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婉玲
【摘 要】初中生物教師從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動物細胞結構、血管是血液流動的管道等內容入手,合理利用教材,將學生假設成動物細胞或者血管中的紅細胞,讓學生來做“自我介紹”,將課堂主動性還給學生。
【關鍵詞】初中生物 ? ? ?假設 ? ? ? 紅細胞 ? ?動物細胞
生物學倡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學會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課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的限制,教師往往依舊將教學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方式有悖于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單刀直入地介紹某一專業(yè)性很強的知識點,很難達到讓學生記憶深刻的效果;若讓學生先自學課本相關知識,再進行假設,如講到動物細胞時,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動物細胞,學生為了讓自己更為出彩,必定想方設法動腦思考,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加工,以恰當的方式把自己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如此一來就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和把握。
本文以北師大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情況下,截取既普通又常規(guī)的幾個教學片斷,合理利用教材,假設學生自己就是動物細胞或者血管中的紅細胞,讓學生來做“自我介紹”,將課堂主動性還給學生,力求通過該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案例1: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9章第2節(jié)《血液循環(huán)》。
要求:學生掌握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概念和特點。
教師布置任務:假如你是一個紅細胞,正在小魚的血管中旅游,說說旅游途中你的感受。(提醒學生注意從血管的管壁、管腔、血流速度等幾方面入手)
學生自學:學生從課本中找出介紹管壁、官腔和血流速度的關鍵詞句,同時思考這些特點對旅途中的紅細胞會造成什么刺激。
學生自學效果檢測:其中一位同學給出了以下出彩的自我介紹。假如我是一個紅細胞,在小魚的血管中旅游,旅途中我會有以下感受:在血管中順著血流的方向流動,突然間我來到了一條類似高速公路的血管中,在里面我的速度可快了,像F1賽車,一路上狂奔,連紅綠燈都沒有。我想這時候我正在動脈血管里,而且要是我一不小心撞到了壁上,還會感覺軟軟的很有彈性,不過這種刺激的感覺很快就沒了。慢慢地,我跟同伴的速度越來越慢,到最后只能一個一個排隊通過,連想要牽手一起走過都很困難。同伴說我們來到了毛細血管,這里管腔特別小,小到我們只能排隊通行,就像是在單車道上,只能一輛車接著一輛車通過,在毛細血管中排隊行走一會兒后,我們來到了不一樣的道路。這時候我們的速度相對較快了,當然跟剛才在動脈里的速度還是不可相比的,不過比在毛細血管中快多了,道路也不再是單行道了,可能是雙車道或者是更多的車道。
教師評價:該同學側重介紹紅細胞在血管中隨血液流動的速度,將動脈、靜脈、毛細血管中血流速度通過比喻的方法描述得形象、具體;將紅細胞比喻為車,將血管比喻為高速公路、雙車道、單車道,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自學熱情,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掌握了該知識點。但是該同學的介紹較少涉及管腔、管壁以及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連接關系,可以通過后續(xù)同學的補充讓該知識點更加完善、具體。
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血管裝片是靜態(tài)的,學生很難通過顯微鏡獲得血管的特點及血管中血液的流動速度等知識,因此大部分內容還需從課本中獲得,讓學生主動參與、自行收集和處理課本中的信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2: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3章第1節(ji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要求:學生形成兩個有關細胞的重要概念。
教師布置任務:假設你是一個動物細胞,怎樣向大家介紹你自己。(提醒學生注意知識點的科學性)
學生自學:學生首先從課本中找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記憶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抽象的專業(yè)名詞;其次,學生對所獲得的知識進行加工,或適當地比喻,或畫簡圖,或借助其他手段;最后,在自學完后根據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想象,組織語言,將自己所獲得的知識用連貫的語言表達出來。
學生自學效果檢測:甲同學將動物細胞比喻成一個人,細胞膜就像是人穿著的衣服,細胞核就像是人體內的器官,而細胞質就是人體內流動的液體;乙同學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湯圓,邊畫邊介紹,他認為細胞的結構更像是一個湯圓,湯圓的外層皮是細胞膜,起到保護作用,細胞核就是里面的餡,起著核心的作用,因為每次我們買湯圓最關注的就是湯圓的餡,湯圓里還有些汁水,像是細胞的細胞質,可以流動;還有同學將動物細胞比喻成雞蛋或是其他更形象、具體的事物。通過這種方式,本來看不到的動物細胞就像湯圓、雞蛋等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教師評價: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得到了有效鍛煉,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將自學成果展示出來。雖然自學過程中有些知識點會有偏差,描述上可能會欠缺科學性,但學生自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恰好是課堂生成的不可或缺的良好素材。在稍后的講解中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目的性,學生也在自己和教師知識的碰撞中,更好地掌握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體積較小,肉眼不易觀察到,學生之前已經進行了“認識和使用顯微鏡”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兩個實驗,因此對細胞形態(tài)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于細胞的具體結構,如構成動物細胞的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構成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等結構缺乏感性認識。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比喻成一個肉眼看不到的細胞,能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同時也使枯燥的《動物細胞的結構》這部分內容變得趣味橫生。
這種方式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思考,呈現(xiàn)學生自學中的思維軌跡。通過學生的思維軌跡,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錯誤認識,進而糾正并解決。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 (2011版).