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初中化學是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第一站,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學生學好化學對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極大的幫助。化學教師應該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和智力發(fā)育特點組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本文主要研究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 有效性 教學模式 鍛煉 提升素質(zhì)
初中化學課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也是中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啟蒙課程,對于學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技術(shù)的進步,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瘜W給人類帶來了諸多便利,比如洗衣粉和肥皂是家庭去污的好幫手,麥芽發(fā)酵的啤酒是人們喜歡的飲品,蒸饅頭時放些小蘇打饅頭變得又大又白,燉骨頭或燒魚時加點醋能保護食物中的維生素免被破壞?;瘜W給人類生活帶來了變化,因此,中學生學好化學學科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中學生的基礎不同,掌握知識的速度也不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在學習化學時,有的學生由于對化學實驗感興趣,所以在學習化學反應和化學原理的時候掌握得就特別快,相反,有的學生就掌握得特別慢,教了幾遍還是不會。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初中化學課的實驗內(nèi)容變得越來越重要?;瘜W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思路,正確創(chuàng)設研究的氛圍,注重實驗教學的啟發(fā)性和導向性。初中化學的知識難度并不是很大,只要學生跟著教學的步伐,積極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對化學課的學習興趣,肯定會學好初中化學課。我通過近年來的化學教學,對于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一點自己的見解,跟大家探析一下。
一、激發(fā)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重視實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非常強,對于奇妙的化學實驗往往非常感興趣,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利用自身的魅力將學生帶入變幻莫測的化學世界中,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熱愛化學的學習。比如,在講到“如何鑒別氧氣”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一個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進兩個集氣瓶中,其中一個是普通空氣,另一個是裝有氧氣的集氣瓶,讓學生通過選出帶有氧氣的集氣瓶,自己總結(jié)出鑒別氧氣的方法以及氧氣具有助燃的特性?;瘜W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實驗,把單純的興趣轉(zhuǎn)化成對學習知識的樂趣,成為學習的動力。
(二)增加講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化學作為中學生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學生對于它的重視程度還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化學的抽象性,很多化學原理和現(xiàn)象不容易理解,比如,講到“催化劑”的時候,很多學生可能不理解什么是催化劑,催化劑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學生聽不懂的難點或者考點要細心講解,直到學生聽懂為止。教師還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他們正確的學習化學的方法,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改變方式,增加學生的積極性
很多教師守舊思想嚴重,認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才是教學的真理,教師永遠比學生高一級。這樣的思維是完全錯誤的,新時期教師必須更正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素質(zhì),認真領悟貫徹教學大綱的要求,改變過去的錯誤教學模式,吸收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理念,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學使學生加深對化學的理解和應用。例如在學習新知識前,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書寫學過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然后評選出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這樣不僅激活課堂氣氛,復習了舊知識,而且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
二、培養(yǎng)中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聯(lián)系其他學科,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今人類面臨著資源、能源、人口的巨大壓力,這些問題都是與化學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因此中學化學教學也要體現(xiàn)綜合性,教師要注意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淡化學科界限,給學生全面的教育?;瘜W學科與地理、物理、生物等學科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要在講課中多向?qū)W生滲透,多提出一些跨學科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同時也增加了其他學科知識的積累。例如二氧化碳與光合作用,不僅是化學知識,也是生物知識,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
(二)差異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中學生在初三第一次接觸化學,每個人的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同,化學教師必須秉承教書育人的教學宗旨,注重學生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套路。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時,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不擔心學生犯錯誤,因為只有犯了錯誤才能保證下次不再犯。為了激勵學生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多讓學生參與化學實驗。
(三)多做實驗,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學習化學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實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化學教師不僅要重視每個課本的實驗,還要在適當?shù)臈l件下根據(jù)教學需要補充實驗或做出實驗的創(chuàng)新。因為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理論的基礎,通過實驗學生能夠準備的掌握化學現(xiàn)象和原理,能比較直觀地對化學有深刻的了解。由于我們學校的自然條件所限制,讓每一節(jié)化學課都在實驗室上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學生要把握好每一次實驗課的機會,充分抓住實驗的目的和結(jié)果,在實驗中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巧妙設計課堂互動
化學是一門研究自然規(guī)律的學科,化學理論是客觀實際的存在的,可是如何讓枯燥的理論能夠吸引中學生的目光呢?這就要求我們化學教師能夠真正領會教學課改的理念,轉(zhuǎn)變思維方式,巧妙設計課堂教學方案,積極與學生互動,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體會,讓他們真正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二)布置作業(yè)要科學合理
化學課時量是有限的,中學生要想學好化學僅僅靠課堂的時間是不夠用的,教師在課后布置的作業(yè)就成了學生鞏固化學知識的關(guān)鍵。教師要多搜集一些有用的化學知識,及時更新化學理念,將最新、最權(quán)威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布置作業(yè)時要科學合理,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化學作業(yè),然后作業(yè)收齊做精批細改,以便進行分類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傳授實用的學習方法
合理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并不是同樣的學習方法都適用每一個學生,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能力。掌握了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施莉平.淺談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J].新課程學習,2009(10).
[2]王敏.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方法淺析[J].學周刊,2012(13).
[3]陳鯤.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2011(5).
[4]宣超.農(nóng)村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有效性方法初探[J].新課程導學,2012(20).
[5]武有倫.我對初中化學教學的認識[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7(4).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