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敏
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2015年我獲得了英國里丁大學三個月的培訓學習機會,回顧期間的學習生活,我用心體會、感悟和觀察,感受著一次次的文化沖擊,汲取著了源源不斷的新知識,體悟著蓬勃新生的活力,提高不僅僅是英語聽說方面的,還有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無窮盡的課程資源?,F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的學習生活做出總結。
一、充實的行前培訓
在來里丁大學前,北京語言大學的培訓實際上是對英國學習生活的一個過渡。這為我在英國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老師們甚至貼心的為我們在英國的學習生活做足了功課。從英國的風俗禮儀到與房東的相處,從英國人的生活習慣到日常的口語交流,無論大小事都已經為我們提前注射了“預防針”。我衷心的感謝留學基金委這樣貼心的安排。
二、溫馨的生活體驗
國家留學基金委為我們這個項目提供的是home stay式的生活方式,這使我們在3個月中真真切切的融入到了英國人的生活之中。女房東Kate是一位細心體貼的年輕人。Kate一家人讓我實實在在的感到了中英兩國間的文化差異。讓我時刻感受著home stay帶給我的溫馨和感動。home stay式的家庭不僅僅為我提供了一個了解英國人生活的窗口,而且能通過這個窗口了解更多的兩國文化差異。
三、全新的課程內容
在整個培訓中,我們學習了多個英語教學與實踐的理論:行為主義、認知建構主義,第一語言習得、第二語言習得,各種教學法,實際課堂教學中活動的使用及其相互關系,英語語法、閱讀、寫作、聽力、詞匯、口語,發(fā)音的教學,學習策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動力,如何復習,如何評價,如何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如何通過歌曲故事詩歌等資源進行教學等等。我們的班主任Sharon老師,Sharon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她通過實際教我們希臘語,來告訴我們二語習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自己的一個理論——SOARing。在學習了Sharon的Soaring理論后,我深刻體會到,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具備活用教材的能力。如何選教材,選什么樣的教材都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教語言發(fā)展和發(fā)音的兩位老師是Alison 和Ted,Alison老師耐心細致、和藹可親,三個月的研修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我的視野更加寬闊,思路更加清晰,實際教學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提高,學習的成果是享受課堂的同時獲取知識。
四、難忘的學校實習
此次研修最讓我印象深刻,感觸頗多的就是學校實習了。我和另外三名老師被分到了泰晤士河邊的Shiplake College。我們在這所學校實習了四天。第一天,我們跟著兩名學生參觀了校園,聽取了介紹,然后走班上課,實實在在的當了一天的學生,后三天,我們主要以給英國孩子上課為主(我們上了歷史課——介紹地區(qū)及學校,普通話課,包餃子課,數學課)。在這短短的四天中,忙得不亦樂乎,當然感觸很深,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英國的課堂教學大部分采用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課堂氣氛活躍,也比較隨意自由,英國老師對于一些critical thinking 是給予肯定并表揚。但是在這1小時的時間內,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在thinking,discussing,老師只是在看,在從旁協助。我旁聽了一節(jié)物理課,一進到教室,一片黑暗,原來這個老師要講解光線,隨后老師啟動裝置教室的不同方向有光線穿過,老師要求學生自己親身實踐,選擇不同的液體,觀察光線在不同材質中如何折射,反射。一節(jié)課學生完全的融入進去,做記錄,算數值,記錄結果,分析原因。還有一節(jié)課—Language Development這是一節(jié)很特殊的課。來到這里的學生基本上是老師們認為的thinking slowly的學生,這些學生不會再選擇其他的語言課,例如法語,西班牙語。他們屬于在學習上跟不上的學生,需要另付費用進入這個地方繼續(xù)學習。在這里基本上一位老師負責兩三名學生,甚至有時候是一對一的教學。其中一次15名學生4位老師,在學生的4個方向。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扶優(yōu)轉差,基本上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他們的優(yōu)生是自己自學。在英國幾乎每個學校都有烹飪課,因為英國人認為如果自己都照顧不了,那么就沒有生存的意義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短短的四天實習結束后,我對英國教育的現狀有了更整體、更系統(tǒng)的認識。
五、我的感觸與建議
四個月(包括北京行前培訓一個月)的研修是短暫的,所見所聽所學是無法用語言全部表達出來的,但是卻有深深的感觸。通過此次研修自身的提高是明顯的,從語音到詞匯到閱讀到表達,每一樣都有了進步。我每天堅持與房東聊天,孩子教育,英國文化,宗教信仰,只要我不懂的,我堅信一個字“問”,好在房東Kate細心熱情,有問必答。所以host family 式的生活益處多多。此次的研修還使我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反思。在此次培訓中所學到的知識,回國后可以運用于自己的實際教學中,這將是我收獲最大的地方了。如何解決大班教學與活動的問題,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采用何種方法,如何對老師漢語化的語言環(huán)境對癥下藥,如何使用learning through Projects,這些都是在我回國后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而且留學基金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有很多共享資源,甚至與其他35位教師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對于以后的學員,我只想說要有所準備。因為每一屆都有一個實習的機會,而英國的很多學校對于中國民族文化的東西是非常感興趣的,不僅僅只是書法。因而在出發(fā)前,一定要準備好,例如算盤。
這次研俢使我對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教育理論、教學語言、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課堂調控……這些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獲得,因為學習是提高自己業(yè)務素質的唯一途徑。此次研修確實是一次充電的大好時機,這里簡直就是一個資源寶庫。我非常珍惜這段時間、珍惜和同行交流的機會,我想,有了這四個月的吸納,我將信心滿懷地全新開始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