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沁園
摘 要:幼兒唱歌本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但在目前的幼兒唱歌教學中,讓幼兒愉快地歌唱仿佛成為太難實現的目標。孩子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必須摒棄,讓幼兒輕松、愉快、活潑、創(chuàng)新地唱歌,才是唱歌教學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幼兒教育;傳統(tǒng)模式;愉快歌唱
唱歌本來是愉悅身心的高雅活動。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幼兒唱歌時表現很被動,老師教唱,孩子跟唱,東張西望,表情麻木。唯有發(fā)自內心地唱,孩子才能真正體驗到唱歌的快樂。因此,我們在組織唱歌活動時,要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模式,采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方式來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只有他們成為活動的主人,才有可能真正愉快地唱歌。
一、創(chuàng)建良好的活動氛圍,讓孩子輕松地唱
在良好的活動氛圍中,師生關系是和諧融洽的,這樣的氛圍能夠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讓孩子主動模仿,輕松學唱。在幼兒學唱之前,我一般會先在幼兒活動區(qū)循環(huán)播放這首歌曲。孩子們先是無意識聽,再是有意識地學,很多時候還邊哼唱邊做動作。然后,我裝作驚訝地夸獎他們:“你們真聰明,老師還沒教你們就會唱了?!庇變鹤钕M玫奖頁P,一受表揚自信心大增,唱起來就更有勁。
另外,教師神采飛揚的情態(tài)、富有感染力的動作、抑揚頓挫的語調等,都能給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每個孩子都會很自然地投入學習,從而輕松歌唱。
二、選擇激發(fā)幼兒興趣的歌曲,讓孩子熱情地唱
時代在進步,有很多內容陳舊的幼兒歌曲,引不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終被淘汰。因此,我們幼兒教師應選擇那些內容新穎、節(jié)奏明快、格調高昂、富有時代氣息,且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如《粗心的小畫家》幽默詼諧,孩子感覺很有趣,《小魚游》《小兔乖乖》等歌曲歡快優(yōu)美,孩子們就會投入極大的熱情。
三、配合歌曲進行游戲活動,讓孩子活潑地唱
對一些歌詞中有直接的動作性描述的歌曲,教學時可以先組織孩子做與歌曲有關的動作游戲。比如,在《蝴蝶找花》的教學中,我先組織幼兒做“蝴蝶找花”的游戲,讓他們配合歌詞內容分組分別扮演“花”與“蝴蝶”的角色,并在游戲中反復朗誦歌詞。游戲活動之后,再教唱歌曲。這樣就使教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幼兒唱得活潑有力。
四、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唱歌,讓孩子創(chuàng)新地唱
在唱歌教學中,除了對幼兒進行唱歌技巧方面的訓練多,還應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比如,給熟悉的曲調重新創(chuàng)編歌詞,對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就是很好的培養(yǎng)。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給幼兒自主表現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激勵幼兒從自身的體驗出發(fā),通過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