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鳳
語文教材中,描寫自然景觀的文章比比皆是,作者用情感和心血寫出賞心悅目的景觀文章,具有語言文字美、寫作技巧美、情感美的特點,對學生的情感起了熏陶的作用,對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讓學生品讀文本,學習作者描寫自然景觀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習作水平。
一、分析題目,賞文擬題巧訓練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語文教材中,描寫自然景觀內(nèi)容的課文挺多,文章作者經(jīng)過深思熟慮,細心琢磨、推敲,緊扣文章內(nèi)容擬定了新穎,耐人尋味的題目。教師在教學中以題目為切入口,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理解作者擬定題目的意圖,就能幫助學生盡快了解文章內(nèi)容,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的題目前面用“富饒”來修飾西沙群島,文章就圍繞著“富饒”來寫,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突出海島的美麗風光和物產(chǎn)豐富;通過介紹海底的水產(chǎn)、珊瑚突出西沙群島的富饒;通過介紹海島的鳥多,突出海島是“鳥的天堂”。文章圍饒這三方面集中突出了西沙群島的確美麗富饒,令人喜愛。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以題目中“富饒”導入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再現(xiàn)西沙群島的“富饒”,激發(fā)學生熱愛西沙群島的情感,并借鑒文本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仿寫擬題,擬出新穎的題目,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如一個學生結(jié)合家鄉(xiāng)的方志敏廣場擬題為《美麗的方志敏廣場》,介紹了方志敏廣場有五位英雄的塑像,有郁郁蔥蔥的樹木,有滿樹盛開的桂花,樹下的百花盛開,爭奪斗艷,讓人流連忘返,更讓人緬懷革命先烈……小作者的這個題目與習作內(nèi)容相對應,既生動地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突出了老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又突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心情。
二、分析結(jié)尾,首尾呼應學方法
許多寫景狀物的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直接關(guān)系到文章鮮明的主題,新穎的內(nèi)容,有趣的情節(jié)和作者抒發(fā)的激情。好的文章開頭能起到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而優(yōu)美的結(jié)尾則起到總結(jié)全文,展示未來的作用。文本中寫景狀物的開頭和結(jié)尾都是經(jīng)過作者冥思苦想,認真琢磨、推敲而寫出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結(jié)尾,能深化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1.首尾呼應突出主題。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的開頭:“西沙群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文章介紹了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起了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而文章的結(jié)尾“富饒的西沙群島……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不僅照應開頭,而且展望未來,起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
2.開頭起勢統(tǒng)領(lǐng)全文。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一文的開頭:“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薄捌嬗^”指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物,是出奇少見的,因此用“天下奇觀”來介紹錢塘江大潮,起了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3.總結(jié)慨括定性結(jié)尾。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長城》一文的結(jié)尾:“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边@樣的結(jié)尾既總結(jié)了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又贊美了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在學生掌握了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的寫作技巧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如一位學生寫了《美麗的花圃》一文,開頭以“社區(qū)門前有幾個花圃,春天,樹木郁郁蔥蔥,有高高的青松,有矮矮的翠柏,有張開手臂的劍樹,還有盛開著火紅花的櫻樹,真是一幅風景如畫的美麗花圃”來介紹花圃的美麗,結(jié)尾以“我看到如詩如畫的美景,感慨千萬。人人要愛護花草樹木,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迷人”來勸告人們要愛護花草樹木,整篇習作既照應開頭花圃的美麗,又做到結(jié)尾勸告人們要愛護花草樹木,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做到了首尾相呼應,寫得生動、新穎。
三、品味文句,觀察有序有重點
語文教材中描寫自然景觀的文章,都是作者用情感和心血巧妙構(gòu)思,布局謀篇而寫出來的,文章的詞語與句子的運用在突出文章重點方面獨具特色,是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好素材。
1.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如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一文,文章開頭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總寫了黃山風景區(qū)的怪石多,神奇有趣;然后,具體詳細描寫“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四塊巖石的動作、神態(tài)、形象,描寫得惟妙惟肖,突出景色的美麗神奇。接著用“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略寫了黃山的奇石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真是神奇有趣呢!這樣的寫作既做到布局編排十分合理,又起到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學習文本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進行仿寫,寫一寫家鄉(xiāng)的浮蓋山、九石渡、老鼠巖、匡山等美景,做到在仿寫練習中突出重點,條理清楚,詳略得當,把景物寫得活靈活現(xiàn),突出家鄉(xiāng)的風光美。
2.觀察有序,條理清楚。愛默生曾經(jīng)說:“細節(jié)在于觀察,成功在于積累?!弊髡哂^察景物是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的,在寫景狀物時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一文就突出觀察有序,條理清楚的寫作技巧。(1)作者寫《頤和園》時是按照“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的游覽順序?qū)?寫昆明湖畔的景色,是按照“長長的堤岸—湖中心的小島—小島的十七孔橋”的觀察順序?qū)憽_@樣寫條理清楚,讓人一目了然。(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寫長廊的景色時,先從整體上寫長廊;接著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最后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這樣按照順序介紹就把長廊富有特點的美,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游人面前。(3)作者寫萬壽山的景色時是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來寫的。(4)作者登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是按照“向下、向前、向東”三種觀察點來寫的。作者這樣按照順序把整個頤和園四周的景物寫得栩栩如生。閱讀文本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的水南大橋、萬安浮橋、南門公園等景物進行仿寫練習,學習作者運用觀察順序來寫文章的方法,并巧用“首先……接著……然后……緊接著……最后……”的順序詞語,把習作寫得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3.觀察變化,生動描繪。自然景物有時具有千變?nèi)f化的特點,如云霧、晚霞、火燒云、河水等這些景物的形狀、大小、顏色、摹聲都會發(fā)生著變化。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火燒云》一文,作者用了“三個變化”形象地描繪了火燒云的千姿百態(tài),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1)地面變化。作者連用7個“……了”的句子和四個“變成”來寫了“小孩、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老頭兒、小白豬”都改變了原來的顏色,不但展示了太空栩栩如生的美景,也喧染了人們歡樂的心境。(2)顏色變化。用一個“燒”字概括描寫了火燒云的耀眼,再用四個“一會兒……”的排比句描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千變?nèi)f化,用“紅彤彤的、金燦燦的、半紫半黃……”既描寫顏色的變化,又渲染了紅霞飛舞、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觀。(3)形狀變化。第3~5自然段用“一會兒”、“忽然”、“接著”的順序詞描寫了火燒云各種奇妙的形狀,向勾勒出“跪著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三幅動態(tài)的畫面,十分傳神地寫出瞬息之間由小變大、由清楚變模糊、最后不見的變幻過程。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在文章生動地描寫了火燒云上來時色彩絢麗、形態(tài)多變與下去時的恍恍惚惚,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結(jié)合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秋天天空中的云朵、天邊的晚霞、火燒云,觀察早晨的云霧來寫出景物形態(tài)、大小的變化及顏色變化,把景物描寫得惟妙惟肖,生動有趣。
四、巧用修辭,凸顯語言文句新
要把文章寫得具體、形象,常常要巧用“比喻、排比、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作者在寫景狀物時巧用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的生動逼真,文章栩栩如生,讓人如臨其境,流連忘返。
1.巧用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一文中“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的句子里巧用了“猶如”“如同”“好像”等比喻詞,把浪潮比喻成“白色戰(zhàn)馬”,把響聲比喻成“山崩地裂”,讓讀者身臨其境,仿佛看到了浪潮的壯觀景象,聽到了浪潮的雷鳴般響聲,再現(xiàn)了大潮那雄奇壯闊、動人心魄的氣勢。
2.巧用排比句,排比就是把三個以上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并列地排在一起,把事物說清楚,或把景物描寫生動、具體。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一文中“白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兒……”這一段用了三個“有的……”的排比句把白荷花全開、開了兩三片花瓣兒和花骨朵兒的形狀、姿態(tài)寫得惟妙惟肖,令人贊嘆不已。
3.巧用擬人。擬人就是把物體當作人,把植物、狀物當作人來寫;把有生命的動物比作人來寫,讓它們跟人一樣會做人的動作、神態(tài),有語言、心理活動。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中“這時候……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一段話,把鳥兒、蝴蝶、猴子、連松鼠、山貍采用擬人的方法來寫,它們也會來聽同學們讀課文,趕來看熱鬧。作者寫得多么形象有趣?。〗虒W時,讓學生品味文本的優(yōu)美文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小練筆,學習作者巧用擬人的寫作方法。如一個同學寫《游武夷山》習作:“我們乘坐竹筏從武夷山九曲溪的九曲起程,順流而下。你瞧,兩岸的巖石奇形怪狀,有的像石筍,有的像雄鷹,有的像烏龜……九曲溪像一塊無暇的翡翠,溪水有的水平如鏡,竹筏蕩悠;有的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有的經(jīng)微風吹過,蕩起一圈圈波紋,真是令人目不暇接。”學生在這一段巧用了“有的……有的……”兩個排比句,還用了“像……”的比喻句把武夷山的奇形怪石和水流的動態(tài)寫得淋漓盡致。又如一位學生寫《春雨》的習作:“春雨綿綿像蠶寶寶,沙沙沙,灑在梧桐樹的葉子上;又像少女輕輕撥琴弦,在吞食桑葉。春雨灑在柳樹上,柳枝擺動著婀娜多姿的柳條,好像一位姑娘梳理著自己又細又長的秀發(fā)……”這段話通過比喻,把“春雨”“柳條”比擬成少女、姑娘,寫得多么生動、逼真!
◇責任編輯: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