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芳瑜
【摘要】英語修辭,動物隱喻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深刻的意義,適當(dāng)?shù)男蜗蟆N恼聫膭游镫[喻的詞法特征開始,動物明喻和隱喻的修辭功能說了膚淺的分析,它與英語密切相關(guān)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動物隱喻也反映了中西宗教文化差異、審美價值取向和社會心理的差異,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英語修辭 動物名稱 隱喻
隱喻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方法,它使用聯(lián)想比較不同對象的相似之處,具體生動地描繪事物或原因。習(xí)語是人類文化的積累,是語言的精華,是一種表達完整的意思,定型的短語結(jié)構(gòu),修辭的集中表現(xiàn),尤其是類比法。聞名豐富的習(xí)語在英語和漢語語言中,包括動物習(xí)語,一些習(xí)語反映了英國的歷史和文化淵源。動物隱喻是傳承著英美國家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的使用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很深。隱喻使用得當(dāng),本體突出和渲染的特征和性質(zhì)。
一、比喻的分類
比喻分為明喻和隱喻、本體和隱喻組成。隱喻的喻體是最重要的功能,隱喻的選擇受到社會文化和自然環(huán)境。明喻是用于兩件事一種修辭即為另一個對象之間的關(guān)系來解釋的東西。隱喻是一種描述或替換另一個東西,也稱為隱喻。但是隱喻不用比喻詞,一般用“be”(是)“become get”(變成,成為)等詞把本體直接說成喻體。
二、動物比喻的詞匯功能性分類
隱喻作為一種修辭是基于相似,因為移動的動物隱喻在人能引起聯(lián)想類比在動物和人類之間,或人本體和動物隱喻的相似性。這是由動物比喻的詞匯特征分析,以下說明動物隱喻在英語修辭的使用特點。
1.名詞型。直接用動物名稱作名詞比喻人或物,把動物的特性與人的某些特征相比較,通過聯(lián)想進行形象地比喻,其分類如下:
(1)動物名稱→(轉(zhuǎn)化為)名詞
1)The boy is a lion in the match field.那個男孩在賽場上的勇猛如虎。
2)She is a drag on who breaks fire at home.她在家兇神惡煞。與中國文化中dragon(龍)喻為吉祥之物不同,在《圣經(jīng)》中是一種能噴煙吐火的帶翅膀的兇殘怪物,喻指令人討厭的、兇惡的人。
(2)形容詞名詞+動物名稱。He's a good doctor,but he is a lone wolf.他是個出色醫(yī)生,但他不愛與別人合作。Lone wolf(孤獨的狼)喻指獨來獨往的人。
(3)動物名稱s+名詞。He is nothing but a cat's paw.他不過是被人利用的人。cats paw爪牙,被人利用的人。此語出自一則貓被猴子所騙用爪子從火堆里扒栗子而自己又未吃到的寓言故事,比喻被人利用而自己什么都得不到的人。
(4)動物名稱+名詞+-ed。He came home late dog-tired.他很晚才回了家,筋疲力盡。dog-tired長時間狩獵后疲倦的狗,比喻累極了的,形容貼切。
2.動詞型。通常是將一些動物名稱轉(zhuǎn)換成動詞,表現(xiàn)動物的典型動作,既具有動詞的特性和功能,又把抽象的東西和思想形象的描繪出來。以動詞為中心的結(jié)構(gòu)主要有:
(1)動物名稱→(轉(zhuǎn)化為)動詞
The police are dogging a suspected murderer.警察正在跟蹤一個殺人嫌疑犯。dog(狗)喜歡尾隨,隱喻生動逼真,形象地描繪了police與dog的共同特征。動物名稱轉(zhuǎn)化為動詞的其它例子有:shepherd(牧羊人)→to shepherd(牧羊,看管);monkey(猴子)→to monkey(胡鬧,瞎弄);shark(鯊魚)→to shark(詐騙)。
(2)固定動詞+動物名稱。He plays the fox for several times pretending to be in pain.有幾次他故意裝痛。用fox(狐貍)形容人的狡猾,構(gòu)成比喻,讓人過目不忘。
三、動物修辭反映文化差異
1.宗教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龍是七、八千年前的古老的圖騰。在中國的日常生活,龍總是高,強大的象征?!褒堷P呈祥”、“望子成龍”等成語,就成了人們常說的褒獎?wù)Z。在中世紀,dragon是邪惡的象征,這來自一個圣經(jīng)里的故事。和上帝對抗的魔鬼撒旦被稱為偉大的龍。因此,龍在基督教藝術(shù)總是代表邪惡。
2.審美價值取向和社會心理。同一種動物褒貶意義在漢語和英語兩種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同一種動物在英語中表示貶義,在中國是好的,反之亦然。在歐洲民間傳說,蝙蝠,蝙蝠只在晚上出來,災(zāi)難的象征。在一些英語習(xí)語可以看到,如as blind as a bat(視力不好,看不見),have bats in the belfry(精神不正常,略想法可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蝙蝠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形象。由于“蝠”和“?!蓖簦鸨徽J為是幸福的象征。有很多設(shè)計采用蝙蝠代表吉祥民俗。在許多裝飾,家具,窗口有五個蝙蝠,五福的象征。
四、結(jié)語
文化是語言的體現(xiàn),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和習(xí)語都共同之處,也有不同,有些人甚至似乎貌似神非。但它們與特定的風(fēng)俗習(xí)慣、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我們理解不同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際,我們學(xué)習(xí)一種語言,有一些幫助。動物隱喻是一定文化背景的產(chǎn)物,它反映了語用意義取決于中國和西方文化的理解。通過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詞知道民族文化性格的同時,深入研究和了解外國文化,我們能彼此真正的文化信息的正確傳遞,縮短兩種文化之間的距離,真正在跨文化語言交際。
參考文獻:
[1]劉方榮.鳥類詞匯在中英文化聯(lián)想意義上的差異[J].英語廣場(學(xué)術(shù)研究).2014(01).
[2]甘蒞豪.“不A不B”的構(gòu)式義與語義的消極傾向——基于認知與語用的分析[J].修辭學(xué)習(xí).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