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所以要對其進行課堂之外的語文教學的縱向延伸。
參考文獻:
張文學.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8).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