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紅貞+王云艷
摘 要:課堂是課改的陣地,而導學案則是課改的血脈。編寫實用有效的導學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一環(huán)。
關鍵詞:導學案;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边@句話明確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不是知識傳授,而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角色,教師由演員變?yōu)閷а荩瑢W生由觀眾變?yōu)檠輪T,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為教師和學生減負的目的。
二、教師要了解學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認識人、了解人,而要愛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熟悉孩子的精神世界,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苯處煘榱烁玫赝瓿山逃虒W工作任務,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的,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及時了解學生的需要,研究學生的需要,按需施教。我校雖說是城鎮(zhèn)學校,但是農村孩子幾乎占了全??側藬?shù)的二分之一。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視野范圍受到限制,再加上家長不能及時有效地輔導孩子,所以孩子學習效率不高。在導學案的編寫上,教師首要關注學生人格、心靈發(fā)展、成長規(guī)律,然后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教學設計中,除了從教的環(huán)節(jié)來思考,更要從本著學生發(fā)展、探索新知為出發(fā)點,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
三、重視合作學習
為了完成學習目標,合作學習成了主要的學習形式。
1.用心組建學習小組
導學案是用于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重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必須科學地組建學習小組。我的做法是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不同學習基礎、性格、性別、愛好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一般組成六人左右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綜合情況與綜合實力都均衡。而且,我在分配小組成員時尊重學生自由選擇,讓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自愿結成幫互對象,然后把他們安排在同一小組。分好組后,為了讓有特長的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促進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目標,我要求每個小組選出常務組長和學科組長。
2.定期培訓小組成員
為了讓小組成員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要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激發(fā)他們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的熱情,教給他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我總是手把手地教常務組長怎樣處理一切小組事務,如抓好紀律、衛(wèi)生、安全、學習,搞好小組團結等;指導學科組長如何開展本學科的學習,如收發(fā)導學案、組織小組成員討論交流導學案上的問題、幫助“學困生”等;告訴小組成員必須先獨立思考導學案上的問題,然后在小組里輪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別人在發(fā)言時,要善于傾聽,聽完后要作出評價,并且及時地在導學案上補充和修改自己的見解。
四、導學案不同于教案
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多于教師的傳授,而少于學生的積極參與。而導學案的著眼點在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編寫導學案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究的活動,需要教師從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出發(fā),按照從易到難,從表面到本質,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規(guī)律,有層次安排學習內容。還要求教師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出的問題要從《課程標準》出發(fā),但又不拘泥于《課程標準》,要有利于幫助學生突破常規(guī)思維局限,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而教案只在老師心中,學生是無法預先知曉老師的教學思路的。導學案不僅是我們“教路”的滲透,更是“學路”的引領。
五、教師應重視課后反思
課前固然重要,但課后反思,進行第二次備課,即寫教學后記,更有利于教師專業(yè)的成熟和提高。很多時候課堂會出現(xiàn)一些突發(fā)情況,這不僅需要教師靈活應對,更需要教師在課后認真反思,把典型的案例記錄下來并做分析。課后反思不在多,貴在精。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
1.找出不足
講完一節(jié)課后,由于疏忽、經驗不足等原因,難免會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細節(jié)沒顧及,重點沒突出,或是難點沒能突破等。因此,課后必須及時進行總結,認真思考對策。還可翻閱相關資料,找出癥結所在,然后制訂相應的補救措施,再確定消除缺憾的時間。
2.總結每堂課成功的關鍵因素
成功課的因素很多,包括授課技能、內容結構的安排、授課的速度、學生思維的共鳴、教學方法的應用等。但是關鍵的因素卻不多。我們可以選擇性地將最關鍵的因素積累下來,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結構,強化自己的教學能力。
3.記錄教學過程中學生新奇的思維方式
學生的模仿力強、可塑性大,他們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假設。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較新穎、頗為超前的思維方式,這些突出的思維方式往往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自然體現(xiàn),同時也是教學相長與師生互動效應的突出反映。我們應該妥善地記錄與保留,作為今后重復教學時開拓與啟迪學生思維的法寶,而且避免“天天賣舊貨,依樣畫葫蘆”的尷尬局面的重現(xiàn)。
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探索更無止境。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編寫出適合我校學生學習的導學案,打造出學生愿學、會學、樂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徐曉燕.導學案之反思[J].新課程(上),2011(01).
2.范孝萍.“學案導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中),2011(05).
3.董淑蘭.學案導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01).
4.燕芬.“學案導學”,師生共贏[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3).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蔡縣古呂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